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物体表面消毒记录.
- 格式:pdf
- 大小:71.50 KB
- 文档页数:2
好好学习社区
微生物实验室清洁消毒记录
日期时间工作内容操作人备注
□顶棚清洁□墙壁清洁□设备清洁
□回风口清洁□地面清洁
□臭氧消毒,时间:
□其他,
□顶棚清洁□墙壁清洁□设备清洁
□回风口清洁□地面清洁
□臭氧消毒,时间:
□其他,
□顶棚清洁□墙壁清洁□设备清洁
□回风口清洁□地面清洁
□臭氧消毒,时间:
□其他,
□顶棚清洁□墙壁清洁□设备清洁
□回风口清洁□地面清洁
□臭氧消毒,时间:
□其他,
□顶棚清洁□墙壁清洁□设备清洁
□回风口清洁□地面清洁
□臭氧消毒,时间:
□其他,
□顶棚清洁□墙壁清洁□设备清洁
□回风口清洁□地面清洁
□臭氧消毒,时间:
□其他,
更多优惠资料下载:德信诚培训网。
实验室消毒制度是指对实验室工作区域、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进行定期消毒的规定和流程。
实验室消毒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安全,预防交叉感染和实验结果受污染的风险。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实验室消毒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消毒目标范围及频率1. 实验室区域:(1)实验操作台面: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如实验操作台面污染明显,应及时进行消毒。
(2)实验室地面: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如实验室地面污染明显,应及时进行消毒。
(3)实验室储存柜:每月至少消毒一次,如实验室储存柜污染明显,应及时进行消毒。
2. 实验器材:(1)试剂瓶口: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2)试管和培养皿:使用前、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3)传递器具: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3. 实验材料:(1)供试物品表面:每次使用前、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2)供试物品容器: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
二、消毒方法1. 实验室区域消毒:(1)实验操作台面: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浸湿清洁布进行擦拭,确保整个操作台面均匀受到消毒。
(2)实验室地面:使用消毒液进行拖地清洁,消毒液的浓度根据职业病防护要求进行配制。
(3)实验室储存柜: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浸湿清洁布进行擦拭,确保整个储存柜均匀受到消毒。
2. 实验器材消毒:(1)试剂瓶口: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进行擦拭,确保试剂瓶口受到消毒。
(2)试管和培养皿: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时间为15-30分钟。
然后用清水进行冲洗,确保试管和培养皿没有残留的消毒剂。
(3)传递器具: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进行擦拭,确保传递器具表面受到消毒。
3. 实验材料消毒:(1)供试物品表面: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进行擦拭,确保供试物品表面受到消毒。
(2)供试物品容器:使用75%酒精或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时间为15-30分钟。
然后用清水进行冲洗,确保供试物品容器没有残留的消毒剂。
三、消毒操作规范1. 操作前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和实验服。
实验室清洁、消毒制度1.目的: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将事故可能性降为最小。
2. 范围:基因扩增实验室3. 责任人:4. 实验室的清洁与消毒:4.1 根据卫生部《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本实验室选用消毒液为次氯酸钠溶液,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浓度。
4.2 消毒4.2.1物体表面的消毒:实验前和实验后,由工作人员分别在试剂准备区、标本处理区、扩增分析区用各区专用工具0.2%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洗地面、桌椅,待地面、桌椅干了之后,用清水再将地面桌椅擦拭一次;各室清洁工具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洗净晾干。
抹布和拖把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洗净晾干。
4.2.2每周将工作服交院洗衣房洗涤消毒,不同实验区的工作服隔开洗涤。
4.3 工作台面用0.2%含氯消毒剂消毒后,再用75%的酒精擦拭一遍。
紫外线消毒照射消毒两小时。
4.4 若被明显污染,如标本外溢、溅泼或器皿打破、洒落于表面,应立即用0.2%含氯消毒溶液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物表面,保持30-60分钟再擦。
拖把用后浸于0.2%含氯消毒剂溶液内至少l小时。
4.5 若已知被肝炎病毒污染,应用0.2%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至少30分钟。
4.6 实验结束后将浸泡在废液缸内的离心管、吸头交给卫生人员按医院规定处理并填写交接记录。
4.7 实验前对各区进行至少30分钟的紫外线照射并通风。
4.8 实验结束后使用0.2%含氯消毒剂对各区实验台面、地面和紫外灯管进行擦洗后,打开室内、移动紫外灯照射并打开通风设备通风至少60分钟。
4.9基因扩增实验室消毒液配制:4.9.1 实验室消毒液分别在各区即用即配。
4.9.2 本室所用消毒液。
(1)物体表面消毒液:0.2%含氯消毒剂;(2)地面消毒液:1000mg/L有效氯溶液;(3)生物废弃物消毒液:0.2%含氯消毒剂;5.耗材的消毒5.1 本实验室所使用的吸头、离心管在使用前均需用压力蒸汽121℃102.9kPa灭菌20-30分钟。
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为防止疫情输入校园从而发生校园聚集性疫情,确保新学期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平稳运行,需要做好校园重点场所防控工作。
清扫和消毒所有场所,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调整清洁和消毒频率,按照不同场所特点开展预防性消毒,对门房、教室、办公室、运动场所、实验室、食堂、宿舍、公共浴室、卫生间、生活垃圾箱、教职工宿舍等重点区域加强防控监管。
一、门房1、门房每天两次预防性消毒。
时间上午7:00下午2:00;2、每次消毒必须有负责人登记签字;3、门房保持开窗通风,室内保持清洁;4、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门岗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两次。
二、教室、办公室成立学校疫情防控教学区工作小组,落实任务到人,责任到岗,监管到位。
确保所有进入人员均经过体温检测和登记;确保区域环境清洁通风,进行教室、厕所等环境消毒;保障开水供应,确保洗手设施充足。
1. 返校前(1)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教学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连续2天—班主任负责(拍照反馈);(2)教室、厕所每日早、中、晚打开门窗通风至少3次,每次≥30分钟,连续2天—班主任负责(拍照反馈)。
2. 返校后(3)预防性消毒工作加强通风:保持教室、厕所等部位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天气适宜时,可全天候开窗通风;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教学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日两次;负责人:班主任安排一位老师负责消毒;各班由班主任负责,早、中、晚各一次,每次消毒须有记录。
三、活动场所1. 保持室内运动空气流通和清洁消毒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30分钟,确保室内有足够新风量;天气适宜时,室内运动场所全天候开窗通风;分别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运动场所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返校前连续消毒2天,返校后每日消毒两次;负责人:活动室白中华早、中、晚各一次,每次消毒必须有记录。
四、实验室实验室通风、消毒管理同教室。
富顺县人民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紫外线消毒空气登记年月
记录说明:1、此表格适用于紫外线灯管分区域固定安装消毒的登记;
2、“累计时间”按小时累加;
3、“灯管擦拭”记录具体操作时间,如果当日只擦拭某1个区域的灯管,需注明区域;
4、“备注”栏用于记录紫外线灯强度检测、更换灯管等特殊事项.
富顺县人民医院科室紫外线消毒空气登记
记录说明:1、此表格适用于使用同一根移动式紫外线灯管消毒多个地方的登记;
2、“累加时间"按小时累加;
3、“灯管擦拭”记录具体操作时间;
4、“备注”栏用于记录紫外线灯强度检测、更换灯管等特殊事项。
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附消毒记录表)为了防止疫情在校园内传播,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学校制定了清洁和消毒制度。
针对不同的场所,采取不同的消毒措施,确保防控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门房是学校的重要入口,每天需要进行两次预防性消毒,时间分别是上午7点和下午2点。
消毒时,必须有负责人登记签字,并保持门房室内的通风和清洁。
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门岗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教室和办公室是研究和工作的场所,学校成立了疫情防控教学区工作小组,落实责任到岗。
在返校前,需要进行连续两天的教室和物体表面消毒,并开窗通风至少3次。
返校后,每天需要进行两次消毒,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同时,确保所有进入人员经过体温检测和登记,保障开水供应和洗手设施充足。
活动场所需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消毒,每天至少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运动场所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天需要进行两次消毒,并保持记录。
实验室的通风和消毒管理同教室,每天需要进行三次消毒,并保持记录。
食堂是学校的重要场所,需要保持环境消毒和通风。
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食堂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每天需要进行两次消毒,并实行“一人一具一餐一消”制,使用专业化的消毒餐具或一次性使用餐具。
同时,确保天气适宜时全天候开窗通风。
负责人:xxx,每次消毒必须有记录。
六、公共浴室为保证公共浴室的卫生和安全,我们要采取以下防控管理措施:1.保持公共浴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洁消毒:1)每日使用前后应打开窗户进行自然通风,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2)天气适宜时,全天候开窗通风;3)采用擦拭消毒法和喷洒消毒法对公共浴室区域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返校前连续消毒2天,返校后每日消毒两次。
总负责人:xxx,每次消毒必须有记录。
七、公共卫生间为保障公共卫生间的清洁和卫生,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1.清洁:1)公共卫生间保洁措施,地面墙壁及时清洗;2)公共卫生间室内有空气流通,适当的照明,无异味;3)共卫生间便器及时清洁,无粪迹、尿迹等其他污物。
实验室日常清洁记录表
概述
本文档记录了实验室的日常清洁记录,以确保实验室的卫生环境和工作效率。
清洁记录表
以下是实验室的清洁记录表:
清洁项目说明
以下是实验室日常需要清洁的项目和注意事项:
1. 实验台面和仪器清洁:使用适宜的清洁剂和布类清洁工具,定期清洁实验台面和仪器表面,除去污垢和细菌。
2. 水槽和洗手台清洁:每天清洁水槽和洗手台,确保水槽中无杂质和污垢,洗手台面干净。
3. 实验室垃圾处理:保持实验室内外的垃圾桶清洁,并按规定分类处理实验室产生的垃圾。
4. 地面清洁:定期清洁实验室地面,除去污垢和灰尘。
5. 通风设备清洁:定期清洁实验室通风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和良好通风效果。
6. 实验室器皿清洁:在实验结束后清洗和消毒实验室使用的器皿,并妥善存放。
7. 其他注意事项:根据实验室具体要求,进行其他常规清洁工作,如擦拭橱柜、清洗窗户等。
清洁人员责任
清洁人员有以下责任:
1. 按照实验室规定的清洁计划和流程进行清洁工作。
2. 定期检查并记录日常清洁情况,确保清洁工作的及时性和规范性。
3. 发现实验室卫生问题及时上报,协助解决问题,确保实验室环境卫生和安全。
备注
在清洁记录表中,可填写一些额外的备注信息,如实验室卫生情况、清洁项目的注意事项等。
以上是实验室日常清洁记录表的内容,希望能对实验室的卫生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滦南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室消毒记录
(1)对污染区地面、台面、椅子、门把手、物品柜、冰箱等物体表面,每日含有效氯1500mg/L消毒液擦拭一次。
(2)对使用过的吸管(含一次性)、玻片、样品杯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再移交废物处理部门。
(3)对大小便标本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四小时后在移交废物处理部门,所有血液标本需高压灭菌后才能送出实验室。
(4)每天工作完成后用75%的酒精清洗,擦拭加样枪。
(5)工作区域每日用紫外线作空气消毒一次,每次1h做好记录。
(6)清洁工具分开使用、分开存放。
污染区的抹布、拖把每次用后先浸于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中30min,再洗清拧干,放指定塑料桶内或悬挂备用。
实验室器械消毒记录
摘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实验室器械消毒记录的模板和要求,以确保实验室器械的安全和卫生。
背景
实验室器械的消毒是保证实验室环境卫生和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器械消毒记录能够追踪每一个器械的消毒情况,确保实验过程的可靠性。
模板
实验室器械消毒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器械名称:记录器械的名称和编号。
2. 消毒日期:记录消毒操作的日期。
3. 消毒方法:记录使用的消毒方法,如高温蒸汽消毒、化学消毒等。
4. 消毒剂浓度和浸泡时间:记录使用的消毒剂的浓度和浸泡时间。
5. 消毒人员:记录进行消毒操作的人员姓名。
6. 检验结果:记录器械的消毒效果,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要求
为了确保实验室器械的卫生安全,以下要求应注意:
1. 消毒前应先清洗器械,确保器械表面没有残留物。
2. 消毒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 消毒剂的使用应遵循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标准。
4. 对于易受污染的器械,消毒频率应增加。
5. 消毒记录应保持完整和可追踪,便于监管和检查。
结论
在实验室中进行器械消毒是确保实验室环境卫生和实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器械消毒记录有助于追踪和管理器械的消毒情况,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时间物品名称用药用量消毒方式执行者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
操作台,门84消毒液稀释液20ml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