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复习医学微生物学名师辅导讲义二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2014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汇总【完整版】
2医学伦理学
(3)协调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伦理要求
五、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伦理1.临终关怀伦理
(1)临终关怀的概念和特
点
(2)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
和要求
2.安乐死伦理
(1)安乐死的含义
(2)安乐死的伦理争议
(3)安乐死的实施现状3.死亡伦理
(1)死亡的概念
(2)死亡标准的历史演变
(3)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
义
3、医学心理学
4医学免疫学
5、医学微生物学
6、生理学
7、病理学
7、药理学
2.难逆性抗胆
碱酯酶药
(1)毒理作用机制(2)急性中毒3.胆碱酯酶复
活药
碘解磷定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五、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3)不良反应及中毒
九、镇静催眠药苯二氮类(1)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2)作用机制
十、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1.苯妥英钠(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
2.卡马西平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苯巴比妥、扑米酮临床应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0、预防医学综合
11、呼吸系统
12、消化系统
13、泌尿系统。
医学各专业《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医学微生物学》考试为笔试。
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系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的内容和要求1.细菌形态与结构重点掌握:细菌的典型与非典型形态,G +与G -菌的细胞壁结构及特点,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
一般掌握:测量细菌的单位,细菌的基本结构,革兰氏染色的意义及方法。
了解内容:细菌形态学的检查方法。
2.细菌的生理重点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速度,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意义。
一般掌握:细菌的生长曲线,分解代谢产物的意义了解内容:人工培养细菌的方法,常用培养基,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及人工培养细菌的实际意义。
3.消毒与灭菌重点掌握:消毒、灭菌、无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一般掌握:常用的热力杀菌法、紫外线杀菌法、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了解内容: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及影响作用的因素4.噬菌体重点掌握:噬菌体的概念、噬菌过程一般掌握:噬菌体的特性了解内容:噬菌体的应用5.细菌的遗传与变异重点掌握:遗传、变异、质粒的基本概念。
一般掌握:细菌的常见变异现象及变异的机制。
了解内容: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
6.细菌的感染与免疫重点掌握:细菌毒力、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的概念,构成细菌侵袭力的因素,细菌内外毒素的特性及区别,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皮肤粘膜、胎盘及血脑屏障的抗菌作用,吞噬细胞吞噬杀菌的过程及结果。
一般掌握:感染的来源及方式,体液与细胞免疫的抗菌作用及特点。
了解内容:细菌的数量及侵入门户与致病的关系,体液中抗菌物质的种类及作用。
7.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重点掌握: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人工免疫常用的生物制剂。
一般掌握: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课件《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讲义医学微生物学本部分特点占分值少,近年来分值增加至10分左右,但真正考基础2分左右。
重点提示:病原微生物的基本性状和临床意义。
出题方向:病例分析题,基础试题临床化。
习题与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关的疾病是A.急性膀胱炎B.败血症C.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D.细菌性心内膜炎E.食物中毒『正确答案』E最容易发生变异的呼吸道病毒是A.麻疹病毒B.呼吸道合胞病毒C.甲型流感病毒D.腮腺炎病毒E.副流感病毒『正确答案』CA.普通菌毛B.芽胞C.鞭毛D.荚膜E.质粒1.与耐药性的获得及转移密切相关的细菌结构是『正确答案』E2.与肺炎链球菌致病性密切相关的细菌结构是『正确答案』D男,40岁,右下肢肿胀,剧痛3小时,1天前用粪便在农田施肥时,右足被扎伤,半夜感胀裂样痛,症状加重,出现下肢肿胀,皮肤由紫红变成紫黑色,水肿有水泡,查体:局部皮下有捻发音。
伤口处有恶臭的血性浆液流出。
最可能的致病菌是A.表皮葡萄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梭状芽胞杆菌E.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D第一节微生物的基本概念一、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定义(非重点,略)二、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习题有完整细胞核的微生物是A.立克次体B.放线菌C.细菌D.真菌E.衣原体『正确答案』D属于原核细胞型的一组微生物是A.酵母菌、淋病奈瑟菌B.放线菌、破伤风梭菌C.链球菌、念珠菌D.隐球菌、结核分枝杆菌E.小孢子菌、大肠埃希菌『正确答案』B第二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重点提示:本章节重点在于微生物的结构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二、细菌的结构(一)细菌的基本结构质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青霉素敏感不敏感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及意义磷酸盐,为异染颗粒(二)细菌的特殊结构习题细菌芽胞最显著的特性是A.抗吞噬性B.具有毒素活性C.耐热性D.黏附性E.侵袭性『正确答案』C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A.肽聚糖B.外膜C.脂蛋白D.脂多糖E.类脂『正确答案』A细菌细胞壁的功能不包括A.参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C.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D.维持细菌形态E.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正确答案』C三、细菌的染色方法(染色方法)意义:细菌的鉴定指导选择抗生素治疗步骤:初染(结晶紫)—媒染(碘液)—脱色(95%乙醇)—复染(复红) 结果判断:紫色——G +菌;红色——G -菌。
医学微生物学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掌握细菌的测量单位。
2、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与排列方式。
3、熟悉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质内的核蛋白体,质粒,胞质颗粒在医学上的意义。
4、熟悉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的功能、鞭毛的功能、菌毛的种类和功能、芽胞的功能。
5、熟悉革兰氏染色法及其意义,抗酸染色法。
二、细菌的生理①掌握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和专性厌氧菌的概念.②掌握病原菌的生长温度。
③熟悉细菌的人工培养所需的条件。
三、消毒与灭菌①掌握消毒、灭菌、防腐和无菌的含义。
②熟悉物理消毒灭菌法的种类。
③熟悉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四、细菌的感染与免疫①掌握感染(或传染),病原菌、非病原菌、条件(或机会)致病菌的含义。
②掌握正常菌群的含义,正常菌群变为条件致病菌的特定条件。
医院获得性感染。
③熟悉细菌的致病性。
④熟悉感染来源;感染类型。
⑤掌握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和带菌状态,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
五、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①掌握细菌学诊断。
标本的采集和送检;②熟悉病原菌检验程序。
③掌握血清学诊断。
④熟悉细菌感染的特导防治原则。
人工免疫的概念。
人工主动免疫的用途及生物制剂;人工被动免疫的用途及生物制剂。
六、球菌(一)葡萄球菌属:①掌握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②熟悉微生物学检查法。
(二)链球菌属:①掌握形态染色、培养特性、A群链球菌致病物质。
②熟悉所致疾病。
③熟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三)肺炎链球菌:①掌握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物质。
②熟悉所致疾病。
(四)奈瑟氏菌属:掌握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的形态、培养、抵抗力,致病性及微生物学检查法。
七、肠道杆菌熟悉通性:形态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
(一)埃希菌属:熟悉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类型与致病特点;大肠菌群在水、食器等检出的意义、大肠菌群指数。
(二)志贺菌属:掌握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法。
(三)沙门菌属:掌握培养、生化反应;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微生物学检查法,肥达氏试验的分析与判断,带菌者的检出与意义,伤寒、副伤寒的特异性预防。
目录医学微生物学 (2)微生物基本概念 (2)微生物基本概念 (2)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3)细菌的生理 (8)消毒与灭菌 (10)(二)光线和射线 (11)(三)其他 (11)噬菌体 (12)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13)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6)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9)病原性球菌 (21)肠道杆菌 (24)霍乱弧菌、厌氧性杆菌 (26)霍乱弧菌 (26)厌氧性杆菌 (27)棒状杆菌属、结核分枝杆菌 (30)棒状杆菌属 (30)结核分枝杆菌 (31)放线菌属和诺卡氏菌属、动物源性细菌、其他细菌 (32)放线菌属和诺卡氏菌属 (32)动物源性细菌 (32)其他细菌 (34)支原体 (36)立克次体 (36)衣原体 (37)螺旋体 (38)真菌 (40)病毒的基本性状 (42)病毒的感染和免疫 (43)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45)呼吸道病毒 (46)肠道病毒 (50)肝炎病毒 (52)虫媒病毒(黄病毒属)、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 (57)虫媒病毒(黄病毒属) (57)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 (58)疱疹病毒 (59)逆转录病毒 (60)其他病毒、亚病毒——朊粒 (62)其他病毒 (62)亚病毒——朊粒 (63)医学微生物学微生物基本概念分析▽占执业医师考试的1.5%▽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病原微生物的基本性状和临床意义▽临床应用——病例题微生物基本概念【内容讲解】微生物概念: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医学微生物学概念:为主要研究与人类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对人体的感染和致病机制、特异性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措施,以控制甚至于消灭人类感染病为宗旨的一门科学。
微生物的分类:(三型八大类)【例题】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A.螺旋体B.放线菌C.病毒D.细菌E.立克次体[答疑编号700271010101]【正确答案】C【例题】只有一种核酸类型的微生物是A.螺旋体B.衣原体C.病毒D.细菌E.支原体[答疑编号700271010102]【正确答案】C【例题】关于微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个体微小B.分布广泛C.种类繁多D.结构简单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答疑编号700271010103]【正确答案】E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大小和形态大小(测量单位):微米(μm)形态: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和八叠球菌杆菌螺形菌弧菌;螺菌【例题】细菌的测量单位是A.kmB.nmC.cmD.mmE.μm[答疑编号700271020101]【正确答案】E细菌的结构细菌基本结构的功能▽细胞壁保持菌体固有形态;维持菌体内外渗透压▽细胞膜代谢;生物合成;中介体(参与细菌有丝分裂)▽细胞质重要颗粒▽核质遗传物质细胞壁▽革兰阳性菌(G+菌)▽革兰阴性菌(G-菌)化学组成▽基本成分:肽聚糖▽G+菌特有成分:磷壁酸▽G-菌特有成分:外膜细胞壁(革兰阳性菌,G+)细胞壁(革兰阴性菌,G-)脂质细胞壁结构差异的医学意义▽抗原性▽致病性▽抗生素的敏感性▽青霉素类抗生素——G+菌肽聚糖的五肽交联桥▽万古霉素和杆菌肽——四肽侧链的连接▽磷霉素——抑制聚糖骨架合成▽溶菌酶——水解聚糖骨架细胞质内的重要结构▽核质▽遗传物质,无组蛋白包绕▽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链霉素、红霉素结合部位细胞质内的重要结构▽质粒▽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双链闭环DNA,携带遗传信息▽R质粒;F质粒;Col质粒▽胞质颗粒▽异染颗粒是鉴定细菌的依据;有RNA和偏磷酸盐构成【例题】革兰阴性菌特有的成分是A.肽聚糖B.壁磷壁酸C.膜磷壁酸D.外膜E.脂类[答疑编号700271020102]【正确答案】D【例题】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A.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B.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C.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D.破坏细胞膜E.抑制细菌的酶活性[答疑编号700271020103]【正确答案】C【例题】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A.核蛋白体B.质粒C.异染颗粒D.荚膜E.线粒体[答疑编号700271020104]【正确答案】B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抗吞噬;抗干燥;鉴别细菌的依据▽鞭毛▽分类:单鞭毛;双鞭毛;丛鞭毛;周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致病作用;抗原性细菌的特殊结构▽菌毛▽普通菌毛:粘附作用,与致病性有关▽性菌毛:比普通菌毛长而粗,中空呈管状▽经接合方式转移遗传物质▽雄性菌(F+菌),雌性菌(F-菌)▽芽胞▽细菌休眠体▽以杀死芽胞为灭菌指标(高压蒸汽灭菌法)【例题】具有黏附能力的细菌结构是A.荚膜B.鞭毛C.菌毛D.芽胞E.中介体[答疑编号700271020105]【正确答案】C【例题】细菌芽胞最显著的特性是A.抗吞噬B.运动能力C.粘附D.耐热性E.毒素活性[答疑编号700271020106]【正确答案】D细菌形态和结构的检查法——革兰染色▽意义:▽细菌的鉴定▽指导选择抗生素治疗▽步骤:▽初染(结晶紫)—媒染(碘液)—脱色(95%乙醇)—复染(复红)▽结果判断:▽紫色——G+菌;红色——G菌细菌的生理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营养物质▽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生长因子▽营养类型:▽自养菌——以无机物作为原料▽异养菌▽腐生菌——以无生命有机物作为原料▽寄生菌——以宿主体内有机物作为原料2.合适的pH:7.2~7.63.适宜的温度:35~37℃4.必要的气体根据对氧的需要程度,可将细菌分为:(1)需氧菌(2)微需氧菌(3)厌氧菌(4)兼性厌氧菌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1.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方式:无性二分裂代时:20~30min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细菌的生长曲线:(1)迟缓期:适应阶段(2)对数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理活性都较典型(3)稳定期:芽胞、抗生素、毒素等代谢产物(4)衰亡期:细菌死亡逐渐增多,死菌数超过活菌数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意义(1)热原质:大多数为革兰阴性菌合成的菌体脂多糖(2)毒素:▽内毒素:G-菌的脂多糖▽外毒素:G+菌产生的蛋白质,毒性强且有高度的选择性(3)侵袭性酶:有些细菌还能产生具有侵袭性的酶,如卵磷脂酶、透明质酸酶等注:毒素和侵袭性酶在细菌致病性中甚为重要(4)色素:▽水溶性色素▽脂溶性色素(5)抗生素(6)细菌素:细菌产生的只对近缘关系的细菌有杀伤作用的抗菌蛋白;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7)维生素细菌分解代谢——生化反应IMViC:大肠埃希菌(++--);产气肠杆菌(--++)【例题】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包括A.充足的营养B.合适的酸碱度C.适宜的温度D.必要的气体E.琼脂[答疑编号700271030101]【正确答案】ABCD【例题】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是A.色素B.细菌素C.热原质D.抗毒素E.抗生素[答疑编号700271030102]【正确答案】D【例题】在流行病学调查中,用于细菌分型的是A.毒素B.侵袭性酶C.色素D.细菌素E.热原质[答疑编号700271030103]【正确答案】D细菌的培养培养基:▽营养及用途分▽基础、增菌、选择、鉴别、厌氧等▽物理性状分▽固体——菌落(单个细菌):光滑型(S)、粗糙型(R)、粘液型(M)▽半固体——动力▽液体——细菌增菌;混浊、沉淀、菌膜应用:▽病原学诊断▽药敏试验▽生物制品制备▽基因工程消毒与灭菌消毒: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过程。
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考点医学微生物学是执业医师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考生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具有关键作用。
以下将为大家梳理一些常见且重要的考点。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形态多样,包括球菌、杆菌和螺形菌等。
了解细菌的形态对于初步判断细菌的种类和致病性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
细胞壁是细菌的重要结构,根据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的细胞壁较厚,主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由肽聚糖、外膜等构成。
外膜中的脂多糖是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细胞膜是一种半透性膜,具有物质转运、生物合成和呼吸等功能。
细胞质中含有核糖体、质粒等。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可携带耐药基因等。
核质是细菌的遗传物质。
二、细菌的生理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和气体环境。
大多数细菌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但有些是专性需氧菌,有些是专性厌氧菌。
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其生长曲线包括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对数期的细菌生长迅速,形态和生理特性较为典型,常被用于研究和药敏试验。
细菌的新陈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产物可用于细菌的鉴定,如糖发酵试验、吲哚试验等。
三、消毒与灭菌消毒是指杀灭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和非病原微生物。
灭菌则是指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如热力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辐射灭菌法等;化学方法如使用消毒剂,如醇类、碘类、酚类等。
高压蒸汽灭菌法是最常用的灭菌方法,适用于耐高温、耐湿的物品。
四、噬菌体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根据噬菌体与宿主菌的关系,可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毒性噬菌体在宿主菌内增殖,产生子代噬菌体,最终导致宿主菌裂解死亡。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复习医学微生物学名师辅导讲义二
第四篇医学免疫学
第1章免疫学概论与抗原
考纲要求
①免疫学概论: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及其组成,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克隆选择学说。
②抗原的基本概念:抗原和抗原的特性,抗原表位,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概念及区别,抗原结合价,共同抗原(共有决定基),交叉反应,耐受原与变应原。
③抗原的分类:完全抗原和半抗原,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
④超抗原:概念,种类,与普通抗原的区别。
⑤佐剂:概念,种类,作用机制。
复习要点
一、免疫学概论
1.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指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
在一定条件下,当免疫功能失调时会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应和结果,如引发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等。
2.免疫系统及其组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4.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大类。
(1)固有免疫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去识别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的结构。
例如许多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LPS),可被单核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Toll样受体(TLR-4)识别,从而产生固有免疫应答。
(1)微生物第三篇医学微生物学第1章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细菌形态结构与细菌生理考纲要求①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微生物和医学微生物的定义,三大微生物及其特点。
②细菌的形态: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
③细菌的基木结构:细菌基木结构的构成,肽聚糖的结构,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畢的结构和医学意义,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意义。
④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及其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鞭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芽他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⑤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杏法:革兰氏染色的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
⑥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木条件与方式,根据对氧需要进行细菌分类。
⑦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细菌生化反M的原理,由细菌产生并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合成代谢产物。
⑧ 细菌的人工培养:培养基的概念,细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屮的生长现象,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屮的应用。
复习要点一、微生物的基木概念1.微生物的定义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肓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了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力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医学微生物学是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致病性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和免疫机制以及特异性诊断、防治措施,以控制和消灭感染性疾病和与之有关的免疫损伤等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为目的的一门科学。
2.三大微生物及其特点(1)三大微生物微生物种类繁多,可分为三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结构是最小的一类微生物大小以nm为测量单位大小以um为测量单位大小不等细胞器无典型细胞结构,无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有各种细胞器细胞核无细胞核,核酸仅为传染性蛋无核膜,无核仁胞核高度分化,有细白粒子胞核核酸类型为DNA或RNA,两者不能同时存在DNA和RNA同时存在DNA和RNA同时存在生存繁殖无产生能最的酚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代谢方式可在极端环境下生存易在体外生长繁殖举例病毒、阮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2)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繁殖快、易变异、分布广。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各章考点精析微生物学之二第三章细菌的生理
【考纲要求】
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
2.根据对氧需求,细菌的分类。
3.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
4.细菌产生的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合成代谢产物。
5.培养基的概念。
6.细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7.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
【考点纵览】
1.细菌的生长繁殖需要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和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还需要适宜的温度,酸碱度和气体环境。
2.细菌个体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群体生长繁殖规律用“生长曲线”描述。
3.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种类,哪些对致病性有关?哪些与人体有益?哪些帮助鉴别细菌?
4.培养基的概念和种类。
5.细菌在各种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历年考题点津】
1.细菌个体的繁殖方式是
A.有性繁殖
B.菌丝断裂
C.细胞出芽
D.无性二分裂
E.核酸复制
答案:D
2.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可用于细菌分型的合成性代谢物是
A.热原质
B.酶类
C.毒素
D.色素
E.细菌素答案:E。
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基础医学综合
1. 解剖学:掌握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疾病变化。
2. 生理学: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生理机制和疾病时的生理变化。
3. 病理学:掌握人体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以及疾病特征和病理变化。
4. 药理学:掌握各类药物的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二、医学人文综合
1. 医学伦理学:掌握医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以及医学伦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 卫生法规:掌握医疗卫生法规的基本内容和应用,以及卫生法规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
三、预防医学综合
1. 预防医学基础知识: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
本方法。
2. 临床预防服务:掌握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效果评价。
3.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掌握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四、临床医学综合
1. 内科学:掌握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2. 外科学: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3. 妇产科学: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4. 儿科学: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5. 传染病学与性病学:掌握传染病和性病的基本知识、诊断和治疗措施。
6.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掌握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的基本知识、诊断和治疗措施。
7. 全科医学: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全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以上是2023年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考点一、协议关键信息1、考试范围:涵盖医学微生物学的各个主要领域,包括细菌学、病毒学、真菌学、寄生虫学等。
2、考点重点:明确重点考察的微生物种类、致病机制、诊断方法、防治原则等。
3、题型分布:了解不同题型(如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在考试中的比例和特点。
4、参考教材:指定权威的医学微生物学教材作为主要学习资料。
5、考试时间:确定考试的具体日期和时长。
二、细菌学考点1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11 细菌的大小、形态和排列方式。
112 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差异。
113 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的结构与功能。
12 细菌的生理121 细菌的营养类型和生长繁殖方式。
122 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13 细菌的致病性131 细菌的毒力因子,如侵袭力和毒素。
132 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和作用机制。
14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41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142 细菌感染的类型,如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等。
三、病毒学考点21 病毒的基本特征211 病毒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
212 病毒的复制周期和异常增殖。
22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221 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感染途径。
222 抗病毒免疫的机制,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3 常见病毒231 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的特点和致病性。
四、真菌学考点31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311 真菌的形态和分类。
312 真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
32 真菌的致病性321 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体和临床表现。
五、寄生虫学考点41 寄生虫的形态与生活史411 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阶段。
412 寄生虫的感染方式和传播途径。
42 寄生虫的致病性421 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机制和临床表现。
六、微生物的实验室诊断方法51 细菌的培养与鉴定511 培养基的选择和细菌的培养条件。
512 细菌的生化鉴定方法。
52 病毒的检测521 病毒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微生物学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微生物学0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微生物学一、微生物基本概念定义与分类(1)微生物的定义(2)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二、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的形态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2.细菌的基本结构(1)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2)肽聚糖的结构(3)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医学意义(4)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意义3.细菌特殊结构(1)荚膜及其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2)鞭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3)菌毛的分类及其与医学的关系(4)芽胞及其与医学的关系4.细菌形态与结构的检查法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三、细菌的生理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2)根据对氧需求,细菌的分类2.细菌的分解和合成代谢(1)细菌生化反应的原理(2)细菌产生的与医学有关的主要合成代谢产物3.细菌的人工培养(1)培养基的概念(2)细菌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3)细菌人工培养在医学中的应用四、消毒与灭菌1.基本概念消毒、灭菌、无菌、防腐的概念2.物理灭菌法(1)热力灭菌法的种类及其应用(2)紫外线消毒的原理和应用3.化学消毒灭菌法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浓度和应用五、噬菌体1.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噬菌体的概念、形态、化学组成及主要应用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1)毒性噬菌体的概念(2)温和噬菌体的概念及其与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关系六、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细菌遗传物质的种类2.细菌遗传与变异的机制(1)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的概念(2)耐药质粒及与耐药性的关系七、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1)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医院感染的概念(2)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2.细菌的致病性(1)细菌的毒力(2)细菌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3.宿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力(1)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2)吞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后果(3)胞外菌感染、胞内菌感染、外毒素致病的免疫特点4.感染的发生与发展(1)细菌感染的。
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系列丛书临床执业医师内部讲义下册核心资料,盗版必究!考试须知国家执业医师医学综合考试是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帮助应试者有效地掌握其执业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应用能力,能够安全有效地从事医疗、预防和保健工作,并顺利通过医学综合考试,我们针对应试者关心的问题解答如下。
一、为什么要通过医师资格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确定我国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是否具备执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试。
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才能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
二、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者;或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2年并考核合格者;或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5年并考核合格者,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三、医学综合考试包括哪些内容?医学综合考试内容包括预防医学(5%)、医学人文(6.7%)、基础医学(13.3%)和临床医学(75%)。
具体考试内容详见《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医学综合考试考查应试者是否能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作出临床决策,能否独立承担为患者提供医学关爱的能力。
根据既往应试者作答情况分析,应试者对各部分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全面,缺少临床实践经验。
本书按照《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内容进行编写,复习时一定要认真、细致,并加强临床工作实践,才能全面掌握执业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师。
四、每年的考试什么时间举行?医学综合考试时间大致定于每年9月的第二个双休日举行,考试分4个单元,2天完成,每个单元考试时间为两个半小时。
五、考试采用什么方式?有哪些题型?医学综合考试目前仍主要采用纸笔考试方式,将逐步试点采用计算机化考试方式。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复习医学微生物学名师辅导讲义二
第四篇
第1章
考纲要求
①免疫学概论:免疫的概念,免疫系统及其组成,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克隆选择学说。
②抗原的基本概念:抗原和抗原的特性,抗原表位,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概念及区别,抗原结合价,共同抗原(共有决定基),交叉反应,耐受原与变应原。
③抗原的分类:完全抗原和半抗原,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
复习要点
1.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指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产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
在一定条件下,当免疫功能失调时会对机体产生有害的反应和
2.免疫系统及其组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4.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大类。
(1)固有免疫是生物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参与固有免疫的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去识别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的结构。
例如许多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LPS Toll样受体(TLR-4)识别,从而产生固有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