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7
市政绿化养护知识点总结一、市政绿化养护的基本知识1.植物选择和配置市政绿化的植物选择和配置是非常重要的,要考虑到植物的景观效果、环境适应性和养护难易程度。
通常情况下,市政绿化所使用的植物应该具有较强的耐旱、耐盐碱和抗污染能力,同时要有较好的适应性,能够适应城市环境中的高温、干旱、污染等因素。
此外,还要考虑植物的规模、生长速度和根系特点,以免给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不利影响。
2.土壤管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良好的土壤管理可以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和养护效果。
市政绿化养护工作中,应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合理选择土壤,并做好土壤修复、改良和施肥工作。
在土壤管理中,要注意避免土壤板结、干燥、缺氧等问题,及时清除杂草和垃圾,保持土壤的通气、保水和肥力。
3.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品,良好的水资源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和景观效果。
市政绿化所用的水资源要保持清洁和无污染,要达到适宜的pH值和盐碱度,要适量适时地进行施水,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4.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市政绿化养护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首先要做好疫情监测和病虫害识别工作,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防治方法既有化学防治,也有生物防治,还有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防治方法。
5.保洁工作市政绿化养护工作要做好公共绿地和绿化植物的保洁工作,保持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保洁工作应包括对于绿化区的扫除、清理和修剪,对于垃圾和杂草的清除,以及对于设施的维护等内容。
此外,还要注意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做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
二、市政绿化养护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植物枯萎植物枯萎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可能是由于缺水、缺肥、病虫害等原因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及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还要注意调整植物的生长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
2.土壤板结土壤板结是指土壤在干燥后发生结块,失去了透气性和透水性。
城市园林绿化科普知识如下是有关城市园林绿化的科普知识:一.城市园林绿化养护基础知识:(1)淋水新种苗木栽后应立即浇足定根水,乔木、单株灌木应用胶管从多个方位插入种植穴周边灌足水,直到有水冒出来为止。
每次淋完根部后喷洒枝叶保湿。
(2)清垃圾石头每天应全面检查一次,对责任区域内所有垃圾、石头、落叶等进行全面清理,收集后放在花园进门处围墙隐蔽处,注意摆放整齐。
(3)拔杂草拔除野生杂草要不间断进行,除小、除早,省工省力,效果好。
拔除的杂草每天下班前都要集中放好,坚决不允许随意乱丢。
除杂草时注意一定要连根拔除,部分根系深的杂草可以用小锄头等工具挖除。
(4)施肥施化肥:将尿素和复合肥按1:5比例拌匀,均匀撒施在苗木根部。
撒完后用扫把将留在苗木叶片上的肥料清除干净,以防肥料烧伤叶面。
施肥后及时淋水,以肥料基本溶化为准。
(5)修剪根据苗木生长习性、开花结果习性、修剪目的要求等及时修剪,保持植物造型。
剪下的枝叶要及时收集放好,坚决不允许留在苗木上。
另外注意在植物即将开花或者花期尽量少剪,以免影响绿化景观。
对于杜鹃、大红花等生长速度快的植物应增加修剪次数。
(6)中耕松土根据土壤板结情况,定期用小锄头或耙子对苗木(包括乔木和灌木)进行一次中耕松土,以保证营养和水分的吸收。
中耕深度为5CM左右,以不损伤苗木根系为准。
(7)修剪枯枝枯叶每周对负责区域巡视2-3次,及时将各种苗木上的枯枝枯叶清除干净。
对较高的乔木上的枯枝可用高枝剪剪除。
二.城市园林绿化四季养护方案:(一)春季(3-5月)1、施肥:按薄肥勤施的方法,对绿化带及树木进行施肥。
肥料采用复合肥混合氮肥,在晴朗天气可喷施叶面肥。
2、防治病虫害:气温回升,重点防治病虫害用杀虫剂及杀菌剂混合对植物进行喷施。
3、修剪:对绿篱及树木进行修枝整形。
重点修剪徒长枝、病虫枝。
4、浇水:对植物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5、除草:对绿化带内杂草进行拔除。
(二)夏季(6-8月)1、浇水:着重抗旱保苗。
•1K417000 城市绿化与园林工程•1K417010 绿化工程1K417011 栽植基础工程•绿化工程包括栽植基础工程、栽植工程、养护。
•一、栽植前土壤处置•栽植前土壤处置包括:栽植土、栽植前场地清理、栽植土回填及地形造型、栽植土施肥和表层整理等分项工程。
• 1.栽植土•园林植物栽植土包括客土、原土利用、栽植基质等。
客土指更适合园林植物生长的土壤。
•栽植土应见证取样,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并在栽植前取得符合要求的测试结果。
栽植土应符合以下规定:•(1)土壤PH值应符合本地域栽植土标准或按PH值~进行选择;(2)土壤全盐含量、土壤容重应达到标准要求。
栽植基础严禁利用有害成份的土壤,绿化栽植土壤有效土层下不得有不透水层。
土壤的有效土层厚度阻碍园林植物根系的生长和成活,必需知足其生长成活的最低土层厚度。
2.栽植前场地清理符合以下规定:(1)应将现场内的渣土、工程废料、宿根性杂草、树根及其他有害污染物清除干净;•(2)场地标高及清理程度应符合设计和栽植要求。
• 4.栽植土施肥和表层处置•栽植土施肥应符合以下规定:•(1)商品肥料应有产品合格证明,或已通过实验证明符合要求;(2)有机肥应充分腐熟后方可利用,利用无机肥料应测定绿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并宜采纳缓释性无机肥。
栽植土表层处置按以下方式进行:(1)栽植土表层不得有明显低洼和积水处,花坛、花境栽植地30cm深的表层土必需疏松。
二、重盐碱、重粘土地土壤改良土壤全盐含量大于或等于%的重盐碱地和土壤为重粘土地域的绿化栽植工程应实施土壤改良。
•三、设施顶面栽植基层工程•屋顶绿化、地下停车场绿化、立交桥绿化、建筑物外立面及湛蓝绿化统称设施绿化。
•设施顶面绿化栽植基层应有良好的防水排灌系统,防水层不得渗漏;•设施顶面绿化栽植基层包括:耐根穿刺防水层、排蓄水层、过滤层、栽植土层。
•设施顶面栽植基层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3)施工完成应进行蓄水或淋水实验,24h内不得有渗漏或积水。
城市园林绿地基础知识在我们当今所生活的社会中,城市正在高速的发展和进步中,这样的发展会致使城市的经济效益与生态平衡发生巨大的矛盾和不协调。
所以,正因为如此,在现代的城市发展和建设中被提到最多和关注量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怎样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城市园林绿地。
只有合理的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才能在维持和保护城市的生态平衡上起到一定的作用,才能使整个城市呈现出美丽和舒坦的自然美,这样也能加快城市在经济上的发展和进步。
3.1 城市园林绿地的有关概念3.1.1园林通常意义上的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使用艺术和工程的方法,对山水、植物和水系进行深一层次的改造和创作,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和美丽的休息空间;园林根据它的规模来区分,有大的也有小的,从具体内容上看有复杂的,也有简单的,它通常包括了四种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分别是土地、水系、植物和建筑,在园林的四大要素中,土地和水系能够体现出整个园林的地貌特征,其中土地按照其地貌特征可以被分为平地、坡地和山地这三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水体根据其处在不同环境中的特点可分为河流、湖泊、溪涧、水池、沼泽、瀑布和源泉等。
在园林造景中,天然形成的山水景观必须要加以人工的雕琢、修饰和组合;相反的情况下,在人工创造出的山水景观必须要重视造景艺术,同时还要考虑很多的施工问题。
所以在园林中造山也是一门非常专业的艺术。
其实,植物的种植的目的来源于生产效益,在早些年人们只种植和栽培能够为生活上带来供给的植物类,通过园艺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才产生出很多供人欣赏的植物群,比如有树木和花卉类。
在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植物种类中,主要是以带有观赏性的树木和花卉来进行组合配置,从而使人们在观赏的同时能钢架的热爱大自然,植物的这种要点就会在园林中体现出重要的地位。
园林建筑所指的就是亭、楼台、阁和各种类型的建筑小品,这些园林建筑运用了不同的施工方法将其完成,它们所具备的功能作用有供人们游玩、休憩和主要交通道路方面,与此同时它各种各样不同的特征已经在园林景观中形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园林建筑的存在也是区别人工园林与天然形成的园林重要方式和途径。
园林绿化基础小常识(一)1、城市绿地类型:①公共绿地;②居住区绿地;③单位附属绿地;④防护绿地;⑤生产绿地;⑥风景林地。
2、生态园林:是为再现原野中自然景观而在园林中人工创造自然景观并任其依生态规律自行保持或演替的造园形式。
3、中国皇家园林:皇帝个人或皇室私有的园林,包括古籍中所称的苑、营苑、苑囿、御苑等。
4、江南园林:中国古代游赏园林发展到后期所形成的一个主要地方风格,主要集中在扬州和苏州两地。
江南盛产叠山石料,以太湖石和黄石两大类为主,用石叠山手法多样,技艺高超。
园林建筑风格:灰砖青瓦,白粉墙坦配以水石花木组成的园林图景,恬淡雅致有若水墨渲染画的艺术格调。
5、北方园林: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到后期所形成的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地方风格。
6、岭南园林: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到后期所形成的一个主要的地方风格它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逐渐影响及于两广、福建和台湾等地。
7、公共绿地:指向公众开放,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化用地,包括其范围内的水域。
城市公共绿地分公园和街头绿地两类。
8、公园:指常年开放供休息游览,进行科普教育,开展科学文化活动,有较好的植物配置,有一定设施和艺术布置的各级、各类公园,包括综合性公园、儿童公园、游乐公园、文物古迹公园、纪念性公园、郊野公园、风景名胜公园、小游园、植物园、动物园等。
9、古树名木:指百年以上的大树和稀有、名贵树种以及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
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名木是指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
10、园林绿化主要指标:①绿地率:绿地在一定用地范围中所占面积比例。
②绿化覆盖率:各种植物垂直投影占一定范围土地面积的比例。
③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指城市居民每人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
园林绿化知识点汇总
1. 植物选择:在园林绿化中,应根据不同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环境要求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
例如,在南方地区可以选择热带、亚热带植物,而北方地区则应选择耐寒、抗旱植物。
2. 林木修剪:对园林内的树木进行定期修剪,可以控制其生长方向和树冠形态,使其更加美观整洁,并防止过度生长影响周边环境。
3. 土壤管理:园林绿化中合理的土壤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需要根据植物品种和土壤类型等因素进行合理施肥和浇水,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水分。
4. 病虫害防治:园林中的植物常常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造成损失。
因此,在园林绿化中,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提高植物抗病虫能力等。
5. 园林设计:园林绿化的成功还需要一个良好的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用途和环境要求进行合理规划,使其既美观又实用。
6. 环境保护:在园林绿化中,需要注重环境保护,采用生态友好的植物种植、水资源利用等方法,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7. 废弃物处理:园林绿化工程中会产生各种废弃物,如树叶、枝条等。
这些废弃物应当得到妥善处理,如堆肥、焚烧等,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基本内容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1. 绿化施工、养护、修剪作业产生的垃圾、渣土、枯枝、落叶及时清理,不得就地堆放、焚烧。
2. 绿化带、绿地内出现缺株、枯树的,及时进行补植。
3. 绿化带、花坛(池)内的泥土土面符合相关绿化施工规范,边缘石外侧面保持完好、整洁。
树池内的绿地采用地被植物或者树池盖板等覆盖,无泥土裸露。
4. 绿化设施保持完好,损坏的及时修复。
5. 及时清除公共游园、绿地内的垃圾、杂物。
6. 树木的养护,包括中耕除草、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7. 制定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制度,包括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城市园林绿化部门。
第部分园林绿化必备知识(1)第一部分园林设计1.1 知己知彼在进行园林设计之前,必须要了解设计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1.2 考虑人文因素设计时一定要考虑该地区的文化特色和风景特色,以符合历史文化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1.3 强化生态观念在设计时要注重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生态品质,营造绿色生态环境。
1.4 体现科技技术将高新技术与园林设计相结合,使用先进技术设备,更好的利用环境资源,达到科学、高效、节能。
第二部分绿化植物2.1 水土保持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应该考虑植物的根系发达情况,防止浅根植物的流失。
2.2 环境适应性选择适应本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的植物,不仅能提高栽培成功率,也使美化效果更佳。
2.3 确保生态平衡植物的选择应该考虑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要避免引入的物种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2.4 确保绿化效果注意色彩与形态的搭配,营造出视觉上舒适的感觉,增强园林的美观度。
第三部分灌溉管理3.1 确保水源在进行灌溉管理之前必须保证水源的供应,确定使用天然水源还是基础设施浇灌。
3.2 节约用水在灌溉过程中,必须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合理浇灌。
控制用水量,保证水的充分利用。
3.3 定期维护定期清洗、检查和维修喷头与水管等配件,确保每次的灌溉达到均匀的效果,使绿化效果最佳化。
3.4 建立监测体系建立较为全面的现场检测体系,及时发现缺水情况,促使对应灌溉措施的落实。
以上内容是在园林绿化的设计、植物的选择与管理、灌溉的技巧四个方面所需的必备知识。
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周边环境、人文文化、自然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创新,提高设计水准,为公众创造出更加舒适、美观的环境。
绿化园林有关知识点总结在绿化园林的设计和建设中,有许多相关的知识点需要了解和掌握。
这些知识点涉及到植物的选择和使用、景观设计、园林规划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绿化园林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1. 植物选择与使用植物是绿化园林中最基本的元素,植物的选择与使用对于园林的美观和功能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于植物的选择需要考虑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种类,以及植物的成熟高度、生长速度、根系特点等因素。
其次,考虑植物的观赏性,颜色、形态、叶型、花期等特点都需要考虑进去。
此外,植物的功能性也是很重要的,比如可以通过种植乔木来遮荫降温、种植多肉植物来保持湿润等。
在使用植物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植物的配置和搭配,以及植物与其他构筑物的关系,比如植物与建筑、水体、道路等的关系。
植物的使用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抗逆性和养护管理上的便利性。
2.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绿化园林中的核心环节,它既包括对植物的配置和搭配,也包括对地形、水体、构筑物等的规划和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们在园林中的活动和体验,比如游园、休息、娱乐等。
景观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对植物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比如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来改善环境、通过合理的水体规划来增加园林的动态美感等。
在景观设计中,还需要考虑艺术元素的运用,比如雕塑、景观灯光、雕刻、壁画等元素的使用,以提升园林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而且,景观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对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以及对于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和保护。
3. 园林规划园林规划是指对绿化园林空间的整体布局和规划,它需要考虑到对于园林用地的合理利用和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园林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场地的布局、园林空间的合理分隔、通道和交通的规划、设施设备的配置以及园林空间的整体风貌等方面。
在园林规划中,需要考虑场地的功能性,比如游憩娱乐、休闲健身、文化表演等功能。
场地的功能性需要与植被配置和景观设计相协调,以创造出符合人们需求的园林空间。
35个园林绿化知识!一、针叶树叶针形或近似针形树木,泛指叶小型的裸子植物树种。
如:雪松、白皮松、圆柏等。
二、阔叶树叶形宽大不呈针形、鳞形、线形、钻形的树木。
如:楠木、榕树、丁香等。
三、常绿树四季常绿的树木。
如:松、柏、白兰花、红豆、山茶花等。
四、落叶树春季发芽,夏季葱绿,秋季变色,冬季落叶的树种均为落叶树。
如: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乔木、灌木等。
五、乔木树体高大而具有明显主干的树种。
如:银杏、雪松、云杉、桂花、龙眼等。
六、庭荫树指可供栽植在庭院里、广场上或其它建筑物附近,用以遮蔽阳光的一类树木。
如:梧桐、银杏、槐树、白蜡等。
七、攀缘植物茎干柔软不能自行独立直立向高处生长,需攀附或顺延别的物体方可向高处生长的植物,也称藤本植物。
如:紫藤、金银花、西番莲、葡萄、香豌豆、常春藤、炮仗花等。
八、观赏植物其株形、叶、花、枝、果的任何部分具有观赏价值,专以审美为目的而繁殖培育栽培的植物。
如:树蕨类、贝壳杉、金钱松、黄山松、东北红豆杉、欧洲红豆杉等。
九、观花植物开花美丽、色艳、花形奇特或具香气供观赏的植物。
如:牡丹、月季、代代花、石榴、白兰花、凤眼莲、千屈菜等。
十、观果植物以果实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植物。
如:罗汉松、红豆杉、木瓜、佛手、八角、枇杷等。
十一、观枝干植物植物枝、干颜色新奇秀丽,或有栓皮等附属物可供观赏者。
如:金镶玉、卫矛、红瑞木等。
十二、观叶植物以叶形、叶色为观赏对象的植物。
如:相思树、关音竹、吊兰、天冬、虎耳草等。
十三、秋色植物植物进入秋季,由于受气温影响,昼暖夜凉,日照逐渐缩短,叶内的叶绿素受冷遭到破坏,而叶黄素、胡萝葡素日益突出并覆盖全叶面,从而使叶色变黄、变红或紫红色,十分艳丽,为秋季增添了美景,这类植物称秋色植物,又因多为叶色故亦称秋色叶植物。
如:桑树、四照花、地锦、美国地锦、红瑞木。
十四、露地花卉观赏花卉中凡生长与发育的全部生命活动能在露地条件下完成的,包括短期内需要稍加保护防寒的,均称露地花卉。
城市园林绿化基础知识一、园林植物分类园林植物材料包括木本与草本。
木本植物即常指得“树木";草本植物即常指得“花卉”与草坪植物。
(一)树木得生长类型分类1、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m至数10m),具有明显得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m以上)、大乔(21-30m)、中乔(11-20m)与小乔(6-10m)等四级.本类又常依其生长速度而分为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等三类.2、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在6cm以下),主干低矮,不明显,有时基部处发出数个干.3、藤本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得木本植物。
依其生长特点又可分为绞杀类、吸附类、卷须类等。
4、匍地类:干、枝等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长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如沙地柏等。
(二)园林树木按用途分类1、独赏树又称独植树、孤植树、赏形树或标本树.2、庭荫树又称绿荫树,就是指植于庭院与公园中以取其绿荫,为游人提供遮荫纳凉为主要目得得树种。
3、广义行道树就是指在城乡道路系统两侧栽植应用得树木。
历史沿袭得行道树得概念就是狭义得,与就是指为行人提供遮阴纳凉得行道树,栽植高大得乔木。
4群丛就是指数株到十几株乔灌木丛植或群植组合而成得植物景观。
大型得群丛乔灌木得总数可达20—30株之多。
5、片林就是指在城市风景区较大范围得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所构成得森林景观。
6、藤本植物就是指茎长而细弱,不能独立向上生长,必须缠绕或攀缘她物才能伸展与空间得植物,如葡萄、紫藤、爬山虎等。
7、绿篱就就是指利用树木密植,代替篱笆、栏杆与围墙得一种绿化形式,主要起隔离维护与装饰园景得作用.8、绿篱得种类很多,从形式来分,有自然式与规则式两类,依观赏性质来分,有花篱、果篱、刺篱与普通绿篱等:按高度来分,有高篱、中篱与矮篱之别.绿雕塑又称造型树。
即根据认为得创意,通过攀扎与修剪得手段,将观赏树木整姿为动物或特定含义得景物,如龙、鸡、鹤、虎、迎客松等得形态,以追求象形之美。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绿化基础知识绿化可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多种作用。
绿化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绿化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绿化的指标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指一个城市的公园绿地总面与总人口之比。
2、城市绿地率它是城市绿地的总和与城市总用地面积之比。
居住区绿地率是指居住区用地的比率用来描述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等,对公共绿地最小的要求是宽度不小于8米,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该用地范围内的绿化地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70%,且至少1/3的绿地面积要能常年受到日照,而宅旁绿地在计算时距建筑外墙1.5米和道路边线1米以内的用地,不得进入绿化用地。
在房地产开发中,政府有规定这是这个指标,一般是不少于30%。
3、城市绿化覆盖率是指城市绿化覆盖总面积与城市总用地面积之比。
而绿化覆盖率则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只要有一块草皮就算。
所以开发商喜欢用“绿化率”这个名词。
全国绿化单位:山东新东方园林绿化公司全国绿化设计单位:绿建景观银杏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银杏树的大规模绿化推广优势很多,不仅树叶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银杏果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绿化苗木中,以雄树为多。
城市绿地分类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主要内容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息起作用,绿化环境好的区域。
1.公共绿地:市区县级各级公园、植物园、动物园、陵园、小游园、街道广场绿地等。
2.居住区绿地:居住区内除居住区公园以外的其他绿地。
3.单位附属绿地: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所属绿地。
4.防护绿地:用于城市环境、卫生安全、防灾目的的绿带绿地。
5.生产绿地:为城市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等。
6.风景林地:具有一定景观价值,在城市整个风景环境起一定作用的林地。
其中:1~5项绿地参加城市用地平衡。
园林绿化的必备知识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或乡村等空间中用绿化植物和景观构筑物等方式,美化城市环境、增强生态环境的过程。
园林绿化不仅要求美观、宜人、有创意,更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环境、养护管理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植物种植、土壤肥料、灌溉管理等方面,介绍园林绿化必备的知识。
一、植物种植1. 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在园林绿化中,植株的品种选择非常重要,其它方面都要以种植的植物为基础来做。
因为不同的植物对光照、水分、土壤和气候条件都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以便获得最佳的种植效果。
2. 防止种植鱼目混珠的植物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看到一些不合适的植物打扮成更加美观的植物,诱导我们购买。
但是,这种行为不仅会让园林绿化的质量降低,还会带来一些后期管理上的问题。
因此,在园林绿化中,要选择真正的名贵植物,而不是种植一些不知名的品种。
3. 合理种植花草在园林绿化中,种植花草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但是,在花草种植中,为了使种植效果更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根据植物的根系特点合理选择种植深度;其次,要在植株周围铺上适量的覆盖物;最后,要为植物创造良好的排水环境,以确保植物长得更好。
二、土壤肥料1. 了解土壤养分土壤养分包括有机和无机成分,其供给将直接影响到植物的生长、根系和代谢。
因此,在园林绿化中,需要了解所选植物的营养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施肥。
2. 合理选择肥料肥料的选择应该根据所选植物的需求、土壤类型和后期管理方案进行选择。
合理的肥料选择能够提高植物的抗旱性、抗病性。
3. 坚持适量施肥和及时补充施肥时要坚持适量,过少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营养供给,而过多则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同时,要及时补充缺失的营养成分,以确保植物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有充足的营养供给,从而更好地生长和发展。
三、灌溉管理1. 水源选择和管理在城市的园林绿化中,通常使用的水源是从城市供水管路中引出的城市水。
但是,这种水质有时会有一些问题,如含盐、含药、含重金属等。
城市园林绿化基础知识一、园林植物分类园林植物材料包括木本和草本。
木本植物即常指的“树木”;草本植物即常指的“花卉”和草坪植物。
(一)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1.乔木类:树体高大(通常6m至数10m),具有明显的高大主干。
又可依其高度而分为伟乔(31m以上)、大乔(21-30m)、中乔(11-20m)和小乔(6-10m)等四级。
本类又常依其生长速度而分为速生树(快长树)、中速树、缓生树(慢长树)等三类。
2。
灌木类:树体矮小(通常在6cm以下),主干低矮,不明显,有时基部处发出数个干.3。
藤本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而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依其生长特点又可分为绞杀类、吸附类、卷须类等。
4.匍地类:干、枝等均匍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可生长出不定根而扩大占地范围,如沙地柏等。
(二)园林树木按用途分类1.独赏树又称独植树、孤植树、赏形树或标本树。
2.庭荫树又称绿荫树,是指植于庭院和公园中以取其绿荫,为游人提供遮荫纳凉为主要目的的树种。
3.广义行道树是指在城乡道路系统两侧栽植应用的树木。
历史沿袭的行道树的概念是狭义的,和是指为行人提供遮阴纳凉的行道树,栽植高大的乔木。
4群丛是指数株到十几株乔灌木丛植或群植组合而成的植物景观.大型的群丛乔灌木的总数可达20-30株之多。
5.片林是指在城市风景区较大范围的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所构成的森林景观。
6。
藤本植物是指茎长而细弱,不能独立向上生长,必须缠绕或攀缘他物才能伸展与空间的植物,如葡萄、紫藤、爬山虎等。
7.绿篱就是指利用树木密植,代替篱笆、栏杆和围墙的一种绿化形式,主要起隔离维护和装饰园景的作用。
8。
绿篱的种类很多,从形式来分,有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类,依观赏性质来分,有花篱、果篱、刺篱和普通绿篱等:按高度来分,有高篱、中篱和矮篱之别。
绿雕塑又称造型树。
即根据认为的创意,通过攀扎和修剪的手段,将观赏树木整姿为动物或特定含义的景物,如龙、鸡、鹤、虎、迎客松等的形态,以追求象形之美。
9。
地被植物,指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
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竹类和蔓性藤本植物。
广义的地被植物应该包括草坪,由于草坪很早以前就为人类广泛应用,在长期实践中,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而且它的生产与养护管理也与其他地被植物不同,狭义的地被植物则是指除草坪植物以外的其他地面覆盖植物而言。
(三)草坪分类1。
按使用功能分类游憩草坪:供人们散步、休息、游戏、户外活动等,多用在公园、小游园、花园中。
观赏草坪:专供观赏使用,不允许有人入内游憩或践踏,多用在小游园、小花园、花坛中。
体育草坪:供体育活动使用的草坪,如足球、网球、高尔夫球、武术场、儿童游戏场等。
以上草坪中草的高度一般保持在7cm左右,平常需要推剪.另外还有牧草地、飞机场草地、森林草地、林下草坪、护坡草坪等。
2.按气候和地理分布分类①暖地(季)型草坪:指最适生长温度在26~32℃(或30℃左右),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最低温度强度与持续时间,也就是说在夏季生长最为旺盛。
②冷地(季)型草坪:指最适生长温度在15~24℃(或20℃左右),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是低温强度与持续时间,在春秋季节各有一个生长高峰,冬季仍能保持绿色。
在两类草坪草之间有一些中间类型,如高羊茅属于冷季型草,但它是有相当的抗热性。
(四)按花卉生态习性分类1.露地花卉就是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全部生长过程,不需保护地,如温床、温室栽培.但如需提前开花时,可在早春用温床或冷床育苗。
露地花卉可根据生活史分为三类。
(1)一年生花卉: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
即从播种到开花、结实、枯死、均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
一般在春天播种,夏秋开花,然后枯死。
故一年生花卉又称春播花卉.如凤仙花、鸡冠、波斯菊、百日草、半枝莲、麦秆菊、万寿菊等。
(2)二年生花卉: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
当年只生长营养器官,越年后开花、结实、死亡.二年生花卉,一般在秋季播种,次年春夏开花。
故常称为秋播花卉。
如须苞石竹、紫罗兰、桂竹香、羽衣甘蓝等(3)多年生花卉:个体寿命超过两年,能多次开花结实.又因其地下部分的形态有变化,可分二类.①宿根花卉:地下部分的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
如萱草、芍药、玉簪等。
②球根花卉:地下部分变态肥大者。
如水仙、唐菖蒲、美人蕉、大丽花等。
(4)水生花卉:在水中或沼泽地生长的花卉。
如睡莲、荷花。
(5)岩生花卉:指耐旱性强,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花卉.2.温室花卉原产热带、亚热带及南方温暖地区的花卉。
在北方寒冷地区栽培必须在温室内培养,或冬季需要在温室内保护越冬。
通常可分为下面几类:(1)一、二年生花卉:如瓜叶菊、蒲包花、香豌豆等.(2)宿根花卉:如万年青、非洲菊、君子兰等。
(3)球根花卉:如仙客来、朱顶红、大岩洞、马蹄莲、花叶芋、郁金香等。
(4)兰科植物:依其生态习性不同,又可分为地生兰类:如春兰、蕙兰、建兰、墨兰等;附生兰类:如石斛、万代蓝、兜兰等。
(5)多浆植物:指茎叶具有发达的贮水组织,呈肥厚多汁变态状的植物。
包括仙人掌科及番杏科、景天科、大戟科、萝藦科、菊科、凤梨科、龙舌兰科等各科植物。
(6)蕨类植物:如铁线蕨、蜈蚣草、鸟巢蕨等。
(7)食虫植物:如猪笼草、瓶子草等。
(8)凤梨科植物:如水塔花、筒凤梨等。
(9)棕榈科植物:如蒲葵、棕竹、椰子等。
(10)花木类:有一品红、变叶木、杜鹃、茶花、米兰、茉莉等。
(11)水生花卉:如玉莲、热带睡莲等.二、园林常用术语(一)通用术语1.园林学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来保护盒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化境的科学和艺术。
2。
园林在一定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因地制宜地改造地形、整治水系、栽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方法创作而成的优美的游憩境域。
3.绿化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
4。
城市绿化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5.城市绿地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地。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1.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3.绿化覆盖面积城市中所有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
4.绿化覆盖率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该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5。
绿地率一定城市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城市用地面积的百分比.6。
绿带在城市组团之间、城市周围或相邻城市之间设置的用以控制城市扩展的绿色开敞空间.7.楔形绿地从城市外围嵌入城市内部的绿地,因反映在城市总平面图上呈楔形而得名。
8.城市绿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
(三)园林植物1。
园林植物适于园林中栽种的植物。
2。
观赏植物具有观赏价值,在园林中供游人欣赏的植物。
3.古树名木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4.地被植物株丛密集、低矮,用于覆盖地面的植物。
5.攀缘植物以某种方式攀附于其他物体上生长,主干茎不能直立的植物。
6.温室植物在当地温室或保护地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
7.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木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类植物。
8。
行道树沿道路或公路旁种植的乔木。
9.草坪草本植物经人工种植或改造后形成的具有观赏效果,并能供人适度活动的坪状草地。
10。
绿篱成行密植,作造型修剪而形成的植物墙。
11.花篱用开花植物栽植,修剪而成的一种绿篱.12。
花境多种花卉交错混合栽植,沿道路形成的花带。
13.人工植物群落模仿自然之物群落栽植的、具有合理空间结构的植物群体。
(四)园林建筑1.园林建筑园林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统称。
2。
园林小品园林中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设施。
3园廊园林中屋檐下的过道以及独立有顶的过道。
4.水榭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淋水园林建筑。
5。
舫供游玩宴饮、观景之用的仿船造型的园林建筑.6。
园亭供游人休息、观景或构成景观的开敞或半开敞的小型园林建筑。
7。
圆台利用地形或在地面上垒土、筑石成台形,顶部平整,一般在台上建屋宇房舍或仅有围栏,供游人登高览胜的园林构筑物。
8。
月洞门开在园墙上,形状多样的门洞。
9.花架可攀爬植物,并提供游人遮荫、休憩和观景之用的棚架或格子架。
10。
园林楹联悬挂或张贴在园林建筑壁柱上的联语.11.园林匾额挂在厅堂或亭榭等园林建筑上的题字横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