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汽车节能技术
3. 新能源汽车 • 电动汽车
1)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的区别
4.1 汽车节能技术
3. 新能源汽车 • 电动汽车
2)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 >电力驱动系统 >电源系统 >辅助系统
4.1 汽车节能技术
3. 新能源汽车 • 电动汽车
3)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电动汽车的主要关键技术有: 电动汽车及控制技术、电池及管理技术、 整车控制技术、整车轻量化技术和充电技术等。
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并利用该电能作 为能源驱动行驶的汽车, 它是电动汽车的一种。
4.1 汽车节能技术
1. 发动机节能技术 • 提高发动机升功率
(1)提高充气量 (2)提高转速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的充其量 (3)改善混合气质量和燃烧过程 (4)提高发动机机械效率
4.1 汽车节能技术
2. 汽车轻量化节能技术 • 汽车材料轻量化
(1)铝合金 (2)镁合金 (3)高强度钢 (4)塑料 (5)复合材料
4.1 汽车节能技术
3. 新能源汽车 • 燃料电池汽车
1)燃料电池汽车的类型 按燃料氢的存储方式不同分类。 可分为压缩氢燃料电池汽车、 液氢 燃料电池汽车和合金 ( 碳纳米管) 吸附氢燃料电池汽车。 按 “ 多电源” 的配置不同分类。 可分为纯燃料电池驱动 ( PFC) 的 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与辅助蓄电池联合驱动 ( FC+B) 的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与超级电容联合驱动 ( FC+C) 的燃料电池汽车以及燃料电池与辅 助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联合驱动 ( F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 +C) 的燃料电池汽车。
4.1 汽车节能技术
3. 新能源汽车 • 混合动力汽车
1)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是由发动机带动发电机, 电能在控制器的调节下 带动电动机运转, 以驱动车轮。 发动机始终在热效率高而排放较低的单一 最佳工况下运转, 单一工况运转也便于排气后处理装置始终保持高净化率。 低负荷运转时, 发动机发出的功率超过驱动车辆的需要, 多余的电能向蓄电 池充电; 而高负荷运转时, 除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外, 电池组可提供额外的电 能。 但最高输出功率要受到电动机功率的限制,
4.1 汽车节能技术
2. 汽车轻量化节能技术 • 汽车零部件优化设计轻量化 • 零部件制造强量化
(1)在成形技术方面 (2)在连接技术方面 (3)在表面处理技术方面
4.1 汽车节能技术
3. 新能源汽车 • 混合动力汽车
(1)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 混合动力汽车 ( HEV) 是指在一辆汽车上同时配备两种动力源——— 热动力源和电动力源的汽车。 热动力源一般为柴油机、 汽油机或燃气轮 机, 电动力源为蓄电池和电动机。 (2) 混合动力汽车的类型 混合动力汽车有多种分类方式, 通常按动力系统的结构形式不同进行 分类, 可分为: 串联式、 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
3)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通过一种行星齿轮系统组成的动力分配装置, 将整个系统耦合在一起, 根据行驶工况灵活采取串联方式或并联方式, 以达到热效率最高、 排气污 染最低的效果。 一般控制策略为: 起步或低负荷行驶时, 由电池电能驱动; 匀速行驶时由发动机提供动力; 加速行驶时, 发动机与电池共同提供动力; 停车或滑行时, 发动机带动发电机向电池充电; 制动和减速时通过能量回收 系统向电池充电。 串 / 并联灵活驱动方式兼有串联和并联的特点, 但控制 系统最复杂。
4.1 汽车节能技术
3. 新能源汽车 • 燃料电池汽车
1)燃料电池汽车的类型 按燃料特点不同分类。 可分为直接燃料电池汽车和重整燃料电池汽车。 直接燃料电池汽车的燃料主要是氢气。 直接燃料电池汽车排放无污染, 被 认为是最理想的汽车, 但存在氢的制取和存储困难等问题。 重整燃料电池 汽车的燃料主要有汽油、 天然气、 甲醇、 甲烷、液化石油气等。 其结 构比氢燃料电池汽车复杂得多。
4.1 汽车节能技术
3. 新能源汽车 • 燃料电池汽车
(5) 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技术 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燃料电池技术、电机技术、控制器
技术, 这三项技术也是一直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大规模进入市场的关键因素。
4.1 汽车节能技术
4. 太阳能汽车
4.1 汽车节能技术
4. 太阳能汽车 • 燃料电池汽车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导论
目录
4.1
汽车节能技术
4.2
汽车减排技术
4.3
汽车安全技术
4.4
汽车智能技术
4.1 汽车节能技术
1. 发动机节能技术 • 提高发动机热效率的措施
发动机热效率是指发动机利用燃料热能的有效程度, 目前, 一般汽油发 动机的热效率仅为 30% 左右。 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就可以节能, 其主要措 施有: 高压缩比、 稀薄燃烧技术( 均质稀薄燃烧) 、 缸内直喷技术、 进气 增压 ( 涡轮增压和谐波增压) 、 增压中冷技术、 可变配气技术 ( 可变气门 正时和可变气门升程) 、 改善进排气过程、 改变混合气在气缸中的流动 方式、 改进点火配置、 提高点火能量 ( 如独立点火) 、 优化燃烧过程、 电控喷射技术、 高压共轨技术及绝热发动机技术等。
4.1 汽车节能技术
3. 新能源汽车 • 燃料电池汽车
2)燃料电池汽车的基本组成
4.1 汽车节能技术
3. 新能源汽车 • 燃料电池汽车
3)燃料电池汽车的工作原理
4.1 汽车节能技术
3. 新能源汽车 • 燃料电池汽车
4)燃料电池汽车的特点
与传统汽车相比, 燃料电池汽车的 优点是: 节能、转换效率高、不需要石油燃料且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于内燃机; 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 汽车的性能接近内燃机方式驱动的汽车水平; 减少了机油泄 漏带来的水污染; 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提高了燃油经济性; 提高了发动机燃烧效 率; 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无噪声。 缺点是: 燃料种类单一; 要求高质量的密封; 造价太高; 需要配备辅助电池系统。
4.1 汽车节能技术
3. 新能源汽车 • 混合动力汽车
2)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 发动机和电动机可以分别独立地向汽车的驱动系统提供动力, 而需要 大功率时可以共同提供动力, 改进了串联系统最大功率不足的缺陷,。并联 式混合动力汽车比较适合于经常在郊区和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
4.1 汽车节能技术
3. 新能源汽车 • 混合动力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