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 选择题 专项分类练习卷(全册)
- 格式:doc
- 大小:177.50 KB
- 文档页数:20
第 1 页 共 20 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期末总复习
选择题 ·专项练习(一)
1、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屹立(yì) 霎时(sà)
B.鸟巢(cáo) 谷穗(suì)
C.横贯(guàn) 芦苇(wěi)
D.怀抱(huái) 睡眠(mié)
2、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宁可(lìng) 鼎沸(dǐn )
B.鱼鲫(jì) 田埂(ɡěnɡ)
C.叶柄(bǐn ) 溃败(ɡuì)
D.竹笋(shǔn) 藏身(zàng)
3、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屹(yì) 立 拯(zhěn) 救 鸟巢(cáo)
B.即(jì) 使 索(suǒ) 取 倾(qǐnɡ)斜
C.严肃(sù) 血(xuě)液 大蒜(sàn)
D.媳(xí)妇 开凿(záo) 惩(chéng)罚 4、下面四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折断 折本 折腾 B、处理 到处 处境
C、角色 旦角 主角 D、宁可 宁静 宁愿
5、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大概 胸怀 兴致勃勃
B.排炼 玩皮 九宵云外
C.自毫 溃败 疑或不解
D.清析 震兴 顾名思议
6、不是出自于《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故事的一项是( )
A.桃园三结义 B.三顾茅庐
C.武松打虎 D.空城计
7、读一读下面词语,从感情色彩上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B.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C.鼠目寸光 假公济私 D.大义凛然 铁面无私
8、下列诗句中,不是出自于送别诗的一项是( )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下列成语中的“和”与“随声附和”中的“和”读音、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和衣而睡 B.一唱一和 C.和盘托出 D.和颜悦色
10、下列诗句中,不是出自于边塞诗的一项是( )
第 2 页 共 20 页 A.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C.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1、不是出自于《水浒传》中的人物故事的一项是( )
A.三打祝家庄 B.赤壁之战
C.武松打虎 D.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1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梅雪争春未肯降.。(服输)
B.梅须逊.雪三分白。(谦让)
C.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D.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
13、下面的句子中填写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读了《扁鹊治病》一文后,我知道扁鹊不仅是一位绝顶_______的人,而且他的医术也很_________。
A.聪明 精明 B.精明 高超
C.聪明 高明 D. 高明 高超
14、以下能概括《扁鹊治病》这个故事道理的一项是( )
A.妙手回春 B.防微杜渐
C.杏林春满 D.医者仁心
15、以下能概括《纪昌学射》这个故事道理的一项是( )
A.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B.言必信,行必果。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D.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6、“纪昌__________勤学苦练,_________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填入句中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
A.即使……也…… B.如果……就……
C.因为……所以…… D.虽然……但是……
17、下列句子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B.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吗?
C.20世纪不会不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D.难道20世纪不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吗?
18、把句子“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嫩叶的柳丝。”缩写后,正确的一项是( )
A.微风吹拂着柳丝 B.千万条展开嫩叶
C.微风吹拂着嫩叶 D.微风展开柳丝
19、把句子“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写后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看到了长头发。 B.我看到了他。
C.我看到了他的脸。 D.我看到了脸。
20、填入下列句子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20世纪,人类_______月球,______深海,________百亿光年外的天体,_______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第 3 页 共 20 页 A.探索 潜入 登上 洞察 B.登上 潜入 洞察 探索
C.登上 洞察 探索 潜入 D.潜入 探索 登上 洞察
21、下面的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 )
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特定称谓。 D.表示讽刺或反语。
22、填入下列句子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1)弟弟摔倒了,这次____________地没有哭鼻子。
(2)妹妹让我去跟爸爸求情,爸爸没有答应,结果我___________了。
(3)每次都是他_________,先去实地考察,然后再带我们参加活动。
A.打头阵 碰钉子 破天荒 B.破天荒 碰钉子 打头阵
C.碰钉子 破天荒 打头阵 D.碰钉子 打头阵 破天荒
23、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高书写速度需要集中注意力,掌握正确的运笔方式。
B.复述课文时需要按照事情的顺序进行复述,重点复述主要情节。
C.《扁鹊治病》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防微杜渐,小错不改会酿成大错。
D.王戎不摘路边的李子是因为他不喜欢吃李子。
24、“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理睬”的近义词是( )
A.理解 B.理会 C.理当 D.理应
25、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前两句主要在写景,后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
B.《延安,我把你追寻》这一课作者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C.《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课文的开头运用了插叙的写法。
D.学习了《梅兰芳蓄须》,我知道了梅兰芳蓄须明志,他用蓄须来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整篇文章抒发抒发了梅兰芳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26、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破旧的茅屋”象征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
B.“温热的土炕”象征幸福的生活。
C.“宝塔上上顶天立地的脊梁”象征延安精神。
D.“老牛破车”象征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
27、联系课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日绝句》的作者是元朝女词人李清照。全诗借古讽今,作者借赞美项羽来鞭挞宋朝统治者,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B.“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开头这两句描绘送别时候的自然景色,显示着送别的情调,诗人正在送别好友董大,虽然心中难免有愁苦心绪,但是作者并没有沉溺在离别的感伤之中不能自拔,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C.《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诗。全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宴以及战士们尽情酣醉的场面,表现了征人们将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豪放、豁达的思想感情。
第 4 页 共 20 页 D.“一排排高楼大厦”与后文“破旧的茅屋”采用了对比的写法,通过前后对比,说明贫穷的生活条件虽然已经改变了,但延安精神仍然要发扬。
28、下列诗句不是出自边塞诗的一项是( )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9、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塞》和《凉州词》都是边塞诗。
B.梅兰芳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演的是“生角”。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一句中“龙城飞将”英勇善战的李广。
D.“欲饮琵琶马上催”一句中“琵琶”是一种乐器。
30、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剧里的角色有“生、旦、净、末、丑”五大类。
B.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代表作品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嫦娥奔月》等。
C.《爬天都峰》一文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的。从爸爸的话中,我们明白了在人与人的相处的过程中,要懂得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D.《麻雀》一文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按照时间的顺序,写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选择题 ·专项练习(二)
1、下列词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霎时(chà shí ) 震动( zhèn dòng)
B奔腾(bēn tén ) 哀号(āi háo )
C稻穗(dào suì ) 运载(yùn zài )
D归巢(gūi cáo ) 愚昧( yú wèi )
2、下列词语中“闷”的读音,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同( )
A、闷热 B、愁闷 C、闷雷 D、闷气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对的一组是( )
A响切云霄 震耳欲聋 齐头并进 鸦雀无声
B漫天卷地 水天相接 摇摇欲坠 窃窃私语
C风平浪静 浩浩荡荡 星群密布 低声细语
D山崩地列 风号浪吼 半明半味 锣鼓喧天
4、下面带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数学 数九寒天 B.发现 千钧一发
C.厌恶 深恶痛绝 D.号码 风号浪吼
5、成语“眼疾手快”中“疾”的正确意思是( )
A、疾病 B、痛恨 C、急速,猛烈 D、痛苦
6、下列词语中“漫”字与“漫天卷地”的“漫”意思相同的是( )
A漫不经心 B长夜漫漫 C洪水漫延 D漫山遍野
7、下面四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