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第二页,共35页。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 央集权(zhōnɡ yānɡ jí quán)制度的
形成
第三页,共35页。
最新考纲展示 (zhǎnshì)
知识系统(xìtǒng)整 合
要点(yàodiǎn)史料 探究
高考教材连线
考点即时演练
第四页,共35页。
【典例】 (2015年江苏历史,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tiānzǐ)南 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 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系与血缘关系相结合的“家国一体”的政治框架。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演变:秦汉时期,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
治,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政治体系;唐宋时期,形成以三省六部制、二
府三司制为核心的中枢权力机构(jīgòu),以科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和较为
完备的监察制度,古代政治制度日臻成熟;明清时期内阁、军机处的出现,
第十二页,共35页。
【深化(shēnhuà)拓展】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 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 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 权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解析:C 通过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皇帝的权力受到“母后、外戚、宦官、权臣、 地方割据势力等”的制约,这实质(shízhì)上反映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后果,故 选C项。君主专制被推翻是在辛亥革命以后,A项不正确;材料中没有 涉及中央集权体制被破坏,B项不正确;D项与题干中“实质(shízhì)”这一限 定 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