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检测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囫囵(hú) 鼎盛(dǐng) 瘦削(xiāo) 国殇(shāng)B.侦缉(jí) 幌子(huǎng) 凝视(níng) 商於(yú)C.收揽(lǎn) 非难(nán) 鞠躬(jū) 伫立(zhù)D.犀利(xī) 睥睨(pì) 诡谲(jué) 稽首(jī)2.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
B.树下坐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
幕后传来带西北口音的童谣?C.他辛辛苦苦把个要关张的福聚德拾掇得名噪京师。
D.别人说你是太阳神,你,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也不能弛骋。
3.下面句中加粗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对那些低级庸俗、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嗤之以鼻。
B.针对那样的做法,我们曾经对他进行过多次劝告,但是他依旧恍然大悟,结果落得了如此下场。
C.这里既有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古代建筑,又有雅俗共赏的园林盆景,自然风光更是美不胜收。
D.远亲不如近邻,很多老人与邻里结成对子,互相帮助,自发形成了“互助养老”的模式。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年来杭州积极创造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B.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
C.为纪念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学校决定在5月份举行有关马克思的图片展览、学术研讨、征文比赛等大型主题活动。
D.商务部发布《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旺盛,进口商品成为市场“新宠”。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我们要想建立中国的音乐学派,也应当扎根在中国音乐、戏曲、诗词歌赋等优秀文化根基上。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
(10分)古诗文中酣畅淋漓、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景由心生,胡天飞雪中寄寓了诗人戍守边疆时的乐观心态;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借酒抒怀,表达自己的豪壮胆气;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咏月抒志,表明要扫除北伐阻碍的壮志豪情;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________________”,借用曹操之语,发出了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主张,以铿锵之言,激励仁人志士追求大义;诸葛亮《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追忆往事,尽显作者临危受命的责任与担当;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的赤胆忠心。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13分)我心灵的回答——“立即离开桑菲尔德”——是那么及时,又那么可怕,我立即捂住了耳朵。
我说,这些话我现在可受不了。
“我不当爱德华·罗切斯特先生的新娘,是我痛苦中最小的一部分,”我断言,“我从一场美梦中醒来,发现全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种恐惧我既能忍受,也能克服。
不过要我__________地马上离他而去却让我受不了,我不能这么做。
”但是,我内心的另一个声音却认为我能这样做,__________预言我应当这么做。
我斟酌着这个决定,希望自己软弱些,以躲避已经为我铺下的可怕的痛苦道路。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试题及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试题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 分,每小题1 分)1. 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 。
(崔颢《黄鹤楼》)3.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4.辛弃疾在《破阵子middot;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 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
5.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middot;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______ 。
”6.离愁是对相聚的期盼,正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所写:______ ,______ 。
7.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
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与水有关的连续两句古诗句:______ , ______。
8.许多仁人志士都抱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表达了“______,______ ”的报国志向。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3 分)9.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 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明犯中华,虽远必诛。
10.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3 分)坚如paacute;n( )石:像巨大的石头那样坚固。
形容非常牢固,不可动摇。
东施效piacute;n( ):指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qigrave;ng( )竹难书:形容事实极多,难以写尽(多指罪恶)。
tāo( )光养晦:指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飞扬跋hugrave;( ):原意为放荡高傲,不受约束。
后指骄横放纵。
扶正chugrave;( )邪:扶持正气,除去邪恶。
1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2 分)A. 静谧(migrave;) 峰峦(nuaacute;n) 骸(haacute;i)骨锲而不舍(qiegrave;)B. 收敛liǎn) 菡萏(dagrave;n) 叱咤chagrave;)毛骨悚然(sǒng)C. 门楣(meacute;i) 糍粑(bā) 蝉蜕(tuigrave;)吹毛求疵(cī)D. 砭骨(biān) 鲑鱼(guigrave;) 倜傥(tǎng)销声匿迹(nigrave;)12.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 分)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一、古典之美(27分)[一]1.学校话剧社准备排演舞台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请根据提示,补全剧本(节选)。
(10分)舞台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时间:上海解放前夕地点:上海,李侠与何兰芬的家人物:李侠——中共秘密情报员 何兰芬——以夫妻身份掩护李侠的上海纺织女工 李侠和何兰芬正紧张地阅读情报……突然断电。
敌人随着测向仪信号向弄堂口走来。
街灯忽明忽灭,电波声忽隐忽现,警报声此起彼伏。
李侠端坐桌前,一边向党组织发送电报,一边示意何兰芬赶紧撤离,生死关头,他用行动诠释了革命者的选择:(1)“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他目光坚定似在慷慨陈词:“(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何兰芬面对沦陷的山河,不禁感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完淳《别云间》)但她很快坚定信念,告诉自己要有秋瑾那般“(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的豪气。
李侠换上军装,戴上军帽,目视远方,他坚信(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新一代的革命力量必将涌现。
身处逆境,坦然面对,先贤们早已为我们做好了表率。
青少年要有使命感,要有范仲淹“(6)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责任担当。
2.请写出《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刻画少年孙权英雄形象的语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2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部编版九下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评题1.名句默写。
(1) 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4)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 身不得,男儿列,,男儿烈。
(秋瑾《满江红》)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脾.睨(pì)俄顷.(qǐng)虐.待(nüè)焚.烧(fén)B.稽.首(qǐ)钢盔.(kūn)诡谲.(jué)怯.懦(qiè)C.瘦削.(xiāo)蓦.然(mò)污秽.(huì)哄.笑(hōng)D.行.头(háng)羡.慕(xiàn)童谣.(yáo)拾掇.(duo)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驰骋捣蛋雕粱画栋哗众取宠B.雕塑吹笙另请高明骂骂咧咧C.嫖赌伺侯无可奈何喃喃自语D.富裕积蓄喜出忘外日进百金4.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B.一个共产党员,越是在形势困难的情况下,越应该挺身而出....。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面对强大的敌人,他镇定自若,面不改色,真是本色当行....啊!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屈原(节选)》塑造了伟大诗人屈原的光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B.《天下第一楼(节选)》中的罗大头曾为店里立过功,他居功自傲,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不动就要撂挑子不干。
C.题目“枣儿”是双关语,既指实物枣儿,也指文中男孩的名字,又是叙事的线索。
D.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的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是剧本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殇(shāng)B.地契(qì)C.幌子(huǎng)D.翘首(qiào)答案:A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鞠躬B.诡谲C.收揽D.蹲坑答案:A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___毕业发言中的豪言壮语,自我表白,其实是在哗众取宠。
B.这件事我无能为力,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C.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悄悄地走过去捡枣儿。
D.输给实力明显不如自己的对手,他们的主教练即使不情愿也无可奈何地接受了现实。
答案:C4.下列关于戏剧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戏剧是通过矛盾冲突来展开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按照表现形式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
B.阅读剧本,要注意舞台说明,这样有助于把握戏剧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心理、性格等。
C.话剧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有时也会安排大段独白表达人物的心理和情感。
D.中国戏曲剧种繁多:有典雅精致的昆曲、雍容华美的京剧、轻柔灵秀的越剧、活泼风趣的川剧、淳朴明快的黄梅戏……答案:D5.(2018·上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某学校艺术社团日前在校园宣传展板上介绍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引发同学们的关注。
艺术家们用这样的“奇葩”方式组合,是“奇妙”还是“奇怪”?交响乐演绎___作品著名作曲家___创作了交响乐《鲁迅》,以《社戏》为序曲,共有《闰土》《阿Q》《祥林嫂》等九个乐章,演绎___的文学作品。
京剧韵白朗诵古诗词在《朗读者》节目中,京剧名家___用京剧韵白朗诵《·赤壁怀古》。
这种新奇的朗诵形式,令人眼前一亮;不少年轻人也从中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
大型杂技剧《神话》借助杂技特有的肢体语言,讲述关于天地开辟、万物起源的中华创世神话。
该剧编导表示:“杂技为神话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及想象空间。
”问题:艺术家们用什么方式组合?这种组合方式的效果如何?答案:艺术家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组合,如交响乐演绎___作品、京剧韵白朗诵古诗词、大型杂技剧《神话》等。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正确答案:A。
改写后:囫囵(hú)、鼎盛(dǐng)、瘦削(xiāo)、国殇(shāng)都注音正确。
2.正确答案:C。
改写后:他辛苦地把一个要关张的___打理得名声在京城传开。
3.正确答案:B。
改写后:我们曾经多次劝告他不要那样做,但他仍然没有意识到,最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4.正确答案:A。
改写后:近年来,杭州积极推进人才国际化进程,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来杭州创业,去年海外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5.正确答案:A。
改写后:我们要建立中国的音乐学派,应该扎根于中国音乐、戏曲、诗词歌赋等优秀文化基础之上。
西方的音乐学派众多,大多建立在本土音乐文化基础之上。
要让世界了解我们的音乐,首先要解决如何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的问题。
一次采风,我们刚踏上大草原,一位同行的京剧名家就开心地往地上一坐,脚一盘,唱起了京剧。
我也喜欢京剧,但在那一刻,我第一次领悟到原来京剧这么美、这么雅致。
6.正确答案:B。
改写后:在正式场合,我们应该用得体的言辞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使用口头语言或方言。
___被囚禁,身上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穿着黑衣,披着长发,在殿中徘徊。
由于脚镣的限制,他的行动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他时而站着眺望,目中含有怒火。
他的手有举动时,必须同时举起两只手。
如果没有举动,他的拳头就会握在胸前。
___向风、雷电发出呐喊:“风啊,你咆哮吧!在这漆黑的时刻,一切都沉睡在梦中,应该让你尽情咆哮!即使你咆哮再大声,也无法唤醒他们,也无法让死者复活,也无法消除眼前沉重的黑暗。
但你可以吹走一些灰尘、沙石,甚至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
让洞庭湖、长江和___与你一起咆哮吧!”___思念洞庭湖、长江和东海,思念无边无际的波澜和伟大的力量。
他认为这些都象征着自由、跳舞、音乐和诗。
他呼唤风、雷和电,让它们发挥无限的力量,将黑暗的宇宙炸开。
他请求雷电将他带到洞庭湖、长江和东海的边上,他想看到波涛汹涌、听到___咆哮,他想漂流到一个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小岛上,他想和大海一起跳进没有边际、没有限制的自由里。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一、基础知识。
1.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汉字。
(1)公输bān()(2)敝yú()(3)fù()鱼(4)jīng()国(5)一dān()(6)cù()尔(7)gǒu()得(8)lǐ()泉 2.下列加粗字拼音无误的一项是()A.拂士(bì)米粟(sù)行拂(fú)胶鬲(gé) B.至于郢(yíng)侮臣(wǔ)荆国(jīn)胡不见(xiàn) C.窃(qiè)锦绣(jǐn)褐(hè)糠糟(zāo)犀(xǐ) D.鼋(yuán)�F(biān)楠(nán)牒(diē)圉(yǔ) 3.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含义。
(5分)(1)公输盘不说。
()通()含义()(2)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通()含义()(3)子墨子九距之。
()通()含义()(4)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含义()(5)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 ()通()含义()(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含义()(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通()含义()(8)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含义()(9)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含义()(10)故患有所不辟也()通()含义() 4.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3分)(1)《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
孟子是战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孟子》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2)“寡助之至”导致“亲戚畔之”,那么“多助之至”的结果就是“天下顺之”。
()(3)这两篇短文,论述的中心都是文章的题目。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这句话是从一个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说明“死于安乐”的道理。
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全卷满分为10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公输盘诎.(qū)曾.益其所不能(céng)B.胡不见.我于王(xiàn)故患有所不辟.也(bì)C.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gǔ)惠子相.梁(xiāng)D.入则无法家拂.士(fú)非醴.泉不饮(lǐ)2.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2分)A.《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名翟,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B.《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这一章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思想。
D.《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名庄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3.请用原文填空。
(10分)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②天时不如地利,。
……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
③宁为百夫长,。
(《从军行》)④举杯邀明月,。
(《月下独酌》)⑤请为父老歌,。
(《羌村三首》)⑥,玉垒浮云变古今。
(《登高》)⑦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走马川行奉……》)4.细读下列两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3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
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
(1分)(2)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
C.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
D.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A.幌.子(huǎng) 睥.睨(pì) 馋.鬼(chán) 镗镗鞳.鞳(tà)B.侦.缉(zhēng) 污秽.(huì) 凝.视(níng) 赫.赫扬扬(hè)C.忌讳.(huì) 鞠.躬(jū) 囫囵.(nún) 脚镣.手铐(liào)D.怵.人(shù) 国殇.(shāng) 诡谲.(juě) 喃.喃自语(nán)【点拨】B项,“侦”应读zhēn;C项,“囵”应读lún;D项,“怵”应读chù,“谲”应读jué。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B )(2分)A.瘦削鼎盛威严无可奈何B.收览怯懦雕塑骂骂咧咧C.犀利拾掇麻利另请高明D.景仰凄惨雷霆咬牙跺脚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A.某景区用“纣王妲己”做宣传,真是哗众取宠....,自毁长城。
B.雕梁画栋....的古戏台,演绎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C.小明写完作业,关了灯,蹑手蹑脚....地上床睡觉。
D.一场暴雨把我困在了公交站台,正在我无可奈何时,朋友齐鑫拖泥带水....地出现在我面前。
【点拨】“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这里属望文生义。
4.(巴中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A.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点拨】A项,语序不当,“表决、推举和讨论”应改为“推举、讨论和表决”;B项,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D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活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6分)“戏”最初源于祭sì( )活动,也是军队作战前的一种仪式。
金文从戈,为人手持兵器,在鼓声中比武角力之意。
金文写法各不相同,小篆将不同的写法进行归纳,并统一了字形。
又因戏是模仿作战和狩.(A.shǒu B.shòu)猎的动作,并非真实生活,故被称为“戏耍”,由此引申为演戏、歌舞、杂技等游艺活动。
隶书变小篆圆弧笔画为直方,今简化字统一写作“戏”。
(1)根据以上文字提示,就“戏”字字形的演变过程进行排序。
( )(2分)(2)根据拼音书写汉字,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分)祭sì( ) 狩.(A.shǒu B.shòu)猎(3)以下选项中“戏”的字义为演戏、歌舞、杂技等游艺活动的是( )(2分)A.嬉戏B.戏谑C.蛟龙戏水D.假戏真做2.学校将举行诗歌朗诵会,请补全下面的开场白。
(9分)古诗是一行行“英雄泪”。
功业未建,思乡难归,范仲淹“人不寐,(1) ”(《渔家傲·秋思》);英雄末路,知音难觅,秋瑾“(2) ?青衫湿”[《满江红》(小住京华)];十五从军,归不见亲,将士“出门东向看,(3) ”(《十五从军征》);抗元失败,形势险恶,文天祥“(4) ?”(《过零丁洋》)。
古诗也是一幅幅“风景图”。
如塞外八月,岑参用梨花妙喻早雪:“(5)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古诗还是一曲曲“尽忠歌”。
如辛弃疾梦回疆场,渴望建功立业,抒写“(6)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愿景。
3.假若你是【材料】中被礼让的外地车主、正在排队的游客、被提供免费住所的旅人,请任选一种情境,用得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当时的心情。
(2分)【材料】2023年3月以来,淄博烧烤火了,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赴淄赶烤”。
最是一城好风景,半缘烟火半缘君。
烧烤火热,美在“淄”味,更美在淄博人。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1.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汉字。
(2分)(1)公输bān()(2)敝yú()(3)fù()鱼(4)jīng ()国(5)一dān()食(6)cù()尔而与之(7)gǒu()得(8)lǐ()泉2.下列加点字拼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A.拂士(bì)米粟(sù)行拂(fú)胶鬲(gã)B.至于郢(yíng)侮臣(wǔ)荆国(jīn)胡不见(xiàn)我于王C.窃(qiâ)锦绣(jǐn)褐(hâ)糠糟(zāo)犀(xǐ)D.鼋(yuán)鼍楩(biān)楠(nán)牒(diē)圉(yǔ)3.解释加点字(3分)(1)子.墨子()(2)起.于鲁()(3)吾义.固不杀人()(4)胡.不已.乎()()(5)舍其文.轩()(6)舍其粱肉..耳()..()(11)故不为苟.得也()(12)贤者能勿丧..()(7)攻城之机变..()(8)而.曰()(9)楚寇.()(10)邻有敝舆4.下列四组加点字用法和释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利地利不如人和兵革非不坚利也 B而委而去之呼尔而与之C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D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非独贤者由是心也5.不是反问句的一项是()(2分)A.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B.此为何若人?C.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D.宋何罪之有?6.指出通假字,并解释(5分)(1)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含义()(2)公输盘诎()通()含义()(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通()含义()(4)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含义()(5)故患有所不辟也()通()含义()7.朗读停顿正确的是()(2分)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B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试卷和参考答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试卷和参考答案一、积存运用(15分)1.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庄子曰:“请循其本。
”(xún)B.由是那么能够辟患而有不为也(pì)C.然胡不见我于王(xiàn)D.米粟非不多也(s ù)2.以下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非梧桐不止,非楝实不食。
B.蹴而就之,乞人不屑也。
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3.古诗文默写。
(4分)(1)云横秦岭家安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吊影分为千里雁,。
,一晚上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3)在《鱼我所欲也》中作者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生”与“义”问题,请写出原句。
4.仿照例如,运用古诗文名句,再写一句话。
(共4分)例如: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
仿写:结识古仁人,。
5.有一天,马克·吐温与一名夫人对坐。
他对她说:“你真漂亮。
”夫人高傲地回答:“可惜我实在无法一样地称赞你。
”(3分)若是你是马克·吐温,你如何委婉得体地否定自己适才的话,并表现出毫不介怀的神态?二、阅读明白得(45分)(一)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6~10题。
(18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但是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④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6.说明以下句中加点词语。
(4分)(1)环而攻之而不胜()(2)但是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3)池非不深也()(4)委而去之()7.翻译下面的句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underset\cdot错\underset\cdot误的一项是()A.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B. 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C.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D. 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答案】B【解析】“他一直在种树”是一个完整的表达句末应该用句号 B错误故选B.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小姨B. 不了解情况就不要在一旁袖手旁观地乱发议论C. 车厢里有时喧闹有时寂静静得可怕D. 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答案】B【解析】A项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不合语境使用错误C项寂静没有声音很静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项神志不清①神志错乱②精神错乱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B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走进故宫大殿金碧辉煌的布置就映入眼帘让我难以忘怀B. 绿树和鲜花把广场点缀得格外美丽C. 我模糊地记得这件事的每一个细节D. 这景色充满着田园味幽雅恬静秀美如画【答案】C【解析】A项映入眼帘某物进入视线之内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项格外①表示超过寻常②额外另外符合语境使用正确C项模糊①不分明不清楚②使模糊不合语境使用错误D项幽静幽雅寂静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C4.下列句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句话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B. 新闻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剧本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C. 《左传》《孟子》《资治通鉴》《论语》《礼记》都是儒家经典著作D. “通过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使人们了解了气候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这句话句子成分残缺修改时应将“通过”或“使”删去【答案】C【解析】C.错误按照隋唐以来定型并逐渐流行开来的四部分类法中国古代的典籍可以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分“经”部主要是儒家的经典由《诗》《书》《礼》《易》《春秋》组成的“五经” 很早以前就是知识分子的必读书其后又增至“七经”“九经““十二经” 到宋朝时有了“十三经”的说法它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资治通鉴》属于编年体史书不属于儒家经典著作故选C.5.下列表述\underset\cdot不\underset\cdot正\underset\cdot确的一项是()A.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病的四种方法望诊是第一步即观察病人气色B.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等《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马生的一篇赠序C. 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丰年后来把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D.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后以“采薇”比喻遭贬谪【答案】D【解析】D.伯夷、叔齐对周武王伐纣的行为嗤之以鼻誓死不作周的臣民也不吃周的粮食他二人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故后世以“采薇”比喻隐居不仕故选D.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有登高望远、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B. 在古代兄弟排行中伯是老大叔是老二仲是老三季是老四C. “不忘初心”“热爱生命”“敬畏自然”“难忘今宵”四个短语都是动宾短语D. 在二十四节气中处暑属于秋季芒种属于夏季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答案】B【解析】B项在古代兄弟排行中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老四最小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underset\cdot错\underset\cdot误的一项是()A. 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B. 《我爱这土地》《北方》《黎明的通知》是诗人艾青的作品充满着强烈的爱国情感C.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往往带有很强的讽刺意味比如《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在引人发笑的同时也发人深省D. “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常用的敬辞还有令郎、惠顾、赐教、高见、贤弟、贵姓等【答案】C【解析】C.”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错《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8.(1)形容波浪又大又急8.(2)形容水石等很明净【答案】(1)波涛汹涌【解析】(1)根据“形容波浪又大又急”可推出答案注意“汹”“涌”的正确书写【答案】(2)微波粼粼【解析】(2)根据“形容水石等很明净”可推出答案注意“粼”的正确书写9.从下面备选词组中选择恰当的项填入这段文字的空缺处枣儿________ 枣儿________ 要吃枣儿喊________ 爹娘给个________ 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________过年吃备选词语a.娃娃 b.竹竿竿 c.甜 d.香 e.爹娘【答案】C, d, e, b, a【解析】考查学生准确用词,根据事物的特点选择准确的答案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课文《枣儿》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读一读想想它在剧中起什么作用【答案】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气媳的特定情境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解析】本题是分析记叙文中的过渡与照应这里要结合两次出现同- -首童谣的位置与情境来分析它的作用可以从结构照应上与主题内容的升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结构上前后响应,主题思想得到了深化。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箪.食dān 蹴.尔jiù不屑.xiè侍奉.fēnɡB.倾颓.tuí存恤.xù疲弊.bì乐.毅yuèC.恢弘.hónɡ裨.补pí行.阵hánɡ崩殂.cúD.徜.徉chánɡ郡邑.yì楹.间yíng 貂.裘diāo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摧毁古雅充沛拒绝诲改 B.幽咽笑煞揣磨错综复杂C 浩荡携带惩罚直迷不悟D.岩隙曳屋抵御通力合作3.选出下列语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 ( )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B.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4.选出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 )A.贤者能勿丧耳(遗失) 呼尔而与之(助词,地) 妻妾之奉(侍奉) B.谓为信然(这样) 不可屈致(引来) 度德量力(估计)C.存亡之秋(时刻) 以遗陛下(给予) 猥自枉屈(害怕)D.性行淑均(善) 临池学书(书法) 推王君之心(考察)5.选出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B.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C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遂许/先帝/以驱驰。
6.选出下列诗句有误的一项 ( )A.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B.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C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判断题1.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
( )2.在《鱼我所欲也》中,作者提出丁“舍生取义”的观点,其中“义”就是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 )3.《鱼我所欲也》时而运用比喻论证,时而运用举例论证,时而运用正反论证,很有说服力。
第五单元检测卷(1)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A.玄.衣(xián)落.子(lào)焚.烧(fén)B.怯.懦(qiè)污秽.(huì)忌讳.(huì)C.舒散.(sǎn)睥睨.(nì)哄.笑(hōng)D.拾掇.(duo)迸.射(bìng)地契.(qì)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囫囵鞠躬驰骋哗众取宠B.犀利邢具吹笙另请高明C.凝视嫖赌玄晕喃喃自语D.煞白富裕伫立雕粱画栋3.(湖南衡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南岳衡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B.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
D.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4.(山东济宁)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调查显示:消费投诉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服务类消费关注度高,二是互联网广告投诉增长。
B.是大半夜里起来看球赛?还是美美地睡上一觉呢?作为球迷,很多人心里会有些纠结。
C.来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游客都要游览“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体验传统文化。
D.在“做一天上海人”的特色活动中,全体师生一起了解了上海的历史、体验了上海的生活。
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屈原(节选)》是正气歌,它以史为题材,以剧为形式,以诗为灵魂,“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表现了抗战时期人民的抗战要求和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
B.《天下第一楼(节选)》中的罗大头曾为店里立过功,他居功自傲,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不动就要撂挑子不干。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测试卷 总得分_________基础知识及运用 (30分)1.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汉字。
(2分)(1)公输b ān ( ) (2)敝y ú( )(3)f ù( )鱼 (4)j īng ( )国 (5)一d ān ( )(6)c ù( )尔(7)g ǒu ( )得 (8)l ǐ( )泉2.下列加粗字拼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 .拂士(b ì) 米粟(s ù) 行拂(f ú) 胶鬲(g ã)B .至于郢(y íng ) 侮臣(w ǔ) 荆国(j īn ) 胡不见(xi àn )C .窃(qi â) 锦绣(j ǐn ) 褐(h â) 糠糟(z āo )犀(x ǐ)D .鼋(yu án ) 楩(bi ān )楠(n án ) 牒(di ē) 圉(y ǔ)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
(3分)(1)子墨子( ) (2)起于鲁( )(3)吾义固不杀人( ) (4)胡不已乎( )( )(5)舍其文轩( ) (6)舍其粱肉( )(7)攻城之机变( ) (8)而曰( )(9)楚寇( ) (10)邻有敝舆( )(11)故不为苟得也( ) (12)贤者能勿丧耳( )4.下列四组加点字用法和释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1分)⎪⎩⎪⎨⎧∙∙何若人为此楚造云梯之械为公输盘A. ⎪⎩⎪⎨⎧∙∙攻宋也之臣以王吏之愿借子杀B. ⎪⎩⎪⎨⎧∙∙公输盘见于是我于王见胡不C. ⎪⎩⎪⎨⎧∙∙不争,争而不得而知争所有余而杀所不足D. 5.下列句子不是反问句的一项是( )(1分)A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B .此为何若人?C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D .宋何罪之有?6.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它的含义。
(5分)(1)公输盘不说。
()通()含义()(2)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通()含义()(3)子墨子九距之。
()通()含义()(4)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通()含义()(5)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通()含义()(6)寡助之至,亲戚畔之()通()含义()(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通()含义()(8)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含义()(9)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通()含义()(10)故患有所不辟也()通()含义()7.下列各句与课文原句相同的在括号内打“√”,不同的打“×”。
(1分)(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米粟非不多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8.选出加粗词词义相同的一组()(1分)A.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年谢庄办团C.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入之迂也D.行拂乱其所为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9.译文(1)翻译下列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译: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造好后,将要用来攻打宋国B.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译:宋国没有罪,却要攻打它,不能算是仁爱C.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译:假如现在这里有个人,舍弃他的彩饰的漂亮车不坐,邻居有辆破车,却想去偷它D.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译:楚国的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土地,方圆才五百里。
这就好像破车同漂亮的车一样(2)判断下列译文的正误,将正确的译文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
(3分)①委而去之。
()A.受委屈而离开他。
B.放弃城而逃跑。
C.受委屈到哪儿去。
②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过去的君子有的不打仗,打仗的就一定能取胜。
③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A.因此使他的心受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了他不行的方面。
B.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增长了他的才干。
C.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动了心,忍耐住性子,增长了他的才干。
④池非不深也。
()A.护城河不是不深啊。
B.水池不是不深啊。
C.池塘非常不深啊。
⑤曾益其所不能。
()A.增加了他不行的方面。
B.增长了他的才能。
C.曾经更加强了他的才能。
⑥兵革非不坚利也。
()A.士兵和皮革不是不坚定锋利啊。
B.兵卒和铠甲不是不精良啊。
C.武器和装备不是不精良啊。
10.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
(3分)(1)《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
孟子是战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
《孟子》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2)“寡助之至”导致“亲戚畔之”,那么“多助之至”的结果就是“天下顺之”。
()(3)这两篇短文,论述的中心都是文章的题目。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这句话是从一个国家存亡的角度来说明“死于安乐”的道理。
()(5)《公输》一文选自《墨子·公输》,《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
墨子,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6)《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庄子·秋水》。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
庄周是春秋时宋国人,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11.下面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那难道不是你的作文本吗?改为陈述句:那是你的作文本。
B.真正的政治家都努力读书。
改为双重否定句: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
C.这套西装式样好,做工也考究。
改为否定句:这套西装式样好,做工也不错。
D.难道我还不懂得这个道理吗?改为陈述句:我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12.加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几个句子恰当的顺序是()(2分)南极是一个冰雪有2000米厚的大陆,__________________①1983年7月,测得最低温度为零下89.2℃。
②在南极点,年平均温度达零下50℃。
③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大陆在等待着我们去征服。
④它是世界上最寒冷、风最大的地方。
A.①②④③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③④①②1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句子,同上句衔接得好,表达意思恰当的是()(2分)①怎样精读?或一遍一遍地读,或在书上批注,或写阅读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残疾人靠货真价实的工作赢得光荣。
当然,我们也不能没有别人的帮助,自尊不意味着拒绝别人的好意。
只想帮助别人的好意。
只帮助别人而一概拒绝别人的帮助,那不是强者,那其实是一种心理的残疾,因为事实上,_________________。
A.①动手写批注或阅读笔记,效果肯定好于只是一遍一遍地读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D.①动手写批注或阅读笔记,效果肯定好于只是一遍一遍地读②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C.①一遍一遍地读,效果不如写批注或阅读笔记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不需要别人的帮助D.①一遍一遍地读,效果不如写批注或阅读笔记②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14.如果你忙得不可开交,这时有人请你帮忙,你回答得最得体的一项是()(1分)A.急什么,没见我正忙着吗?你先等会儿吧B.不行,我正忙,去不了,你等着吧C.没关系,我把事情办完就来,您先等会儿D.真抱歉,现在正忙,请你稍等,我过会儿就去给你帮忙阅读(40分)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一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sì)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6分)1.解释下列加粗的“为”字。
(2分)①为天下富()②为与此同类()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2.翻译句子“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选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楚宋两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一对照,推出楚王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分)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4分)1.这段文字的出处是()(1分)A.《论语》B.《孟子》C.《韩非子》D.《列子》2.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3分)(1)守城一方的防卫条件具体表现在哪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攻城一方“环而攻之”所凭借的条件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分)1.这段文字阐述了什么道理()(1分)A.人若处于困难之中,国家处于忧患之中就一定要灭亡的道理。
B.人只有处于困境才能有作为,国没有忧患才能发展的道理。
C.人若处于困境,就无法发挥才能,国无忧患则往往要遭到灭亡的道理。
D.人处于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2.文中六个“于”可作“受到”、“在”、“使”三种解释,请分别指出。
(3分)A.“困于心,衡于虑”中的两个“于”字可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征于色,发于声”中的两个“于”字可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于”字可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两个动词作名词用的词,请找出来并解释。
(2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本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过痛苦斗争过程而得到的好处是什么?(用文中的三个字概括)(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造成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齐桓公伐楚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