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矿物学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1-11T01:58:06.564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8月16期作者:刘红军胡利业[导读] 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例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善工艺条件等。
工艺矿物学能对矿物成份进行有效检测和性质分析,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矿物分析方法之一。
刘红军胡利业黑龙江省多宝山铜业股份有限公司161400摘要: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能够解决许多问题,例如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改善工艺条件等。
工艺矿物学能对矿物成份进行有效检测和性质分析,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矿物分析方法之一。
在做选矿试验研究和选矿厂设计以前对标的有用矿物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可以确定选矿方法,选矿主要工艺流程,选矿厂设计方案,选矿设备选型等,大大提高选矿项目的成功率,大幅降低选矿生产各项成本。
它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金属、非金属,及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本文将重点分析于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艺矿物学;矿物加工;性质分析;发展趋势工艺矿物学则是对诸多矿物性质的研究,从而选择矿物加工方面的最优方案进行操作,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矿物进行分类,并根据其特性,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同时,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矿物进行综合利用。
工艺矿物学使矿物加工水平大幅提升。
这些特性使得金属表面的氧化膜得以形成,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还可以基于矿物的种类,对矿物元素传递进行分析、找出规律,从而提高了选矿产品的质量,提高了选矿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
一、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一)辅助作用矿产加工时,矿产选择是非常关键,不同的矿产品所包含的有用矿物的含量是明显的不同,如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非金属等。
这些矿产品的品位、产量、价值等因素对其立项研究的影响很大。
而且有用矿物的数量也会因环保因素而有所变动,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矿物可以作为判断某种矿产品是否具有开采价值的依据。
工艺矿物学和矿物组合研究成度岩矿物组合特征锂辉石:岩矿的锂辉石占矿石的40%左右(图6-1),多为白色、浅绿色、灰色;晶面呈亚玻璃光泽,土状光泽;常呈柱状晶体,自形程度好,柱面常具有纵纹;参差状断口,断口可见两组近直角的解理(图6-2)。
锂辉石与石英、微斜长石、白云母共生,在锂辉石晶体周围还存在颗粒较小的石榴石、铌钽铁矿、黄铁矿等共生矿物。
xxxx 山岩中锂辉石的X 射线粉晶衍射图见图6-3。
图6-3 xxxx 岩中锂辉石的X 射线粉晶衍射图图6-2 锂辉石的柱状、板状晶体 Spo :锂辉石Q :石英岩 图6-1 锂辉石矿物原石Spo :锂辉石;Ms :白云母;Q :石英岩对锂辉石进行X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测定结果见表7-2。
该区锂辉石中的氧化锂含量为6.56-6.82wB%,达到了工业开发锂的品位。
表7-2 xxxxxx 岩锂辉石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分析(单位:wB%)样品号 SiO 2 TiO 2 Al 2O 3 Fe 2O 3 Mn O Mg ONiO CaO K 2O Li 2O 总量 SW1001 61.12 0.03 27.01 1.75 0.26 0.20 0.0180.31 0.96 6.82 99.55 SD1001 61.01 0.02 27.39 1.85 0.26 0.23 0.015 0.25 0.786.56 99.35 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测试分析中心测试。
石英:与锂辉石共生的石英为粒状结构,块状构造,灰色,断口为油脂光泽,颗粒较细,肉眼无法区分颗粒,在矿石中占50%以上(图6-4)。
微斜长石:在岩石手标本观察时,微斜长石为白色,与石英白云母共生,肉眼只能初步鉴定存在钠长石,但最终确定需要借助偏光显微镜(图6-5)。
白云母:岩中的白云母呈假六方板状,无色,半透明,解理面图6-5 锂辉石矿物手标本 Spo :锂辉石Ms :白云母 Ab :微斜长石 图6-4 锂辉石矿物原石Spo :锂辉石Q :石英岩珍珠光泽,{001}极完全解理,因其颗粒相对较大且特征明显,因此在手标本和偏光镜下都能较快辨认(图6-6、图6-7)。
工艺矿物学学科
工艺矿物学是一门研究矿物学中的工艺矿物的学科。
它是一门研究矿物学与工艺学结合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包括矿物的加工、利用、测试以及其它与工艺有关的科学问题。
这门学科研究的是矿物的组成、性质、形状和结构,以及它们的工艺利用和加工。
工艺矿物学的研究包括矿物的成因、鉴定、分类、形成环境、结构特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矿物加工、利用、测试以及其它与工艺有关的科学问题等。
矿物的形成、分类和性质都是研究工艺矿物学的重要基础,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矿物的性质和性能,从而更好地利用矿物的资源。
研究工艺矿物学的研究对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矿物加工利用,有助于提高社会经济水平,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
工艺矿物学的研究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矿物资源,从而保护人类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例如,通过研究矿物的含量、性质、形状等,可以有效地提高矿物的加工效率,减少污染,从而保护环境。
另外,研究工艺矿物学也能帮助人们开发新的矿物加工技术,改善矿物加工工艺,提高矿物加工效率,提高矿物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研究工艺矿物学有助于提高社会经济水平,改善环境保护,保护矿物资源,开发新的矿物加工技术,提高矿物加工效率,提高矿物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因此,研究工艺矿物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立志当早,存高远
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内容
选矿工艺矿物学主要研究矿石工艺性质和选矿过程产品的矿物特征参数(含量、解离度及粒度等) 的变化规律,为制定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以及优化选矿生产工艺流程提供理论依据,实现矿产资源利用的优化。
原矿中组成矿物的分选性与矿物的解离性是决定矿石可选性的内因。
矿物的分选性取决于矿石中各组成矿物的物性差(如密度、润湿性、磁性、介电性等),矿物的解离性取决于矿物的嵌布特征与嵌布粒度。
因此,在制定选矿工艺流程前必须对矿石的工艺性质进行详细的研究,掌握矿石中各组成矿物的解离性及分选性,利用目的矿物与其他矿物性质的差异,选择相适应的分选方法。
在选矿过程中,为了检查选矿分离效果,査明精矿品位低、杂质含量高、尾矿金属流失或粒级回收率差异的原因,究竟是分选效果不佳还是尚未单体解离,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就必须对选矿流程中的产品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体来说,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任务,是为选矿工艺流程的研究制定与改进选矿厂工艺流程,提供所需的关于矿石的组成矿物及其工艺性质方面的资料。
选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1)查明矿石及其流程产物的组成元素和含量。
通常是借光谱分析、化学分析等方法进行的,用以査明矿石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以便确定回收的主元素、伴生元素和选矿产品中有害元素对选矿工艺、产品质量和环境的影响等。
(2)元素的化学物相分析。
对矿石中主要回收元素进行化学物相分析,例如:铜矿要进行原生硫化铜、次生硫化铜、氧化铜、水溶铜、与铁结合氧化铜和与硅结合氧化铜等物相中铜含量的分析,可以大致了解该元素的赋存状。
浅谈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源需求的增长,对于高品质、高效率的矿产资源开采与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工艺矿物学作为一门关于从原始石英到市场可销售产品整个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阶段和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科学规划以及优化设计等方面知识体系,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其在难处理金矿领域内所扮演的角色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进一步挖掘其潜力。
关键词:工艺矿物学;矿物加工;应用;发展趋势引言矿物加工是将矿石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冶金过程,提取出有用矿物和附带资源的过程。
而工艺矿物学作为矿物学与矿物加工的结合,研究矿石中的矿物特性、结构与性质,探索矿物加工的科学方法和技术途径,对于提高矿石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1矿物加工应用工艺矿物学的现状1.1 辅助作用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它通过对矿石的成分、结构和性质进行详细的分析,为后续的选矿过程提供了基础数据。
通过对矿物组成和特性的深入了解,可以确定最佳的加工流程和条件,从而提高选别效率和产品品质。
工艺矿物学还能够帮助识别和处理有害杂质。
在一些复杂的矿产资源中,常常存在着与有价元素相伴随的有毒或无用元素。
通过工艺矿物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准确地鉴定这些杂质,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去除或降低其含量,以保证产品符合市场需求并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在新型矿产资源开发中,如海底沉积物、深海多金属结壳等方面,由于缺乏充分了解其成因和特性的经验数据,在开发过程中面临更大挑战。
而借助工艺矿物学手段对这些新型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研究,可以为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指导作用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矿石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进行分析,可以为加工过程中的操作参数提供准确的指导。
例如,在选别过程中,根据不同矿物的密度、颜色、形态等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选别方法和设备,并确定最佳操作条件。
工艺矿物学特征研究
工艺矿物学特征研究是对矿物在加工过程中的性质和行为进行分析的学科。
它涉及对矿物的物理、化学和矿物学特性的研究,以及这些特性对选矿、冶炼和材料加工等工艺的影响。
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可以了解矿物的粒度、形状、硬度、比重、颜色、磁性等物理特征,以及矿物的化学成分、化学键合、晶体结构等化学特征。
这些信息对于设计合理的选矿流程、选择合适的选矿方法和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选矿过程中,了解矿物的粒度分布和 liberation 特征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破碎和分选条件,以提高选矿效率和回收率。
同时,研究矿物的表面性质和润湿性可以指导浮选药剂的选择和使用,以实现有效的浮选分离。
此外,工艺矿物学还关注矿物在冶炼过程中的行为,例如熔点、沸点、反应性等。
这些特征对于选择合适的冶炼方法和控制工艺参数至关重要。
通过对矿物在高温下的相变和化学反应的研究,可以优化冶炼过程,提高金属回收率和产品质量。
工艺矿物学特征研究还可以应用于材料加工领域。
例如,研究矿物的显微结构和晶粒尺寸对于制备高性能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矿物的结晶习性和缺陷分布可以指导材料的加工和热处理,以获得所需的性能。
总的来说,工艺矿物学特征研究为矿物加工和材料制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它有助于深入了解矿物的性质和行为,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样的研究对于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你对工艺矿物学的某个具体方面或应用有更具体的问题,我将很愿意为你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和解释。
工艺矿物学的作用
工艺矿物学是研究矿物在开采、选矿和冶炼过程中的性质与行为的学科。
在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工艺矿物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工艺矿物学可以帮助矿业企业确定选矿工艺流程,从而提高矿石的品位和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对矿物物理、化学和表面化学性质的研究,工艺矿物学可以为选矿工艺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工艺矿物学还能够研究冶金过程中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特征,指导冶金工艺的改进和优化。
比如,在翻转炉转炉冶炼过程中,工艺矿物学可以研究矿物的还原性和还原反应速率,为冶炼过程的控制和提高炉渣脱硫效率提供依据。
最后,工艺矿物学还可以为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对矿物中次生元素的提取、分离和回收,工艺矿物学可以为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开发出新的矿产资源利用途径,提高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综上所述,工艺矿物学在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矿业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是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中不可或缺的学科。
- 1 -。
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分析摘要:工艺矿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选矿并加工矿石,将矿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矿物组成、含量、粒度大小、与脉石的嵌布状态、矿物自身的解离度等进行分析。
本文分析工艺矿物学在国内矿物加工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并探讨某含金磁铁矿主要矿物工艺特征研究。
关键词:工艺矿物学;矿物加工;应用分析1工艺矿物学概述1.1工艺矿物学研究目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矿床进行合理地综合评价,对矿床、矿石和矿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为选择与确定最佳的矿石处理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矿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一方面要用地质学方法观察这种天然化合物的产状,另一方面要用化学和物理学的方法研究他们的化学成分、结晶和物理性质,然后综合地质学、化学和物理学理论进行分析解释。
1.2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偏光显微镜:通过薄片研究和鉴定透明矿物种类、含量、粒度及相互之间关系等。
反光偏光显微镜:通过光片研究和鉴定不透明矿(金属矿物)种类、含量、粒度及嵌布关系。
单矿物分离:基本上与选矿所采用的方法相同,仅是规模不同。
双目镜下单矿物鉴定和挑选,(1)进行单矿物化学分析;(2)进行同位素测定;(3)进行未知矿物X射线分析;(4)称重各种单矿物重量百分含量;(5)包裹体测温等。
X射线分析:(1)鉴定矿物;(2)测定矿物含量;(3)测定矿物的晶包参数。
差热分析:鉴定含水矿物、碳酸盐、含水硼酸盐及硫酸盐矿物,如粘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等都可以通过差热分析而准确鉴定。
电子探针:光片中偶然见的一颗微小矿物(>0.002mm)矿相显微镜下不能确定其矿物名称时,用电子探针即可直接测定该矿物化学成份,达到鉴定矿物的目的。
经验证明对鉴定铂族矿物很有效。
电镜扫描:研究金等贵金属元素在黄铁矿中赋存状态是十分有效的。
2工艺矿物学在国内矿物加工领域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就我国目前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而言,它在配合选矿工艺实施研究应用过程中就主要发挥了两点重大功能作用。
河南某钼矿工艺矿物学研究一、引言概括重点研究目的,说明研究背景、意义。
二、矿物及矿石特征阐述钼矿石的成分、性质、形态及地质环境。
三、现有工艺流程分析现有的钼矿选冶技术及工艺特点和局限性。
四、矿物学研究进展探讨钼矿物学研究最新成果和关键问题。
五、建立新的钼矿选冶流程基于矿物学研究成果,优化钼矿的选冶流程并对其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
六、总结与展望概括研究成果,强调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未来工作计划。
第一章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钼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为满足工业生产和市场需求,钼矿选冶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河南某钼矿选冶技术的研究,对推动钼矿产业的发展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本论文主要研究河南某钼矿的工艺矿物学问题,通过对钼矿物的成分、性质、形态等进行深入研究,探寻钼矿选冶工艺优化的途径,提高钼矿的选冶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第一节钼矿概述钼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在现代工业和军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钢铁、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用途和地位。
河南作为我国钼的主要产区之一,其钼矿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某钼矿是一种闪锌矿型钼矿,其矿石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钼,常见的矿物有石英、方铅矿、闪锌矿、方解石等。
钼矿石的产出量及成分的多样化特点,要求钼矿的选冶技术有很高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从而保证生产的稳定和持续。
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钼矿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钼矿的选冶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成为钼矿选冶技术研究的重点。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河南某钼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进一步探寻钼矿选冶流程优化的途径,提高选冶效率,减少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推动钼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将包括钼矿物的特征、现有的钼矿选冶工艺流程、钼矿物学研究进展、建立新的钼矿选冶流程和总结与展望等五个章节,通过对河南某钼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为新的钼矿选冶流程的建立和推广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一、名词解释1.工艺矿物学:是以工业固体原料及其加工产物的矿物学特征和加工时组成矿物的性状为研究目标的边缘性科学。
2.自然光:在垂直光波传播方向的平面内作任意方向的振动,各个振动方向的振幅相等。
3.偏光:只在垂直光传播方向的某一固定方向上振动的光波,称平面偏振光,简称偏振光或偏光。
4.偏光化作用:使自然光转变为偏光的作用称为偏光化作用5.均质体:等轴晶系矿物和非晶质物质在各方向的光学性质相同,称为光性均质体,简称均质体。
6.非均质体:中级晶族和低级晶族的矿物其光学性质随方向而发生变化,称为光性非均质体,简称非均质体,绝大多数矿物属于非均质体。
7.光率体: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折射率值随光波振动方向变化的一种立体几何图形。
8.双折射:光波射入非均质体,除特殊方向外,都要发生双折射,分解形成振动方向不同、传播速度不同、折射率值不等的2个偏光9.光轴:光波沿非均质体的特殊方向入射时(如沿中级晶族晶体的Z轴方向),不发生双折射,不改变入射光波的振动特点和振动方向,这个特殊方向称为光轴。
10.矿物的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由光波透过矿片时经矿物的选择性吸收后产生的11.多色性:矿物的颜色随光波振动方向的不同而发生改变的现象。
12.吸收性:矿物的颜色深浅发生变化的现象13.矿物的边缘:在薄片中2种折射率不同的物质接触处,光线透过时可看到比较黑暗的边缘,称为矿物的边缘14.贝克线:在矿物的边缘附近可看到一条比较明亮的细线,升降镜筒时亮线移动,该亮线称为贝克线或光带。
15.糙面:在单偏光镜下观察矿物的表面时,某些矿物表面比较光滑,某些矿物表面较为粗糙,呈现麻点状,好像粗糙皮革,这种现象称为糙面。
16.突起:在薄片中,不同矿物表面好像高低不同,某些矿物表面显得高一些,某些矿物则显得低平一些,这种现象称为突起17.消光现象:矿片在正交偏光镜间变黑暗的现象,称为消光现象18.消光位:非均质体在正交偏光镜间处于消光时的位置称为消光位19.干涉色谱表:根据光程差公式R=d(Ng-Np),把公式中光程差与切片厚度、双折射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用图表方式表示出来,这种图表称为色谱表20.补色法则(消色法则):在正交偏光镜间放置2个非均质体任意方向的切片,在45度位置时,光通过两切片后总的光程差的增减法则,称为补色法则,又称消色法则。
简述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摘要:工艺矿物学为矿物加工提供指导,是矿物加工教学及生产实践基础和依据,影响着矿物加工的最终指标,从而也间接的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因此,必须在现有的工艺矿物学的应用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提高其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工艺矿物学;矿物加工;应用在矿产资源日益短缺,开采加剧的情况下,在矿物加工中应用工艺矿物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优化选矿流程,提高矿石精度,而且还能为矿物加工提供科学依据和辅助作用,减少加工能耗,满足高标准的加工需求,促进我国矿物加工工程可持续发展。
本文探讨了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的应用分析。
1 工艺矿物学在矿物加工中应用的意义(1)通过对原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了解矿物的组成、粒度及含量等,确定该矿是否具有可选性,以及标准作业上的选矿指标,通过查清选矿流程产品的物质组成情况,为达到更好地选矿指标奠定基础。
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对于查明矿石中矿物、元素的含量、赋存状态,以此指导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可以找到一些难选矿石难选的原因所在,或者分析选矿指标不达标的原因,在实际工作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部分工作者在对原矿进行了化学分析得到相应的品位之后,就进行选矿试验,结果最终的选矿产品总是达不到标准,不是品位低就是回收率低,后来经过工艺矿物学研究得知,其粒度甚小或者原矿中的有用组分并存在与非常规的金属矿物,而在非金属矿物中。
因此,从这方面来说,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可以考察选矿流程的缺陷或存在问题,对选矿工艺流程具有一个反证或验证的作用。
2 工艺矿物学在矿产加工中的应用分析2.1分级技术与设备用机械方法生产的超细粉体,很难使物料通过一次机械粉碎就达到所需的粒度要求,产品往往处于一个较大的粒度分布范围,而其中,往往只有一部分产品达到了粒度要求,而另一部分产品却未达到,因此,在超细粉体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分级处理。
一方面控制产品粒度处于所需的分布范围内,另一方面可以使混合粉料中粒度已达到要求的产品及时地被分离出去。
工艺矿物学概述一、几个有关概念:1、矿物2、矿物学3、矿石4、矿石学5、工艺矿物学二、矿物的某些性质在选矿中的应用1、利用矿物的不同比重来分选矿物—重力分选。
2、利用矿物磁性来分离矿物—磁选和电磁选。
3、利用矿物不同介电常数分离矿物—介电分离。
4、利用矿物表面性质分离矿物—浮选法。
5、利用矿物导电率不同分离矿物—电导分离仪。
6、利用矿物发光性来分离矿物—萤光分离法。
7利用矿物可溶性来选冶矿物—酸溶法或碱溶法。
三、选矿矿物工艺学所研究的基本内容1、研究矿石的结构、构造2、研究矿石中矿物种类3、测定矿物百分含量4、测定矿物的粒度及粒度分布状况5、目的元素的赋存状态,有害组份,有益组份一、几个有关概念1、矿物:由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天然单质和化合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组成,固态者还具有确定的内部结构,它们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能隐定存在,也具有确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它是岩石和矿石组成的基本单元。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正发现将近3500种矿物。
它们绝大多数都是固体矿物,固态矿物中绝大多数为晶体,只有极少数为非晶质,如松脂岩、蛋白石、水铝英石等。
液态矿物:自然界很少,但很主要,如:水、还有汞、石油等等。
气态矿物:则更少如:氦、天然气等。
有机矿物:如:琥珀、煤、石油、天然气等。
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应用的实际需要,随着对天然矿物深入研究和研究方法的不断突破,不断发现许多天然矿物的内部缺限,人们在电子工业特别是微电子工业超导技术的发展,对超纯矿物需求越来越迫切。
另外某些矿物自然界很少,但需要量又很大的矿物如金刚石。
科学家又进行了人工合成矿物的研究。
所以就有了人工合成矿物这个概念,目前能进行工厂化生产的矿物有金刚石(C)、水晶(SiO3)、方解石(CaCO3)、电气石((Na、Ca)Ral6[Si6O18][BO3]3(O、CH、F)4 其中R= Mg、Fe、Li、Mn)、合成绿柱石(绿宝石Be3Al2[Si6O18])、刚玉(红宝石、蓝宝石Al2O3)以及合成的氧化钡(BaO)、氧化镓(GaO2)等。
Gongyikuangwuxue (proeess mineralogy) 的一个分支。
它是一门以研究处理和矿物原料加工为主要内容的。
在方面,工艺矿物学主要研究的成分,,矿石的和及其物理、化学性质和矿物在选矿过程的,为途释选矿、制定选矿工艺方案和实现选矿过程提供矿物学依据。
简史1830年问世,人们即借此进行岩矿,为早期的选矿工艺提供了某些矿石性质的资料。
20世纪初,结合选矿研究低铁、的矿物组成、特性和选矿的,为选矿提供半定量和定量。
1939年,. Gaudin)所著《选矿》,总结了岩矿鉴定在选矿学科中的应用与。
1940年,高登及桃崎顺二郎等应用和原理,研究矿物晶格与浮游度的,研究和与矿物性的关系,为理提供论据。
中国于1919年开始应用光学显微镜方法为提供的岩矿鉴定资料。
1960年由一般的岩矿鉴定过渡到对矿石物质组成的研究。
7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近代物理、化学的、配位场理论、、以及各种谱学手段、微束、计算等引人了矿石物质组成研究领域,使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粒度、矿物理化性质及矿物解离等的得到新的发展,从而能够为的综合利用和选冶工艺提供深入的矿物学资料,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工艺矿物学学科。
1979年,选矿学术委员会成立工艺矿物学学组,并于1980年举行首届全国工艺矿物学学术会议,1981年首次《工艺矿物学论文集》。
也是在1979年美国成立了隶属、冶金和工程师协会(TMS一AIME)的工艺矿物学委员会,举行了首届工艺矿物学学术研讨会,并于1981年出版《工艺矿物学论文集》。
1991年,中国的《选矿》中,专门列入“工艺矿物学”篇。
这些工作均促进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成果的,推动着该学科的发展。
研究内容工艺矿物学的基本研究内容为: (l)矿石和矿物的化学、与选矿工艺的关系; (2)矿物表面性质和工艺特性;(3)矿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其的研究,选矿理论;(4)矿石结构和构造、组成及;(5)矿物在选矿过程中的行为和选矿产品的矿物学分析;(6)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方法。
应用在中,工艺矿物学的主要研究是针对不同层位、不同矿石类型、不同品级的各类矿石,在充分查明矿石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可选性的上,确定有用矿物的及编制矿物工艺图。
在查明矿石
矿物组成的基础上,利用矿芯矿床不同位置上矿石的可选性,和圈定矿石工艺类型,对的研究比对矿床评价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因为它要为制订选矿最佳工艺流程提供详尽可靠的资料。
在选矿理论研究中,工艺矿物学除提供制订工艺流程所的一般数据外,还要结合选矿需要,深入研究矿物与选矿基础理论、矿石性质与选矿的关系,如各种选矿方法、过程、技术指标与矿石物质组成、工艺特性的和规律性,研究矿物晶体化学、晶体结构等微观领域与矿物工艺性质的关系,研究矿物表面成分及的对选矿工艺的影响等,这些研究成果能直接指导选矿工艺的制定和实践。
在实践中,工艺矿物学能直接为改革现行生产方案,提高选矿指标和提供资料。
通过研究的、、、中间产品的物质组成及其工艺特性,分析选矿厂生产流程中的技术问题,为工艺过程的,生产的稳定和平衡,指标的最佳化等,提供必要的矿物学。
在选矿过程中有用金属的损失,除现代技术和工艺水平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损失和入选矿石物质组成所决定的损失外,还有由于工艺不完善等、设备状况不佳或选厂方案不够合理的损失。
针对这些损失提供改善的依据,也是工艺矿物学研究内容之一。
选厂的尾矿、矿泥以及采矿的堆存不仅占地大,其中一些、污染,而且这些废料中常含有稀或其他有用成分,研究这些废料的工艺矿物学,查明处理和利用的可能性,建立无尾矿选矿工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望工艺矿物学的发展和研究方向,
大体有下述五个方面:(1)矿石物质组成及其性质的研究。
系统分析矿石特性及其对的影响和内在联系,建立划分各种类型矿石的工艺类型体系,为选矿研究、设计、生产提供科学的、系统的基础资料。
(2)矿物在选矿工艺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对工艺效果的影响的研究。
着重研究改变天然矿物及工艺产品性质,从矿物学观点、定量地分析和评定分选效果。
(3)对选矿包括的中间产品和尾矿的矿物组成及其性质的研究,以及对有用组分合理的回收和扩大利用途径的探讨。
(4)研究矿物解离,建立矿物解离。
应用现代物理的新成就,研究各类矿石中各种矿物的解离特性,探讨矿物粒度特性与矿物解离的关系等,为选矿方法的选择和理提供依据。
(5)研究矿物表面性质和构造及其与工艺性质的关系。
应用现代和技术方法深刻地揭露矿物表面微量成分和性质、晶体特征以及与晶体外部场的和影响的规律性,为选矿基础理论研究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