作用机理研究在此阶段有了较明显的 提高,许多单味药的研究已深入到细胞、 分子、以至基因水平。
一直困扰着学术界的中药粗制剂体外研 究的方法学问题,随着中药血清药理学的引 进和发展,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不良反应及毒性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 泛关注,中药毒理作用研究有了较大发展,对 雷公藤、关木通、朱砂等中药的毒性问题,已 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进一步发挥中药 的治疗效果,防治不良反应,也为寻找中 药新药或老药新用提供理论依据。
中药药效学
中医药基本理论
中药
药理作用及机理、物质基础 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机体
中药药动学
三、学科任务 1、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
础,认识和理解中药理论内涵。单味和某一 类药并举。
2、与临床研究密切结合,提高疗效,促 进中医药应用科学的发展。
研究思路、研究水平 复方药理研究的深入
低水平重复、成分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中药药动学的研究内容( ) A.生物膜对药物的转运 B.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C.药物的生物转化(代谢) D.药物的排泄 E.药物的作用强度 2.国内对何种中药最早进行现代药理研究工作( ) A.黄连 B.黄芩 C.金银花 D.麻黄 E.人参
中药药理学作为课程开设始于20世纪 80年代初,是中药专业的专业课。作为一 门年轻的学科,其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学等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20世纪 20-40年代
陈克恢 -- 麻黄碱 -- 拟肾上腺素
提取 – 筛 选
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20世纪 50-80年代
有效成分、新用途
20世纪 90年代 面临的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 1.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思路有( ) A.植物药研究 B.中药复方的整体研究 C.有效成分研究 D.作用机理研究 E.化学成分的合成工艺 2.中药药理学的学科任务有( ) A.促进中医药理论的进步 B.参与中药新药的开发 C.促进中西医结合 D.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机理 E.阐明中药药效产生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