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
- 格式:docx
- 大小:47.95 KB
- 文档页数:8
蚕丝比较:普通蚕丝vs野生蚕丝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身上的穿着用品,其中,蚕丝制品备受关注。
蚕丝被誉为“纺织之王”,其柔软舒适、光泽美丽的特点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市场上销售的蚕丝制品质量良莠不齐,其中最常见的是普通蚕丝和野生蚕丝。
本文将对这两种蚕丝进行比较,为消费者提供选购蚕丝制品的指南。
普通蚕丝,是指由家蚕所制成的蚕丝,它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种蚕丝材料。
家蚕是人工驯化的昆虫,食谷类植物,生长周期短,容易繁殖,且产量较高。
由于其生命环境、食谱、养殖条件等都是人为掌控的,所以普通蚕丝的质量较为稳定,颜色、光泽度和手感均匀。
普通蚕丝具有非常好的透气性和湿度调节性,所以穿着舒适,但由于纯白色的普通蚕丝很容易被紫外线漂白,所以普通蚕丝织品颜色较为单一。
野生蚕丝,是指由野生桑蚕或野蚕所制成的蚕丝,它是一种自然生长的、天然食物掌握的昆虫。
与家蚕相比,野生蚕食用天然植物,生长周期长,繁殖难度增加,产量较低,制作难度也比较大。
但是,野生蚕丝的优点在于其质量更为优秀,野生蚕丝美丽大方,且含有较多的天然蛋白质,更加健康环保。
野生蚕丝颜色丰富多彩,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染色,由于织物有多种不同颜色的蚕丝纱线组成,使得野生蚕丝制品远比普通蚕丝制品更加具有个性。
野生蚕丝具有很高的抗皱性、抗菌性和防蛀性,长时间使用不易出现起球、变形等问题。
此外,野生蚕丝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每个细丝的表面都由十几种氨基酸固定在一起,这种氨基酸对皮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起到美容保健的效果。
因此,如果你想购买蚕丝制品,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选择不同的蚕丝。
如果是为了舒适感,那么可以选择普通蚕丝制品;如果是为了时尚、个性、以及健康环保等综合因素,那么请选择野生蚕丝制品。
此外,在购买时要注意看标签,确认产品含有的是纯蚕丝而非含有化学添加剂的人造纤维,这样才能保证蚕丝制品本身的品质和优秀的使用效果。
总之,在购买蚕丝制品时,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不同材质的蚕丝。
蚕丝鉴别方法蚕丝是一种珍贵的天然纤维,具有柔软光滑、透气吸湿、保暖性好等特点,因此备受人们喜爱。
然而,市场上也存在着一些劣质的人造纤维品牌冒充蚕丝,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
因此,了解蚕丝的鉴别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蚕丝鉴别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蚕丝的外观来进行初步鉴别。
优质的蚕丝具有天然光泽,手感柔软,丝线细腻均匀。
而劣质的人造纤维则往往显得比较粗糙,光泽度不高。
此外,蚕丝的色泽通常比较自然,而人造纤维则往往添加了化学染料,色泽过于鲜艳。
因此,通过外观的对比,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出所购买的丝绸是否为真正的蚕丝。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火烧的方法来鉴别蚕丝。
将一小束蚕丝取出,用打火机点燃,真正的蚕丝在燃烧时会发出一种类似于头发燃烧的气味,燃烧后会留下灰烬。
而人造纤维则会有一种塑料燃烧的味道,且燃烧后会出现黑色的烟灰。
因此,通过火烧的方法可以初步鉴别出蚕丝的真伪。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化学试剂来进行鉴别。
用碱性试剂浸泡蚕丝,真正的蚕丝会变得更加透明,而人造纤维则不会发生变化。
这是因为蚕丝本身含有一定的蛋白质成分,而人造纤维则主要由化学合成材料组成,因此它们在受到化学试剂的影响时会有不同的反应。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进一步确认所购买的丝绸是否为真正的蚕丝。
总的来说,鉴别蚕丝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可以综合运用上述方法来进行鉴别。
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蚕丝制品,选择信誉好的品牌和商家,以确保购买到真正的蚕丝制品。
希望大家在购买蚕丝制品时能够谨慎选择,避免购买到劣质产品,享受真正的蚕丝带来的舒适和美好体验。
蚕丝制作基础知识蚕丝,是由蚕茧中的蚕丝腺分泌的纤维构成,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有价值的天然纤维之一。
蚕丝的制作过程经历了采桑、养蚕、取茧、脱脂、纺丝、织造等多个环节。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蚕丝制作的基础知识,包括蚕丝的来源、蚕丝的性质以及蚕丝制作的过程。
一、蚕丝的来源蚕丝的原料来自于蚕茧,而蚕茧则是蚕在结茧后产生的。
蚕是一种昆虫,属于鳞翅目,幼虫阶段被称为蚕。
蚕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经历多次蜕皮,最后在第四次蜕皮后开始吐丝,形成蚕茧。
蚕茧是蚕丝的原始形态,由于具有坚韧、柔软、光滑等特性,成为了制作蚕丝的理想材料。
二、蚕丝的性质蚕丝被誉为“纤维之王”,其主要特点包括:1. 高强度:蚕丝的断裂强度较高,抗拉性强,是纺织材料中劲度最大的一种。
2. 软滑光亮:蚕丝的表面光滑而柔软,触感舒适,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自然光泽。
3. 吸湿性强:蚕丝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能够吸收大量的水分,保持皮肤的湿润。
4. 良好的保暖性:蚕丝纤维内含有大量的空气,所以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
5. 透气性:蚕丝纤维的细微孔隙结构使得空气和水分能够通过,透气性好,不易产生静电。
三、蚕丝制作的过程蚕丝的制作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采桑:采桑是蚕丝制作的第一步,需要在特定的时节采摘桑叶供蚕食,确保蚕能够正常生长。
2. 养蚕:将采摘的桑叶喂给蚕,提供适宜的环境,使其安全健康地生长,并定时更换桑叶。
3. 取茧:当蚕开始吐丝时,需要将蚕产生的蚕茧采集下来,以便进行后续的制作工艺。
4. 脱脂:蚕茧中含有一定的杂质和脂肪,需要将其去除,通常通过热水或化学药剂的处理来完成。
5. 纺丝:经过脱脂处理后的蚕茧,进入到纺丝环节。
蚕茧内的蚕丝经过加热和拉伸形成连续的纤维,形成纺丝线。
6. 织造:纺织工人将纺丝线编织成不同的面料,如丝绸、绒面等。
四、蚕丝制品的应用蚕丝是一种高档的纺织原料,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纺织品和工艺品等领域。
在服装方面,蚕丝面料具有良好的光泽和透气性,使得它成为制作高品质衣物的首选材料;在家居纺织品方面,蚕丝的柔软和舒适感,使其成为床上用品和窗帘等的理想选择;在工艺品方面,蚕丝不仅可以用于刺绣、绘画等传统工艺,还可以应用于现代设计中的各种创新形式。
蚕丝是天然蛋白质类纤维,是自然界唯一可供纺织用的天然长丝。
分为家蚕丝与野蚕丝两大类。
〔一〕家蚕丝:桑蚕是最早在我国利用的天然纤维,是高级纺织原料,纤维细柔平滑,富有弹性,光泽、吸湿好。
〔二〕野蚕丝:种类很多,常见有柞蚕丝,蓖麻蚕丝,樗蚕丝,樟蚕丝,天蚕丝等。
其以柞蚕丝为主要产品,但它的细度差异大,丝上常有天然色,缫丝比拟难,杂质也多。
蚕丝组成成分:物理机械性能:蚕丝被,作为中国最古老并沿袭至今的传统寝被,一直深受消费者的推崇。
现在蚕丝被因其透气、保暖、天然等性能,渐渐成为被子市场的新宠。
由于桑蚕茧、桑蚕丝本钱较高(普通桑蚕长丝一般100元以上1斤),导致桑蚕丝被的价格很高,为了降低桑蚕丝被价格以迎合消费者的低格需求,商家往往以柞蚕丝被充桑蚕丝被,以短蚕丝被充长蚕丝被,不知真相的消费者很容易上当受骗。
蚕丝被的蚕丝填充料从现状看主要分为四类:短纤蚕丝、柞蚕丝、普通长纤维桑蚕丝、脱脂长纤维桑蚕长丝。
一、短纤蚕丝短纤蚕丝,顾名思义,其纤维非常短,一般只有2-3㎝长该类蚕丝,因此价格最廉价,一般在50元左右1斤。
它虽名谓蚕丝,但其自然形状有如棉花,短絮而无黏结力,需靠专门机器打制成片方可使用,其原料一般为蚕丝的下脚料。
在丝胎制作中一般需要像豆腐块一样作经纬绗缝处理,以减少丝胎内部发生构造豁漏和移位。
市场销售时,厂家一般称其为"普级蚕丝〞。
二、柞蚕丝柞蚕丝,其纤维也比拟短,一般短于0.5米,因此其耐用性比长纤维桑蚕丝差一点。
主要产于中国东北地区,为柞蚕吐丝而成,其原始色泽为黄灰色,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用酸碱性化学药剂进展褪色处理为白色,因而对人体安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并不明显)。
现在市场销售的蚕丝被(包括出口到欧美等地方的蚕丝被)主要是以柞蚕丝为填充料。
许多厂家在销售时一般称其为纯蚕丝,而不住注明是柞蚕丝还是桑蚕丝,以此误导顾客。
三、普通长纤维桑蚕丝普通长纤维桑蚕丝,主产于南方。
其纤维非常长,一般有1米以上,甚至2米,故价格非常昂贵,一般需要100元以上1斤,因此用它做成的蚕丝被非常贵。
蚕丝知识点总结蚕丝是由蚕蛹的外蚕茧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纤维,是一种天然的蛋白质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且手感柔软光滑,被称为“纺织之王”。
蚕丝源远流长,被人们称为“丝绸之母”,其丝绸制品以优美的光泽和触感而著称。
在中国,蚕丝生产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被视为国宝之一。
以下将对蚕丝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1. 蚕丝的来源蚕丝是由家蚕(学名:家蚕蚕蛹)的外蚕茧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纤维。
家蚕是由人工饲养的家蚕种群,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家蚕是双翅目、蚕蛾科、家蚕属昆虫的幼虫,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性昆虫之一。
家蚕的寿命较短,约为30-50天。
家蚕的繁殖产卵的前提是取蚕茧,即生产蚕丝的原材料。
2. 蚕丝的生产过程蚕丝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蚕的饲养、蚕茧的收获和蚕丝的加工。
蚕丝的生产通常在蚕室内进行,首先需要饲养蚕蛹,然后等蚕蛹吐丝形成蚕茧后,将蚕茧采摘下来。
蚕茧中的蚕丝并不能直接使用,需要进行加工处理。
加工过程包括脱脂、煮丝、组丝、织丝等步骤,最终制成蚕丝制品。
3. 蚕丝的特性蚕丝是一种天然的蛋白质纤维,与其他纤维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 光泽:蚕丝具有独特的光泽,因为蚕丝中富含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能够很好地反射光线,使其具有良好的光泽度。
(2) 透气性:蚕丝是一种透气性很好的纤维,适合夏季穿着,能够带给人们舒适的穿着体验。
(3) 吸湿性:蚕丝具有很好的吸湿性,能够吸收人体汗液,使皮肤保持干燥舒适。
(4) 舒适性:蚕丝具有良好的手感,柔软光滑,舒适适合贴身穿着。
(5) 耐热性:蚕丝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可承受一定温度的热处理,不易变形。
4. 蚕丝的用途蚕丝因其独特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蚕丝制品主要包括蚕丝织物、蚕丝被、蚕丝枕等。
(1) 蚕丝织物:蚕丝织物是蚕丝的主要应用之一,主要用于制作衣服、围巾、床上用品等。
蚕丝织物具有良好的光泽和质地,是高档面料的主要代表之一。
(2) 蚕丝被:蚕丝被是利用蚕丝填充的被子,具有保暖性好、透气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蚕丝的评定标准
蚕丝被誉为“纤维之王”,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蚕丝织品的品质,因此,蚕丝的
评定标准也就显得至关重要。
蚕丝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蚕蚕时期:蚕丝的品质主要取决于蚕茧的蚕蚕时期。
南方蚕的成蚕在28-30天,中部蚕的成蚕在30-32天,北部地区的蚕为33-35天,蚕茧的质量取决于蚕的成长老化时间,成长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蚕茧的质量。
一般而言,最佳的蚕蚕时间是30-32天。
2、蚕茧大小:正常的蚕茧长度约为400- 600米,重量约莫20- 30克。
如果蚕茧的
长度过短或过长,重量过重或过轻,都会影响蚕茧的品质。
3、蚕茧强度:蚕茧的强度是指在相同长度下的绳梳断强度,即:1.0克以上的蚕茧。
强度较高的蚕茧可使织物的耐磨性更强,不易破裂,品质更佳。
4、蚕茧的纯度:蚕丝长且强的优良特性可以通过蚕茧的纯度来确定。
维持蚕茧的纯
度对于保证蚕丝的品质非常重要。
蚕茧内通常含有蚕粪、哈茬等杂质,因此需要进行脱
丝处理,只保留纯净的蚕丝,以达到优异的品质和资格净化的结果。
5、蚕丝的纤维粗细:细微的差别可以使蚕茧的纤维粗细变化,从而影响蚕丝的品质。
纤维直径越小,蚕丝的柔韧性、细腻性和光泽度就越好。
综上所述,蚕丝的评定标准是很多的,不同地区的评价标准也会略有差异。
因此,在
进行蚕丝的评价时需要对各个评价标准都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蚕丝的品质符合需求。
性能工艺市场蚕丝柔软纤细,但柔中带刚,其拉力和钢丝相当,当一根蚕丝被拉长七分之一时,还能恢复原来的长度。
蚕丝内部有占总容积25%的空隙,蚕丝的最外部则覆盖着丝胶蛋白,它具有较好的吸水性。
因此蚕丝吸湿性很好,蚕丝织成丝绸,夏天穿绸衣会感到很舒服②蚕丝:吸湿、透气、光泽和服用性能好,适用酸性及直接染料。
丝燃烧特性熔离火焰丝丝声难续燃自熄烧毛味易碎脆蓬松黑蚕丝是一种蛋白质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抗静电性.蚕丝的蛋白质和人体皮肤的化学组成近似,所以与皮肤接触时感觉柔软舒适,无异物感.总体来说,透气性好,保暖性好一般经过几道工序,煮茧、剿丝、纺纱、织布、染色等等。
你买回布还得请裁缝制做成衣服,你才能享受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
它与羊毛一样,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根据食物的不同,又分桑蚕、柞蚕、木薯蚕、樟蚕、柳蚕和天蚕等。
从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为茧丝,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
将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包裹而成的丝条,有桑蚕丝(也称生丝)与柞蚕丝之分,统称为蚕丝。
除去丝胶的蚕丝,叫做精炼丝。
以它们为原料,就可用织机加工成各类品种的织物了。
通常所说的桑蚕丝,就是栽桑养家蚕结的茧里抽出的蚕丝,这种蚕丝色泽白里略带黄色,手感细腻、光滑,有一股淡淡的动物纤维特有的气味。
用桑蚕丝制作出来的被子特别柔软、贴身,手工层叠制成的蚕丝被更加耐用。
另一种蚕丝就是柞蚕丝,它是用柞蚕茧抽丝出来的。
柞蚕俗称野蚕,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它由人工放养在野外柞林之中,以柞叶为食。
和桑蚕丝相比,柞蚕丝的颜色比较深,纤维较粗,其本色为黑灰色,需要漂白之后才能制作成为消费者所接受的蚕丝被,虽然成品外观与桑蚕丝相似,二者的质量、价格却有很大差距。
一、种类:蚕丝是天然蛋白质类纤维,是自然界唯一可供纺织用的天然长丝。
分为家蚕丝与野蚕丝两大类。
3、桑蚕丝与柞蚕丝的区别桑蚕产南方,是人工家养的。
怎么鉴别蚕丝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
在我国主要出产有两种蚕丝。
一种就是通常所说的桑蚕丝,就是桑蚕结的茧里抽出的蚕丝,这种蚕丝色泽白里带黄,手感细腻、光滑,有一股淡淡的动物纤维特有的气味。
用这种蚕丝制作出来的被子特别柔软、贴身;同时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蚕丝之间的空隙容易收紧,导致被子变薄,饱暖的效果没有以前好。
另外一种蚕丝就是柞蚕丝,它是用柞蚕茧生产出来的。
柞蚕属野蚕,主要生活在北方,它由人工放养在野外大山柞林之中,它以柞叶为食。
和桑蚕丝相比,柞蚕丝的颜色比较深,其原始颜色为灰黑色。
这种颜色的材料做被子,通常无法被消费者接受;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柞蚕丝往往要用酸缄性的化学药剂进行褪色处理,因而它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另外,柞蚕丝丝体中所含的“丝胶”比较多,导致它本身手感比较粗糙,不够光滑,光泽也比较暗淡;而且柞蚕丝的刚性也比较强,不是很贴身。
主要分辨蚕丝的方法有一下几种。
检查外观
优质蚕丝为乳白色略黄,蚕丝表面有柔和光泽,不发黑、不发涩、丝质绵长,拉开表面蚕丝后,内部无成团的絮状碎蚕丝。
燃烧鉴别
点燃后,有烧焦羽毛的臭味因为它含有蛋白质,燃后成为野火色粉末,燃烧时发出毛发烧焦的气味,无火光。
颜色反应
加浓硝酸变黄
触感
优质的蚕丝触感柔顺,滑腻、富有弹性、无团块,劣质蚕丝触感粗糙,无柔韧,无润泽感。
纤维强度
蚕丝强伸力越好,品质越佳同样长的蚕线,拉伸后,越长质量越好。
瑞帛专注蚕丝被,陪你每一夜!。
蚕丝分类及区别蚕丝分类及区别在我国出产的蚕丝有两种,一种是通常所说的桑蚕丝,就是栽桑养家蚕结的茧里抽出的蚕丝,这种蚕丝色泽白里略带黄色,手感细腻,光滑,纤维很长,有一股淡淡的动物纤维特有的气味.用桑蚕丝制作出来的被子特别柔软,贴身.另一种蚕丝就是柞蚕丝,它是用柞蚕茧抽丝出来的。
柞蚕俗称野蚕,主要生活在北方地区,它由人工放养在野外柞林之中,以柞叶为食.和桑蚕丝相比,柞蚕丝的颜色比较深,基本色为黑灰色,纤维也很短;柞蚕丝桑蚕丝一字之差,价格相差一倍.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柞蚕丝通常要用化学药剂进行漂白褪色等处理。
这些处理使它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另外柞蚕丝所含的丝胶较多,使它本身手感比较粗糙,不光滑,色泽暗淡,而且柞蚕丝的刚性也比较强!蚕丝功效及优点1.保护皮肤,促进睡眠蚕丝是蚕体内的液状丝蛋白经过固化及纤维化而成的多孔性蛋白纤维。
纯蚕丝97%以上由动物蛋白组成,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有滋养皮肤,增加皮肤细胞活力,防止皮肤老化等作用.18种氨基酸散发出的细微分子(又可叫睡眠因子),它能使人的神经处于较安定的状态,促进睡眠质量。
2.双向调节,冬暖夏凉蚕丝的热传导率很低,天冷时能降低热传导率,保暖性胜过皮,棉,毛;天热时又能排除多余的热量,使被内温度适宜.双向调节被内温度,冬暖夏凉。
3.吸湿排汗,舒适透气蚕丝外部的丝蛋白里含有一种叫"亲水侧链氨基酸"的物质,能吸收人体排放的汗液及水分,并加以排除,维持被内干爽透气,保持舒适,对风湿病,关节炎,肩周炎等患者尤为有益。
4.防螨抗菌,贴身柔软蚕丝的丝胶有防止螨虫和霉菌滋生的成份,能防止有害生物在人睡眠时侵入人体;蚕丝纤维的化学成份又与人体皮肤构成很相似,因而蚕丝被非常的贴身柔软且无静电,使用舒适不宜脏。
蚕丝被的使用及保养1、蚕丝被的清洗蚕丝被的常规清洗仅限于洗涤外被套,蚕丝被内胎严禁整体水洗、机洗和干洗。
需清洁时,请用少量清水加专用洗涤剂进行局部刷洗后,放置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自然风干。
蚕丝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前景研究蚕丝,是指由家蚕科家蚕的幼虫产生的由蛋白质构成的丝状物。
蚕丝通常用于制作丝绸以及其他纺织品。
除此之外,蚕丝还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工程学、化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蚕丝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应用前景研究。
一、蚕丝的生物学特性1. 蚕丝的分泌蚕丝是由家蚕幼虫分泌出来的一种丝状物。
幼虫通过口器将液态的蚕丝腺液分泌到外界。
该腺液经过自身的加工和处理,最终变成固态的蚕丝。
2. 蚕丝的组成蚕丝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其中含有许多稀有的氨基酸。
同时,蚕丝还含有丰富的甲基色氨酸和酪氨酸。
3. 蚕丝的性质蚕丝具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质,如抗拉强度、耐磨和弹性等。
此外,蚕丝还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
二、蚕丝的应用1. 纺织品制造蚕丝是制作丝绸和其他纺织品的主要原料。
蚕丝柔软、光滑、透气、吸湿、保暖等特性,使得其成为一种高档的服装材料。
2. 医学应用蚕丝具有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等特点,使得其在医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蚕丝医用材料可以用于制造缝合线、修补组织、手术贴合等方面。
3. 工程学应用蚕丝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以用于制造高强度的纤维材料,如钢丝绳、汽车轮胎等。
此外,蚕丝还可以用于制造生物支架和人工血管等医疗器械。
4. 化学应用蚕丝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其化学结构具有许多有机化学反应活性团。
蚕丝可以通过简单的化学修饰,产生新的化学性质。
因此,蚕丝在催化、分离、吸附等领域应用也日益广泛。
三、蚕丝的应用前景研究随着人们对环保、生物降解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日益关注,蚕丝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未来,蚕丝在医疗、环保、能源等领域的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1. 医学领域蚕丝可用于制造可降解的医用材料,如人工血管、生物支架等。
此外,蚕丝还可以用于制造新型的药物传输系统,如蛋白质药物、DNA药物和细胞药物的传输。
2. 环保领域蚕丝是一种可降解的材料,可以在自然环境下迅速降解,并且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什么是蚕丝?蚕丝有哪些功能和特点?桑蚕丝与真丝、榨蚕丝有哪些区别?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
它与羊毛一样,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根据食物的不同,又分桑蚕、柞蚕、木薯蚕、樟蚕、柳蚕和天蚕等。
从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为茧丝,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
将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包裹而成的丝条,有桑蚕丝(也称生丝)与柞蚕丝之分,统称为蚕丝。
除去丝胶的蚕丝,叫做精炼丝。
以它们为原料,就可用织机加工成各类品种的织物了。
空白汗衫蚕丝纤维由两根呈三角形或半椭圆形的丝素外包丝胶组成,横截面呈椭圆形。
蚕丝纤维为蛋白质纤维,丝胶和丝素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丝素约占3/4,丝胶约占1/4。
丝胶和丝素由18种氨基酸组成,约含97%的纯蛋白质。
丝胶是水溶性较好的的球状蛋白质,将蚕丝溶解于热水中脱胶精练,就是利用了丝胶的这一特性。
由于丝胶和丝素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丝素为纤蛋白,丝胶为球蛋白。
桑蚕所吐之丝全长可达1000米以上。
一、桑蚕丝特点(一)、桑蚕丝的物理性能1、蚕丝手触柔软而有弹性,精炼脱胶后的练丝,表面平滑均匀,光洁雅致。
蚕丝是多孔性蛋白质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性能和含气、透气性能。
四肢物柔和舒适,具有独特的"丝鸣"特征。
2、蚕丝强伸力高,断裂强度可达3.1~3.6dN/tex(3.50~4.09gf/旦)、断裂伸长度可达15~25%;单位截面积所承受的切断强度达到432.1~471.4N/mm2(44~48kgf/mm2),接近于钢丝。
蚕丝的耐磨性能优于其它天然纤维,22.2/24.42dtex(20/22旦)4A计生丝包和力达80次左右。
3、蚕丝耐热性好,其分解点为150℃左右,同时,蚕丝的保暖性好,穿着时有冬暖夏凉的感觉。
4、蚕丝绝缘性能好,是电的不良导体,但回潮率高时会降低电阻而减低绝缘性能,一般情况下,蚕丝纤维回潮率为8%~14%。
蚕丝英文写为silk,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也称天然丝。
乃是人类利用的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
蚕有桑蚕、柞蚕、蓖麻蚕、木薯蚕、柳蚕和天蚕等。
由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茧丝。
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
缫丝时,把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成丝条,统称蚕丝。
除去丝胶的蚕丝,称精练丝。
蚕丝中用量最大的是桑蚕丝,其次是柞蚕丝,其他蚕丝因数量有限未形成资源。
蚕丝质轻而细长,织物光泽好,穿着舒适,手感滑爽丰满,导热差,吸湿透气,用于织制各种绸缎和针织品,并用于工业、国防和医药等领域。
中国早在4700年前就已经能够利用蚕丝制做丝线、编织丝带和简单的丝织品。
目前为止世界上主要的产丝国有中国、日本、印度、前苏联和朝鲜,总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春蚕到死丝方尽,留赠他人御风寒”。
春蚕,这个可爱的小生命,吃的是桑叶,吐出的却是一缕缕细丝;它无私地将洁白的蚕丝奉献给人类织造丝绸,自己却度尽了一生的辛勤,化成蛹,默默地幽闭在自造的蚕茧之中了。
蚕的一生——【蚕的交配】雌蚕发出气息吸引雄蚕前往——【产卵】卵有点像植物的种子——【正在吃桑蚕的幼虫】幼虫以桑叶为食,经四次蜕皮而长大——【作茧的幼虫】熟蚕从口中吐出丝做成茧。
一条蚕要吐1500~2000米长的丝——【缩在茧中的蛹】在茧中成为蛹,缫丝时,就将茧放在水中煮——【出茧的成虫】成蛹后2~3周,就成为成虫,从口中吐出液体将茧熔化而出茧——【雄的成虫】有翅膀,但不会飞。
任何事物的发现都是有一个过程,那么蚕是怎样被人们发现的,蚕能够吐丝又是谁发现的?远古时代的人们穿着十分简陋。
有人把一片片树叶串连起来披在身上,有人把剥下来的兽皮晾干后和身上一裹,这样就算是衣服了。
可是,串连起来的树叶,穿在身上悉悉索索的,稍动一下便纷纷散落了。
兽皮好用,它的御寒性能好,也很耐用,但是,兽皮又重又硬,穿在身上非常不自在,而且一到夏天,浑身淌汗,又热又闷,让人难以忍受。
蚕丝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
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
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
数学探索活动本身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会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掌握小数末尾“0”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古诗: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教师:这首诗写一个闺中女子相思落泪的哀怨,你知道是哪一句吗?
学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教师:提到春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学生:蚕丝。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春蚕和秋蚕吐的蚕丝是不一样的。
一条秋蚕吐的丝长约1.2千米,质量约0.35克。
春蚕吐的丝要长一些,大约是秋蚕的1.25倍。
你能根据给的条件提个问题吗?
学生: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多少千米?
教师:刚才这位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要求一条春蚕吐的丝长约多少千米,需要找哪些条件?该怎样列式呢?
学生1:一条秋蚕吐的丝长约1.2千米。
学生2:春蚕吐的丝大约是秋蚕的1.25倍。
学生3:1.2×1.25。
教师:你会计算这个算式吗?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从古诗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新课的导入顺畅自然】
自主探究
1. 估一估。
教师:在计算1.2×1.25之前,先估算一下,1.2×1.25的积大约是多少,为什么?
学生1:把1.2看作1,把1.25看作2,因此1.2×1.25≈2。
学生2:把1.2看作2,把1.25看作1,因此1.2×1.25≈2。
学生3:把1.2和1.25都看作1,因此1.2×1.25≈1。
教师:结合同学们估算的结果,1.2×1.25的积应在1~2之间。
【设计意图:这里的估算既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更是为了给接下来探索笔算方法提供一种支持,学生可以通过对笔算结果与估算结果的比较,判断笔算结果是否合理,从而确认相应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充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可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对自如】
2. 算一算。
教师:你能笔算1.2×1.25吗?笔算小数1.2×1.25又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列竖式时,要把小数位数多的放在小数位数少的
上面。
列竖式:
1.25
× 1.2
250
125
00
1.5
(因为1.25是两位小数,1.2是一位小数,所以积是三位小数,从右向左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同时积的末尾的“0”要去掉)
教师:同学们真棒!已经熟练地把整数乘法推广到小数
乘法,谁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学生: 1.2×1.25
=1×1+0.2×0.25
=1.05(米)
教师: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这位同学是认真思考的,很有
自己的想法,其结果与刚刚估算的1.2×1.25的积在1~2之间也相符。
可是老师有问题要问了:为什么这位同学的脱式计算和前面同学竖式计算的积不一样,到底谁的答案正确呢?谁能画图表示1.2×1.25。
学生:我会用图来表示。
教师:结合图形,你知道这位同学脱式计算的是图中哪
几部分的面积吗?还缺少哪几部分的面积?请把1.2×1.25的脱式计算补充完整。
学生1:计算的是左上角和右下角阴影部分的面积。
缺少的是右上角和左下角空白部分的面积。
学生2: 1.2×1.25
=1×1+0.2×0.25+1×0.2+1×0.25
=1.5(米)
教师:同学们,不仅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能积极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
力的培养,更应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3. 教师:织一条丝巾大约要用300条秋蚕吐的丝,一条丝巾的质量约多少克?怎样列式?
学生1:0.35×300。
学生2:我是这样算的。
0.35
×300
000
000
105
105.00
教师:小数乘整十数或整百数一般让小数和整十数或整百数的非零数对齐,所以上面的竖式可以怎样写?
学生:可以这样写。
0.35
×300
00
105.
4.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最下面的例题。
教师:请同学们算一算,填一填,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2.3×1.2=2.76,2.76>2.3;2.3×
1.05=
2.415,2.415>2.3。
学生2:2.3×1=2.3,2.3=2.3;2.3×
0.9=2.07,2.07<2.3;2.3×0.86=1.978,1.978<2.3。
学生3:小数乘法中,如果两个乘数都比1大,积比每个乘数都大。
学生4:小数乘法中,如果有一个乘数为1,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学生5:小数乘法中,如果有一个乘数比1小,积比另一个乘数小。
教师:同学们,你们能再举个例子说明你的发现吗?
学生小组之间彼此谈论,集体订正,再次剖析理由。
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刚才解决一条春蚕吐丝的长度的问题和一条丝
巾质量的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归纳:①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②小数乘小数脱式计算=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小数部分+每个整数部分×另一个乘数的小数部分。
③比较积和乘数(0除外)的大小的方法: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
五、板书设计
蚕丝
1.2×1.25=1.5(千米)
1.25
× 1.2
250
125
00
1.5
0.35×300=105(克)
0.35
×300
00
105.
六、教学反思
1.由于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与小数乘法相关的一些内容,在这节课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小数乘法中的新问题,在关键处给予点拨、指导,紧紧抓住积的小数点位置这一重点进行教学,并为学生提供质疑、交流的机会,
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使出现的问题更加明朗化。
2.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的“蚕丝”中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对小数乘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在实际中
应用。
3.学生良好的估算意识得到了培养,并掌握了正确的估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