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园林绿化的基本知识上课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5
园林绿化基础知识一、园林植物分类园林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
木本植物即常指的“树木”;草本植物即常指的“花卉”和草坪植物。
(一)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1.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m至数10m),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m以上)、大乔(21-30m)、中乔(11-20m)和小乔(6-10m)等四级。
本类又常依其生长速度而分为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等三类。
2.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在6cm以下),主干低矮,不明显,有时基部处发出数个干。
3.藤本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依其生长特点又可分为绞杀类、吸附类、卷须类等。
4.匍地类:干、枝等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长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如沙地柏等。
(二)园林树木按用途分类1.独赏树又称独植树、孤植树、赏形树或标本树。
2.庭荫树又称绿荫树,是指植于庭院和公园中以取其绿荫,为游人提供遮荫纳凉为主要目的的树种。
3.广义行道树是指在城乡道路系统两侧栽植应用的树木。
历史沿袭的行道树的概念是狭义的,和是指为行人提供遮阴纳凉的行道树,栽植高大的乔木。
4群丛是指数株到十几株乔灌木丛植或群植组合而成的植物景观。
大型的群丛乔灌木的总数可达20-30株之多。
5.片林是指在城市风景区较大范围的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所构成的森林景观。
6.藤本植物是指茎长而细弱,不能独立向上生长,必须缠绕或攀缘他物才能伸展与空间的植物,如葡萄、紫藤、爬山虎等。
7.绿篱就是指利用树木密植,代替篱笆、栏杆和围墙的一种绿化形式,主要起隔离维护和装饰园景的作用。
8.绿篱的种类很多,从形式来分,有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类,依观赏性质来分,有花篱、果篱、刺篱和普通绿篱等:按高度来分,有高篱、中篱和矮篱之别。
绿雕塑又称造型树。
即根据认为的创意,通过攀扎和修剪的手段,将观赏树木整姿为动物或特定含义的景物,如龙、鸡、鹤、虎、迎客松等的形态,以追求象形之美。
园林绿化管理基础知识讲座ppt课件contents •园林绿化概述•园林绿化植物种类与特点•园林绿化设计原则与技巧•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与防治•园林绿化管理实践与案例分析目录园林绿化概述园林绿化的定义与意义定义意义园林绿化的发展历程古代园林绿化古代园林绿化主要体现在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建设上,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
近代园林绿化近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逐渐从私家园林向公共园林转变,注重城市公园的规划与建设。
现代园林绿化现代园林绿化强调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注重植物造景、生态修复、雨水收集利用等方面的技术应用。
园林绿化的现状与趋势现状趋势园林绿化植物种类与特点常见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如香樟、广玉兰、大叶女贞等,具有四季常绿、树形优美等特点。
如悬铃木、国槐、银杏等,秋季叶色变化丰富,增添园林季相变化。
如紫薇、樱花、海棠等,花色丰富、花期长,是园林造景的重要元素。
如麦冬、草坪草、鸢尾等,覆盖地面、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常绿乔木落叶乔木花灌木地被植物植物的生长习性与特点01020304光照需求水分需求土壤适应性生长速度观赏价值生态功能防护功能经济价值植物的观赏价值与功能园林绿化设计原则与技巧园林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生态性原则艺术性原则功能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稳定的树种。
选择适生树种乔灌草结合季相变化色彩搭配合理配置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结构。
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使绿化景观四季有景可赏。
运用植物的叶色、花色等色彩元素,营造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技巧景观小品的设置与搭配小品类型风格统一位置选择数量控制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施工前准备施工流程施工要点030201园林绿化施工流程与要点绿化植物的种植与养护方法种植方法养护管理特殊养护园林设施的维护与管理措施园路广场维护园林建筑小品维护园林安全防护水电设施维护定期检查维修水电设施,包括喷灌系统、照明系统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园林绿化讲义】一、引言园林树木栽植,植物配置, 和植物养护二:树木栽植植栽规范说明l.树种选择所有植栽尽量选择符合当地生态及气候条件之种类.2.植物材料规格术语说明(1)树高、冠宽、冠厚、尺寸均不包括徒长枝,以徒长枝剪除后,量得的尺寸为准。
(2)树高(自然高、稍高、高、苗高)指修剪后梢顶至地面的高度。
(3)冠宽(树冠宽、树宽)指树冠水平方向尺寸的平均值。
(4)树干直径(1.2米高直径、干径)指树干离地面1.2米处的直径平均值(特殊情形,另定者不在此限)双干、多干或分枝树,则以断面积推算之。
(5)冠厚(树冠厚),指树冠厚度的尺寸。
(6)护根土球(宿土球、土柱)指移植前后植株根部周围的土球的直径平均值。
3.植物材料检验标准植物材料使用前,无论新植、补植、换植均应经甲方检验认可,不合格者应随时运离,不得留置现场,若有下列情形者,不得使用:(1)不符合规格尺寸者。
(2)有显著病虫害、折枝折干、裂干、肥害、药害、老衰、老化、树皮破伤者。
(3)树型不端正、干过于弯曲、树冠过于稀疏、偏斜及畸型者(4)挖取后搁置过久,根部干涸、叶芽枯萎或掉落者。
(5)剪型类植物材料,其型状不显著或损坏原型者.(6)护根土球不够大、破裂、松散不完整,或偏斜者。
(7)高压苗、插条苗,未经苗圃培养两年以上者.(8)灌木、草花等分枝过少,枝叶不茂盛者。
(9)树干上附有有害寄生植物者。
(10) 针叶树类失去原有端正形态、断枝断梢者。
4.土球挖掘标准(1)挖掘树木,应按树木胸径的8—10 倍为土球的直径,其深度视其树种根盘深浅而定。
(2)士球挖妥后,应先用草包包裹土球,再用草绳捆扎,先横扎;再斜扎,交叉密扎,按三角或四角捆扎法完成土球包装,最后以绳子绑住树干固定之后,方可挖倒树木取出,取出后进行土球底部包装应以不露土为准。
(3)树木下面的直根或较粗的根应以钢锯锯之,切口整齐,不可撕裂,尤不可以用圆锨乱砍.(4)树木倒地后,阔叶树应剪除叶片及幼枝.针叶树则不可剪.(5)修剪枝条应以保持树姿优美为要,保留粗枝剪除不良枝条,侧枝以外小枝.应使树冠易通风透光并防止病虫害发生.5.植物材料运输标准(1)大乔木类运输时应预先包扎树干和树冠,以免影响成活率及树姿变形。
有关园林绿化的基本
知识
对景——随着曲线的平面布局,步移景异,层层推出或从某一观赏点出发,通过房屋山门窗或围墙的门洞作为画框来取景,或者通过走廊与漏窗来看风景。
水口——大的水面上做的许多小的水湾,使得在任何一个角度都无法看到水面边界的全貌,使睡眠有深远之感,余味不尽。
驳岸——池岸一般都用石块叠成曲折自然的形状,只有少数地带砌成整齐的池岸,可以用来停船的地方。
园林的设计思想——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传统。
园林的基础概述:
园林是指庭院、宅院、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园林绿化工程是指在一定的地域上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叠石、理水等工作)、种植树木花草、修建园林建筑和修筑园路园桥、营造园林小品、建造景观工程等途径创作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场所。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泛指园林城市绿地和风景名胜区中涵盖园林建筑工程在内的环境建设,工程内容包括园林建筑工程、土方工程、园林筑山工程、园林埋水工程、园林铺地工程、绿化工程等,是应用园林工程技术来表现园林艺术,使地面上的构筑物和园林景观融为一体。
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可分解为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
园林工程既然包括了多个单项工程,在施工中往往涉及到各项园林工程项目的协调和配合,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统一领导,各部门、各项目要协调一致,使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这也就是常说的施工组织。
1.1 精心准备
在取得工程施工项目后,应按照设计要求做好工程概预算,为工程开工做好施工场地、施工材料、施工机械、施工队伍等方面的准备。
1.2 合理计划
根据对施工工期的要求,组织材料、施工设备、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计划好工程进度,保证能连续施工。
1.3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
施工组织机构需明确工程分几个工程组完成,以及各工程组的所属关系及负责人。
注意不要忽略养护组。
人员安排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按时间顺序安排
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
因此,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园林工程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2.1 施工现场工作
主要工作包括:施工准备、正式施工、竣工验收和养护管理等个阶段。
(1)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有:落实分包协作单位和施工条件;主要物资苗木的订购;具体落实施工任务。
(2)正式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有:组织综合施工;落实各项技术组织措施;跟踪检查计划的实施,及时反馈;加强组织平衡,保证供应;对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施工安全,做到文明施工等。
(3)竣工验收和养护管理阶段的管理工作有:预检、隐检及签证工作;整理和审定交工验收资料,组织办理工程交工验收;负责编写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总结资料;做好工程的养护前技术交底,编写保养计划,落实养护任务。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中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降低工程造价,也就是对项目进行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通常是指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能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力求将成本、费用降到最低,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3.1 园林绿化企业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
根据园林绿化施工项目费用标准的内容,施工项目成本主要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
直接成本主要由种植土方费、工程苗木费、种植人工费、辅助材料费、机械台班费及其他直接费组成;间接成本包括现场管理人员工资、管理人员工资附加费、办公费、差旅费、固定资产使用费、行政工具使用费、职工教育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金和劳动保护费、工程保修费、工程排污费等。
3.3 成本的控制方法
(1)通过内部招投标模式,在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成本。
园林绿化企业将施工工程项目在公司内部采用招投标模式选定中标施工队(组)。
(2)对在施工工程项目中占较大比重的开支实施重点监控。
(3)以施工图预算控制成本支出。
在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中,按施工图预算实行“以收定支”,或者叫“量入为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具体做法如下:一是人工费的控制,可通过实例来说明这个问题:假定绿化工程总计人工费用为578.5元,用工为50工,平均每工为11.57元,加上每工人工补差和流动津贴
50*4.9=245元,合计人工费为578.5+245=823/5元,823.5元/50工=16.47元/工。
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签订劳务合同时,应该将人工费定在15元/工日以下,或者减少用工将50工减为25工,人工费单价定在30元/工日以下。
如此安排,人工费就不会超支。
二是材料费的控制。
绿化材料价格随行就市,实行信息价的控制。
在材料采购上要货比三家,选择质量优、价格合理、运输方便的苗木。
三是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由于园林建设项目施工的特殊性,实际的机械利用率往往不可能达到预算定额的水平,因此施工图预算的机械使用费也往往小于实际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形成机械使用费超支。
由于上述原因,有些施工项目在取得甲方的谅解后,于工程合同中明确规定一定数量的机械费补贴,或按实际发生的台班数请甲方鉴证认可,在决算时一并计算,从而控制机械费的超支。
(4)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成本。
一是降低停工、返工损失,将其控制在成本预算的1%以内。
二是减少质量过剩支出。
施工员要严格掌握定额标准,力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人工和材料消耗不超过定额水平。
三是健全材料验收制度,控制劣质材料额外支出。
材料员在对现场材料进行验收时发现有病虫害或规格不符合要求时,可拒收、退货,并向供应单位索赔。
(5)坚持现场标准化,堵塞浪费漏洞。
根据现场及工程特点,合理安排施工现场,加强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节约人力物力。
(6)通过考核,赏罚分明,促使成本降低。
通过成本考核,做到有奖、有罚,调动企业的每一位职工在各自的施工岗位上努力完成目标成本的积极性,为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和增加企业的积累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