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天辟地 1Microsoft Word 文档

开天辟地 1Microsoft Word 文档

开天辟地 1Microsoft Word 文档
开天辟地 1Microsoft Word 文档

15 开天辟地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够正确、美观、整洁的书写,认识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3、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4、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感受人物精神。

3借助概括课文大意、描述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

教师: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步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

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与天地有关的神话故事。

板书课题:开天辟地

2、齐读课题。

3、理解“辟”“开天辟地”,再读课题。

4、就题质疑(学生自由提出疑问,老师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四个主要问题:为什么?谁?怎样?之后的情况?并板书)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学生预习单,组织学生看看写的是否正确、规范。

(2)学生练写自己写错的和写的不满意的生字。

2、检查词语的识读。

(1)出示生字新词。

板斧一丈混沌巍峨雷霆合拢血液皮肤精疲力竭开天辟地冉冉上升纵横交错(2)指名读,正音。

“丈、柱”是翘舌音,“丈、拢、精:是后鼻音,“斧”与“肤”只是声调不同,“血液”的“血”读xuè。

3、检查朗读课文。

(1)同位每人一段接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生逐段朗读课文,并让学生想想每段讲了什么。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过渡: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呢?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天地没有分开时样子的句子。

2、指生读画的句子。

理解“混沌”,体会处在混沌一团的天与地之中的感受。

3、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四、总结

想要追求光明的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的情况又怎样,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探讨。

五、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原因,谁再来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二)、精读课文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天和地没有分开时是(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就在这个混沌一团的大鸡蛋中,昏睡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醒来了,看到周围星乎乎一片,他感到(茫然),它是多么渴望得到光明啊!于是他(开天辟地)。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把相关语句画下来。

2、生边读边画,师巡视。

3、指生读所画语句。

4、出示句子

‘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露了出来。’(1)指生读句子,其它同学认真听,从这句话中你可以看出盘古是怎样的神?(板书:力大,高大)

(2)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指生读,齐读)

(3)看到一丝微光了,如果你是盘古,你会想些什么?(生答)盘古也是这么想的:让这个世界充满光明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又做了什么呢?

‘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1)生读句子,谈谈感受。体现了盘古的神力。

(2)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左手持凿右手持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

(3)指生读句子,其他同学做左手持斧,右手持凿,猛劈猛凿的动作,再次体会盘古的神力。

师:猛劈猛凿有多用力?连巨石都崩裂了。的确有神力。好凿吗?(不好凿)盘古放弃了吗?(没有)为什么?生答(因为他渴望光明,渴望创造新世界。)让学生体会盘古的伟大。

(4)指导朗读。“大鸡蛋”破碎的容易吗?(不容易)让我们通过朗读感受盘古的神力,盘古付出的艰辛,盘古的伟大吧!(指生读齐读师适时评价)

“大鸡蛋破碎了,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1)你发现这句话写法有什么特点?(对仗手法,用一些意思相反的词来描写天与地的变化)

(2)你还能从课文里找出这种类型的句子吗?生默读画出这种类型的句子(有:①左手持凿,右手握斧。②头顶天,脚踏地。③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

(3)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句子生动形象)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对仗的句式,他会让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过渡:经过盘古的不懈努力,天和地终于分开了,天地分开后,盘古有没有休息呀?(没有)他怎么做的呀?

学习第三——五自然段

1、生:天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间,随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2、“头顶天脚踏地”可用成语来形容(顶天立地)

3、同学们,让我们来当盘古,都站起来,像盘古一样,头顶着天脚踏着地,支

撑着天和地。注意要用力,不然天和地就会合拢。

4、生站立,做动作,师讲述: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提醒学生再高些)一百年过去了,盘古头顶天脚踏地;一千年过去了,盘古依然站在天地之间;一万年过去了,盘古坚定不移;十万年,几十万年,几百万年,几千万年过去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地之间。

5、就这样,几千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

你现在怎么样?(累)用一个词来说(精疲力竭)你们才撑了多大一会儿,盘古呢?(几千万年)是不是更累更一点力气也没有?理解精疲力竭了吗?

6、现在你对盘古有没有更深的认识?你认为他是怎样的神?(有毅力下定决心

永不放弃意志坚定持之以恒高大有力)(板书:意志坚定)

盘古有这种坚定的意志,为的是让天地不再合拢,为的是让这个世界充满光明,这种精神是何等的可贵,我们已经不能再用言语来形容了,就让我们读出心中的这份情感吧!齐读四五自然段。

学习六七自然段

1、指生读第六自然段。思考:盘古是在什么情况下倒下的?怎样倒下的?

(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盘古精疲力竭微笑着倒下了)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一个精疲力竭的盘古,一个死而无憾的盘古。)

3、面对死亡,他是那么无所危惧,这是多么伟大的心灵啊。这种心情你能读出来吗?(指名两三个学生读,再齐读。)

3、这位巍峨的巨人倒下了,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盘古是化生出了什么?大声读第七自然段,边读边圈出来。

4、交流出示: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雨露甘霖。

读了这段话,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眼前又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呢?

根据交流投影出示:风和云(同学们用笔圈出这些景物)

轰隆的雷霆

光芒万丈的太阳

皎洁明媚的月亮

三山五岳

奔腾的江河

纵横交错的大道

万顷良田

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

所有这人世间的一切,都是盘古用自己的身躯换来的,这风和云是有什么变成的?光芒万丈的太阳?皎洁明媚的月亮?三山五岳?奔腾的江河?纵横交错的大道?万顷良田?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又是什么变成的?(引读课文)。

5、盘古的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从这里你有读出盘古是一位怎样的大神?

(板书:无私奉献)

6、就让我们记住这些美好的人间万象,这是盘古的身躯,是盘古的美好的愿望,是盘古送给世界,送给人类最最美好的礼物,让我们一起齐读第七小节,读出盘古的无私奉献盘古的伟大。

6、出示图片填空,让学生试背第七段,再次感受盘古的无私奉献盘古的伟大。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总结

1、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现在已经知道宇宙并不是盘古开天辟地形成的,那么我们学习这篇神话故事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领略一下神话的魅力所在吗?(学习盘古开天辟地的精神,学习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2、看板书总结,体会盘古的伟大。(板书:伟大)

(四)拓展迁移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开天辟地是一个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同学们还知道其它有关神话的成语吗?(如: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哪吒闹海、精卫填海、夸父逐日)课下把你知道的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作业

背诵六、七、八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13 开天辟地

盘古力大高大意志坚定无私奉献伟大

《开天辟地》预习单

班级:姓名:

认真完成预习任务,并自我评价。完成以后,可以在相应的评价栏里打“√”。

一、写字练习。书写生字词语,然后读正确。并把写错的字纠正过来。

二、读书练习。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读不好的地方可要多读几遍哟。

如果课文中有不理解的词语要联系课文或查字(词)典尝试理解;自己不能解决的还可以和同伴交流。

三、思考

1、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这里还可以记下你读书时的疑问。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