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9
1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期中测试
(限时:120分钟 满分:120分)
听力部分(20分)
一、听句子, 选择与其意思相符的图片, 每个句子读一遍 (有一幅多余的图片)(每小题1分, 共5分)
A. B. C.
D. E. F.
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4. ________ 5. ________
二、听对话和问题, 根据所听内容, 选择正确答案, 每段对话读两遍(每小题1分,
共5分)
6. A. She had a fever. B. She had a cold.
C. She cut herself.
7. A. Eating an apple. B. Doing the housework.
C. Watching TV.
8. A. Play with Tom. B. Argue with Tom.
C. Call Tom and ask him for the storybook.
9. A. In the library. B. In the classroom.
C. At home.
10. A. Sweep the floor. B. Do her homework.
C. Have her dinner.
三、听两段长对话, 根据所听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每段对话读两遍(每小题1分,
共5分)
11. Who is going shopping tomorrow?
A. The boy. B. The boy's mother.
2 C. The boy's friends.
12. What does the boy need to do first?
八年级下1-4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 从每题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 ) 1 The old man has lived in the country ___________ he was young.
A. while B. for C. when D.since
( ) 2. ——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_________?
——Yes, I’ve __________ finished it.
A. just;already B. yet;never C.yet;already D.already;yet
( ) 3. To learn English well, you’d better speak English ___________possible.
A. as many as B. so many as C. so often as D.as often as
( ) 4. . ——_________has he been like this? ——Ever since last week.
A. How long B.When C.How often D.How much
( ) 5. What a wonderful book! It’s _________one that I_________.
A.the best;have ever read B. the best;ever read
八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检测
提醒:1、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3分)
A、 震悚.(sǒnɡ) 荒谬.(miù) 溃.退 (kuì) 锐不可当.(dànɡ)
B.、要塞.(sāi) 尴.尬(ɡān) 惊骇. (hài) 歼.灭(jiān)
C、炽.热(zhì) 瞥.见(piē) 诘.责(jié) 差.使(chāi )
D、文绉绉..(zhōu) 屏.息(bǐng) 仲.裁(zhòng) 踌.躇 (chóu)
2.、 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锐不可挡 抑扬顿挫 待人接物 匿名
B、张惶失措 荡然无存 永垂不朽 懊丧
C、眼花缭乱 名副其实 粗制滥造 凛冽
D、锲而不舍 振耳欲聋 丰功伟绩 管辖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我国历史的曾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
B、他的事迹在学校里早被传得家喻户晓....了。
C、在他杂乱无章....的房间里,我终于找到了那本册子。
D、她的衣着艳丽,十分惹人注目....。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 ;梦游江南, ;游走大漠, ;探访名山, ;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 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 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积一时之跬步 臻千里之遥程《《《《《《《《《《《《
马明风整理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石嘴山市第二十一中学2010-2011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测试卷
一、书写·养成习惯
1、请你用自己最满意的正楷或行楷字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
生活因努力而精彩,生活因拼搏而充实,学业与事业因坚持而成功。
二、积累·运用·夯实基础(38分)
1、请根据原文将下列空缺补充完整。(4分)
①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采葵持作羹。(《乐府诗集》)
③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村居》)
④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2.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8分)
①《十五从军征》中写主人公征战回家看到的环境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别》中写古人临别习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村民》中写童真毕现,童越盎然,平添无限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8题 。(16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凫水(fú) 争讼(sòng) 幽悄(qiāo) 无人问津(jīn)
B.亢奋(kàng) 褶皱(zhě) 追溯(sù) 风雪载途(zài)
C.潺潺(chán) 冗杂(rǒng) 磅礴(bàng) 黄发垂髫(tiáo)
D.腐蚀(shí) 领域(yù) 灯盏(zhǎn) 金吾不禁(jīn)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狩猎 邀请 鸡犬相闻 草长鹰飞
B.静穆 晦暗 人情世故 戛然而止
C.滑翔 羁拌 水尤清冽 窈窕淑女
D.雾霭 怅惘 海枯石烂 哀草连天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出了三峡,江面宽阔,眼前豁然开朗。
B.这次的演出,集合杰出的艺人同台亮相,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而同学们还沉醉在老师美妙的故事中。
D.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了。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把这些关系导入互联网中,对习惯了与陌生人在互联网上聊天的网民来说,无疑是捅破了虚拟和现实间的最后一层窗户纸,实现了互联网和真实生活的“无缝连接”。 ②仅3年多时间,微信已经变成了移动互联网上的“巨鳄”。
③沉淀在手机通讯录和邮箱联系人中的关系是个人最稳定的社交关系。
④微信的4.0版本正式增加了朋友圈功能,随后又逐渐增加了评论、隐私、收藏等功能。
⑤这种模式的即时通讯应用迅速得到传播,在国内首先有了“米聊”,随后又出现了“微信”。
A.①⑤②④③ B.②④①⑤③ C.③①⑤④② D.④⑤②③①
5.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诲。
1 / 8 人教版部编版 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提示:
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全部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注意不要答错位置,也不要超界。
4.作图必须用2B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第一部分(28分)
1.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狩. ▲ 猎 龟. ▲ 裂 jiá ▲ 然而止 jiān ▲ 默
2.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9分)
①青青子衿, ▲ 。 (《诗经》)
② ▲ ,胡为乎泥中? (《诗经》)
③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 ▲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诗句 ▲ , ▲
,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⑤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婉转含蓄地表达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的句子是: ▲ , ▲ 。
⑥君子之道,辟如 ▲ ,辟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
3.修改病句,年级举行汉字书写比赛,下面是主持人一段结束语,其中两句有语病,请找出并修改。(4分)
①同学们,写字水平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②希望本次活动能激发同学们的写字水平;③也希望大家通过持之以恒不间断地练习,写出一手美观的汉字。
(1)第 ▲ 句,修改: ▲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凫.水(fú) 争讼.(sòng) 幽悄.(qiāo) 无人问津.(jīn)
B.亢.奋(kàng) 褶.皱(zhě) 追溯.(sù) 风雪载.途(zài)
C.潺.潺(chán) 冗.杂(rǒng) 磅.礴(bàng) 黄发垂髫.(tiáo)
D.腐蚀.(shí) 领域.(yù) 灯盏.(zhǎn) 金吾不禁.(jīn)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狩猎 邀请 鸡犬相闻 草长鹰飞
B.静穆 晦暗 人情世故 戛然而止
C.滑翔 羁拌 水尤清冽 窈窕淑女
D.雾霭 怅惘 海枯石烂 哀草连天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出了三峡,江面宽阔,眼前豁然开朗....。
B.这次的演出,集合杰出的艺人同台亮相,其精彩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C.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而同学们还沉醉在老师美妙的故事中。
D.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了。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把这些关系导入互联网中,对习惯了与陌生人在互联网上聊天的网民来说,无疑是捅破了虚拟和现实间的最后一层窗户纸,实现了互联网和真实生活的“无缝连接”。
②仅3年多时间,微信已经变成了移动互联网上的“巨鳄”。
③沉淀在手机通讯录和邮箱联系人中的关系是个人最稳定的社交关系。
④微信的4.0版本正式增加了朋友圈功能,随后又逐渐增加了评论、隐私、收藏等功能。
⑤这种模式的即时通讯应用迅速得到传播,在国内首先有了“米聊”,随后又出现了“微信”。
A.①⑤②④③ B.②④①⑤③ C.③①⑤④② D.④⑤②③①
5.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石嘴山市第二十一中学2010-2011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测试卷
一、书写·养成习惯
1、请你用自己最满意的正楷或行楷字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
生活因努力而精彩,生活因拼搏而充实,学业与事业因坚持而成功。
二、积累·运用·夯实基础(38分)
1、请根据原文将下列空缺补充完整。(4分)
①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采葵持作羹。(《乐府诗集》)
③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村居》)
④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2.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8分)
①《十五从军征》中写主人公征战回家看到的环境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别》中写古人临别习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村民》中写童真毕现,童越盎然,平添无限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8题 。(16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
八年级生物下册期中测试卷
姓名 班级
一 选择题(每个小题1分,共20分)
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
2、小明的爸爸是双眼皮(Aa)、妈妈是单眼皮(aa),小明也是单眼皮。控制小明眼皮的基因组成是( )
A.AA B. aa C. Aa或aa D. Aa
3.下列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是( )A.向日葵 B.淑草 C.小麦 D.高粱
4.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在环境适宜时,嫁接的桃树枝条会成活
B.将秋海棠的叶子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会萌发长出新植物体
C.玉米种子播种到土壤中,会萌发长出新的植物体
D.将带芽的马铃薯播种在土壤中,会萌发长出新的植物体
5.蝗虫是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一种昆虫。蝗虫的若虫要经过5次蜕皮才能发育成有翅能飞翔的成虫,分析蝗虫的发育过程,你认为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机是( )
A.蝗虫长大成成虫后 B.三龄以前,翅还未发育完全
C.三龄以后 D.任何时候都行
6.下列与家蚕发育过程相似的昆虫是( )
①蝴蝶 ②苍蝇 ③蜜蜂 ④螳螂 ⑤蝼蛄 ⑥蝈蝈
A.⑤⑥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②④⑥
7."毛毛虫"是( )A. 蜻蜓的幼虫 B.蝴蝶的幼虫 C.小鸟的幼虫 D.青蛙的幼虫
8.鸟卵的卵细胞是( )
A. 整个鸟卵 B.胚盘、卵黄和卵黄膜 C.卵黄和卵黄膜 D.卵黄 2
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说明自然界普遍存在着( )
A.遗传现象 B.变异现象 C.生殖现象 D.进化现象
苏教版译林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从每题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 ) 1 The old man has lived in the country ___________ he was young.
A. while B. for C. when D.since
( ) 2. ——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_________?
——Yes, I‘ve __________ finished it.
A. just;already B. yet;never C.yet;already D.already;yet
( ) 3. To learn English well, you‘d better speak English ___________possible.
A. as many as B. so many as C. so often as D.as often as
( ) 4. . ——_________has he been like this? ——Ever since last week.
A. How long B.When C.How often D.How much
( ) 5. What a wonderful book! It‘s _________one that I_________.
A.the best;have ever read B. the best;ever read
11
期 中 测 试
(限时:60分钟 满分:120分)
听力部分(20分)
一、听句子,选择与其意思相符的图片(有一幅多余的图片)(每小题1分,共5分)
A. B. C.
D. E. F.
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4. ________ 5. ________
二、听对话和问题,根据所听内容,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5分)
6. A. She had a fever. B. She had a cold.
C. She cut herself.
7. A. Eating an apple. B. Doing the housework.
C. Watching TV.
8. A. Play with Tom. B. Argue with Tom.
C. Call Tom and ask him for the storybook.
9. A. In the library. B. In the classroom.
C. At home.
10. A. Sweep the floor. B. Do her homework.
C. Have her dinner.
三、听两段长对话, 根据所听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每小题1分,共5分)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1和12小题。
11. Who is going shopping tomorrow?
A. The boy. B. The boy's mother.
C. The boy's friends.
12. What does the boy need to do first?
A. Finish his homework. B. Clean the living room.
C. Buy some snacks.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13至15小题。
A B C
L1 L2 S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卷
时 量: 90分钟 总 分: 100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能否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的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电流表可以,电压表不可以 B.两种电表都可以
C.电流表不可以,电压表可以 D.两种电表都不可以
2、如右图所示,将电流表先后接在A处、B处、C处,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读数情况是( )
A.A处最大 B.B处最大 C.C处最大 D.三处一样大
3、串联在电路中的两盏灯甲和乙,若甲灯比乙灯亮,则通过甲灯的电流I甲与通过乙灯的电流I乙的大小相比较是( )
A.I甲=I乙 B.I甲>I乙 C.I甲<I乙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实验室测导体电阻的方法叫( )
A.欧姆法 B.电阻法 C.伏安法 D.以上都不是
5、一只标有电阻值20Ω的定值电阻,若通过的电流是0.5A,那么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
A.40V B.10V C.0.025V D.条件不足
6、如右图,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 )
A.灯L1两端的电压 B. 灯L2两端的电压
C.灯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将一段导体接在电路中,如果将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增大一倍,关于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和电流都保持不变 B.电阻不变,电流增大一倍
C.电流不变,电阻增大一倍 D.电阻和电流都增大一倍
八年级下1-4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 从每题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 ) 1 The old man has lived in the country ___________ he was young.
A. while B. for C. when
( ) 2. ——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_________?
——Yes, I’ve __________ finished it.
A. just;already B. yet;never ;already ;yet
( ) 3. To learn English well, you’d better speak English ___________possible.
A. as many as B. so many as C. so often as often as
( ) 4. . ——_________has he been like this? ——Ever since last week.
A. How long often much
( ) 5. What a wonderful book! It’s _________one that I_________.
best;have ever read B. the best;ever read
C. good; have ever read ;ever read
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2分)
1.请选出下列加红字字音全对的一项( )
A.绯.红(fēi) 咫.尺(zhǐ) 迁徙.(xí) 期期艾艾.(ài)
B.管束.(sù) 哂.笑(shěn) 文绉绉.(zhōu) 相形见绌.(zhuō)
C.黝.黑(yǒu) 愚.钝(yú) 禁锢.(gù) 藏污纳垢.(gòu)
D.吞噬.(shì) 媲.美(bì) 缄.默(jiān) 广袤.无垠(mò)
2.请选出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 )
A.标致 托辞 粗制滥造 正襟危坐
B.奥秘 狼藉 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
C.萧瑟 裸露 不可明状 莫衷一事
D.挑衅 牟取 冥思遐想 任劳任怨
3.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
A.身为篮球特长生的林洋,站在低年级同学的队伍中,如鹤立鸡群....般引人注目。
B.在众目睽睽....之下,谁也没有想到电视剧《甄嬛传》居然就红了起来。
C.课堂上,他总是夸夸其谈....,目空一切的样子很是让人厌烦。
D.回想百年来我们民族走过的历程,真是沧海桑田....,变化巨大。
4.请选出下列短语类型判断全对的一项( )
A.抑扬顿挫(并列) 繁花似锦(主谓) 精巧绝伦(偏正)
B.翻来覆去(并列) 器宇非凡(主谓) 油然而生(偏正)
C.风云突变(补充) 误入歧途(动宾) 任劳任怨(并列
D.美不胜收(补充) 敬畏自然(动宾) 微不足道(主谓)
5.请选出下列单句的主谓语部分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 全长1321公里的塔里木河,‖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内陆河。
B.通过对春雁集会的日常程序的观察,人们‖注意到,所有的孤雁都有一种共性。
C.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D. 透过飘动的窗纱,下午的阳光‖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
1 / 8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歼.灭(qiān) 要塞.(sè) 翘.首(qiáo) 锐不可当.(dāng)
B.悄.然(qiǎo) 发髻.(jì) 默契.(qì) 屏.息敛声(bǐng)
C.镌.刻(juàn) 绯.红(fěi) 教诲.(huì) 眼花缭.乱(liáo)
D.长髯.(rán) 咽.喉(yè) 炽.热(zhì) 正襟.危坐(jīn)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件小事把他的虚伪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B.再小的失误,借助这对眼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节。
C.他这次一下子拿出100多万元帮助乡亲们修路,真是大方之家....。
D.昔日的“浪子”今天成了英雄,这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问题。
B.我反对将儿子送到贵族幼儿园去,希望儿子不毁在优裕的生活环境里,让他从小就具有刚毅、诚实、吃苦耐劳。
C.保障儿童权利是设置儿童节的初衷,这一要义在今天丝毫没有过时,所以仍需要成人时时反思。
D.虽然人生的幕布徐徐拉开,但在少年的眼里,世界和未来都是崭新的充满吸引力的。
5、下列修辞手法运用及表达效果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干态万状,惟妙惟肖。”(句子使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卢沟桥上石刻狮子的各种形态,生动形象。)
B.“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句子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1 / 8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推荐)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无误的一组是( )
A.溃.退(kuì) 屏息敛声 督.战(dū) 残绝人寰
B.颁.发(bān) 眼花瞭乱 遗嘱.(zhǔ) 殚精竭虑
C.仲.裁(zhōng) 摧枯拉朽 辱没.(mò) 锐不可当
D.娴.熟(xián) 震聋发聩 悄.然(qiāo) 一丝不苟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浙江千岛湖风景美如画,真是巧夺天工....。
B.阔别多年的老朋友意外在异国他乡萍水相逢....,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有多高兴了。
C.朱自清先生的《春》,语言流畅,文笔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
D.王伟的英雄事迹在神州大地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B.一个实验能否成功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C.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不可缺少,而且研究学术也是不可少的。
D.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
5、下列句子运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有些顶端尖峭,并微微倾向一旁,宛如美女的纤指。
B.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
C.此乃一座山门,原来我们已亲眼目睹了被称“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
D.刚才空中的华丽色彩,天衣云锦,恰如那在阳光下破裂并蔓延开去的肥皂泡。
2 / 8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1 / 9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吟.咏(yín) 演绎.(duó) 霎.时(chà) 如丝如缕.(lǒu)
B.内涵.(hán) 魅.力(mèi) 调侃.(kăn) 接踵.而至(zhǒng)
C.恐怖.(bù) 剥削.(xiāo) 描摹.(mó) 强.词夺理(qiáng)
D.阐.释(shàn) 严谨.(jǐn) 精湛.(shèn) 旁征博.引(bó)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老师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我们进行分类辅导,真可谓是处心积虑....。
B.要是我们不珍惜水资源,总有一天会无水可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C.在生活工作很多方面,我们如果找对了方法,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小明同学的基础不太好,课堂上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能提高学习成绩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婪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C.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打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
D.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B.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2 / 9 C.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人要懂得感恩。
D.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就是这样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②当然,人们需要在规则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方式或者基本的生命准则
③一个人能做出一万种姿势,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种可能,姿势的改变就是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
④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有多大的能量,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
⑤然后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⑥也能在生命的规则中找到一些让自己过得更好的方法
A.②①③⑤⑥④ B.③①②⑥④⑤
C.②⑥④③⑤① D.①③②④⑥⑤
7、古诗文默写。
①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②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_________________。(朱敦儒《相见欢》)
③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④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⑦杜牧在《赤壁》一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⑧《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写江流气势磅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
3 / 9 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①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②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③不能决,事又寝④。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1.解释下面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惩.山北之塞
(2)汝之不惠.
(3)虽.我之死
(4)公复.止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筑 径 通 之 设 栏 护 之 又 何 忧 焉 ?
4.阅读(甲)文中画线内容,说说“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反应有何不同?
5.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中愚公和鲁公的性格特征。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母亲的快递
4 / 9 在老家待了几天,返回时因为匆忙,将我最爱的一条紫色丝巾放在浴室的袋子里,忘了取出来。我给母亲打电话,让她帮我寄来,母亲说我又不是只有一条丝巾,没必要大动干戈寄来寄去,再说过三个月我就要回家了,她会帮我好好收藏起来,到时绝对会原封不动地还给我。说了半天,就是两个字:不寄。
我只好夸大语气地跟她解释:那丝巾是真丝的,质量好,颜色也好搭配衣服,那是我结婚五周年的礼物,不知怎么回事,一到冬天,电脑用多了脖子就酸疼得厉害,但一系上那条丝巾就会好,写稿不顺的时候,系上那条丝巾,定会文思泉涌。我把那条丝巾吹得像巴啦啦的魔法棒一样充满神奇的魔力,母亲听着虽有些不信,但毕竟还是动摇了,答应帮忙寄。
我隔三岔五就问丝巾寄了没,母亲总是回复快了,快了。我真不明白,寄一条丝巾,有这么麻烦吗
过了一个多星期,我终于接到母亲电话,她喜滋滋地告诉我,说今天把丝巾寄出了,还告诉我快递单号。她神神秘秘地告诉我:你要小心地拆包装,可别用剪刀拆哦。
三天后,快递员递给我一个特大的包裹,让我签收。我有些不信,这些天没在网上淘宝,唯一需要收的件儿就是母亲寄来的丝巾,但一条薄薄的丝巾,能装这么大一箱吗?看快递单,的确写着老家的地址,母亲的姓名。
我抱着包裹爬三楼,累得气喘吁吁。老公好奇:“啥包裹?这么重!”我说妈寄的丝巾,他瞪大眼睛:“什么丝巾有这分量?”我也好奇,马上遵从母亲的教诲,用手一点一点撕开包装盒,便见到里面露出各式各样的袋子来。取出,一袋干豆角、一袋炒熟的南瓜子、一袋葛粉、一小包花椒、一袋玉米粉、一大袋黄豆、一小袋绿豆……还有两个没有剥皮的大柚子,我心爱的丝巾,用一个厚厚的干发帽裹着,夹在这堆食品中。干发帽的标签,还没有拆。
从包裹里取出来的东西,足有十三样,大大小小的袋子堆成了一座小山。老公见了,笑着说:“你看,这就是母爱,浓浓的母爱。”我也很感动,打电话向母亲报告快递收到,问她怎么寄了那么多东西。她轻描淡写地说:“反正都是寄,不如多寄点,收着收着就停不住手了,对了,还有两大包花生装不下,等你下次回来拿。干发帽特意为你买的,你洗了头发后就套头上吧,简单,你老是洗了头发懒得吹干,现在天气冷了,容易感冒……”
5 / 9 我哽咽着,说不出谢谢,只一个劲“嗯、嗯”地应答着。
终于明白:母亲的快递有多沉,爱就有多重。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过了一个多星期,我终于..接到母亲电话
(2)我抱着包裹爬三楼,累得气喘吁吁....。
3.文中母亲说“干发帽特意为你买的”,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
4.作者在文末写道“母亲的快递有多沉,爱就有多重”。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
2、父亲的长笛
赵文静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 以靠近一点儿。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6 / 9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