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危害专项整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6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对策
一、粉尘污染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岩石尘等粉尘污染非常严重。
这些粉尘进入人体会导
致职业性肺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疾病。
因此,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的管理,使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对于容易飞扬的物质,如煤尘、矸石等,需采用湿法降尘技术。
3、应按照规定佩戴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
二、噪声污染
煤矿作业现场噪声污染严重,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会导致职业性听力损伤和神经病变。
因此,需要采取以下对策:
1、合理设计煤矿作业场所和机器设备,降低引起噪声污染的源头。
2、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健康知识教育,引导职工佩戴防护耳塞或耳罩。
3、避免在休息区或生活区设置与工作有关的区域,避免工作噪声对生活造成干扰。
三、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危害之一,例如煤与矸石垮塌、地质构造裂缝等。
这些灾害给井下工作带来巨大的潜在危险,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开采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灾害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加强对潜在灾害区域的巡查和监测。
3、采取正确的工作方式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职工的安全。
四、化学品危害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化学物质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氢气、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害气体如直接吸入人体会出现各种疾病或生命危险,因此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对开采工作区域定期检测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以及进行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
的设置。
2、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的化学品和工艺流程。
3、指导职工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毒面罩等。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背景介绍: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领着重要地位。
然而,长期以来,煤矿职业病危害问题向来是困扰煤矿行业的严重难题。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病发生率,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一、加强煤矿职业病危害监测与评估为了全面了解煤矿职业病危害情况,相关部门应加强监测与评估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健全煤矿职业病危害监测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加强煤矿职业病危害评估工作,对煤矿进行分类评估,确定危害程度和整改优先级。
二、改善煤矿作业环境煤矿作业环境直接关系到矿工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改善煤矿作业环境,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通风系统建设,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畅通,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积聚。
2.完善照明设施,提高矿井内的照明水平,减少工人眼睛疲劳和事故发生率。
3.强化噪声控制,采取隔音、降噪等措施,减少工人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的危害。
三、加强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管理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了加强煤矿职业卫生管理,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煤矿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确保制度的执行。
2.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对矿井内的粉尘、有害气体等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3.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工人的职业卫生意识和防护能力。
四、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为了保障矿工的健康和安全,需要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建设。
具体措施包括:1.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确保工人在作业过程中的个人防护。
2.加强防护设施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3.加强对工人的职业病防护培训,提高工人对防护设施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意识。
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教育和培训是预防煤矿事故和职业病的重要手段。
为了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确保每位矿工都接受到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2.加强对新员工的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煤矿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产业,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职业病危害问题。
为了保障矿工的健康和安全,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变得特别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针对煤矿职业病危害的整改措施及其具体实施方案。
二、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1. 加强煤矿通风系统改造为了降低煤矿中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需要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的改造。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通风设备的数量和规模,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确保矿井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完善煤矿防尘设施煤矿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是职业病危害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粉尘对矿工的危害,需要完善煤矿防尘设施。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湿式除尘装置的数量和覆盖面积,提高除尘装置的效率,确保矿井中粉尘浓度低于国家标准。
3. 强化煤矿个体防护措施个体防护是矿工自身保护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高矿工的个体防护意识和能力,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工作,提供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并建立健全的个体防护管理制度。
4. 完善煤矿卫生管理制度煤矿卫生管理制度是保障矿工健康的基础。
为了完善煤矿卫生管理制度,需要加强煤矿卫生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机构,加强对矿工健康状况的监测和管理。
5. 加强煤矿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估为了及时掌握煤矿职业病危害的情况,需要加强煤矿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估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定期对煤矿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三、实施方案1. 制定整改计划根据煤矿职业病危害的具体情况,制定整改计划。
整改计划应包括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等内容,确保整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 落实整改责任明确整改责任人,落实整改责任。
整改责任人应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整改工作的实施,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落实。
3.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矿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宣传教育内容包括职业病的危害、防护知识和个体防护措施等,形式多样,如宣传册、宣传片、讲座等。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开采和利用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长期以来,煤矿工人面临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问题,如尘肺病、噪声聋等。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来减少职业病危害。
二、整改措施1. 加强煤矿通风系统建设通过改善煤矿通风系统,保证矿井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空气的供应,减少煤尘、有害气体等对工人的危害。
具体措施包括增加通风机数量和功率,改进通风管道布局,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等。
2. 优化煤矿作业工艺通过改进煤矿作业工艺,减少煤尘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扩散。
例如,采用湿式喷雾降尘技术,有效地抑制煤尘的产生;采用封闭式作业方式,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等。
3. 强化职业健康监测加强对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患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疾病的扩散。
监测内容包括煤尘、有害气体等的浓度,工人的体检情况等。
4.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向煤矿工人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耳塞、防护眼镜等,确保他们在作业过程中不受职业病危害的侵害。
同时,加强对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意识。
5. 完善职业健康教育加强对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教育内容包括职业病的症状和预防方法、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6. 强化煤矿安全监管加强对煤矿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煤矿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三、整改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整改措施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监测煤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变化,确保其在安全范围内。
2. 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评估职业病发病率的变化情况。
3. 进行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4. 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工人的职业健康意识和防范能力。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开采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职业病危害问题。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来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二、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的必要性1. 保障矿工健康:职业病危害对矿工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必须采取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2. 提高矿山生产效率:职业病会导致矿工健康状况下降,工作效率受到影响,整改措施能提高生产效率。
3. 遵守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了煤矿应采取的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必须严格遵守。
三、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的具体内容1. 加强管理- 设立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明确责任和权力,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 加强对煤矿职业病危害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2. 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国家标准。
-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矿工的安全。
- 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提高矿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技能。
3. 加强作业环境改善- 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确保矿井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 控制粉尘、噪音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排放,减少对矿工的危害。
- 定期进行作业环境的检查和维护,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4. 加强职业病防护措施- 加强对矿工的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病例,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扩散。
- 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减少工作强度等。
- 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5. 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 制定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计划,定期进行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矿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 制作宣传资料,如海报、手册等,向矿工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 加强与职业病防治相关的媒体宣传,提高社会对职业病防治的关注度。
四、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评估1. 职业病发病率的下降情况:通过对职业病发病率的监测和统计,评估整改措施的效果。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实施方案一、成立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机构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监管___、国家煤矿安监局印发的《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安监总煤调〔___〕121__文件,我公司已成立了以班子成员为核心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委员会,并在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对职业危害防治的有关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工。
二、加强制度管理为规范和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有效控制各生产岗位的职业危害,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的要求,我公司制定了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并严格进行实施。
具体制度有:.《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职业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危害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职业危害申报制度》、《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三、员工个体防护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为配备了入井工作服、工作鞋、矿帽、防尘口罩等劳动保护用品,保障了员工对粉尘的有效防治。
并制定了《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办法》,对劳保用品的计划、采购、发放等均按国家有关规定作了具体要求。
四、现场监测1、加强监测监控设施的完善。
为了控制作业环境中的粉尘、一氧化碳和瓦斯气体等对人体的危害,我们引进了监控系统、束管监测系统,并进行了合理布置,对井下各区域进行连续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2、加强现场监督检查。
由监测队对设备仪器进行定期调校,达到了监控有效、准确;由通防工区认真进行现场检查。
每旬对各扬尘点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下达整改通知书。
3、每月进行一次职业危害专项安全大检查,并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要求整改,按日进行复查,确保隐患及时消除。
煤矿职业危害治理方案煤矿职业病是由于长时间暴露于煤矿环境中,吸入矿井中的粉尘、气体和放射性物质等有害因素,导致煤矿工人发生的慢性职业病。
煤矿职业危害严重影响了煤矿职工的身体健康,破坏了煤矿的生态环境,也给煤矿企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的煤矿职业危害治理方案刻不容缓。
煤矿职业危害治理目标煤矿职业危害治理的目标是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和降低煤矿环境中的有害因素释放,减少煤矿工人接触煤矿有害因素的时间和毒害程度,保证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煤矿职业危害治理措施1. 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落实煤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职责;制订并执行职业卫生规程、操作规范和保障措施,充分发挥三级联检作用,减少与控制煤矿职业病发生。
2. 防治煤尘污染加强煤尘控制,采用先进的粉尘防治技术和设备,对煤矿道路、采掘面等区域进行加湿,控制和降低煤尘浓度;加强煤尘监测和检测,对煤矿环境中的煤尘浓度进行实时检测,并及时采取措施以降低浓度。
3. 防治有毒气体加强有毒气体控制,采用先进的通风技术和设备,对煤矿环境中的有毒气体进行集中治理和控制,确保煤矿环境中的氧气含量满足安全要求。
4. 制定个人防护措施加强个人防护措施,提升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落实防护用品标准,确保煤矿职工佩戴、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加强煤矿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护教育,提高职工的健康素质。
5. 推进绿色采矿推进绿色采矿,加大煤矿环境治理和改善力度,改变传统采矿方式,实现减少煤炭资源浪费、减少煤炭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结束语如何制定出一份可行的煤矿职业危害治理方案,是煤矿企业与煤矿工人关注的焦点问题。
正确制定、积极执行煤矿职业危害治理方案,不仅能保障煤矿公司和煤矿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也有利于保护煤炭资源和环境,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矿职业病危害计划及实施方案范本职业危害专项整治实施计划与方案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职业卫生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和《尘肺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国家安全管理法规的规定,认真执行地____府的规定,有效的歇制职业危害多发的防治,结合我公司的工作特点和作业场所的要求,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根据我公司的生产安全经营及作业场所的特点,公司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以《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我公司加强现场管理,有效的减少和消除作业场所对职工的危害,我公司定期的对职工进行体检,确保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完善体制,强化管理,加强对职业病的防治整治工作。
二、____机构和分工组长:卞平官副组长:何千稳成员。
罗建明、熊业晶、____忠、王中华、朱庆华、____良、朱静婉、毛治国、姚彪、____、尹飞、兰冒勇、王永国、罗金红、骆斌、张敬元、王笑旭、张锁成、王辉、鲍小丽、郭万喜、张楚昊。
为了保障公司专项整治活动有序的执行,公司成立专职机构,各自负责专项整治工作,办公室设在安环部。
办公室主任:罗建明三、职责分工1、公司总经理职(1)认真____好公司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公司全面的工作(2)负责公司《职业病防治》的实施。
(3)____查处职业危害的违规行为。
2、公司副总经理职责(1)负责公司的职业健康教育培训。
(2)协调解决公司职业病的防护措施和保护的变化。
四、公司工会职责1、公司根据《工会法》以及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维护好公司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2、根据公司的特殊作业场所的要求,加强公司的安全生产,对于公司从业人员所反应的职业危害防治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3、公司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公司的主管者要做到责任到人。
五、公司职业病的防治范围根据我公司的生产状况,我公司的重点是产生粉尘和噪音,公司加强设备和设施的改造,加强严格的管理,对公司员工进行职业病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引言概述:煤矿职业病是煤矿工人长期接触煤尘、矿石粉尘等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为了保护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煤矿企业应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来降低职业病危害。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详细阐述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
正文内容:1. 环境控制1.1 煤矿通风系统的改进:改进煤矿通风系统,增加新风量,保证矿井内空气流通,减少煤尘浓度。
1.2 煤矿湿法除尘技术的应用:采用湿法除尘技术,将煤尘与水接触,降低煤尘浓度,减少煤矿工人吸入煤尘的风险。
2. 个人防护2.1 煤矿工人佩戴防护用品:煤矿工人应佩戴符合标准的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减少煤尘对呼吸系统和眼睛的侵害。
2.2 煤矿工人定期体检:煤矿企业应组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保护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
3. 安全培训3.1 煤矿工人职业病危害知识培训:煤矿企业应对煤矿工人进行职业病危害知识培训,提高工人的职业病防护意识。
3.2 煤矿工人安全操作培训:煤矿企业应对煤矿工人进行安全操作培训,教授正确的工作方式和操作方法,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4. 管理设施改进4.1 煤矿粉尘管理设施的改进:改进煤矿粉尘管理设施,提高除尘效果,减少煤尘对工人的危害。
4.2 煤矿噪声管理设施的改进:改进煤矿噪声管理设施,降低噪声水平,保护工人的听力健康。
5. 监督检查5.1 煤矿职业病危害监测: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系统,对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2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检查:进行定期的职业病危害整改检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
总结:综上所述,为了降低煤矿职业病危害,煤矿企业应从环境控制、个人防护、安全培训、管理设施改进和监督检查等五个方面采取整改措施。
通过改进通风系统、应用湿法除尘技术、佩戴防护用品、定期体检、进行安全培训、改进管理设施以及建立监测和检查机制,可以有效降低煤矿职业病危害,保护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
煤矿企业应加强管理,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为煤矿工人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煤矿作业环境复杂,存在着一系列的职业病危害问题。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二、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1. 加强煤矿安全管理(1) 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和监管机制。
(2)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3)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 改进作业环境(1) 加强通风系统建设,确保煤矿作业区域的空气流通,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积聚。
(2) 安装有效的防尘设备,减少粉尘对工人的危害。
(3) 对煤矿作业场所进行合理布局,减少工人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等有害环境中的时间。
3. 加强职业病防护(1) 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服等,确保工人在作业过程中的个人安全。
(2) 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护措施。
(3) 加强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4. 强化职业健康监管(1) 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企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生产经营。
(2)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煤矿作业环境的变化和工人的健康状况。
(3) 对违反职业病防护规定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
5. 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1) 加大对煤矿职业病防治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职业病防治技术的水平。
(2) 推广应用先进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和设备,提高煤矿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3) 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共同研究解决煤矿职业病问题。
三、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实施,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率,降低工人患病风险。
2. 提高煤矿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提高工人的工作舒适度。
3. 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开采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职业病危害。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显得尤其重要。
二、职业病危害整改目标1.降低职业病发病率和死亡率;2.提高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水平;3.改善煤矿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
三、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1.加强职业病危害预防宣传教育通过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煤矿工人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2.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包括通风系统、防尘装置、防护用品等,确保煤矿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3.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机制,定期对煤矿工人进行体检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危害问题。
4.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对煤矿工作环境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科学评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改进工艺流程、优化设备配置、加强通风排尘等,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
5.加强职业病危害事故预防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加强事故预警和应急救援能力,提高煤矿工人在危(wei)险情况下的自救能力和逃生技能。
6.加强职业病危害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的职业病危害监督检查机制,加大对煤矿的监督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
四、职业病危害整改效果评估对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通过职业病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的监测,评估整改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五、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的意义1.保障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提高煤矿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度;3.促进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4.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的落实路径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2.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宣传,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3.加强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措施的有效实施;4.加强职业病防治技术支持,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5.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合力。
煤矿职业危害专项整治方案
如下:
一、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责任制。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领导责任落实,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二、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加大对煤矿安全设施的投入,确保设施完好、运营正常,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测和排查,防患未然。
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加强作业环境管理,改善职工劳动条件。
根据煤矿作业环境特点,合理规划作业空间,确保通风畅通,降低粉尘浓度。
加强作业场所安全监控,提高作业环境质量。
四、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做好防护措施。
对煤矿生产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进行清查,规范储存和使用,加强危险源监控,确保作业人员健康安全。
五、加强职业健康管理,保障职工权益。
制定职业健康检查制度,定期进行职业病检测,及时发现并治疗职业病。
建立职工健康档案,保障职工权益。
六、加强安全风险评估,实施预防措施。
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查找隐患并及时整改,强化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职工自我防范意识。
七、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措施落实。
建立定期巡查和督导机制,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确保措施全面落实。
以上为煤矿职业危害专项整治方案,为确保煤矿生产安全,维护职工健康权益,提高矿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确保矿工生命安全。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煤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开采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为了保障矿工的健康和安全,减少职业病发生率,保障煤矿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制定和实施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整改目标1. 减少职业病发生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职业病发生率,提高矿工的健康水平。
2.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煤矿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
3. 提高工作环境:改善煤矿工作环境,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为矿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
三、整改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矿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2)制作宣传资料,通过宣传栏、宣传画等形式向矿工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2. 完善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煤矿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利和义务。
(2)加强对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3. 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1)建立煤矿职业病危害监测机制,定期对煤矿作业场所进行监测。
(2)加强对矿工健康状况的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病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4. 强化个体防护(1)提供必要的个体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确保矿工在作业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防护。
(2)加强对个体防护用品的管理,定期更换和检修,保证其正常使用。
5. 改善工作环境(1)加强通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煤矿作业场所的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加强粉尘、噪声等有害因素的控制,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存在。
6. 加强职业健康监护(1)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对矿工进行定期的体检和职业健康评价。
(2)对职业病病例进行跟踪和管理,提供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四、整改效果评估1. 建立健全整改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整改措施,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五、经费保障1. 加大财政投入,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工作。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引言概述:煤矿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开采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职业病危害问题。
为了保障矿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的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
一、加强煤矿通风系统的改善1.1 提高煤矿通风系统的效率煤矿通风系统是保障矿工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可以有效降低矿工暴露在有害气体和粉尘中的时间。
可以采取增加风量、改善风流分布等措施来提高通风系统的效率。
1.2 完善煤矿通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煤矿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保障矿工健康至关重要。
需要制定完善的设备维护和管理制度,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修,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
1.3 强化煤矿通风系统的监测和预警通过安装监测设备,及时监测煤矿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同时,建立预警机制,一旦发现通风系统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煤矿粉尘防治措施2.1 优化煤矿采煤工艺煤矿粉尘主要来自于采煤过程中的破碎、装运等环节。
可以通过优化采煤工艺,减少粉尘的产生。
例如,采用湿法破碎、湿法装运等技术,有效降低粉尘的排放。
2.2 加强煤矿粉尘防护设施的建设在煤矿工作场所设置粉尘防护设施,如粉尘防护罩、粉尘收集装置等,减少矿工的粉尘暴露。
同时,加强对矿工防护设施的培训,提高其使用效果。
2.3 定期进行粉尘监测和评估建立粉尘监测和评估制度,定期对煤矿工作场所进行粉尘浓度的监测和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粉尘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三、加强煤矿有害气体防治措施3.1 完善煤矿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防治煤矿有害气体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及时排除有害气体,减少矿工的暴露时间。
3.2 加强煤矿有害气体监测建立有害气体监测系统,对煤矿工作场所进行有害气体的监测。
一旦发现有害气体超标,立即采取措施,确保矿工的安全。
3.3 提高矿工的防护意识加强对矿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有害气体的防护意识。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煤矿职业病危害是指在煤矿作业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强度等因素导致的工人健康受到威胁的问题。
为了保障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发生率,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
二、整改措施1. 完善工作环境(1) 提高通风设备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减少煤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
(2) 定期清理矿井内的积尘,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
(3) 加强矿井排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防止积水和湿度过高。
2. 强化个人防护(1) 配备符合标准的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手套、防护鞋等,并定期更换。
(2) 提供职业病防护培训,加强职工对个人防护的认识和使用。
(3) 建立健全的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确保及时更新和发放。
3. 加强职业健康监测(1)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煤矿工人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2) 建立健全的职业病报告制度,及时上报职业病病例和职业病危害情况。
(3) 加强职业健康监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监测水平和能力。
4. 加强职业病危害宣传(1) 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知识培训,提高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意识。
(2) 制作宣传资料,如海报、宣传册等,向煤矿工人普及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
(3) 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广泛宣传职业病危害防护知识。
5. 加强监督检查(1) 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对煤矿企业的职业病防护工作进行定期检查。
(2) 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并跟踪催促,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 对违反职业病防护规定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和追责。
6. 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1) 加大对煤矿职业病防护技术研究的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和防护效果。
(2)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共同开展职业病防护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
(3) 加强对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职业病防护的科技含量。
三、整改效果评估为了评估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 职业病发病率的变化情况:比较整改先后的职业病发病率,评估整改措施的效果。
某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一、背景介绍某煤矿作为一个煤炭开采企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长期以来,煤矿工人经常暴露在煤尘、硅尘和其他有害物质中,面临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
为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制定该煤矿的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以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在3年内,降低煤矿职工职业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职工职业健康水平,改善职工劳动条件。
2. 任务:(1) 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意识,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建立健全预防职业病的机制。
(2) 加强对职工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3) 完善职工职业病防护设施和工艺装备,改造和提升劳动环境。
(4) 强化职业病危害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5) 建立和健全职业病防治档案管理制度。
三、工作措施1. 加强管理:(1) 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
(2)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3) 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实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2. 加强宣传教育:(1) 组织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活动,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2) 制作宣传资料,进行职业病防护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3. 完善设施和装备:(1) 购置先进的防护设施和装备,提高职工的劳动保护水平。
(2) 定期维护和检修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装备,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性。
4. 改善劳动环境:(1) 进行劳动环境风险评估,在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
(2) 加大投入,改造和提升劳动环境,建设绿色矿山,降低职业病危害。
5. 加强职业病防治档案管理:(1) 建立职业病防治档案管理制度,完善职业病防治档案信息系统。
(2) 定期进行职业病防治档案审查和整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监督和评估1. 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该规划的监督和评估,定期组织会议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总结和讨论。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一、背景介绍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产业,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长期以来,煤矿工作环境恶劣,职业病危害问题突出,给矿工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矿工的身体健康,必须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
二、整改措施1. 加强煤矿通风系统改造煤矿通风系统是减少煤尘和有害气体浓度的关键措施。
通过增加通风设备的数量和改进通风系统的布局,可以有效降低煤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职业病危害。
2. 提高煤矿作业场所的卫生条件煤矿作业场所的卫生条件直接影响矿工的健康。
应加强对作业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定期清理煤尘和杂物,保持作业场所的干净整洁,减少职业病危害。
3. 严格执行个人防护措施矿工在作业过程中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同时,要加强对矿工的培训,提高其对个人防护措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确保个人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4. 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估煤矿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估机制,对煤尘、有害气体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保障矿工的身体健康。
5. 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煤矿应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矿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矿工普及职业病防护知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减少职业病发生。
6.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煤矿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形成合力。
三、整改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整改措施的效果,煤矿应定期组织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估工作,对矿工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整改措施,确保职业病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和减少。
四、风险管控措施在整改过程中,煤矿应加强风险管控,确保整改工作的安全进行。
具体措施包括:1. 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明确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引言概述:煤矿职业病是煤矿工人长期从事煤矿作业所致的一类职业病。
为了保护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发生率,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被广泛采用。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
一、加强煤尘控制1.1 严格执行煤尘控制标准:制定严格的煤尘控制标准,确保煤矿作业现场的煤尘浓度不超过规定限值。
1.2 完善煤尘控制设施:安装高效的煤尘收集装置,如喷雾装置、吸尘器等,有效减少煤尘的扩散和沉积。
1.3 推广煤尘治理技术:采用先进的煤尘治理技术,如湿法除尘、覆盖装置等,降低煤尘对工人的危害。
二、改善通风条件2.1 定期检修通风设备:确保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清理通风管道和风机,保证通风系统的畅通。
2.2 提高通风效果:采用增压通风、局部排风等措施,增加煤矿作业现场的新风量,改善工作环境。
2.3 加强通风管理:建立科学的通风管理制度,加强通风质量监测,确保通风系统的有效运行。
三、强化个体防护3.1 提供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根据不同作业环境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提供符合标准的防护口罩、防护服等个体防护用品。
3.2 加强个体防护培训:组织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工人正确使用个体防护用品,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
3.3 定期检查个体防护用品:定期检查和更换个体防护用品,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防护。
四、加强职业健康监测4.1 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对煤矿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及时掌握工人的健康状况。
4.2 加强职业病筛查:开展职业病筛查,及早发现职业病症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
4.3 定期评估职业病危害:定期评估煤矿作业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程度,及时调整和改善防护措施。
五、加强职业健康管理5.1 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制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管理程序,确保职业健康工作的顺利开展。
5.2 加强职业健康培训:开展职业健康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工人的职业健康意识和管理水平。
5.3 加强职业健康监督检查:加大对煤矿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实施。
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引言概述:煤矿职业病是指在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工作方式等因素产生的各种疾病。
为了保护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发生,煤矿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煤矿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
一、改善工作环境1.1 提高通风设备的效率:增加通风设备数量和通风风量,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畅通,减少粉尘、有害气体等危害物质的浓度。
1.2 安装净化设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装高效的净化设备,如除尘器、沉降器等,有效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1.3 加强防尘措施:采取湿法作业、覆盖物料、喷雾降尘等措施,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保护工人的呼吸系统健康。
二、改进工作条件2.1 优化作业流程:通过优化煤矿生产作业流程,减少工人接触危害物质的机会和时间,降低职业病发生风险。
2.2 强化个人防护措施:提供高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确保工人在作业过程中的个人安全。
2.3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通过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工人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三、加强职业卫生监测3.1 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对煤矿作业场所进行定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危害物质的超标情况。
3.2 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台账: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台账,记录煤矿作业场所的危害物质种类、浓度等信息,为整改提供依据。
3.3 健全职业病防治体系:建立健全煤矿职业病防治体系,包括职业病防治机构、专业人员和监测设备等,确保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加强职业病危害事故防范4.1 完善事故预防措施:建立健全煤矿职业病危害事故预防制度,加强对危(wei)险源的排查和整改,提高事故预防能力。
4.2 加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培训事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药品,提高应对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能力。
4.3 加强事故调查与处理:建立健全事故调查与处理机制,对职业病危害事故进行深入调查,追究责任,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煤矿职业危害专项整治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切实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煤矿职业危害防治专项整治方案,具体如下:
一、企业概况:
新密市双鑫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新密市米村镇于湾村,由原新密市于湾煤矿和米村镇于湾煤矿照2005年5月资源整合办[2005]10号文《关于印发河南省新密市资源整合的通知》中的要求整合而成,整合后企业名称为新密市双鑫煤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位战业。
资源整合后,我公司矿井用面积为0.2698km²,保有资源储量为201.4万吨,可采储量为107.1万吨,矿井服务年限为5.1年。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6m³/h,最大涌水量32m³/h,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06m³/t日,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2 m³/min,属低沼矿井,开采二1煤,煤层为粉末状,煤层自燃等级为III级,地质构造简单,无断层,水文地质条件属于中等。
目前,井下各种安全设施完善,矿井安全生产许可证已验收完毕,证件正在办理中。
二、煤矿职业防治机构设置及职能: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矿成立了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机构,统管我矿井上下作业场所产生的职业危害,具体如下:
煤矿职业危害办公室:
主任:位战业
副主任:邢书亮、赵东升
成员:张军亚、杨战朝、马超峰、刘新建
职责:1、职业病防治责任落实;
2、井上下职工健康体检指导及联系健康检查机构;
3、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4、在矿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
5、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
6、按时发放劳动者防护设施;
7、按时对职工进行职业危害培训;
三、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1、公司井上下、各科室、各施工单位的行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把职业于职业性危害防治纳入日常工作管理主要议事日程;
2、公司环卫队是职业危害办公室的下属机构,具体负责井上卫生及粉尘管理,井下防尘队负责井下各工作地点及大巷的定期洒水、降尘、防尘工作;
3、各科室及施工区队积极采用综合防尘、防毒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作业场所的粉尘和有毒物质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4、井下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中应预先设计
好防尘措施;
5、公司通风科定期对井下施工单位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进行测定,填写测尘报表、测定结果向主管部门及主管领导报告,并建立资料档案;
6、公司对安排从事降尘作业的在职、离职的职工进行健康体检;
7、对检查出患有煤肺病或肺矽病的人员,安排其外出检查治疗或疗养;
8、职业病诊断由矿防治危害办公室联系新密市卫生防疫站组织进行;
9、对已确认的职业病患者必须调离其作业岗位,并给予治疗或疗养;
10、定期给职工发放防护用品,且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并教育职工按规定和要求使用。
四、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宣教、培训、告知和报告制度:
1、利用矿班前会、黑板报、安全办公会议等宣讲职业病的危害,特别是井下粉尘、煤尘的危害,教育职工注意井下作业时使用防尘设施;
2、利用矿会议室在每月1日、11日、21日的职工业务培训会议上,列出单独时间给职工进行防治职业病危害培训、重点培训,井下如何防尘、降尘、灭尘及个体防护工作;
3、通风科对井下作业场所煤尘测尘后要告知在此场所作业的职工,使其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作业的危害,并进行个体防护。
五、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情况:
六、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
每月由法人代表位战业矿长牵头从财务科提取8万元现金用于井上下防尘设施的改换,改善及职工个体防护用品购买、发放,并建立专门的财务台帐,用于职业危害经费,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或借用。
七、粉尘及其它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评估:
煤矿的职业危害主要为井下采煤、运煤产生的粉尘、岩尘及机械、机器发出的噪声和产生的矿用水,它们都是污染环境及长期接触人员的有害本身,严重的还会引起煤肺病及肺矽病,主要危害因素如下:
1、物理性危害因素:噪声、振动、高温;
2、化学性危害因素:煤尘、岩尘、矽尘等。
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
1、化学性有害因素:请新密市环保局对公司各个岗位每一年进行一次现场监测;
2、物理性有害因素:由我公司通风科人员每半月下井用直读式粉尘测试议对井下作业场所进行测量;
3、对危害因素监测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对超标的危害因素,提出改进和预防。
八、职业危害控制措施的落实,特别是综合防尘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
我矿已专门制定出台了综合防尘制度及管理和井下防尘土设施使用标准(见我公司综合防尘制度)。
九、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病诊断情况:
我矿已于8月23日至8月24日对井上下接触危害源的职工在新密市防疫站进行了体检,并为每个职工填写了职工体检表,诊断结果未发现职业病患者。
十、企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设置情况:
我公司距新密市不足5公里,未建立矿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但我公司已与新密市卫生防疫站达成协议,并委托新密市防疫站定期对我公司职工进行体检、指导、填写健康档案卡。
十一、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具体做法和好经验:
最好的做法为职工上岗离岗对其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档案,再有就是做好个体防护,严格使用国家规定的井下降尘防护设施,井下工作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只有这样职工才会更好的为企
业服务。
十二、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建议:建议上级领导严格要求煤矿井上下防尘设施要安装到位、使用到位、维护到位,给职工一个健康的身体。
总之,我公司一定严格按上级有关文件的要求,加强井上下有害作业场所卫生管理,切实、落实好井上下防护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履行职业危害告知义务,改善井上下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条件最大程度的还给职工一个健康的身体,还给大家一个蔚蓝的天空。
新密市双鑫煤业有限公司
二00九年九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