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动理论-2
- 格式:ppt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1
第二章气体动理论1-2-1选择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氮气和一瓶氮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都处于平衡态。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它们的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B )它们的温度相同,但氮气压强大于氮气压强。
(C)它们的温度、压强都相同。
(D)它们的温度相同,但氮气压强小于氮气压强。
2、三个容器A、B、C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相同方均根速率之比J而:J冏:J冏 = 1:2:4 ,则其压强之比p A:p B: p c为:(A)1: 2 : 4 (B) 1: 4 : 8 (C) 1: 4 :16 (D) 4 : 2 :13、一走星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气体分子的质呈为m.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方向的分呈平方的平均值为:m4、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1)气体的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平动动能的星度.(2)气体的温度是大呈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3)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4)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 ) (1). (2)、(4) (B) (1). (2)、(3)(C) (2)、(3)、(4) (D)⑴、(3)、(4)5、两容器内分别盔有氢气和氮气,若它们的温度和质呈分别相等,则:(A)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B)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C) 两种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相等.(D) 两种气体的内能相等.6、一容器内装有M 个单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和M 个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分子,当该系统处在温度为厂的平衡态7、有一截面均匀的封闭圆筒,中间被一光滑的活塞分割成两边,如果其中的一边装有0.1kg 某一温度的氢气, 为了使活塞停留在圆筒的正中央则另一边应装入同一温度的氧气质臺为:(A ) 丄 kg (B) 0.8 kg (C ) 1.6 kg (D) 3.2 kg16&若室内生火炉以后,温度从15°C 升高到27°C ,而室内的气压不变,则此时室内的分子数减少了 :(A) 0.5% (B) 4% (C) 9% (D) 21%9、有容积不同的A x B 两个容器,A 中装有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B 中装有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
第2章气体动理论◆本章学习目标了解:玻耳兹曼分布率;范德瓦耳斯方程和输运过程。
理解:理想气体的压强,温度的微观意义;能量均分定理,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及其统计意义;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实验验证,实际气体等温线;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的概念。
掌握:理想气体的压强,能量均分定理,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及其统计意义;实际气体等温线;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的概念。
◆本章教学内容1、理想气体压强公式2、温度的微观意义3、能量均分定理4、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5、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实验验证*6、玻尔兹曼分布率◆本章重点压强和温度的微观实质和意义、理想气体的内能、速率分布函数以及理想气体平衡态的特征速率等。
◆本章难点压强和温度的微观实质和意义。
速率分布函数的物理意义以及相关的计算。
2.1 理想气体的压强一、理想气体模型1. 关于单个分子的力学性质的假设在宏观上我们知道,理想气体是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遵守玻意耳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查理定律的气体。
但从微观上看什么样的分子组成的气体才具有这种宏观特性呢?气体分子的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所以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是通过对宏观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综合提出的一个假说。
通过这个假说得到的结论与宏观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来判断模型的正确性。
通过前人多年的努力,我们现在知道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具有以下特征:(1)分子与容器壁和分子与分子之间只有在碰撞的瞬间才由相互作用,其它时候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2)分子本身的体积在气体中可以忽略不计,即对分子可采用质点模型。
(3)而分子与容器壁以及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碰撞属于牛顿力学中的完全弹性碰撞。
实验证明,实际气体中分子本身占的体积约只占气体体积的千分之一,在气体中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远大于分子的几何尺寸,所以将分子看成质点是完全合理的。
从另一个方面看,对已达到平衡态的气体如果没有外界影响,其温度、压强等态参量都不会因分子与容器壁以及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碰撞而发生改变,气体分子的速度分布也保持不变,因而分子与容器壁以及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也是理所当然的。
气体动理论(二)1.将密闭在一容器内的某种理想气体的温度升高为原来的两倍,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压强均变为原来的2倍。
2.当气体的温度变为原来的4倍时,则方均根速率变为原来的2倍。
解: ∵ T 2=4T 1 , μ1213RT v =∴2111222232433v RT T R RT v==⨯==μμμ3.在温度为127℃,1mol 氧气中具有分子平动总动能为4986J ,分子转动总动能为3324J 。
解: 已知 T = 400K , R =8.31J 〃mol -1〃K -1 )(49862323J RT kT N w N E AA t ====,211kT i k =ε解: 222 kT i k =ε2 12T T = 111222)2(2)2(22 k k kT i T k i kT i εε====∴ ,23 11kT w =2223 kT w =2 12T T =若111222)23(2)2(2323 w kT T k kT w ====则1122112)2(3232 , 32 P w n w n P w n P ===∴=)(332422J RT kT NN E Ar A r ====ε4.当双原子气体的分子结构为非刚性时,分子的平均能量为:( A )(A)7kT/2 (B)6kT/2(C)5kT/2 (D)3kT/2解: 对非刚性双原子分子, t =3, r =2, s =1kTkT s r t 27)1223(21)2(21=⨯++=++=ε5.两瓶不同种类的理想气体,它们的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但单位积内的分子数不同,两气体的:( D )(A)内能一定相同 (B)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C)压强一定相同 (D)温度一定相同 解: 由kTw 23=可得6.两容器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双原子理想气体,若它们的压强和体积相同,则两气体:( A )(A) 内能一定相同(B) 内能不等,因为它们的温度可能不同 (C) 内能不等,因为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 (D) 内能不等,因为它们的分子数可能不同 解: 由 ,1111RT V P ν= 2222RT V P ν= 和2121,V V P P ==得2211V P V P = 即 2211RT RT νν=显然;,2121T T ==时νν 2121,T T ≠≠时νν由内能公式22211125,25RT E RT E νν==和2211RT RT νν=得E 1=E 2 (内能相同)7.储有氧气的容器以速度V =100m 〃s -1运动,假设该容器突然停止,全部定向运动的动能都变为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问容器中的氧气的温度将会上升多少?8.氢气分子的质量为3.32×10-27kg ,如果每秒内有1.0×1023个氢分子,以与墙面法线成45°角的方向、1.0×105cm 〃s -1的速率撞击在面积为2.0cm 2的墙面上,试求这些氢气分子作用在墙面上的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