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交换机原理和配置
- 格式:ppt
- 大小:4.45 MB
- 文档页数:21
如何配置以太网交换机串口通过配置电缆与以太网交换机的Console 口连接。
一、通过Console 口搭建配置环境建立本地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或终端)的串口通过配置电缆与以太网交换机的Console 口连接。
(2)在微机上运行终端仿真程序(Windows 9x的超级终端等),设置终端通信参数为波特率9600bps、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和无流控,并选择终端类型为VT100。
如图2-2至图2-4所示。
(3)给以太网交换机通电,终端上显示以太网交换机的自检信息,自检结束后提示用户键入回车,之后将出现命令行提示符(如<Quidway>)。
(4)键入命令,配置以太网交换机或查看以太网交换机运行状态。
需要帮助可以随时键入“?”。
二、通过Telnet 搭建配置环境如果用户已经通过Console 口正确地配置了以太网交换机管理VLAN 接口的IP 地址(在VLAN 接口视图E下使用ip address 命令),并已指定与终端相连的以太网端口属于该管理VLAN(在VLAN 视图E下使用port 命令),这时可以利用Telnet 登录到以太网交换机,然后对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配置。
(1)在通过Telnet 登录到以太网交换机之前,需要通过Console 口在交换机上配置欲登录的Telnet 用户名和认证口令。
说明:Telnet 用户登录时,默认需要进行口令认证,如果没有配置口令而进行Telnet登录,则系统会提示“password required, but none set.”。
可用下面的命令配置用户登录口令。
<Quidway> system-view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Quidway] user-interface vty 0[Quidway-ui-vty0] set authentication password simple xxxx(xxxx 是欲设置的Telnet 用户登录口令)(2)建立配置环境,只需将微机以太网口通过局域网与以太网交换机的以太网口连接。
以太网交配置实验报告屠建国通信103学号20100142392012-11-14任务要求:1、掌握以太网交换原理;2、掌握Vlan配置方法;3、掌握三层交换原理;4、掌握链路聚合的配置方法实验一用trunck口实现Vlan跨交换机扩展要求:PC0、PC2属于vlan10,PC1、PC3属于vlan20,在SW0上进行正确的配置,要求实现PC0和PC1之间不能通信,PC2和PC3之间不能通信,PC0和PC2之间可以通信,PC1和PC3之间可以通信。
IP设置:实验步骤:一、建立好数据连接。
如上图二、设置好各IP,具体如下:PC0:192.168.1.1 255.255.255.0PC1:192.168.1.2 255.255.255.0PC3:192.168.1.3 255.255.255.0PC4:192.168.1.4 255.255.255.0三、配置交换s1代码如下:1、在交换机上创建两个vlan,分别是Vlan 10 和Vlan 20Switch>enSwitch#config t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Switch(config)#vlan 10Switch(config-vlan)#vlan 202、指定两个端口fa0/1 和fa0/2Switch(config)#interface fa0/1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 access vlan 10Switch(config-if)#interface fa0/2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 accessSwitch(config-if)#switch access vlan 203、设置交换机S1与S2连接端口类型,端口fa0/3允许fa0/1和fa0/2通过Switch(config-if)#switch moder trunkSwitch(config-if)#switch trunk allSwitch(config-if)#switch trunk allowed vlan 10,205、查看配置情况,是否成功。
交换式以太网工作原理
交换式以太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中的局域网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数据包交换和MAC地址的。
下面是交换
式以太网的工作过程:
1. 数据包传输: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时,数据被分成较小的数据包,并添加上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信息。
2. 交换机的接收: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后,会检查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
3. 寻址表:交换机维护一个寻址表,记录着网络中各个设备的MAC地址和对应的接口。
4. 学习过程: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查找寻址表,以确定目的MAC地址所对应的接口。
如果目的MAC地址不
在寻址表中,交换机会将数据包发送到所有的接口(广播)。
5. 数据包转发:交换机根据目的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正
确的接口上,并学习到数据包的源MAC地址和对应的接口。
6. 冲突域分割:由于交换式以太网采用全双工通信,交换机将每个接口分割成一个独立的冲突域,因此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避免了数据冲突。
7. 数据包交换:交换机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目标设备,而不会广播到整个网络。
总的来说,交换式以太网通过学习MAC地址和使用交换机进行数据包转发,实现了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冲突域分割,提高了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一、实验预习1、实验目标:★ 熟悉并掌握中低端以太网交换机的几种基本配置方法;★ 熟悉并掌握中低端以太网交换机的命令行视图;2、实验原理:以太网交换机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是网络操作员正确配置了交换机,那么网络操作员如何进行设备配置则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网络操作员与交换机的交互有多种方法,本实验主要学习如下两种配置方法:★ 通过Console 口进行配置管理;★ 通过Telnet 进行本地的或远程配置管理;3、实验设备及材料:★ 1台华为Quidway S3928TP 以太网交换机★ 1台PC★ 专用配置电缆1根,网线4根4、实验流程或装置示意图:本实验使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示意图,在图中需要使用交换机、PC 。
二、实验内容1、方法步骤:(1) 实验前清除各实验小组的Quidway S3928TP 配置;<Quidway>reset saved-configuration(2) 通过Console 口配置★创建超级终端在Console 配置管理中,我们使用Windows 系统附件中的超级终端仿真程序来完成与交换机的交互。
新建超级终端的步骤如下:第一步:按照如下路径打开超级终端: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 交换机配置管理E 0/1Console Console Modem Modem PSTN A BQuidwayS3928TP终端;第二步:弹出对话框,输入连接名称“Lab2-CON”后确认;第三步:再次弹出对话框,在“连接时使用”选项中选择连接交换机的对应COM口,选择COM1。
确定;第四步:在COM1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属性参数如下:第五步:如果已经将线缆按照要求连接好,并且交换机已经启动,此时按ENTER键,将进入交换机的用户视图并出现标识符:<Quidway>;否则启动交换机,超级终端会自动显示交换机的整个启动过程。
第六步:键入命令,配置交换机或者查看交换机运行状态。
(3)通过Telnet配置Telnet配置管理的初始化配置第一步:通过CONSOLE口连接上Quidway S3928TP交换机,具体操作见前。
目录
实验一以太网交换机基本配置
实验二以太网端口配置实验
实验三利用TFTP管理交换机配置
实验四虚拟局域网VLAN
实验五生成树配置
实验六802.1x和AAA配置
实验七路由器基本配置
实验八PPP配置
实验九FR配置
实验十静态路由协议配置
实验十一RIP协议配置
实验时十二OSPF协议配置
实验十三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实验十四地址转换配置
实验十五DHCP配置
实验十六升级路由器或交换机的操作
实验一以太网交换机基本配置
[实验目的]
掌握以太网交换机基本配置
[实验学时]
建议2学时
[实验原理]
一、交换机常用命令配置模式
1 业务描述
(1)Quidway系列产品的系统命令采用分级保护方式,命令被划分为参观级、监控级、配置级、管理级4个级别、简介如下:
参观级:网络诊断工具命令(ping、tracert)等,该级别,该级别
命令不允许进行配置文件保存的操作。
监控级:用于系统维护、业务诊断等,包括display、debugging
命令,该级别命令不允许进行配置文件保存的操作。
ethernet switch工作原理一、引言Ethernet switch(以太网交换机)是现代网络中常见的设备,它在局域网中起到连接多个设备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功能、数据转发机制和工作模式。
二、基本功能以太网交换机是用来构建局域网(LAN)的关键设备之一。
它主要有两个基本功能:数据帧的转发和广播域的隔离。
1. 数据帧的转发当一个数据帧进入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时,交换机会读取帧中的目标MAC地址。
根据交换机的转发表,交换机会将该帧转发到相应的端口,以便达到目标设备。
这种转发方式被称为无碰撞、无冲突和无广播的点对点通信。
2. 广播域的隔离以太网交换机能够将局域网分割成多个互相隔离的广播域。
当一个设备发送广播帧时,交换机会将该广播帧发送到所有其他端口,以确保它能够被局域网中的所有设备接收到。
然而,交换机会阻止广播帧跨越不同的广播域,以避免广播风暴和网络拥塞。
三、数据转发机制以太网交换机的数据转发机制是其工作原理的核心。
它通过学习和转发机制来实现数据的高效转发。
1. 学习机制当一个数据帧进入交换机的端口时,交换机会将源MAC地址和其所在端口的映射关系记录在转发表中。
这个过程称为学习机制。
通过学习机制,交换机能够了解到哪个MAC地址位于哪个端口,从而在转发数据时能够快速定位目标端口。
2. 转发机制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它会通过目标MAC地址查找转发表,找到目标地址对应的端口。
如果转发表中存在该目标地址的记录,交换机会将数据帧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如果转发表中不存在该目标地址的记录,交换机会将该数据帧广播到所有其他端口,以便学习到新的MAC地址。
四、工作模式以太网交换机有两种常见的工作模式:存储转发和剪辑转发。
1. 存储转发存储转发是一种保证数据帧完整性的转发模式。
当交换机接收到一个数据帧时,它会先将整个数据帧存储在缓冲区中,然后再进行校验和处理。
只有当数据帧没有错误时,交换机才会将该帧转发出去。
H3C S5120-LI系列以太网交换机配置教程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
交换机还具备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对VLAN(虚拟局域网)的支持、对链路汇聚的支持,甚至有的还具有防火墙的功能。
本文下面带来了部分H3C S5120-LI系列以太网交换机配置指导,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具体步骤配置通过HTTP方式登录设备操作命令说明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启动HTTP服务器ip http enable必选缺省情况下,Web服务器为启动状态配置HTTP服务的端口号ip http port port-number可选缺省情况下,HTTP服务的端口号为80如果重复执行此命令,HTTP服务将使用最后一次配置的端口号配置HTTP服务与ACL关联ip http acl acl-number可选缺省情况下,没有ACL与HTTP服务关联通过将HTTP服务与ACL关联,可以过滤掉来自某些客户端的请求,只允许通过ACL过滤的客户端访问设备创建本地用户(进入本地用户视图)local-user user-name必选缺省情况下,无本地用户配置本地认证口令password { cipher | simple }password必选缺省情况下,无本地认证口令配置Web登录的用户级别authorization-attribute level level必选缺省情况下,没有配置Web登录的用户级别配置Web登录用户的服务类型service-type telnet必选缺省情况下,没有配置用户的服务类型退出至系统视图quit-创建VLAN接口并进入VLAN接口视图interface vlan-interface vlan-interface-id必选如果该VLAN接口已经存在,则直接进入该VLAN接口视图配置VLAN接口的IP地址ip address ip-address { mask | mask-length }必选缺省情况下,没有配置VLAN接口的IP地址配置通过HTTPS方式登录设备操作命令说明进入系统视图system-view-配置HTTPS服务与SSL服务器端策略关联ip https ssl-server-policy policy-name必选缺省情况下,没有SSL服务器端策略与HTTPS服务关联l 关闭HTTPS服务后,系统将自动取消HTTPS服务与SSL服务器端策略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