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气温曲线
- 格式:docx
- 大小:17.05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章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4.1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1、气温:大气的冷暖程度测量方法:温度表单位:摄氏度℃气温状况包括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2、温度测量方法:温度计放在距离地面1.5米的百叶箱内,观测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水银面平行二、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曲线1、一般规律:午热晨凉(日变化),冬寒夏暑(年变化)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值与最低气温值的差,反映反映一地区七万日变化的剧烈程度最高气温一般在午后两点最低气温一般在日出前后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反映一地区气温年变化的剧烈程度北半球月均温最高在7月夏季最低温在1月冬季(南半球相反)三、气温的空间分布1、等温线:在地图上将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等温线图:由等温线组成的图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气温逐渐降低3、气温的影响因素:1)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反之。
(基本因素)气温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2)海陆分布: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较高,海洋气温较低。
冬季反之3)地形、地势: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4、赤道雪山、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的原因:南半球地形单一,主要为海洋,温度变化小。
4.2 降水和降水分布一、降水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单位:毫米mm一地降水量的多少常用多年平均降水量表示二、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量柱状图分类:夏雨型、冬雨型、年雨型、少雨型、湿润型三、降水的空间分布1、等降水量线:在地图上把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等降水量线图:由等降水量线组成的地图2、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海陆位置: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3)地形、地势: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原因:暖湿气流遇山地阻挡被迫爬升时,最地势增高,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增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3、地球雨极——乞拉朋齐因其地处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
日气温曲线
(实用版)
目录
一、日气温曲线的概念
二、日气温曲线的特征
三、日气温曲线的影响因素
四、日气温曲线的应用
正文
一、日气温曲线的概念
日气温曲线是指一天内气温的变化情况,通过连续记录一天中每小时或每半小时的气温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连成一条曲线,从而形成的气温变化图。
日气温曲线可以反映出一天中气温的波动规律,对于研究气候变化、制定农业生产计划以及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日气温曲线的特征
日气温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1.日气温曲线呈波浪状,一般由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夜晚五个气温波动阶段组成。
早晨和夜晚气温相对较低,上午和下午气温相对较高,中午气温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值。
2.日气温曲线在一天内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通常情况下,气温在日出后逐渐上升,中午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到日落时达到最低值,随后气温再次上升,到半夜时达到第二个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直到日出前达到最低值。
3.日气温曲线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具有不同的特征。
热带地区气温波动较小,寒带地区气温波动较大;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三、日气温曲线的影响因素
日气温曲线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
1.地理位置:不同纬度的地区,受到的太阳辐射强度不同,导致气温曲线的形态和变化幅度不同。
2.季节:春、夏、秋、冬四季,太阳高度角和日照时间不同,影响气温曲线的变化。
3.天气状况:阴、晴、雨等不同天气状况,对气温曲线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晴天气温较高,阴天和雨天气温较低。
4.地形:地势高低、山谷走向等地形因素,会影响气温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影响气温曲线的形态。
四、日气温曲线的应用
日气温曲线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包括:
1.气候研究:通过分析日气温曲线,可以了解气候变化规律,为气候预测提供依据。
2.农业生产:根据日气温曲线,可以制定合理的农作物种植、管理和收获时间,提高农业产量。
3.城市规划:根据日气温曲线,合理规划城市建筑布局和公共设施,提高城市舒适度。
4.能源管理:日气温曲线可用于指导能源调度和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