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市场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33
新加坡交易所交易规则(原创实用版)目录1.新加坡交易所简介2.新加坡交易所的组织结构3.新加坡交易所的交易规则4.新加坡交易所的上市规则和路径5.新加坡交易所的优势和特点正文新加坡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SGX)是一家新加坡投资控股公司,主要提供相关的证券和衍生品交易服务。
它成立于 1999 年 12 月1 日,由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ES)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合并而成。
新加坡交易所是亚太地区首家集证券及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于一体的企业股份制交易所,是世界交易所联合会和亚洲大洋洲交易所联合会的成员。
新加坡交易所的组织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门:1.SGX ETS(电子交易系统):负责处理新加坡交易所市场的交易,其中 80% 的客户是机构投资者。
2.SGX DERIVATIVES(衍生品交易):负责处理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包括股指期货、利率掉期等。
3.SGX REIT(房地产投资信托):负责处理房地产投资信托的交易。
新加坡交易所的交易规则主要包括:1.交易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 9:00 至下午 5:00(新加坡时间)。
2.交易货币:新加坡元。
3.交易单位:1 手为 1000 股或以上,具体取决于股票类型。
4.涨跌幅限制:个股涨跌幅限制为正负 10%,ST 股为正负 5%。
5.交易费用:包括佣金、交易税和结算费等。
新加坡交易所的上市规则和路径:1.上市要求:公司需满足一定的财务要求,如最低市值、盈利要求等。
2.上市程序:包括提交上市申请、监管部门审核、上市委员会审批等环节。
3.上市类型:包括 IPO(首次公开募股)、REIT(房地产投资信托)等。
新加坡交易所的优势和特点包括:1.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南亚金融中心,连接欧洲和亚洲的交易时段。
2.交易效率高:采用先进的电子交易系统,交易速度快且安全可靠。
3.市场监管严格:新加坡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较高,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海外投融资,“向左还是向右”?
新加坡证券市场的七大特色
同亚洲其他的证券市场相比,新加坡证券市场有以下七大特色:
1.制造业公司所占比例大。
2.外国企业比重高,国际化程度高。
新加坡证券市场是一个更为开放和国际化的市场。
3.证券相对流通性(交易值与市值之比)大。
同亚洲的香港、东京交易所相比,新加坡交易所规模较小,但股票却有更佳的流动性,特别是具有中资企业背景的股票流动性更佳,上市挂牌中国公司的换手率普遍高于其他企业,具有“中国效应”。
4.有大量的机构投资者。
这些机构拥有众多的投资专家、基金经理,以及各类专业投资分析员,市场相对有效成熟。
5.有成熟和活跃的二级市场供增发融资。
新加坡证券市场相对比较成熟,在信息披露完全的条件下,已上市公司增发融资相对容易。
这对于国内一些快速成长急需资金的中小企业及立志于产业整合的公司而言,更有吸引力。
6.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拟组建亚太证交所联盟,自2001年12月20日开始,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投资者可以实时买卖对方股市的100只股票。
日本证券交易所也正与新交所洽谈互联互通事宜。
联盟对上市公司而言,等于上了一个股市,就相当于上了全亚洲的股市。
7.根据已有的经验,中国公司在新交所上市市盈率在10-20倍之间,新股募集资金大多在2000万新元(9000万元人民币)上下。
中国内地公司新加坡上市模式初步研究目前,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内地公司共19家(不包括注册在香港,主营业务在中国内地的公司)。
上市形式也有很多种,主要形式包括S股、买壳间接上市以及新加坡红筹模式。
S股模式 : 中新药业在新加坡上市的内地公司首推“中新药业”,这也是最早在新加坡主板发行S股的内地公司之一。
1997年,“中新药业”在新加坡发行了1亿股S股,每股发行价格0.68美元,筹集资金6800万美元。
2001年 5月,“中新药业”在内地增发A股4000万股,发行价格每股10元,筹集资金4亿元。
2001年6月在,“中新药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在新加坡和国内A股同时上市的公司。
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直接上市成本较低,一般在600万-1000万元人民币之间,约占上市融资额的5%左右(“中新药业”融资成本约408万美元,为集资额的6%)。
而香港创业板IPO费用一般在1500万元人民币,融资成本约占融资额的10%-15%。
美国纳斯克达上市费用一般也在2000万元人民币左右,一般占到融资额的10%以上。
在中国内地的A股上市,以集资额为2亿元人民币计算,融资成本约1000万-1200万元,约占融资额的5%-6%。
买壳上市模式 :中远投资、招商亚太买“壳”上市的目的一般有三种:(1)通过买壳,控制上市公司及其资源;(2)买壳后,通过资产置换(或母公司注资)获得一级半市场利益;(3)以买壳配合二级市场炒作获利。
由于新加坡证券市场的特点,投资者以长期投资基金为主,当地居民为主的中小投资者投资倾向保守,上市炒作一般不活跃。
因此,在新加坡市场买壳的主要目的是以控制上市公司及其资源的战略投资为主。
“中远投资”、“招商亚太”等公司就以买壳方式上市。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新加坡市场的上市公司“壳”价值也较其它市场要低,一般与直接IPO 的成本差不多。
而在香港主板的“壳费”高达8000万元左右,即使是监管严厉不易炒作的创业板“壳费”也在3000万-4000万元人民币。
新加坡上市专题介绍(总2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新加坡资本市场介绍什么样的公司适合在新加坡上市为什么要选择新加坡市场如何在新加坡上市财富指数(北京)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境外上市辅导投资顾问管理咨询)◇全球主要的资本市场,都已成为中国企业的上市地1、中国境内上市的公司约1200家,流通股市值18000亿左右2、自从1993年7月青岛啤酒在香港上市至今,中国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共170 余家(包括H/S/N/红筹股),上市地覆盖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温哥华等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累计筹资700多亿美元◇相对全球主要资本市场,新加坡市场规模不大,但证券化程度较高◇新加坡股票市场的基本情况◇新加坡股票市场上市的外国公司◇新加坡股市中公司的行业构成◇股份分配• 通常,如果所筹的资金不超过新币一亿元,大部份的股份可在新加坡销售•新加坡有超过800家国际基金经理参与这里的市场。
以及大量活跃的分析员,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场所,聚集了寻求扩大股东基础的企业者•有实力、多元的国际股东群,使股价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发行额机构投资者与高资产人士80%10%保留股(给予高层管理员,客户和供应商)公开发售股10%◇中国公司在新加坡市场的总体表现◇截至2004年7月底,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公司共50家◇2003年度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公司情况◇2004年度(截至7月底)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公司情况截止2004年7月,共有50家中国企业(不包括香港公司)在新加坡上市;2003共有14家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2004年头7个月共有15家中国公司在新加坡上市,预计全年将超过25家;平均认购率超过50倍,平均发行市盈率超过10倍。
◇中国概念股票在新加坡收到追捧的外部因素中国是未来5年最具投资价值的亚洲地区◇中国IPO踊跃的内部因素新加坡的优势稳定的政局华人为主导的社会,方便沟通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与多国有自由贸易协定企业全球化的跳板对企业品牌的提升资本国际化、证券化有使民营企业家的利益最大化新交所的优势行业向心力中小企业受欢迎中国板块的规模效应◇适合在新加坡市场上市的企业◇企业在选择上市地时,还需对以下要点进行考虑1. 募集发展资金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3. 再融资的难度和成本4. 原始股东股份流通性5. 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6. 协助企业改善管理7. 公司的价值和业绩相符8. 上市成本和时间9. 中小型企业规模◇企业上市有利有弊,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上市◇上市适合注重经营公司价值的企业企业即要赚钱,也要值钱◇上市适合需要实现超常规、跨跃式发展的企业1997年美国《幸福》杂志公布的96年美国500家大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上10亿美金的公司的合并,使其在排行榜的位置显著上升,沃特迪斯尼接管大都会ABC公司后由103名排到55名,美国大通银行和美国化学银行合并后排名由77位上升到25位;03年惠普与康柏合并,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公司◇相对来说,新加坡交易所较符合目前的中小规模的企业◇我国证监会规定的上市条件A股包括:深圳主板、上海主板、深圳中小企业板◇新加坡与香港、美国上市要求的比较◇新加坡还为不同背景的公司提供更灵活的上市标准◇除上述硬性指标外,拟上市公司还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上市的其他规则后续融资 业务和会计政策◇资金筹集成本较低总体而言,新加坡上市的综合费用相当于香港的80%• 配股或增发 • 时间短: 2-4周 • 费用低: %• 无时间限制: 上市6个月内亦可融资• 可以自由选择注册地点及业务地 • 不需要在新加坡有业务运营 • 公司可在三种会计标准(新加坡 公认会计准则、国际公认会计准 则和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准则)中 自主选择• 可以自由选择交易及财务报告货 币• 企业上市可以发售新股也可出售 原有股票• 锁股期过后控股股东或大股东的 股份可以自由流通◇实际上市费用的支付和影响费用的要素部分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公司的融资成本影响上市总费用的几个关键要素:• 融资额的大小• 中介机构水平的高低(高质量的团队一般收费较高,但上市成功率非常高)• 重组和审计的难度(公司结构越复杂,难度越大,相应投入的工作量也越大)• 上市周期的长短(中介机构大部分按时间收费,所以拖期将导致费用增加)上市费用的付款阶段:与各中介机构签订合同付款25%,向新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后付40%,股票上市后付尾款◇新加坡市场的其他优势政府支持新加坡政府金融管理局和中国证监会签署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大力推动中国企业赴新上市。
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按行业分类示例文章篇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按行业分类》嘿,你知道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吗?那可是个超有趣的地方呢!就像一个超级大的集市,不过这个集市里卖的不是普通的东西,而是各个公司的股票。
今天呀,我就想和你聊聊在这个交易所里上市的公司是怎么按照行业分类的。
先来说说金融行业吧。
金融行业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里就像是一群超级英雄。
你看那些银行,就像一个个守护财富的卫士。
像星展银行,那可是响当当的呢!我听爸爸说,星展银行就像一个巨大的钱罐子,它不仅能把人们的钱保管得好好的,还能让钱生出更多的钱。
银行里的工作人员就像魔法师,他们能算出各种复杂的利息呀,贷款呀。
在证券交易所里,星展银行的股票就像是一块闪闪发光的金子,很多人都想拥有呢。
还有那些保险公司,他们就像是给大家遮风挡雨的大伞。
要是有人不小心生病了或者出了意外,保险公司就会像天使一样出现,给予帮助。
这些金融公司在交易所里的股票,就像是一场盛大游戏里的重要棋子,牵动着好多投资者的心。
再看看能源行业吧。
能源公司在我眼里就像一群神秘的探险家。
他们要去各种地方寻找宝藏,这个宝藏就是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
比如说新加坡的一些石油公司,他们的工作人员就像勇敢的水手,驾驶着大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去那些有石油的地方。
这些能源公司就像城市的心脏起搏器,如果没有它们提供能源,城市就像一个生病的人,动都动不了啦。
它们在证券交易所里的股票呢,就像是能源地图上的一个个标记,大家看着这些标记,就能知道这个公司的能量有多大。
科技行业更是酷毙了!科技公司就像一群来自未来的使者。
我知道有一些做软件的公司,他们的程序员就像超级聪明的小巫师,坐在电脑前敲敲代码,就能做出特别厉害的软件。
就像我们玩的那些超级有趣的手机游戏,都是这些小巫师们的杰作呢。
还有那些做科技硬件的公司,他们的工程师就像机械战警一样厉害。
他们能做出小小的芯片,这些芯片可是很神奇的东西,就像大脑里的神经元,能让电脑、手机这些设备变得超级聪明。
新加坡交易所凯利板简介概况新交所于2007年11月26日正式推出凯利板(Catalist)。
凯利板面向处于成长阶段、盈利规模较小的企业。
凯利板也采用伦敦AIM 的保荐人制度,企业能否上市以及上市后监管均由保荐人直接决定。
凯利板上市公司还需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公司总资本的15%须由公众持有;董事会需设置至少两名独立董事,其中一名常驻新加坡;发行人在6个月内不得出售股权,战略投资者的限售期为1年等。
凯利板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质量–凯利板将通过对保荐人的严格审批条件和持续性义务要求来保证市场的质量。
而保荐人必须对所保荐的公司做出正确判断,并且履行监督责任。
凯利板的公司必须严格遵守有关信息披露、再融资、公司交易、公司治理以及定期汇报等方面的规定。
成长–凯利板是亚洲第一个由保荐人监督的市场。
在这种模式下,凯利板拥有无限扩展空间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能够吸引世界各地的公司,包括那些正在快速发展的成长型公司。
灵活–凯利板的设置不但缩短了上市审批时间还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在凯利板上市的公司能较容易进行再融资或资产收购/处置,从而帮助公司把握商业机会。
开拓性–凯利板旨在吸引新领域和新兴工业中的快速成长型公司。
由于一些公司仍处发展的初期阶段,投资者在选择这些营运记录有限的成长型公司时,应该慎重考虑投资风险与回报的平衡。
凯利板的主要特点凯利板的主要特点在于其“由保荐人监督”的市场模式。
公司将由受批准的保荐人帮助公司到凯利板上市。
新交所对于公司上市没有特定的量化要求,而是由保荐人判定一个公司是否适合上市。
在挂牌期间,公司必须拥有一个保荐人的保荐。
保荐人在首次公开招股过程中的主要责任是评估一个公司是否符合上市标准,并协助该公司筹备上市。
在上市后,保荐人将督导上市公司遵守规定,并且审阅他们的公开文件;当确定或怀疑公司有违反规定的行为时,及时通知新交所。
申请在凯利板挂牌的公司将享有更加快捷的上市过程。
此外,公司只需在新交所的站"Catalodge"呈交招股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