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通透性的观察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06.50 KB
- 文档页数:48
细胞膜通透性
细胞膜通透性是指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渗透能力。
细胞膜
是由脂质双层组成的,其中嵌入了许多蛋白质通道,这些
通道起到调控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的通透性有选择性,即只允许某些特定的物质通过,而阻止其他物质的进出。
这是因为细胞膜的脂质双层具有
疏水性,不易被极性分子穿过。
而一些小分子,如氧气、
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层扩散进出细胞。
除了简单扩散外,细胞膜还通过蛋白质通道进行主动和被
动运输,以控制特定物质的进出。
蛋白质通道分为离子通
道和载体蛋白通道。
离子通道通过形成孔道,允许特定荷
电离子通过。
载体蛋白通道结合特定物质,通过与外部和
内部环境的浓度差来驱动物质的进出。
此外,细胞膜还有整合蛋白质和受体等分子,它们可以识别外部环境的信号,并触发细胞膜的渗透性改变,从而实现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响应。
细胞膜通透性的调节对于维持细胞内部稳定的环境至关重要。
不同细胞类型和环境条件下,细胞膜通透性可能会发生变化,以适应细胞的需要。
姓名:XXX 系年级:2013级XXXX 学号:201300XXXXXX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细胞膜的通透性日期:2014/9/23细胞膜的通透性一.实验目的1.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
2.了解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通透性屏障,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透到细胞内,可使细胞涨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溶液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由于溶质渗透入细胞的速度不同,溶血时间也不同。
因此,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长短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本实验选用红细胞作为细胞膜渗透性的实验材料,将其放入不同的介质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变化。
三. 实验用品1.材料鸡血2.试剂0.85%的Nacl溶液,0.085%的Nacl溶液,0.8mol/L的甲醇溶液,0.8mol/L的丙三醇溶液,6%的葡萄糖溶液,2%的Triton X-100溶液3.器材6支试管,离心机,滴管,试管架四.实验步骤1.取鸡血6ml,加0.85%Nacl溶液4ml,在1000r/min条件下离心五分钟。
(RBC体积量不少于0.6ML)2.将上述离心后的红细胞按沉淀量配成50%的浓度。
(总体积应不少于1.2mL)3.每组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如下溶液各3Ml(1) 0.85%Nacl溶液(2) 0.085%Nacl溶液(3)0.8mol/L甲醇溶液(4) 0.8mol/L丙三醇溶液(5) 6%葡萄糖溶液(6) 2%Triton X-1004.向上述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0%红细胞悬液1滴,轻摇混匀,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溶血现象发生(观察时间1小时),记录溶血时间,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各溶液中的细胞。
五.实验结果姓名:XXX 系年级:2013级XXXX 学号:201300XXXXXX科目:细胞生物学实验题目:细胞膜的通透性日期:2014/9/23不同溶液处理导致红细胞溶血的现象由表格中溶血时间可看出,蒸馏水和2%Triton X-100处理的红细胞悬液,细胞溶血很快,其次是0.8mol/L甲醇溶液,而0.8mol/L丙三醇溶液和6%的葡萄糖溶液处理的红细胞悬液,细胞溶血时间很慢。
细胞质膜的通透性与水水孔蛋白通透效应的观察1. 引言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通过细胞膜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
细胞质膜作为细胞内外环境的隔离屏障,其通透性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胞质膜的通透性主要由水水孔蛋白调控,本文就细胞质膜的通透性与水水孔蛋白通透效应展开观察与研究。
2. 细胞质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质膜是由磷脂双层构成的,其主要功能是将细胞内外环境分隔开来,维持细胞内部稳定的内环境。
细胞质膜除了充当屏障的功能外,还具有选择性渗透的特性,即只允许特定物质通过。
这种选择性渗透是由细胞膜上的水水孔蛋白调控的。
3. 水水孔蛋白的通透效应水水孔蛋白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跨膜蛋白,其特点是具有高度的通透性,可以让水分子快速穿过膜层进行物质交换和溶质扩散。
水水孔蛋白的结构特点是由众多亚基组成的,亚基之间形成了一系列的通道。
这些通道大小适中,可以容纳水分子的通过,但对较大的溶质则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4. 细胞质膜通透性的调控机制细胞质膜的通透性主要由水水孔蛋白进行调控。
水分子通过水水孔蛋白快速穿过细胞质膜,从而实现物质的交换。
水水孔蛋白的通透效应可以通过多种因素进行调控,包括温度、物质浓度、细胞质膜的厚度和分子大小等。
5. 细胞质膜通透性的研究方法研究细胞质膜的通透性需要一些特定的实验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渗透值测定、电生理学方法、光学技术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细胞质膜的通透性进行观察和研究。
6.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方法的应用,我们可以观察到细胞质膜的通透性与水水孔蛋白通透效应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显示,水水孔蛋白能够显著提高细胞质膜的通透性,增强细胞对外界环境的物质吸收和排泄能力。
而在水水孔蛋白功能异常的情况下,细胞质膜的通透性会受到影响,导致细胞内部环境的不稳定。
7. 结论细胞质膜的通透性与水水孔蛋白通透效应密切相关。
水水孔蛋白能够调控细胞质膜的通透性,使细胞能够更好地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