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和举例说明材料感觉物性(质感)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96 MB
- 文档页数:5
CLOTHING AND DESIGN服装与设计-12-浅析材料质感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王玥琪(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辽宁大连116048)摘要:以往由于体验经济的到来,单一的设计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已经很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材料作为用户接触产品造型的“初体验”,对于在材料中让消费者感到独特体验则至关重要。
本文从材料的质感、视触觉、视触觉结合材料的设计等方面分析了材料结合视触觉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效果。
关键词:质感;视觉质感;触觉质感;感受中图分类号:TB47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19)04-0012-01在体验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新科技也在不断发展,其中工艺材料也是发展飞速的一环,消费者不再单一的满足于普遍的物质需求,而是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在日益扩大,而对产品也不再满足于其单纯的功能,而是在感受层面有了更多的需求。
而材料作为产品最主要的部分在设计当中应当被重视,材料是造型主体物质基础,并且也是满足功能需求、体现结构的基本要素,而消费者初次体验时的感受都来自于材料,材料除自身固有的功能特性,它的质感也是一种特征,质感可以传达给人类一种感官上的一种情感信息。
设计材料本身的自然特征和质感特征不仅保证了产品功能的形态,而且在视觉和触觉感受上也为消费者带来最直观的和最具感性的体验。
1材料的质感“质感”在工艺美术专业中有时也称为质地,物体作用于人的视知觉所产生的感受,也就是物体表面的粗细、软硬、纹理等不同状态在人的心理上引起的反映。
[1]另有物体表面状态对于人的视觉上产生的感受,即物体的软硬程度在心理上的反映的说法。
虽然质感一般是通过触觉来说来进行感受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视觉和触觉的是同时工作的,有了感观和心理记忆,所以人们可以凭着视觉就能够感受到物体表面的质地。
例如金属、木材、玻璃等材质的软硬、粗细、粗糙等外观的感受。
根据不同的研究角度,质感可以分为两种定义,一是根据自身的物理条件分为自然质感与人为质感;其二是根据感官角度,又可分为视觉质感和触觉质感。
质感与材料在设计中的角色在设计领域中,质感与材料是至关重要的元素,它们在设计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质感和材料的选择不仅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外观和触感,还能够传达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情感和理念。
本文将探讨质感与材料在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合理运用它们来创造出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作品。
首先,质感在设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质感是人们对物体表面特性的感知,包括光滑、粗糙、柔软、硬朗等。
在设计中,通过合理运用不同的质感可以为作品赋予丰富的层次和立体感,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吸引力。
例如,在室内设计中,通过运用不同材质的家具和装饰品,可以营造出丰富多彩的空间氛围,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舒适和温馨。
其次,材料的选择也是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表现方式,能够为作品赋予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设计师需要根据作品的需求和设计理念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可以提升建筑的质感和美感,同时也能够增加建筑的耐久性和实用性。
质感与材料的选择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视觉上的美感,更重要的是能够传达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情感和理念。
通过合理运用质感和材料,设计师可以将自己的创意和思想融入作品中,使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独特性。
例如,在产品设计中,通过选择特定的材料和质感,可以突出产品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并传达产品的品牌形象和理念。
总的来说,质感与材料在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影响着作品的外观和触感,还能够传达设计师想要表达的情感和理念。
设计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质感和材料的选择,以确保作品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通过合理运用质感和材料,设计师可以创造出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作品,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材料感觉特性的分析班级:工设101姓名:赵宇辰学号:201009010130材料感觉特性的分析灯具产品材料分析材料感觉特性包含两个基本属性:生理心理属性:材料表面作用于人的触觉和视觉系统的刺激性信息,如粗犷与细腻、粗糙与光滑、温暖与寒冷、华丽与朴素、浑重与单薄沉重与轻巧、坚硬与柔软、干涩与滑润、粗俗与典雅、透明与不透明等基本感觉特征;物理属性,即材料表面传达给人的知觉系统的意义信息,也就是材料的类别、性能等。
主要体现为材料表面的几何特征和理化类别特征,如肌理、色彩、光泽、质地等。
1.木质灯具分析:木材以它独有的色、质、纹等特性受到人们的珍爱 ,并广泛地应用于建筑、家具、室内装修等生活环境之中。
此种材质的灯让人感到十分自然,协调,亲切,古典,手工,温暖,感性。
让室内处于一种温馨的环境中。
让人感到安逸舒适。
材料对视觉器官的刺激因其表面特性的不同而决定了视觉感受的差异。
材料表面的光泽、色彩、肌理、透明度等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质感,从而形成材料的精细感、粗犷感、均匀感、工整感、光洁感、透明感、素雅感、华丽感和自然感。
此灯具极具素雅感。
灯光色感柔和亲切。
2.陶瓷灯具分析: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一种民俗艺术,民俗文化,因此,它与民俗文的关系极为密切,表现出相当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广泛地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世态人情和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审美价值、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
每一件陶瓷作品都由陶瓷材质、造型和装饰三个基本要素有机统一组成的整体,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文化特征。
陶瓷器皿在实用的前提下,具有造型规整、装饰多样、内涵丰富的特点,陶瓷艺术装饰经过数千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发展得相当完备,其装饰形式基本可以归纳为釉下彩、釉上彩、釉中彩、颜色釉和综合装饰五大类。
此灯具高雅,明亮,整齐,精制,凉爽。
是家居装饰中可以提高人文底蕴的必需品。
3.皮革灯具分析:此灯具给人柔软,感性,浪漫,手工,温暖的感觉。
其造型外观给人以时尚和现代的视觉冲击感,市场上流行的皮革制品有真皮和人造皮革两大类,而合成革和人造革是由纺织布底基或无纺布底基,分别用聚氨酯涂复并采用特殊发泡处理制成的,其感觉不如真皮极具自然与柔软的感官特性。
产品设计中的材质感表达在产品设计中,材质感的表达是至关重要的。
材质感可以使产品更加真实、有质感,并且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触感和视觉体验。
在产品设计中,选择适当的材质和合理运用材质感表达是一项关键工作,下面将介绍一些产品设计中常用的材质感表达方法。
色彩运用是材质感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
色彩是最直观的感知因素之一,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审美感受。
在产品设计中,通过适当运用不同材质的色彩来表达不同的质感,可以使产品更加生动有趣。
比如,在家具设计中,使用木材的自然质感结合深色调的色彩,可以营造出稳重、高级的氛围;而使用亮色调的金属材质,则可以表达出现代感和时尚感。
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与用户产生共鸣,提升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
质感纹理的运用也是表达材质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纹理是材质的外观特征,能够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触感上的真实感。
在产品设计中,通过合理运用不同材质的纹理,可以增强产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触感体验。
比如,在手机设计中,运用金属质感纹理的后壳,可以使手机看起来更加高端、大气;而使用塑料质感纹理,则可以表达出活泼、年轻的特点。
通过质感纹理的运用,可以使产品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并且增加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造型和线条的运用也是表达材质感的重要方式。
产品的造型和线条能够直接传递产品的材质特征和质感。
在产品设计中,通过合理运用不同材质的造型和线条,可以使产品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美感。
比如,在汽车设计中,通过运用流线型的外形和柔和的线条,可以增强汽车的动感和流畅感;而运用直线和棱角分明的造型,则可以突出汽车的稳重和力量感。
通过造型和线条的运用,可以使产品展现出不同的材质质感,从而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增强产品的美感和吸引力。
质感的表达还可以通过产品的重量和触感来实现。
在产品设计中,通过合理选择材质的厚度、硬度和重量,可以直接传递产品的质感和品质感。
比如,在月饼礼盒的设计中,选择厚重、结实的纸板材料,增加礼盒的质感和高级感;而在轻巧的电子产品设计中,选择轻薄材质和精细的做工,使产品更加便携、时尚。
材料设计的原理和实践应用案例材料设计是一种新型的材料科学,其发展与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材料设计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控制材料结构与微观形态,以及优化材料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在整体性能上实现目标材料优势和特殊性能的升级。
在该领域中涉及到了多种材料设计方法和工艺技术,包括分子模拟、化学合成、物理沉积、材料表面处理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材料设计的原理和实践应用案例,以及相关的材料设计工艺技术。
一、材料设计的原理1. 优化材料物理性能优化材料物理性能是材料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通过增加或减少特殊元素,调整材料中的结构和组成,以实现对材料物理性能的优化。
例如将不同数量的氧化剂添加到磁性材料中,可以改变其磁性性能,从而优化材料的物理性能。
2. 增强材料的化学性能增强材料的化学性能也是材料设计的原则之一。
通过合成、修饰材料表面、掺杂等手段,实现化学特性的改变,以增强材料的化学性能。
例如,在普通的硅电子材料中,掺杂稀土元素后能够增强材料的发光性能。
3. 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是材料设计的原则之一。
通过处理材料的内部结构,调整其晶体结构,可以改变其力学性能。
例如,在铝合金材料中,通过特定的冷处理方式可以改变其晶体结构,从而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二、材料设计的实践案例1. 材料设计在聚合物领域中的应用聚合物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通过聚合物的材料设计,可以实现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微观形态的精确控制。
例如,利用电解质液体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聚合反应将其与聚合物化合,可以制备出一类新型的超滤膜,用于水处理等方面。
2. 材料设计在电子材料领域中的应用电子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材料类别,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子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利用材料设计的原理,可以控制电子材料的组成与结构,以实现电子材料性能的优化。
例如,在半导体材料领域中,利用材料设计方法可以制造出微量晶点发光二极管,以实现高亮度、高效率的发光效果。
现代展示设计确定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人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对精神的取是无止境的。
现代展示造型设计更加专注于挖掘材料固有的表现力和新的加工工艺,在设计中充分表现材料的真实感和朴素、含蓄的夭然感,以深刻体现现代人在高科技时代对于自然和自然本质的追求,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无论是运用最富有人性特征的天然材料,还是新型的人工材料都能为展示设计增色不少。
材料科学的新进展使大量人工材料不断问,如各种新型金属材料、饰面材料、装饰玻璃等,为展示空间设计材料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来源,并增强了展示设计的时代感。
同时通过人工材料与天然材料的综合运用,形成不同的质感,丰富人们的视觉和触觉感觉,使展示空间设计的既有时代感又富有自然气息。
法国设计师艾立基姆指出,20世纪末期是设计开始沸的高潮,材质的混合运用及变化是一种充满惊喜的新经正确掌握材料的材质特性,赋予材料以生命,是展示设计的重要原则。
在设计中,设计师应熟练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能和感觉特性,及时掌握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发展动向,运用适当的技巧去处理适当的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各自的特性,从各种展示造型设计材料的特殊质感中获求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力,给人以一种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真正解决人类的需要,使所设计的展示空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徳马吉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
艺术设计中材料的物理性能分类及用途-艺术设计论文-艺术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艺术设计离不开材料,材料就是艺术设计的物质基础。
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材料按其物理性能和特性可细分为如下种类:1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钢、铁、铜、金、银、铝、钨、稀有金属等,是制造工业产品、家用电器、工具等的良好材料。
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热传导系数,导电性能好,呈不透明状态,有一定重量,易于成型,而且可以磨光、抛光并且具有较高的光泽。
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一类,就是用金、银、铜、锡等作为工艺材料,生产兵器、礼器、烹饪器、工具、乐器、食器、水器、铜镜以及各种装饰用品。
在手工业,相当多的新材料一经发现总是被用于工艺生产上,导致新工艺品类的产生,如青铜材料冶炼技术一旦成熟即被用来生产兵器、用具、工具和装饰品,在形成一个巨大工艺部类的同时,即产生了一整套金属工艺的技术与艺术方法。
到近现代,铝、钢等材料在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制成钢管家具和各种生活器皿。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发现了十几种稀有金属,稀有金属在冶金工艺中可以改善合金的性能,还可以作为陶瓷和玻璃上的色彩原料,能产生理想的美丽光泽。
金属材料分黑色金属材料(钢和铸铁)和有色金属材料(除铁以外的其他金属及合金)两大类。
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导热性、热膨胀性和磁性等。
金属按其密度可分为重金属和轻金属,即密度大于5的金属材料称重金属,小于 5 的称轻金属。
此外,工业上一般把熔点低于700℃的金属或合金称易熔金属或易熔合金。
衡量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强度、硬度、弹性、塑性、刚性、韧性、抗疲劳性和蠕变性等。
不同金属材料表现出的力学性能是不相同的。
金属材料最重要的力学性能是强度,即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抵抗载荷的能力越大,强度越高。
材料感觉特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案例一:swan chairSwan chair—1958年由丹麦设计师雅各布森所设计,其外观宛如一个静态的天鹅,线条流畅而优美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在制造技术上十分创新,椅身由曲面构成,完全看不到任何笔直的条,椅身为合成材料,包裹泡绵后在覆以布料或皮革,表现出雅各布森对材质应用的极致追求。
一次性成型玻璃钢内坯,四星亮光铝脚,表面抛光处理,拐弯处顺畅,光滑不留痕迹, 椅子可以360度旋转。
皮革包裹给人柔软,感性,浪漫,手工,温暖的感觉,用铝做成的支撑具有金属光泽给人坚硬,光滑,理性,现代,科技,放心的感觉。
案例二:雏菊雏菊—设计师阿尔比尼1950年的作品。
雏菊是当时流行的藤编家具中最著名的范例:材料是棕榈树干架子,白藤编织,海绵橡胶坐垫,笼子式的构造舒适又富有弹性,白藤编织显得透明和轻盈,包卷的椅面和扇形的椅背坐起来尤其舒服。
案例三:可堆积的儿童椅子设计师:马克.加奴索里查德.萨帕。
采用的材料是聚丙烯,设计了可以拆卸、堆积、和容易使用的椅子:它仿佛一个模块,可以在空间中组合和重叠,K999因而也变成了一种游戏以及孩子们造房子的一个元件。
塑料给人以人造,轻巧,细腻,艳丽,优雅,理性的感觉。
案例四:SGARSUL—摇椅1962年设计师嘉艾.阿乌莱狄的作品。
材料:榉木,橡胶海绵,阳极化处理的AL部件。
水滴形状的连续和弯曲的线条。
为减少缝纫的工作,椅面经过了多次修改,采用有弹性的布料,内装橡胶海绵。
这样的一个物品完成了“从长方形几何时代象缠绕的感性的过渡”,织物包裹海绵给人舒适、柔软的感觉;木材给人自然,协调,亲切,古典,手工,温暖的感觉。
案例五:BLOW 042 —充气扶手椅设计师:J.德•帕斯,D.杜尔比诺,P.罗马兹。
BLOW把沙发变成了动态的东西:轻、经济、容易移动、可压缩的极小。
设计师应用小汽艇的构成原理,用透明PVC材料,通过电焊各个部位的连接。
透明PVC给人轻巧、柔软、轻松的感觉,缺点是PVC会发热,如果坐的时间太长,它就会粘在腿上。
浅析材料感觉特性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作者:臧江嫚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2期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材料的制作加工方式不断发展,各种新材料也被陆续开发使用,材料不仅要具备基本功能特性,还要具备独特的感觉特性与情感。
当市场上同类的产品越来越多的时候,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从过去单纯的功能考虑转化为精神层次上的追求,采用不同的感性化的材质,往往可以使产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视觉效果。
本文研究了材料的感觉特性,探讨了材料感觉特性在产品设计中运用的方法及作用。
关键词:产品设计;材料;感觉特性;质感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187-01一、材料感性表达的划分形式材料感觉特性是人的感觉系统因生理刺激对材料做出的反映,或由人的知觉系统从材料表面特征得出的信息,是人对材料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它建立在生理基础上,是人通过感觉器官对材料产生的综合印象。
按照所凭借的感觉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讲人的感觉分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但在人们实际使用产品,感受才知道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视觉和触觉。
所以材料的感觉特性分为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我们可以进一步将其划分为粗犷与细腻,温暖与寒冷,华丽与朴素,浑重与单薄,沉重与轻巧,透明与不透明等基本感觉属性。
按材料本身的特性,又可分为自然质感和人为质感。
材料的自然质感是指材料本身所固有的成分,结构,物理化学特征和表面肌理所表现的质感。
材料人为质感是指人又目的地对材料表面进行工艺加工,使其呈现出材料本身不具备的表面特征。
二、材料感性与空间的关联性产品是具有一定形态的实体,作为实体它必然就要占据一定空间。
从认知层次上讲,产品的实体形式就是一个三维的几何空间,以三向坐标定位,有一种理性的思维来确定空间的秩序,是个要素之间达到均衡,和谐。
材料在具体的产品实体形式中也有着自己的空间的序列,诸如:并列、包含、交叠、对应等。
1.分析及举例说明材料感觉物性(质感)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质感设计对产品设计的主要作用质感设计在产品造型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良好的质感设计可以决定和提升产品的真实性和价值性,使人充分体会产品的整体美学效果。
在产品设计中,良好的触觉质感设计,可以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如各种工具的手柄表面有凹凸细纹或覆盖橡胶材料,具有明显的触觉刺激,易于操作使用,有良好的适用性;良好的视觉质感设计,可以提高工业产品整体的装饰性。
如材料的色彩配置、肌理配置﹑光泽配置,都是视觉质感的设计,带有强烈的材质美感;良好的人为质感设计可以替代或弥补自然质感的不足,可以节约大量珍贵的自然材料,达到工业产品整体设计的多样性和经济性。
质感是工业设计的三大感觉之一(形态,色彩,质感)
质感分为:肌理和质地
肌理:物面的几何细部特征,为形式要素。
如:大理石的自然纹理与仿大理石纹。
质地:物面的理化类别特征,为内容要素。
按照生理和心里的感觉可以将质感分为:触觉质感和视觉质感触觉质感是可以通过手和皮肤的接触面来感知物体表面的特征
皮革表面的纹理
视觉质感是靠眼睛的视觉而感知的物体表面特性视觉质感是触觉质感的综合和补充。
色彩和表面纹理
按照物理和化学特性可以将质感分为:自然质感(有机和无机)和人为质感。
有机自然质感:动物纹和植物纹
动物纹理质感植物纹理质感无机自然质感:金,石等等。
石头质感金质感
人为质感:皮革,玻璃等。
皮革质感
玻璃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