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数词用作动词
- 格式:doc
- 大小:10.50 KB
- 文档页数:1
高考解决方案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所谓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作另一类词使用,如名词作动词用、动词作名词用等。
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新的含义。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特殊现象,因此必须了解并学会推断。
否则,会影响对一些句子的理解。
词类活用,是高考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一般来讲,高中生应该掌握下面几种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
2. 名词作动词。
3. 名词意动用法。
4. 名词使动用法。
5. 动词作名词。
6. 动词使动用法。
7. 动词为动用法。
8. 形容词作名词。
9. 形容词作动词。
10. 形容词使动用法。
11. 形容词意动用法。
12. 数词活用。
名词的活用一、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
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例: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_登__记_②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函:用匣子装__③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名:命__名__④范增数目项王。
_目:使眼色__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
例:晋军函陵。
《烛之武退秦师》__驻_军_②名词+代词,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例: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__说_出_③副词+名词,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这时名词活用为动词。
(常用否定副词:弗、否、不、非、毋、莫、罔、勿、未等)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非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满分必备攻略今年高考考什么不.蔓不.枝④能愿动词+名词例:云青青兮欲雨。
《梦游天姥吟留别》__下_雨_⑤古代汉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活用作动词(方位名词做谓语)。
例: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前赤壁赋》下:攻下;东:向东进军⑥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
例:是以,令吏人完(修缮)客所馆。
文言文之词类活用全部知识点,赶紧收藏啊!☆名词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的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了。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规律:(1)名词后带了补语,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如: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②寿毕,请以剑舞。
(《鸿门宴》)上述几例中,“舍”后带了介词结构“于其址”充当补语,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寿”活用为动词“祝寿”。
(2)几个名词连用,不构成并列或偏正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作动词。
如:①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陈涉世家》)②刑人如恐不胜。
(《鸿门宴》)③藉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④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主谓关系,那么后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王”即分别活用为动词“称王”。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组成的是动宾关系,那么前面的名词活用作动词。
“刑、藉、瓮、绳”都与后面的名词组成动宾关系,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杀、登记造册、用破瓮作、用草绳系”的意思。
(3)名词前如有结构助词“所”,则一起组成“所字结构”,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①置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②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例中,“罾、志、虏”本来都是名词,意思是“鱼网”、“志向”、“俘虏”,与“所”一起组成“所字结构”,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是“捕捉”、“立志”、“虏获”。
(4)名词用在“之、其、尔、汝、我”等代词前面,则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①汝幸而偶我。
(《与妻书》)②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上述几例中,名词“偶、蹄、名”用在代词“之”的前面,活用为动词,意思分别为“嫁给、用脚踢、命名”。
(5)如果一个名词前面有“敢、未”等状语,这个名词也就可能活用成了动词。
①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捕蛇者说》②未果,寻病终。
文言文词类活用全集1 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5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6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
(名称作意动用法):把……当做宾客。
7 父利其然也。
(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
8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9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0 会宾客大宴。
(《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1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12 其一犬坐于前。
(《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13 一狼洞其中。
(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14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15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
1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
17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
18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19 无丝竹之乱耳。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20 无案牍之劳形。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21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22 石青糁之。
(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
23 石青糁之。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
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
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如“失期,法皆斩”(《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
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注:以上三项都可视作名词作状语现象。
)(5)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
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
如“无鲜肥滋味之享”(《送东阳马生序》)中的“鲜肥”,就是形容词转化为名词,作“新鲜肥美的东西”讲。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1在文言文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
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①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②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④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⑤名词用作状语下面就初中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现象作如下归纳1、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物动词上。
A.焉用亡郑以陪邻?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简析]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动词,都不能带宾语,但因分别跟了“郑”“之”“尉”,成为使动用法。
“亡郑”即“使郑国灭亡”;“活之”即“使之活”,这里可译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发怒)”。
②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例如:A.谨食之,时而献焉。
(小心地喂养它,到时候把它献上去)B.晋侯饮赵盾酒。
(晋侯让赵盾饮酒)[简析]A句中的“食”,吃,及物动词,但这里不是捕蛇者吃蛇,而是捕蛇者“使蛇吃”(让蛇吃东西),可译为喂养。
“食”用作使动意义后读sì。
B 句中的“饮”,及物动词,但这里说的不是晋侯饮赵盾的酒,而是晋侯给赵盾喝酒,让赵盾喝酒。
“饮”用作使动意义时读yìn。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动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是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B.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结盟想办法削弱秦国(的势力)]C.春风又绿江南岸。
(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3)名词的使动用法①表示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或使宾语产生这个名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的动作。
例如:A.尔欲吴王我乎?(你想让我做吴王吗?)B.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中学古诗文之词类活用总结(形容词、数词作动词)一、形容词作动词1、近.塞上之人(出自《塞翁失马》)形容词“近”带宾语“塞上”,用作动词:靠近,接近。
2、家富.良马(出自《塞翁失马》)形容词“富”带宾语“良马”,用作动词:富有,有很多。
3、有善.术者(出自《塞翁失马》)形容词“善”带宾语“术”,用作动词:擅长,善于。
4、稍出近.之(出自《黔之驴》)形容词“近”用在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接近,靠近。
5、又近.出前后(出自《黔之驴》)形容词“近”与动词“出”一起带省略介词“于”的补语“前后”,用作动词:接近,靠近。
6、稍近.(出自《黔之驴》)形容词“近”受副词“稍”修饰,用作动词:接近,靠近。
7、尽.其肉(出自《黔之驴》)形容词“尽”带宾语“其肉”,用作动词:吃尽。
8、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出自《卖油翁》)形容词“善”与动词“射”一起充当“尧咨”的谓语:擅长,善于。
9、尔安敢轻.吾射(出自《卖油翁》)形容词“轻”受助动词“敢”修饰,用作动词:轻视。
10、吾射不亦精.乎(出自《卖油翁》)形容词“精”充当句子的谓语,用作动词:精通。
11、月出惊.山鸟(出自《鸟鸣涧》)形容词“惊”带宾语“山鸟”,用作动词:惊动。
12、归来泪满.巾(出自《蚕妇》)形容词“满”带宾语“巾”,用作动词:洒满。
13、黄四娘家黄满.蹊(出自《江畔独步寻花》)形容词“满”带宾语“蹊”,用作动词:开满。
14、古人贵.朝闻夕死(出自《周处》)形容词“贵”带宾语“朝闻夕死”,用作动词:珍视。
15、京中有善.口技者(出自《口技》)形容词“善”带宾语“口技”,用作动词:擅长。
16、或黔.其庐,或赭.其垣(出自《观巴黎油画记》)形容词“黔”、“赭”分别带宾语“其庐”、“其垣”,用作动词。
黔:熏黑,烧焦;赭:烧红,烧成褐色。
17、血流殷.地(出自《观巴黎油画记》)形容词“殷”带宾语“地”,用作动词:染红。
18、所以昭.炯戒(出自《观巴黎油画记》)形容词“昭”带宾语“戒”,用作动词:昭示;公开明显地表示。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词汇总1、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论语〉十则》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其家甚智其子智: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聪明。
5、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对…感到诧异。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对……感到惊奇7、父利.其然也。
(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可图。
8、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动词用作名词):以前听到的名声。
9、即书.诗四句。
(《伤仲永》)(名词活用为动词):书写。
10、会.宾客大宴。
(《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1、不能名.其一处也。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12、妇抚儿乳.《口技》(名词用作动词):喂奶13、其一犬.坐于前。
(《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14、一狼洞.其中。
(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15、狼不敢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前1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从柴草堆中打洞。
17、北.饮大泽名词作状语,到北方去。
(向北)《夸父逐日》18、道.渴而死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
《夸父逐日》19、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
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记2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
2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灵22、无丝竹之乱.耳。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23、无案牍之劳.形。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
具体而言,它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1 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动词)(定义)在句子成分中,名词一般充当主语和宾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时名词就活用作动词。
①籍吏民,封府库登记②沛公欲王关中称王③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喂乳④范增数目项王。
用目示意⑤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掩口而笑吃判断方法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
衣,穿着麻布短衣②遂王天下。
王,称王③冈峦起伏,草木行列。
行列,成行成列④沛公军霸上。
军,驻军规律一:两个名词相连,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而是构成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必然活用为动词①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②左右欲刃相如。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④云青青兮欲雨规律二:名词放在“能”“可”“欲”等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因为能愿动词与及物动词组成合成谓语,名词前面放上能愿动词,等于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所以它便活用为动词。
晋灵公不君。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汉水又东规律三:副词尤其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①驴不胜怒,蹄之。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今王鼓乐于此(《孟子》)规律四: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短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于是用丹砂在绸子上写“陈胜称王”,放在别人所捕捉的鱼的肚子里。
规律五:所字结构中所+名词,名词活用为动词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名作动,穿上衣服戴上帽子扣舷而歌《赤壁赋》名作动,歌唱。
规律六:名词前后用“而”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这个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中考部编版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七年级上册1.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陈太丘与友期》)2.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论语》十二章)3.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论语》十二章)4.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论语》十二章)5.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体会)(《论语》十二章)6.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论语》十二章)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论语》十二章)8.非学无以广.才(使动用法,使……增长)(《诫子书》)9.非志无以成.学(使动用法,使……成功)(《诫子书》)10.多.不接世(形容词作副词,大多)(《诫子书》)11.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大目标)(《诫子书》)12.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前进)(《狼》)13.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狼》)14.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狼》)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狼》)七年级下册1.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出名)(《陋室铭》)2.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灵异,显出神奇)(《陋室铭》)3.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劳累)(《陋室铭》)4.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陋室铭》)5.不蔓.不枝.(名词作动词,生枝蔓,长枝节)(《爱莲说》)6.香远.益清(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爱莲说》)7.棹.数小舟(名词用作动词,划船)(《河中石兽》)八年级上册1.虽乘奔.御风(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三峡》)2.素湍.绿潭(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三峡》)3.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三峡)4.五色交辉.(名词作动词,辉映)(《答谢中书书》)5.相与步.于中庭(名词用作动词,散步)(《记承天寺夜游》)6.怀民亦未寝.(名词用作动词,就寝,睡觉)(《记承天寺夜游》)7.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净,消散)(《与朱元思书》)8.任意东西..(名词用作状语,向东或向西)(《与朱元思书》)9.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与朱元思书》)10.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向高处伸展,向远处伸展)(《与朱元思书》)11.横柯上.蔽(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与朱元思书》)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5.丈夫之冠.也(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富贵不能淫》)16.富贵不能淫.(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淫,惑乱,迷惑)(《富贵不能淫》)17.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移,改变,动摇)(《富贵不能淫》)18.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屈服)(《富贵不能淫》)19.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分别是使……苦痛、使……劳累、使……饥饿、使……财资缺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动.心忍.性(都是使动用法,意思分别是使……惊动、使……坚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1.人恒过.,然后能改(名词用作动词,犯过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2.行拂乱.其所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土石)(《愚公移山》)24.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愚公移山》)25.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向着)(《愚公移山》)26.惩.山北之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苦于,以……为苦)(《愚公移山》)27.军.细柳(名词用作动词,驻军)(《周亚夫军细柳》)28.介胄..之士不拜(名词用作动词,披甲戴盔)(《周亚夫军细柳》)29.锐.兵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锋利)(《周亚夫军细柳》)30.改容式.车(名词用作动词,指扶轼)(《周亚夫军细柳》)八年级下册1.复前.行(名词作状语,向前,往前)(桃花源记)2.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尽,走到头)(桃花源记)3.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对……感到诧异)(桃花源记)4.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日光下.澈(西、下,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下)(《小石潭记》)5.斗.折蛇.行(斗、蛇,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小石潭记》)6.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小石潭记》)7.凄.神寒.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小石潭记》)8.心乐.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小石潭记》)9.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竹叶做的船篷)(《核舟记》)10.石青糁.之(名词作动词,用颜料等涂上)(《核舟记》)11.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核舟记》)12.怒.而飞(形容词作动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北冥有鱼》)13.《齐谐》者,志怪.者也(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北冥有鱼》)14.故人不独亲.其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大道之行也》)15.不独子.其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大道之行也》)16.使老.有所终(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大道之行也》)17.壮.有所用(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大道之行也》)18.幼.有所长(形容词作名词,幼童)(《大道之行也》)19.选贤.与能.(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形容词作名词,能干的人)(《大道之行也》)20.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动用法,使……尽)(《马说》)2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马说》)22.策.之不以其道(名词用作动词,用马鞭驱赶)(《马说》)九年级上册1.百废.具兴(动词用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岳阳楼记》)2.先.天下之忧而忧(名词用作状语,在……之前)(《岳阳楼记》)3.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用作状语,在……之后)(《岳阳楼记》)4.山.行六七里(名词用作状语,沿着山路)(《醉翁亭记》)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醉翁亭记》)6.名.之者谁(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醉翁亭记》)7.自号.曰醉翁也(名词用作动词,取名号)(《醉翁亭记》)8.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醉翁亭记》)9.至于负者歌.于途(名词用作动词,唱歌)(《醉翁亭记》)10.杂然而前.陈者(名词用作状语,在前面)(《醉翁亭记》)11.大雪.三日(名词用作动词,下大雪)(《湖心亭看雪》)12.客.此(名词用作动词,客居)(《湖心亭看雪》)13.与余舟一芥.(名词用作状语,像一根小草般微小)(《湖心亭看雪》)九年级下册1.请广.于君(形容词用作动词,增广、扩充)(《唐雎不辱使命》)2.轻.寡人与(形容词用作动词,轻视)(《唐雎不辱使命》)3.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使动用法,使……伏,使……流)(《唐雎不辱使命》)4.天下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色丧服)(《唐雎不辱使命》)5.与臣而将四.矣(数词活用为动词,成为四人)(《唐雎不辱使命》)6.腰.白玉之环(名词用作动词,在腰间佩戴)(《送东阳马生序》)7.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这里是赐福、保佑的意思)(《曹刿论战》)8.齐人三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曹刿论战》)9.朝.服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戴)(《邹忌讽齐王纳谏》)10.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邹忌讽齐王纳谏》)11.私.我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邹忌讽齐王纳谏》)1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用作副词,当面)(《邹忌讽齐王纳谏》)15闻.寡人之耳者(使动用法,使……闻,听到)(《邹忌讽齐王纳谏》)16.大楚兴,陈胜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陈涉世家》)17.天下苦.秦久矣(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因……而受苦)(《陈涉世家》)18.夜篝火...(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修饰动词。
文言文词类活用全集1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5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
(名称作意动用法):把……当做宾客。
7父利其然也。
(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
8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9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0会宾客大宴。
(《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1不能名其一处也。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12其一犬坐于前。
(《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13 一狼洞其中。
(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1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
1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
17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
1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19无丝竹之乱耳。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20无案牍之劳形。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2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22石青糁之。
(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
23石青糁之。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
24卧右膝。
(同上)(使动用法):使……卧,平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