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清朝设置军机处、制造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史实,知道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微课的形式解决基本史实。通过表格整理归纳军机处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不同,通过材料探析军机处帮助皇帝巩固统治的特点,理解军机处为什么能加强皇权。

2.通过探究文字狱、文化专制措施的材料理解这些措施的目的和影响。

3.通过与同时期英国的发展情况作对比,深入理解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发展的阻碍作用,理解封建专制统治已经走向末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清朝加强统治的措施,了解清朝矛盾重重的社会环境,深刻理解封建专制统治走向末路的事实,通过与同时期欧洲发展情况的对比,意识到只有不断变革、敢于开放、勇于接纳新鲜事物才能保持社会发展的活力。通过对国家历史命运的思考,初步树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意识。

导入:1793年是乾隆五十八年,这一年乾隆皇帝迎来了一群英国使者,领队的叫做马戛尔尼。他们以代表英国政府为乾隆皇帝祝贺八十大寿为名来到中国。马戛尔尼是个中国迷,这次有机会来到中国这个传说中遍地是黄金,堪称文明典范的国度,他非常兴奋。可是在中国游历了一番后,他在日记本上留下了这样的评价:他们(清朝人)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马戛尔尼在中国经历了什么?他观察到了一个怎样的清王朝?让我们跟随他的记录来了解。

一、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

师:马戛尔尼乘坐的船叫做狮子号,船停靠在舟山港口时,邀请了清朝社会各界人士上船参观。狮子号的船舱里挂着一幅乾隆皇帝的画像。上船的中国人一见皇帝的画像,立马诚惶诚恐地跪拜磕头,英国使者团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为了加强皇帝权力,清朝前期统治者对中央辅政机构进行了变革。请同学们根据预习内容进行梳理:

清朝初期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设立南书房,雍正设立军机处,乾隆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只保留军机处。

问题:通过和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比,你能说说军机处主要在哪些方面加强了皇帝权力吗?

材料一:

思路:在组成人员方面,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更加容易控制

在决策方面,军机处没有决策权,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着皇权。

问题:通过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比较,我们发现军机处让皇帝的权力比清朝初年了更大的强化。那么清朝皇帝的权力与其他时期进行比较,是否也得到了加强呢?请大家研究一下老师提供的两则材料,概括说明军机处在加强皇权方面还有哪些特点?

材料二:(马戛尔尼记录陪同官员)“一路同行,吾见其每日必收发文书多件……至于华人传递文书之迅速,则诚有出吾欧人意料之外者。大约为程一千五百英里,费时不过十日或多至十二日”。……军机处的公文,依据其内容的重要性,制定出每日发送历程,或三百里、四五百里、六百里,甚至八百里。关于接待英使的事,乾隆帝给有关督抚及接待钦使徵瑞叠发上谕,此类公文,不止一次地下令“将此由五百里各传谕知之”。

——冯尔康《乾隆年间下层民众生活状况、心态与皇帝崇拜》材料三:从前做皇帝,外面送给皇帝的公事,先送到六部,皇帝拿出来的公事,六部也一定得先看。……寄信上谕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而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是有关经济财政问题的,送给江苏巡抚,连户部大臣也不能看。……如是则一切事情,全国中外各长官,都直接向皇帝发生关系,其他旁人全都不知道。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思路:命令传达效率高、保密性强、帮助皇帝直接操纵各级官员。

师:通过军机处,清朝皇帝牢牢控制了帝国的权柄。有人将中国古代君臣对话的姿势进行对

比发现,秦汉时期君臣之间尚可坐而论道,到了两宋大臣变成站着和皇帝说话了,明清时期官员只能跪着上奏,清朝尤其是军机大臣,只有跪受笔录的义务。姿势的变化充分说明了地位的变化,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而皇帝的权力越来越高。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到达了顶峰。

二、一个禁锢思想的牢笼

师:马戛尔尼对清朝政府曾经做出这样一个判断:清政府的政策跟自负有关,它想凌驾于各国之上,但目光如豆,只知道防止人民智力进步。

问题:清政府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止“人民智力的进步”?

大兴文字狱、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编纂书籍。收缴销毁对清朝不利的书籍。

让我们来看两个文字狱的例子:

材料一:翰林院学士徐骏写有一句赠别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乾隆皇帝认为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统治。徐骏被杀。

材料二:大臣胡中藻写的一首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之句。乾隆皇帝看了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胡中藻被杀,友人也被牵连。

问题1:请根据这两个案例,给文字狱下一个定义。你认为文字狱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2:我们不妨开一个脑洞,假如李白生活在清朝前期,他的那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能被如何曲解?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清朝会诞生如李白这样的伟大诗人吗?为什么?

思路:在文字狱的阴影下,清朝文人只能小心翼翼地遣词造句,揣摩统治者的想法,不能随意发挥,更不敢针砭时弊。

师:在文化方面,清朝依然尊孔崇儒,并且在科举考试中沿袭了明朝八股取士。乾隆命人收集整理全国书籍,编成《四库全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整理做出了贡献,但在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也毁禁了很多了书籍。

举两个例子:明朝军事著作《军器图说》罗列了各种火器,图文并举,叙说军器之制造,使用与威力等,因涉及明末抗清内容而被焚毁。《水浒传》被乾隆以“诱以为恶”为名列为禁书,禁止翻译为满文。

问题:你认为清朝实行这些文化专制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目的:控制人们思想,培养顺民,防止叛乱,维护清朝统治。

影响:将会阻碍学术、思想、科技的发展,阻碍知识的传承。

三、一个问题重重的社会

师:在清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之下,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秩序井然,马戛尔尼认为清朝政府就像一架庞大机器一样,运转有序。但是英国使团在和清朝官员接触的过程中很快发现了这架机器的问题。我们来看一下马戛尔尼的经历。

材料:马戛尔尼离京之际,将自家所乘之车派人送给和珅(时任军机大臣),和珅回信拒收,但是并没有将马车发还,马戛尔尼乃去函索要,却没有得到回音。这就是和珅收礼的高超伎俩。收受外宾贿赂是极其诡秘之事,一般不会败露。

介绍和珅的贪污情况(作为主管官员人事的吏部尚书收受贿赂)。补充材料:乾隆时期官员尹壮图:“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经过各省地方,体察官吏贤否,商民皆蹙额兴叹,各省风气,大抵皆然。”

提问:

问题2:

下级官员为什么要贿赂和珅?

引导: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这个国家中,权力是自上而下授予的,下级官员想要获得更好的仕途必须仰赖上级官员。越接近皇帝的人,越能得到皇帝信赖的人拥有的权力越多,因此,所有官员的眼睛都是向上看的,如何获得上级的欢心成为大部分官员的目标。对于官员们而言,讨皇帝一人欢心可比讨天下百姓欢心容易的多。对于官员来说,他们最惧怕的又是谁?是皇帝。可皇帝高高在上,只是一个孤家寡人,皇帝两只眼睛可看不到所有官员的问题。蒙蔽皇帝一人也比蒙蔽天下百姓容易得多。于官员眼中不再有黎民苍生,所以官场相互勾结,对上欺瞒朝廷,对下压榨百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搜刮的那都是民脂民膏啊。腐败的不仅是个别官员,而是整个官僚体系。谁应该为此负最终的责任?

皇帝?

皇帝也只不过是制度的产物,最终的责任应该归咎于让皇帝拥有近乎无限权力的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师:贪官污吏就像蛀虫一样寄生在这个国家的机体上,他们膏肥体壮,吸取的都是百姓的血

汗、国家的财富,时间一长,清朝的财政一定会出现严重问题,国力必然走向衰退。

除了政治腐败之外,英国使团还记录了这样一些现象:

材料一:使团成员巴罗这样描绘他所见到的中国军队:在一些地方,士兵列队出来迎接英国特使。如果天暖,他们手中操练的会是蒲扇而不是火枪。在另一些地方,我们看到士兵单列成队,非常自如地双膝跪地迎接特使,在他们的长官下令起立之前,他们都保持这种姿势。如果我们的到访是出其不意,他们总是一片慌乱,匆忙从营房中拿出节日礼服。他们穿上这些服装后,与其说像战场武士还不如说是跑龙套的演员。他们的绣花背心,缎面靴子和蒲扇看起来笨拙不堪又女气十足,与军人气质格格不入。

材料二:斯当东说,他在中国所见到的房子,只有两种,一种是大富之家,一种是贫寒人家。“所经过的地方以及河的两岸,大多数房子都是土墙草顶的草舍。也有很少一些高大、油漆装饰的房子,可能是富有者的住所。很少看到中等人家的房子。”

材料三:“他们的房屋是四面泥墙,屋顶铺芦苇、稻草或高粱杆,房屋外一般都是土墙围绕,或者说结实的高粱杆篱笆屋内用草席分成两间,每间墙上开一小孔通风和进光线。……(冬天)缺乏燃料、衣服,甚至无庇护所,据说成千上万的人被冻死饿死。”

问题:这些材料反映了哪些严重问题?

思路:军备废弛,军纪涣散、社会贫富差距严重,广大民众生活困苦。

四、一个自我封闭的国策

师:马戛尔尼在避暑山庄见到了乾隆皇帝,除了向乾隆贺寿外,还要求扩大与清朝的贸易往来,并代表英国政府提出六项请求。乾隆全部拒绝。

乾隆皇帝的回复是这样的:“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等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问题1:乾隆皇帝态度背后反映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

问题2: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底气”是什么?反映清朝统治者怎样的心态?

思路: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是一种妄自尊大的心态。问题3:根据课本内容回答,闭关锁国政策是否完全断绝与外界交流?为什么?

思路:不是完全断绝,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清朝保留广州十三行负责对外贸易。

出示材料:

材料一: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又将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乾隆材料二: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乾隆问题1:通过材料探究,清朝统治者担心开放沿海会产生什么后果?

思路: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危及统治。

问题2:由此可见,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思路:维护统治

问题3:乾隆皇帝的担心是否有道理?结合材料分析

材料:英国的请求(部分):

1.将贸易扩展到舟山、宁波和天津。

2.照俄罗斯人之先例,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所货栈,以销售货物。

3.于舟山附近指定一未经设防的小岛供英国商人居住、存放货物及停泊船舶。

思路:有道理,第三点请求有明显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意图。

引导:拒绝这样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抵御西方殖民侵略的作用。

师:马戛尔尼的请求被拒绝了,乾隆最后也不耐烦地让英国使者赶紧离开中国。他对马戛尔尼带来的科技产品背后的科学知识茫然无知,并且毫无兴趣。至于英国人为什么如此迫切地想要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清朝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假如清朝统治者有一点好奇心,派出使者前往英国,他将看到怎样的景象呢?

结合图片讲解: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英国颁布了一部《权利法案》。1765年(乾隆三十年),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1785年(乾隆五十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并运用于生产领域,工业化浪潮席卷英国乃至欧洲。

合作探究:对比此时的清朝与英国,马戛尔尼对清朝人“正在变成半野蛮人”的评价是否准确?为什么?

思路:科技文化方面:英国科技迅速发展清朝科技文化发展受到限制

政治制度方面:英国开始建立起民主政治清朝在强化封建君主专制,政治日益腐败

生产力水平方面: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清朝依然发展封建小农经济,制造水平停留在

手工工场阶段

引导:通过对比发现,清朝无论在科技、政治制度还是生产力水平方面已经全面落后,在一个进入更高层次文明的国家眼里,清朝的确已经显得蒙昧和野蛮了。

师:在闭关锁国政策之下,清朝无法深入接触新的先进文明,还狂妄自大地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世界文明的中心,势必将更加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而清政府想要用筑起篱笆的方式抵挡住西方殖民侵略的脚步注定无法成功,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就是最好的证明。

总结:

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矛盾加剧

清朝巩固统治实行文化专制统治阻碍思想文化的发展走向衰败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落后于世界潮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