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数据库操作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实验二数据库的查询实验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SQL和Transact-SQL语言的查询语句的理解。
(2)熟练掌握简单表的数据查询、数据排序和数据连接查询的操作方法。
(3)熟练掌握数据查询中的分组、统计、计算和组合的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和原理在实验一定义的“学生成绩数据库”中,使用T-SQL 语句完成以下查询:(1 )求计算机系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2)求选修了数学的学生学号、姓名和成绩。
(3)求选修01 课程的学生学号和成绩,并要求对查询结果按成绩降序排列,如果成绩相同则按学号升序排列。
(4)查找选修课程的平均成绩位于前三名的学生的学号。
(5)查询计算机系的姓刘且单名的学生的信息。
(6)查询至少选修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
(7)查询学生的学号、课程号以及对应成绩与所有学生所有课程的最高成绩的百分比。
(8)查询选修“数据库”课程,且成绩在80 分以上的学生的学号和成绩。
(9)查询所有姓“王”的同学没有选修的课程名。
(请分别用exists和in完成该查询) (10)查询选修了全部课程的学生的姓名。
(请至少写出两种查询语句)(11)求选修了学生“ 95001”所选修的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12)查询每一门课的间接先修课。
(13)列出所有学生所有可能的选课情况。
(14)列出每个学生的学号及选修课程号,没有选修的学生的学号也一并列出。
(15)输出与“张三”同性别并位于同一个系的所有同学的姓名。
(请至少写出两种查询语句)(16)查询至少被两名男生选修的课程名。
(17)对被两名以上学生所选修的课程统计每门课的选课人数。
要求输出课程号和选修人数,查询结果按人数降序排列;若人数相同,按课程号升序排列。
(18)列出选修课程超过 3 门的学生姓名及选修门数。
(19)检索至少选修课程号为01 和03 的学生姓名。
(20)检索至少选修课程“数学”和“操作系统”的学生学号。
(21 )查询‘操作系统'课程的最高分的学生的姓名、性别、所在系(22)查询数据结构的成绩低于操作系统的成绩的学生姓名及该生的这两门课的成绩(23)所有成绩都在70 分以上的学生姓名及所在系。
实验二数据库的操作实验:1.创建一个学生管理数据库,该数据库的主数据文件的逻辑名称是student-data,操作系统文件是student.mdf,大小是2MB,最大是50MB,以1MB的速度增加;该数据库的日志文件的逻辑名称是student-log,操作系统是student.ldf,大小是1MB,最大不受限制程序:create database student_dataon primary(name=student_data,filename='d:\student.mdf',size=2MB,maxsize=50MB,filegrowth=1MB)log on(name=student_log,filename='d:\student.ldf',size=1MB)2.创建一个公司人事管理数据库,其中在主文件组中包含数据文件file0和file2,文件大小为2mb,最大为不受限制,增长率为10%。
次文件组filegroups中包含数据文件file3,文件大小为1mb,最大为20mb,增长为1mb。
程序:create database custon primary(name=file0_data,filename='d:\file0.mdf',size=2MB,filegrowth=10%),(name=file2_data,filename='d:\file2.mdf',size=2MB,filegrowth=10%),(name=file3_data,filename='d:\file1.mdf',size=1MB,maxsize=20MB,filegrowth=1MB)3.查看所有数据库选项列表程序:EXECUTE sp_dboption4.查看pubs数据库的数据库选项列表程序:EXECUTE sp_dboption pubs程序:EXECUTE sp_dboption pubs,’read only’,true5.查看jobs表的行数、保留的磁盘空间以及当前数据库中的表所使用的磁盘空间等信息。
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验题目:数据库上的基本操作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T-SQL语句语句和企业管理器对数据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的操作,并体会数据完整性约束的作用,加深对数据完整性约束的理解。
2、熟练掌握INSERT、UPDATE、DELETE语句的语法和使用。
3、掌握SQL的查询语句(SELECT语句)的使用方法,掌握简单表的数据查询、数据排序和多表操作时数据连接查询的操作方法。
4、进一步掌握SELECT语句的使用的方法,通过实验能够熟练的使用SELECT语句。
本实验要求掌握嵌套查询和统计查询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分别使用T-SQL语句和企业管理器,向数据库JWGL,数据库Market,数据库SPJ,数据库TSGL中的各张表中输入一些记录。
2、使用T-SQL语句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记录的操作。
3、简单查询操作。
包括投影,选择条件表达,数据排序等。
4、连接查询操作。
试验包括等值连接,自然连接,一半连接(内连接),外连接,做连接,右连接和自然链接等。
5、在数据库JWGL的学生表Student,课程表Course,学生选课表SC中完成第三章3.40-3.47中的查询操作。
6、在数据库Market的客户表Customers,货品表Goods,订单表Orders中完成习题6中(6)-(9)的查询。
7、在数据库SPJ中的供应商表S,零件表P,工程项目表J,供应情况表SPJ中,用SELECT 查询语句完成第2章习题10中(4)-(5)的查询。
8、在数据库TSGL的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中,用SELECT语句完成一下查询。
①查询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各类图书的平均价格。
②使用嵌套查询完成查询借了书的读者信息。
③统计目前借了书的读者人数。
④统计过期未还书的图书册数。
三、实验环境MS SQL Server 2008四、实验前准备1、要明确能够创建数据库的用户必须是系统管理员,或是被授权使用CREATE DATABASE 语句的用户。
院系:计算机学院实验课程:数据库实验实验项目:数据操作实验指导老师:XXX开课时间:XXXX ~ XXXX年度第 2学期专业:XXXX班级:XXXX级本X班学生:XXX学号:XXXXXXXX实验二数据操作实验一、实验任务及目的1. 实验任务:上机完成实验内容,主要是编写、运行和分析SQL,请预先自行判断SQL 的运行结果(例如:查询结果包含哪些数据;更新后关系数据如何变化),然后与实际的运行结果比较,以此发现和修正SQL编写中的错误。
2. 实验目的:能够熟练使用MS SQL Server的Query Analyzer工具,联机运行SQL并观察分析SQL的执行结果。
掌握SQL的数据定义、数据查询和数据修改功能,能独立用SQL表述问题,解决较复杂的应用需求。
二、实验的主要硬件软件环境MS SQL Server、计算机磁盘三、实验主要数据结构线性表四、实验的主要算法1.至少向北京或天津的工程提供了零件的供应商名,供应的零件名、工程名和供应数量。
SELECT PNAME,JNAME,SNAME,QTYFROM S,P,J,SPJWHERE SPJ.SNO=S.SNOAND SPJ.JNO=J.JNOAND SPJ.PNO=P.PNOAND (J.CITY=’上海’ OR J.CITY=’天津’)2.供应红色零件给工程J1的供应商名SELECT SNAMEFROM S,P,SPJWHERE SPJ.JNO=’J1’AND SPJ.SNO=S.SNOAND SPJ.PNO=P.PNOAND COLOR=’红’3. 没有使用天津产的零件的工程号SELECT JNOFROM JWHERE JNO NOT IN(SELECT JNOFROM SPJ,SWHERE SPJ.SNO=S.SNOAND CITY=’天津’)4.没有向位于相同城市的工程供应零件的供应商名SELECT SNAMEFROM SWHERE SNAME NOT IN( SELECT SNAMEFROM S,J,SPJWHERE SPJ.JNO=J.JNOAND SPJ.SNO=S.SNOAND S.CITY=J.CITY)5. 和工程J3位于同一城市且使用过至少一种相同零件的其它工程名SELECT DISTINCT(JNAME)FROM J,SPJWHERE SPJ.JNO=J.JNOAND CITY IN(SELECT CITYFROM JWHERE J.JNO=’J3’)AND JNAME NOT IN(SELECT JNAMEFROM JWHERE J.JNO=’J3’)6. 每种颜色零件的总重量SELECT COLOR,SUM(WEIGHT)FROM PGROUP BY (COLOR)7.红色零件的平均重量SELECT AVG(WEIGHT)FROM PWHERE COLOR=’红’8.供应商最集中的城市(意即,哪个城市的供应商最多?)SELECT S.CITYFROM SGROUP BY (CITY)HAVING COUNT(CITY)>=ALL(SELECT COUNT(CITY)FROM SGROUP BY (CITY))9.对上海和天津,统计该城市的供应商一共供应了多少数量的零件。
实验二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掌握创建和使用数据库和表的方法;
2.掌握创建和使用索引的方法;
3.掌握表间关系的设置和多表操作的方法。
实验要求:
1.掌握数据库表的创建、删除和属性的使用,以及自由表和数据库表之间的相互转换;2.掌握索引的建立、维护和使用;
3.掌握建立数据库表之间的永久关系,及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的设置方法;
4.掌握建立表之间的临时关系的方法。
实验内容:
练习课本第3章举例和P83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1.每次实验时,请事先准备好自己表的实例,为表的计算、汇总,实例中应有数值字段;2.索引时,应将结构复合索引的四种索引类型全部实验;
3.注意数据库(Database)与表(Table)之间的关系,数据库中的表与自由表之差异;
4.从数据库增加或去掉表,观察表结构的变化;
5.删除和关闭数据库,观察表的变化;
附录:表结构及内容:
•Student(学号,姓名,出生日期,性别,专业,定向否,入学总分)
•Course(课程号,课程名,学时,学分)
•Grade(学号,课程号,成绩,教师号)
•Teacher(教师号,姓名,职称,学院代码)
•College(学院代码,学院名称)。
实验二数据定义一、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SQL语句创建和删除数据库;2、掌握使用SQL语句创建和删除数据表,创建各种完整性约束,修改表的结构;3、掌握索引的创建和删除方法。
二、实验过程(一)数据库的建立使用CREATE DA TABASE语句创建名为“gongcheng”的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gongcheng(二)数据表的操作1.建立数据表在创建的“gongcheng”数据库中使用SQL语句建立4个关系(可参考课本P74习题5),如下:供应商表S (Sno,Sname,Status,Ctiy)零件表P(Pno,Pname,Color,Weight)工程项目表J(Jno,Jname,City)供应情况表SPJ(Sno,Pno,Jno,QTY)要求:(1)创建每个关系的主键,有外键的创建外键。
(2)S表中的Sname属性列的取值唯一(3)P表中weight属性列的取值范围在1-50之间(4)J表中的Jname取值不能为空并且是唯一的(5)SPJ表中QTY属性列的数据类型必须为int建立供应商表Screate table S(Sno varchar(8)primary key,Sname varchar(20)unique,Status int,City varchar(20))建立零件表Pcreate table P(Pno varchar(8)primary key,Pname varchar(20),Color varchar(4),Weight int check(Weight>=1 and Weight<=50))建立工程项目表Jcreate table J(Jno varchar(8)primary key,Jname varchar(20)unique not null,City varchar(20))建立供应情况表SPJcreate table SPJ(Sno varchar(8),Pno varchar(8),Jno varchar(8),QTY int,primary key(Sno,Pno,Jno),foreign key(Sno)references S(Sno),foreign key(Pno)references P(Pno),foreign key(Jno)references J(Jno))2.修改表的结构用SQL语句完成以下操作:(1)给S表增加Sphone和Semail两个属性列,分别用来存放供应商的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
SQL Server2005实验指导书实验二数据库和表的操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据库的结构特点、领会数据库中三种类型的文件特点2.学会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的方法3.了解SQL SERVER的基本数据类型4.了解表结构的特点,学会创建和管理表的方法5.学会使用T-SQL语句创建和管理表二、实验学时2学时三、实验要求1.了解SQL Server数据库结构;2.熟练使用Management Studio或者2000系统下的企业管理器多种方式设计和创建及编辑数据库;3.熟练进行数据库分离附加操作;4.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并提交书面实验报告。
四、实验内容1.设计和创建数据库,及管理数据库2.设计和创建数据表,及表基本操作一插入数据。
五、实验步骤内容一:数据库的设计与创建数据库分析1.创建用于学生信息分析的数据库,名称为“学生信息”。
2.主数据文件“学生信息_data”,物理存储路径为”e:\个人目录\学生信息_data.mdf”,初始大小为3mb,最大容量为10mb,递增量为1mb,文件组为primary 文件组。
3.事物日志文件“学生信息_log”,物理存储路径为”e:\个人目录\学生信息_log.ldf”,初始大小为2mb,最大容量为5mb,递增量为10%。
内容二:数据库的管理1.利用sp_helpdb查看数据库“学生信息”的信息。
2.将创建的数据库改名为“学生情况”。
3.通过sql语句做如下修改:(1)主数据文件的容量为4mb,最大容量为20mb,递增量为2mb (2)事务日志文件容量为2mb,最大容量为10mb,递增量为1mb. 4.收缩数据库“学生情况”的容量内容三:设计与管理表1.通过sql语句创建表1“学生”,并保存结果。
表结构如下:2.通过sql语句创建表2“学期成绩”,标结构如下:3.创建表3“课程注册”,表结构如下:4.用sql语句在“学生”表中添加一格“备注”字段并保存结果5. 用sql语句将“学生”表中“专业”字段数据类型改为varchar,长度为30并保存结果6. 用sql语句删除“学生成绩”表中的“备注”字段并保存结果内容四:表的基本操作1.向学生表中添加信息。
最新数据库实验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
2. 掌握数据库的创建、查询、更新和删除等基本操作。
3. 学习并实践SQL语言在数据库管理中的应用。
实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10-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8.0- 开发工具:MySQL Workbench实验内容:1. 创建数据库- 使用MySQL Workbench连接到MySQL服务器。
- 执行CREATE DATABASE命令创建名为“StudentDB”的数据库。
2. 设计数据表- 在“StudentDB”数据库中创建学生表(Students)和课程表(Courses)。
- 学生表包含字段:学号(ID)、姓名(Name)、年龄(Age)、专业(Major)。
- 课程表包含字段:课程号(CourseID)、课程名(CourseName)、学分(Credits)。
3. 插入数据- 向学生表和课程表中插入一定数量的示例数据。
- 使用INSERT INTO命令并指定具体的值进行数据插入。
4. 查询操作- 实现对学生表和课程表的基本查询,如查询所有学生信息、查询特定专业学生信息等。
- 使用SELECT语句进行查询,并尝试使用WHERE子句进行条件筛选。
5. 更新和删除操作- 修改学生表中的部分数据,如更新学生的选课信息。
- 使用UPDATE命令进行数据更新。
- 删除课程表中的某些课程记录。
- 使用DELETE FROM命令进行数据删除。
6. 数据库的完整性约束- 在创建数据表时设置主键、外键等约束。
- 尝试插入违反约束的数据,并观察数据库的响应。
实验结果:- 成功创建了“StudentDB”数据库以及相应的学生表和课程表。
- 插入数据操作顺利,能够正确输入数据至指定数据表。
- 查询操作无误,能够根据不同条件检索所需数据。
- 更新和删除操作执行正确,数据表中的记录得到相应修改。
- 完整性约束有效,违反约束的操作被数据库拒绝执行。
实验二数据库操作一、MySQL数据库文件介绍1、MySQL数据库文件介绍数据库管理的核心任务包括创建、操作和支持数据库。
在MySQL中,每个数据库都对应存储在一个与数据库同名的的文件夹中。
默认存放位置: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Application Data\MySQL\MySQL Server 5.1\data 注意:机房Application Data为隐藏状态。
MySQL数据库文件有“.frm”、“.MYD”和3种文件。
其中“.frm”是描述表结构的文件,“.MYD”是表的数据文件,“.MYI”是表数据文件中的索引文件。
它们都存放在和数据库同名的文件夹中。
2、MySQL自动建立的数据库介绍(1)MySQL方式Show databases;(2)Navicat工具注意:不要随意删除系统自带的数据库,否则会使MySQL无法正常工作。
二、数据库的创建和删除1、创建数据库(1)MySQL方式Create database database_name;(2)Navicat工具2、打开数据库若想对数据库进行操作,首先要打开数据库。
(1)MySQL方式Use database_name;(2)Navicat工具3、删除数据库(1)MySQL方式Drop database database_name;注意:利用此命令删除数据库不会出现确认信息,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和信息也将一同删除,使用的时候要谨慎。
(2)Navicat工具右击要删除的数据库,选择删除数据库“删除数据库”,会有如下提示:三、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1、备份数据库(1)使用mysqldump命令备份mysqldump是MySQL提供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数据库备份工具。
该实用程序存储在C:\Program Files\MySQL\MySQL Server 5.1\bin文件夹中。
该命令执行时,可以将数据库备份成一个文本文件,文件中包含多个GREA TE和INSERT语句,使用这些语句可以重新创建表和插入数据。
_数据库实验二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姓名班级学号实验台编号同组学生实验课表现出勤、表现得分25% 实验报告得分50%实验总分操作结果得分25%实验目的:1.掌握SELECT语句的基本语法2.掌握SELECT语句中的SELECT子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3.掌握SELECT语句中的WHERE子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4.掌握SELECT语句中的ORDER BY子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5.掌握集合函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6.掌握SELECT语句中的GROUP BY子句的作用及使用方法7.熟悉内连接、外连接、自连接和非限制连接的概念8.能够熟练使用连接查询从多个表中查询数据9.能够熟练地使用子查询得到想要的数据实验内容:一、简单查询1.查询XS表中各个同学的所有信息。
select* from XS;2.查询XS表中各个同学的姓名、专业名和总学分。
select姓名,专业,总学分from XS;3.查询XS表中所有同学的学号、姓名和总学分,结果中各列的标题分别指定为num,name和mark。
select学号num,姓名name,总学分mark from XS;4.查询XS表中的学生数据来自哪些专业(使用DISTINCT子句消除结果集中的重复行)。
select distinct专业from XS;5.查询XS表中各个同学的姓名、专业名和总学分,只返回结果集的前5行。
select top 5 姓名,专业,总学分from XS;6.查询XS表中每个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年龄信息。
select datediff(yyyy,出生日期,'2010')年龄from XS;7.查询XS表中专业为“计算机”的同学的情况。
select*from XS where专业='计算机';8.查询XS表中1979年出生的学生姓名和专业情况。
SELECT姓名,专业from XS where year(出生日期)='1979';9.查询XS表中专业名为“计算机”或“电子”或“数学”的学生的情况。
实验2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了解数据库的物理组织与逻辑组情况,学习如何创建、修改、查看、缩小、更名、删除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
背景知识:见教材P23-24实验示例:1、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库的方法有:①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②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③使用transact-sql语言创建数据库等。
(1)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在企业管理器中,先单击“数据库”文件夹,接着单击“工具”菜单→“向导”,出现“选择向导”对话框,在其中选择“数据库”→“创建数据库向导”,并按“确定”按钮,如图2-1,启动创建数据库向导,在一步步的向导过程中,要指定数据库名及数据库文件位置;指定数据库数据文件的初始大小;定义数据库数据文件的增长方式;指定数据库日志文件的初始大小;定义数据库日志文件的增长方式等,最后按“完成”按钮,完成了数据库的创建。
(2)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①在企业管理器中,单击工具栏中的图标,或在数据库文件夹或其下属任一数据库图标上单击右键,或右窗格中右击空白区域,选择“新建数据库”菜单项,会弹出“数据库属性”对话框。
在常规页框中,要求用户输入数据库名称以及排序规则名称。
②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正确的数据库名称,然后单击“数据文件”选项卡,在“文件名”栏中可以输入数据库文件名称,SQL Server 2000在默认情况下自动在用户输入的数据库名称后面增加上“_Data”字样,作为数据库文件名称。
在该页框中还能输入数据库文件的存储位置、初始容量大小和所属文件组名称等。
③在“文件属性”选项组里,选中“文件自动增长”复选框,当数据文件的空间不够用时,SQL Server 2000可以自动增加容量。
SQL Server 2000提供了两种方式来实现数据文件的自动增加。
一种是以“按兆字节”的方式递增,一次增加1MB(缺省值);另外一种方式是以“按百分比”的方式递增,一次递增原数据库文件容量的10%(缺省值)。
实验2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6.掌握数据库的修改。
实验内容:1.从数据字典dba_segments中,查询数据库中所有段的存储空间。
(0.5分)col segment_name for a30;col tablespace_name for a30;select segment_name,bytes,tablespace_name from dba_segments;2.从数据字典v$datafile中,查询数据库所使用的数据文件。
(0.5分)col name for a50;select name,bytes from v$datafile;3.获取哪些用户在使用数据库。
(0.5分)select username from v$session;4.使用代码创建额外的表空间。
(0.5分)create tablespace tempingdatafile 'D:\orcle\temping01.dbf' size 100M;5.如何获取数据库的SID?(1分)可以通过“select name from v$database;”语句获得,也可以通过打开init.ora文件直接查看。
6.查看Oracle物理存储结构(1)数据文件数据文件的详细信息记载在控制文件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查看数据文件。
(1分)SQL>select name from v$datafile;给出运行结果截图:(2)日志文件(1分)通过如下方式查看重做日志文件相关信息:给出运行结果截图:(3)控制文件(1分)通过如下方式查看控制文件相关信息:给出运行结果截图:7.查看Oracle逻辑存储结构(1)查看表空间的名称及大小;(1分)执行以下语句,并给出运行结果。
给出运行结果截图:(2)查看表空间物理文件的名称及大小(1分)执行以下语句,并给出运行结果。
给出运行结果截图:(3)查看回滚段名称及大小(1分)执行以下语句,并给出运行结果。
重庆理工大学数据库精品课程教辅材料实验报告册课程:数据库系统概论班级:114030601学号:***********姓名:**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3月实验二一实验目的利用查询分析器用SQL语言定义基本表、索引并进行相关操作。
二实验软件平台SqlServer三实验内容1、创建学生课程数据库SCDB,并在SCDB中完成以下操作。
结果:create database SCDB/*创建数据库scdb*/2、创建学生关系表S :(学号为主码,姓名要求唯一值,各属性数据类型根据实际情结果create table student(/*创建表student*/sno nchar(11),sname varchar(20)unique,/*将学生姓名设置唯一*/ssex nchar(2),sage smallint,sdept varchar(20),primary key (sno)/*将sno设置为主键*/)结果create table course(/*创建表course*/cno char(4),cname char(40),cpno char(4),ccredit smallint,primary key (cno))4.创建课程关系表SC :(sno和cno共同作为主码,sno和cno分别为外码,各属性数据类型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结果create table sc(sno nchar(11),cno char(4),grade smallint,primary key (sno,cno),foreign key(sno)references student(sno),foreign key(cno)references course(cno))5、在表S上增加“出生日期”属性列sbirth,数据类型为日期型。
alter table student add sbirth date;6、删除表S的“年龄”属性列。
南京晓庄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报告实验二数据库的创建、管理、备份及还原实验所在院(系):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班级:学号:姓名:1.实验目的(1)掌握分别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界面和Transact-SQL语句创建和修改数据库的基本方法;(2)学习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窗口接收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3)了解SQL Server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机制,掌握SQL Server中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的方法。
2.实验要求(1)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2)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修改和删除“教学管理”数据库。
(3)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4)使用Transact-SQL语句修改和删除“教学管理”数据库。
(5)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备份设备”;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Studio对数据库“教学管理”进行备份和还原。
(6)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文件的分离与附加。
(7)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3.实验步骤、结果和总结实验步骤/结果(1) 总结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修改和册除“TM”(教学管理)数据库的过程。
(2) 总结在实验中为创建、修改和删除“教学管理”数据库所编写的各条T-SQL语句及其完成了什么功能。
(3)总结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备份与还原数据库的几种方法。
4.实验思考:①SQL Server 2005物理数据库包含了哪能几种类型的文件以及它们的作用?②数据库备份与转储包含那些原理?③如果数据或日志文件非空不能删除,查找SQL Server中缩小文件大小的方法。
实验二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的创建修改与管理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实验目的:
掌握使用SSMS创建、修改、删除、压缩数据库的方法。
2.实验要求:
了解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及其结构特点,掌握使用SSMS创建、
修改、删除,压缩数据库的方法,明确能够创建数据库的用户必须是系统管理员,或是被授
权使用CREATE DA TABASE语句的用户,创建数据库必须要确定数据库名、所有者(即创建
数据库的用户)、数据库大小(最初的大小、最大的大小、是否允许增长的方式)和存储数据
的文件。
二、实验内容
1、创建数据库
用ssms:右击数据库/ 新建数据库或选定数据库→单击操作菜单→新建数据库
例:创建一个数据库uvw
命令方式创建:例:创建一个数据库aaa,其余默认,查看aaa信息
create database aaa
exec sp_helpdb aaa
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创建:
create database 库名
on primary
( name=’数据库名’,filename=’数据库文件全称’,size=大小,maxsize=最大尺
寸,filegrowth=增长率)
log on
(name=日志名,filename=’日志文件全名称’, size=大小,maxsize=最大尺
寸,filegrowth=增长率)
例:创建一个名为dan的学生库,主数据库文件dan_data.mdf,初始大小4mb,事务日志文件
dan_log.ldf,初始容量为4mb,文件存于C盘根目录,分别用菜单与命令方式实现。
例:菜单方式创建(T-SQL语言选作):创建一个gz数据库,该数据库的主文件逻辑名称为gz_data,物理文件名为gz.mdf,初始大小为5mb,最大尺寸为3mb,增长速度为10%;数据库的日志文件逻辑名称为gz_log,物理文件名为gz.ldf,初始大小为3mb,最大尺寸为5mb,增长速度为2MB,文件存放在d:\。
2、修改数据库
例:将数据库dan的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分别扩展2个文件
例:修改数据文件dan_data1的空间大小为5mb
例:删除文件组中数据扩展文件dan_data2
3、显示数据库内容
例:显示建立的数据库dan信息:
显示数据库中的文件信息:
4、数据库改名
例:修改数据库rst名为abc
5、删除数据库
例:删除数据库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