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数学《科学计数法》
- 格式:ppt
- 大小:677.00 KB
- 文档页数:4
科学计数法教学目标:1.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并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10大的数.2.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空间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3.感受科学记数法的作用,体会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优越性及必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难点:指数的确定,探索归纳出科学记数法中指数与整数位之间的关系.教法与学法指导:教法:情景体验法、引导发现法.学法: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认识了100万有多大,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及书写下面的数据(用阿拉伯数字):师:你想到了什么?(生:这些数太大了,不好记。
比100万都大。
这些数据读和写都比较困难…)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书写这些较大数据的科学的方法,(引出课题)设计意图:学生感受到问题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实际问题,有了极大的探究热情.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问题1、回顾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算一算:102= 104= 106= 108=请学生讨论回答:(1)1015表示什么?(2)指数与运算结果中的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3)与运算结果的数位有什么关系?问题2、把下列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0=10000000=1000000000=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可以借助10的幂的形式来表示大数.(1)(3)组合,体现转化的思想3000=3×1000 1300000000=1.3×1000000000=1.3×10940000=4×10000 696000000=6.96×100000000=6.96×1010 500000=5×100000 300000000=3×100000000=3×108比如:1300000000=1.3×109,69600000000=6.96×1010, 300000000=3×10898000000=9.8×107 , 10100000000=1.01×1010, 61000000=6.1×107(板书)科学记数法: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 × 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设计意图:通过系列问题帮助学生对幂的意义进行回忆,弄清指数与其结果中零的个数的关系,使学生对科学记数法有初步的理解,并体会用幂的形式表示数的简便性从而导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学生能积极思考、交流,学会了从特殊到一般转化问题的方法,提升了概括问题的能力.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例1、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数据:(1)赤道长约40 000 000米;(2)地球表面积约为510 000 000 千米;师生共同完成.做一做:问题1(1)调查本校图书馆某个书架所存放图书的数量.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书需要多少个这的书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果.(2)调查本校的人数,如果每人借阅10本书,那么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藏书大约可以供多少所这样学校的学生借阅?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果.问题2(1)天安门广场大约可以容纳多少位受检阅的官兵?(2)如果1亿名群众排成一个方阵,那么所占用的场地相当于几个天安门广场?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大数,再次认识到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对大数进行描述,同时加深对科学记数法的理解.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争辩)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合理使用调查数据,在感受大数的同时体会科学记数法的优越性.四、探索规律,知识深化(1)请同学们回答问题并总结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大数的步骤.(2)完成下列练习:问题1.强强从图书馆查了一些资料,请你把其中的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人的大脑约有10,000,000,000个细胞;全世界人口约为61亿;中国森林面积约为128,630,000公顷;2002年赴韩国观看世界杯足球赛的中国球迷超过了1.5万人.问题2. 联合国劳工组织预计受2001年“9.11”恐怖事件的影响,全球旅游业可能有9×1 06人失业,美国保险公司安邦集团认为此次恐怖事件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将高达1×1012美元,其中仅美国市场的损失预计超过1×1011美元.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归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步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大数的步骤,先把原数的小数点往左移到最高位数的右下方,确定a的值;再数出小数点的位置向左移动了多少位,n的值就是多少,从而确定n的值。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0《科学记数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科学记数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的一个知识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科学记数法的概念、意义及其应用。
科学记数法是一种表示极大或极小数的方法,它将一个数表示成 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
通过学习科学记数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较大或较小数的表示方法,提高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整数、分数等基础知识,对于数的表示和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和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如理解 10 的幂次方、确定 a 的值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科学记数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学会将一个数表示成科学记数法的形式,能对较大的数进行简便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科学记数法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科学记数法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难点:确定科学记数法中 a 和 n 的值,以及科学记数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科学记数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科学记数法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科学记数法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应用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科学记数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着不同形式的数,用于课堂演示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气象观测中记录的温度、湿度等数据,引导学生关注较大或较小数的表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