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品种与饲养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4.03 MB
- 文档页数:52
实用技术培训资料养羊实用技术手册第一章羊的品种1、波尔山羊波尔山羊(Boergoat)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肉用山羊品种,体型大、增重快、产肉多、耐粗饲而著称,有“肉羊之父”之美称。
波尔山羊体型中等,被毛短密,躯体被毛白色,头、颈红色并带有白斑。
耳大下垂,头平直。
公羊鼻梁稍隆起,角向后向上弯曲呈镰刀状。
母羊角小而直立。
公羊体质强壮,头颈部及前肢比较发达,体躯匀称,各部位连接良好,有发育良好的肉垂;母羊有明显的母性外貌,从后向前呈楔形。
波尔山羊适应性强,采食范围广,适于放牧,喜食灌木枝叶。
波尔山羊的抗病力强,对一些疾病如蓝舌病、肠毒血症及氢氰酸中毒症等抵抗力很强。
对内寄生虫的侵害也有很强的抵抗力。
波尔山羊成年公羊体重最高可达140Kg,一般为90~95Kg,母羊最高可达90Kg,一般为70~75Kg。
在优良草地放牧并补饲精料的条件下,波尔山羊的日增重公羊可达291g ,母羊272g 。
在一般条件下,日增重为120~200g。
波尔山羊的屠宰率8~10月龄时为48%,周岁时为50%,两岁时为52%,成年时为56%~60%。
最佳上市体重为38~43kg。
波尔山羊的肉质细嫩,适口性好,在市场上是紧俏肉品。
波尔山羊繁殖性能较高,6月龄性成熟其繁殖的季节性不明显,秋季为自然发情高峰,春、夏季发情率较低。
产羔率在189%~193%。
多羔率比较高,单羔母羊比例为7.6%,双羔母羊比例为56.5%,三羔母羊比例为33.2%,四羔母羊比例为2.4%。
波尔山羊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
繁殖季节开始时,发情间隔较短,发情周期为13天的母羊占16%;在性活动较低时期,发情周期为25天以上。
用其改良本地山羊,杂交一代生长速度快、产肉多、肉质好,体重比本地山羊提高50%以上,显示出很强的杂交优势,故被推荐为杂交肉羊生产的终端父系品种,是提高我国山羊生产性能,加速山羊生产产业化的重要举措。
波尔山羊有力推动了山羊饲养水平的提高,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产生了较多的盲点和误区。
肉羊育种方案肉羊育种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消费量持续增长。
其中,羊肉作为我国重要的肉类资源之一,其市场需求量也不断上升。
因此,为满足市场需求,肉羊育种方案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此为话题展开讨论。
肉羊育种的目的是培育良种,提高肉羊肉质量和产量。
肉羊品种的选育要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也要适应当地的环境和饲养条件。
对于肉羊育种方案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肉羊品种的选择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饲养条件,选择适合的肉羊品种。
常见肉羊品种有绵羊、山羊、肉羊等。
目前,肉羊品种中以达县羊、大尾寒羊、德州四方羊、黑头羊、鲁汶绸羊、新疆合成羊等品种成为主要选育对象。
二、肉羊品种的遗传改良通过遗传改良,选育出质量更好、更适应饲养环境的肉羊。
遗传改良主要分为人工授精和基因编辑两种方式。
人工授精在繁殖过程中,选用精液优良的种公羊,使下代品质更加优良。
而基因编辑则利用先进的基因技术,对羊的DNA序列进行改造,使得其更加适应当地饲养环境和市场需求。
三、肉羊饲养管理技术的提升在肉羊育种中,饲养管理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饲养管理技术能够提高肉羊生产效率,增强其健康程度。
肉羊饲养管理技术主要包括:科学而合理的饲喂、定期的防疫、适当的剪毛、环境卫生的保持等。
综上所述,肉羊育种方案在适应市场需求、遗传改良和饲养管理技术提升等方面都需要指导和设计。
只有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良种优势,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肉羊的养殖水平和效益,满足人民群众对肉类的需求,推进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肉羊养殖技术培训一、肉羊养殖技术的重要性二、肉羊的品种选择2.1 本地肉羊品种2.2 外来肉羊品种2.3 品种选择的考虑因素三、肉羊养殖场的建设3.1 场地选择3.2 圈舍建设3.3 饲料储存设施3.4 水源和饮水设备四、肉羊的饲养管理4.1 饲料配制与供应4.2 日常饲养管理4.3 疾病防控4.4 羊群的补充与淘汰五、肉羊的繁殖管理5.1 繁殖羊的选育5.2 配种技术5.3 妊娠期和产羔期的管理5.4 羔羊的抚育与断奶六、肉羊的屠宰与加工6.1 屠宰环节的重要性6.2 屠宰设备与场所6.3 屠宰后的加工与贮存七、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分析7.1 成本与收益的核算7.2 项目投资回报率的评估7.3 市场行情与销售渠道八、肉羊养殖技术的前景与发展趋势结语肉羊养殖技术培训是提高肉羊养殖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一环。
本文从肉羊养殖技术的重要性开始,详细探讨了肉羊的品种选择、养殖场的建设、饲养管理、繁殖管理、屠宰与加工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全面的分析和讨论,读者可以了解肉羊养殖技术的全貌,从而更好地进行肉羊养殖工作。
在肉羊养殖技术中,品种选择是关键的一步。
本文介绍了本地肉羊品种和外来肉羊品种,并分析了品种选择的考虑因素,帮助读者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
养殖场的建设是肉羊养殖的基础。
本文对场地选择、圈舍建设、饲料储存设施和水源饮水设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讨论,为读者提供了实用的建设指南。
饲养管理是肉羊养殖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本文介绍了饲料配制与供应、日常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和羊群的补充与淘汰等内容,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
繁殖管理是肉羊养殖的核心。
本文对繁殖羊的选育、配种技术、妊娠期和产羔期的管理以及羔羊的抚育与断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帮助读者提高繁殖效益。
屠宰与加工是肉羊养殖的最终环节。
本文对屠宰环节的重要性、屠宰设备与场所以及屠宰后的加工与贮存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帮助读者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损耗。
最后,本文还对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肉羊养殖技术的前景与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了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和参考。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肉羊养殖方案(全)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饲养标准肉羊时,应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特征等条件,选择质量好、生产能力强、养殖周期短、效益高的肉羊品种,如小尾寒绵羊、波尔山羊、萨福克羊等。
同时,养殖人员应加强对营养物质、激素、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提升肉羊的繁殖能力。
选择种公羊时,首先,从繁殖能力强的母羊后代中,挑选体形健壮、外貌标准、睾丸发育健全的公羊,并对其进行后裔鉴定、精液检查,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种公羊;选择母羊时,应选择多胎母羊,检查母羊的哺乳、泌乳功能。
[1]养殖肉羊的饲养标准,肉羊的饲养标准是根据波尔山羊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拟定的。
它是指导饲养肉羊的依据。
在生产实践中,还应随时观察肉羊在应用饲养标准的日粮后所产生的反应如何。
进行必要的修正。
从理论上讲,肉羊的饲养标准就是由维持饲养和生产饲养两分组成。
肉羊维持饲养是肉羊在维持体重不变,身体健康,各种营养物质平衡为零。
不生产任何产品的情况下,所需要的营养。
维持饲养的营养需要量随其体重和管理方式而不同。
体重愈大,需要量愈多,舍饲饲养方工则小于放牧饲养的维持需要量。
肉羊对于营养物质的需要量,还同年龄,怀孕与否,泌乳的不同阶段,干奶期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所以在具体应用饲养标准时还要根据肉羊具体条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
肉羊青贮型日粮饲喂技术。
肉羊繁殖提高繁殖力现代化肉羊追求早熟、多胎多产、生长发育快、肉质好等优质特性。
通过HYPERLINK "https:///item/%E8%82%B2%E7%A7%8D" \t"_blank" 育种、激素、营养等方面的研究,提高繁殖力的途径有以下几点:一、加强选育、选配1 种公羊选择:从 HYPERLINK"https:///item/%E7%B9%81%E6%AE%96%E5%8A%9B" \t"_blank" 繁殖力高的母羊后代中选择培育公羊。
肉羊养殖的技术措施肉羊养殖是指通过人工饲养方法培育出适合人类食用的优质羊肉的畜牧业生产方式。
为了获得更高的羊肉产量和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下面是肉羊养殖的一些常用技术措施。
一、品种选择在肉羊养殖中,品种的选择是关键一步。
常用的肉羊品种有太湖羊、小尾寒羊、蒙古细毛羊等。
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生长速度、体型和繁殖能力,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品种对于提高羊肉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二、饲养管理1.圈舍设计:合理的圈舍设计能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保证肉羊能够充分休息和舒适地生活。
圈舍大小、通风、排污等设施需合理配置,确保羊群的卫生和安全。
2.饲料管理:提供合理的饲料是提高羊肉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应根据羊群的品种、年龄和生长阶段进行科学配饲,保证羊群获得均衡的营养。
同时,饲料要新鲜、干净,避免发霉、变质等情况。
3.喂养量和频次:根据羊群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饲料的喂养量和频次。
一般来说,幼羊每天需要喂养4-5次,中大羊每天需要喂养2-3次。
确保羊群获得足够的营养。
4.饮水管理:饮水是羊群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充分供应清洁的饮水对于提高肉羊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至关重要。
饮水系统要保持畅通,水质要清洁卫生。
三、疾病预防与控制1.病毒防治:适时进行常规疫苗接种,注意做好疫苗的保质期控制,避免使用过期或未贮存妥善的疫苗。
同时,要定期做好疫苗注射记录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情,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寄生虫防治:要定期进行寄生虫防治,防止羊群受到寄生虫的侵害。
可以采用驱虫药物、环境清洁等方式进行防治。
3.消毒措施:要定期对圈舍、饲具、水槽等进行清洁消毒,杀灭有害病菌,防止疾病的传播。
四、合理组群合理组群可以提高肉羊养殖的生产效益。
幼羊、中羊和大羊分组饲养,根据生长状况和饲料需求进行科学搭配。
合理组群能够保证羊群获得充足的饲料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肉羊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以上是肉羊养殖的一些技术措施,实施这些技术措施可以提高肉羊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增加养殖效益。
肉羊饲养标准肉羊饲养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工作,只有严格按照科学标准进行养殖,才能保证肉羊的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
下面将介绍肉羊饲养的标准,希望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肉羊品种至关重要。
在我国,常见的肉羊品种有绵羊、山羊、肉羊等。
其中,肉羊品种以新西兰羊、多美尼加羊、萨福克羊等为主要选育对象。
在选择肉羊品种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市场需求和自身养殖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进行养殖。
其次,饲养环境要保持干净卫生。
肉羊对饲养环境的要求较高,饲养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定期清理粪便和垃圾,保持饲养环境的整洁和卫生,避免因环境脏乱而导致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再次,科学饲养是肉羊饲养的关键。
饲料的搭配要合理,要根据肉羊的生长发育阶段和体重情况,科学搭配饲料,保证肉羊的营养需求。
同时,要确保饮水的清洁和充足,保证肉羊的正常饮水量,避免因饮水不足而导致生长发育不良。
此外,定期健康检查和疫苗接种是肉羊饲养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请兽医对肉羊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保证肉羊的健康生长。
同时,要按照兽医的建议,对肉羊进行规定的疫苗接种,提高肉羊的抵抗力,预防常见的传染病。
最后,对肉羊的管理和照料要细心周到。
要根据肉羊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配比,保证肉羊的营养均衡。
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肉羊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同时,要定期修剪肉羊的蹄甲,保证肉羊的行走正常,避免因蹄部问题而影响生长发育。
总之,肉羊饲养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管理,才能保证肉羊的健康生长和肉质的优良。
希望养殖户们能够加强对肉羊饲养标准的学习和实践,提高肉羊养殖的效益和质量。
肉羊饲养标准肉羊是一种重要的家畜,其肉质鲜美,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肉羊,饲养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肉羊饲养的标准,希望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品种是肉羊饲养的关键。
在我国,常见的肉羊品种有绵羊、山羊、绒山羊等。
不同品种的肉羊适应性、生长速度、肉质等方面有所差异,因此在选择肉羊品种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饲养条件和市场需求进行选择,以确保养殖效益。
其次,合理的饲养管理是肉羊饲养的基础。
饲养过程中,需要提供优质的饲料和充足的饮水,保证肉羊的生长发育。
同时,定期进行疫病防治工作,预防常见的肉羊疾病,保障肉羊的健康。
此外,要注意保持饲舍的清洁卫生,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减少疾病的传播和发生。
另外,科学的饲养技术也是肉羊饲养的重要环节。
在肉羊的饲养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合理调配饲料配方,保证肉羊获得充足的营养。
同时,要根据肉羊的生长发育情况,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影响肉羊的生长速度和肉质。
最后,定期进行肉羊的体检和生长监测是保障肉羊饲养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肉羊的健康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同时,通过生长监测,可以了解肉羊的生长速度和肉质情况,为调整饲养管理提供依据,保证肉羊的生长效益。
总的来说,肉羊饲养标准包括选择合适的品种、合理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技术和定期的监测检测。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肉羊饲养,才能获得高质量的肉羊产品,提高养殖效益,为养殖户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
希望养殖户们能够认真贯彻这些标准,做好肉羊饲养工作,为肉羊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羊养殖中的育种与改良措施育种是提高羊养殖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选择优良的种羊进行繁殖,可以有效改良和提升羊的品质、产量和适应环境能力。
本文将探讨羊养殖中的育种与改良措施,包括品种选择、选种与配种等相关内容。
一、品种选择在进行羊的育种与改良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饲养条件的羊种,可以提高羊在生长过程中的适应能力,并且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1. 肉羊品种选择在进行肉羊养殖时,可以选择一些肉质好、生长快的品种,如绵羊、山羊等。
这些品种生长迅速,肉质鲜嫩,适合肉羊养殖场养殖。
2. 毛羊品种选择毛羊品种的选择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适应寒冷气候的毛羊品种有新疆细毛羊、蒙古羊等,而适应温暖气候的毛羊品种有山羊、绵羊等。
3. 乳用羊品种选择乳用羊品种的选择需要考虑产奶量和产奶期。
常见的乳用羊品种有酪羊、东北山羊等,它们的乳量较高,适合乳品加工业的需要。
二、选种与配种选种与配种是进行羊的育种与改良的重要环节。
通过选择和配种优良的种羊,可以有效提高羊的品质、产量和遗传性状,从而达到改良的目的。
1. 选种选种的目的是选择一些具有良好遗传性状的种羊进行繁殖。
选择种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个体健康、外貌正常的种羊。
(2)选择生长迅速、体型适中的种羊。
(3)选择适应能力强、疾病抗性好的种羊。
(4)选择肉质好、产奶量高的种羊。
(5)选择具有良好繁殖力的种羊。
2. 配种通过合理的配种可以进一步提高羊的品质和产量。
在配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优良公羊与优良母羊的配种可以产生优良的后代。
(2)避免近亲繁殖,以免出现遗传问题。
(3)选择适合自然配种的公羊,确保成功率。
(4)选择正确的配种时间,以确保母羊的怀孕率。
三、改良措施除了选种与配种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改良措施,进一步提高羊的品质和产量。
1. 饲养管理改良合理的饲养管理是提高羊的品质和产量的关键。
要定期对羊进行疫苗接种、驱虫等防治措施,确保羊群的健康状况。
肉羊育种方案
肉羊育种方案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肉羊进行繁殖、选择和改良,以达到提高肉羊品质、增加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一、选育优良种羊
1. 选择母羊:选用产羔能力强、乳量高、体型适中、繁殖力强、疾病抵抗力强的优良母羊作为种羊,同时要注意避免近亲交配。
2. 选择公羊:选用体型大、生长快、肉质好、繁殖力强、疾病抵抗力强的优良公羊作为种羊,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近亲交配。
二、科学管理
1. 饲养管理:提供优质饲料,保证羊群的营养需求;定期进行驱虫、疫苗注射等预防措施;做好消毒、通风等环境卫生管理。
2. 繁殖管理:控制配种次数和季节,避免过早或过晚配种;进行孕检、分娩管理等措施,保证母羊和新生羔羊的健康。
三、遗传改良
1. 选择:根据肉羊品种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繁殖的优良种羊,进行配种,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筛选出高产、高质、高效的种羊。
2. 杂交:通过不同品种之间的杂交,产生优良后代,提高羊群的遗传多样性,增加肉羊的产量和品质。
3. 基因编辑:应用基因编辑技术,对肉羊的基因进行精准改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减少疾病发生率。
四、经济效益
通过肉羊育种方案,提高肉羊品质、增加产量,可以增加养殖户
的收益,同时也可以提高肉羊行业的经济效益,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苏尼特羊的饲养管理技术-养羊技术苏尼特羊是内蒙古优良的地方肉羊品种之一,以肉质嫩,口感好而名扬全国。
为了进一步提高苏尼特羊的饲养管理水平,有效提高繁殖成活率、个体产值和群体质量,向牧民提供简单易懂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生产经营方式,特提出苏尼特羊饲养管理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苏尼特羊产区内羊场、合作社和养殖户采用。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苏尼特羊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羊群结构羊群结构包括种公羊(育成)、繁殖母羊(育成)和羔羊。
各类羊应单独组群放牧。
根据草场大小和牧草长势合理组群。
一般为母羊群200~500只,种公羊群150~300只。
羔羊根据日龄大小进行分群为好。
二、饲养管理夏季应选择牧草长势好、种类多的草场放牧,放牧时避开蚊蝇多的低洼草场,中午在凉爽山坡休息。
确保充足饮水,避免饮地表脏水。
秋季放牧抓好羊群的“油膘”,做到多采食、少走路。
未下霜时要早出晚归,下霜后避开露水,晚出晚归。
确保充足饮水,避免饮地表脏水。
根据草场牧草长势、放牧距离远近及气候情况确定放牧时间。
出现大风、大雪、极端低温等恶劣天气时不出牧。
应在冬营盘附近围护一块较好的草场,以备产羔母羊采食或气候突变时使用。
按照“早补、保膘”的原则,冬季补饲要及时,在羊群开始掉膘之前补饲。
一般在11月初开始,开始时饲喂量少些,而后逐渐增加。
根据羊群放牧情况补饲青干草或精饲料。
冬季避免饮冰冻水。
春季放牧时不宜过早出牧,要控制羊群“跑青”。
春季补饲要在冬季补饲的基础上,根据羊群的膘情进行分群补饲,确保有良好的膘情。
补充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羊群四季都要自由舔食舔砖,补充羊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三、放牧加补饲一般为冬春季节进行放牧加补饲。
时间为11月初至翌年的5月初,时长180天左右。
1.成年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苏尼特羊产区内所使用的种公羊全部要达到特级、一级标准。
种公羊的饲养管理分非配种期和配种期两个阶段。
非配种期一般为每年的11月中旬至翌年的9月中旬,约300天。
肉羊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养殖肉羊既可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又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
本文将介绍肉羊养殖的方法和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养殖者提高肉羊养殖效益。
正文:一、选址与场地建设肉羊养殖场的选址应选择较为平缓且不易水涝的地方,土壤肥沃,有足够的草原资源。
场地建设需要选择规模适当的土地,搭建牲畜饲养舍、产仔圈等设施,并考虑充足的通风、排水以及疫病防控措施。
二、品种选择与购入在养殖肉羊之前,养殖者需要了解不同肉羊品种的特点,选取适合自身条件和市场需求的品种。
常见的肉羊品种有大尾寒羊、海南黑羊等。
选购时应选择健康、外观良好、品种纯正的肉羊,避免带有遗传缺陷或慢性疾病的苗种。
三、饲料与日常管理养殖肉羊的饲料有青牧草、干牧草、浓缩饲料等,一般可以采用混合饲料喂养。
在日常管理中,要养成定时喂食、饮水、清洁消毒和定期体型测量等良好习惯,确保肉羊的营养供给和健康成长。
四、疫病防控为了保障肉羊的健康和提高养殖效益,防疫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养殖者应按照当地的养殖标准和规范,定期进行肉羊疫苗注射和驱虫工作,加强环境卫生和牲畜健康管理,并保持兽群之间的合理隔离与交流,防止疾病扩散。
五、销售渠道与市场价值在养殖肉羊过程中,养殖者需要积极寻找销售渠道,了解当地市场需求和行情,提前规划销售策略。
可选择与当地批发市场、超市、餐饮行业等建立合作关系,或直接参与销售渠道的拓展,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价值。
养殖肉羊不仅能满足人们高品质肉类消费的需求,同时也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
通过正确的肉羊养殖方法和科学的管理措施,养殖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经营风险。
但需要注意的是,肉羊养殖是一项长期投入、耗时耗力的工作,养殖者需要具备一定的养殖经验和耐心,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
迈入肉羊养殖行业需要做好规划和准备,并始终坚守诚信经营原则,注重资金管理和市场风险防范,以期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
总结:本文介绍了肉羊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多胎肉羊标准化养殖技术规范第一章羊舍设计第一节基本要求一、羊群结构在人工授精条件下,种公羊数应占成年母羊数的1%~2%。
另外,还要有2%~3%的试情公羊。
在自然交配条件下,每25~35只母羊需配备一只种公羊。
二、羊舍面积及运动场1、羊舍面积及运动场:表1-1 羊舍及运动场面积参考值最适宜温度:14~22℃,夏季要防暑,冬季要加温。
3、饲草储备:每只羊的日补饲量可按干草2.0~3.0kg来安排。
育成羊、羔羊分别按成年羊的75%、25%计算。
表1-3舍饲羊主要日粮储备参考标准单位:kg/日·头成年母羊和羔羊舍饲需水量分别为10L/只·日和5L/只·日。
冬季要饮温热水。
第二节布局方案养殖一般建议生活区与养殖区分离,养殖区与风向平行一侧分别建设饲草料棚、青贮窖,下风口建设粪场。
第三节主要设施建设方案一、羊舍建设标准化羊舍。
为有效防止疾病发生,提高羊的成活率和增重速度,羊只须养殖在舍内高床上,即在羊舍内建设高出地面50厘米左右处架设高架床。
根据羊只生活习性和达到获得优质产品的目的,应考虑为羊群建造冬暖夏凉的圈舍。
寒冷地区的羊舍宜建在避风向阳的地方,炎热多雨地区宜选在高燥通风之处。
床可用钢筋、水泥或木(竹)条制作漏缝板块,板面横条宽30厘米,厚3.5厘米,漏缝宽1.0~1.5厘米,以使粪尿从缝隙中漏到地面。
漏缝过狭易积粪,过宽则易造成羊只踩空折断羊腿(结合当地气温、雨雪、海拔、区域特点,采取适当的建筑设计)。
羊舍是座北朝南,墙体是砖混结构,屋架是木梁的三角结构,屋面是瓦椽结构。
整个结构有利于夏天通风、冬天保暖。
羊舍的长度不超过40米,羊舍宽有5米(双列式)、7.5米(三列式)、10米(四列式)。
羊舍要有换气窗。
通道:舍内通道宽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般为1.2~2.5m。
地面:一般为砖地地面,羊舍地面需高出舍外地面20~30cm。
二、圈舍设施设备羊床:羊床用木条钉制,本条厚3cm、宽4cm、长度根据需要确定。
362019.19科学养殖,增产增收。
·饲养管理·提高肉羊养殖效益六措施养殖世界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njzf@)羊,其净肉率在30%~40%,并不适宜做肉羊养殖。
同时,肉羊的品种也影响着肉质口感,不少养殖场为了提高养殖效益会选择体型较大的肉羊品种,往往肉质口感一般,从长远看并不利于养殖场的发展。
三、提高肉羊繁殖技术 肉羊繁殖率决定了养殖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如果肉羊繁殖率不高,养殖场为了扩大肉羊养殖规模则须从其他养殖场购买羔羊以满足羊群建设的需要。
这样一方面会增加养殖成本,另一方面会增加羊群感染外来疾病的可能性。
因此,养殖场要掌握肉羊繁殖技术,以提高肉羊繁殖率,同时在可能的范围内缩短母羊的生产周期,从而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四、合理规划羊群结构 羊群的结构直接影响着羊群的日常管理。
首先,应根据养殖规模和投入资本来确定羊群数量。
一般成年肉羊的出栏率应不超过羔羊的成活率;而成年母羊起到繁殖作用,数量应达羊群总数的一半。
成年母羊以每年要淘汰15%左右为原则,使母羔羊占整个羊群的20%左右。
这样,各个年龄段的母羊要占羊群总数的70%左右,各个年龄段的公羊占羊群一、做好羊舍选址和布局 科学合理的选址是养殖效益提高的关键之一。
肉羊养殖一般要选择在清爽干燥的环境,最好能在原料的产地附近选址,这会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如果选择在潮湿阴冷的环境不仅会影响肉羊的健康成长,肉质也提升不上去,还有可能造成疾病传播和细菌感染,最终的出栏率会大大下降,影响养殖经济效益。
羊舍的建造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注意采光和通风,还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温度以及周围环境,避免高污染区以防肉羊感染各种疫病。
二、选择优质肉羊品种 肉羊品种的选择是后期肉羊产品市场竞争取胜的决定因素。
一般优质肉羊品种净肉率可达70%以上,同时生长速度较快,能够节省一定的养殖成本。
如果选择的不是优质肉羊品种会起到反作用,比如产毛用37 推进养殖标准化,发展现代畜牧业。
主要肉羊品种及其生产简介主要内容:主要肉羊品种简介多胎肉羊生产主要技术措施母羊高频繁殖技术体系工厂化舍饲养羊生产工艺一、主要肉羊品种及其生产特性一、小尾寒羊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具有多胎高产的裘(皮)肉兼用型优良绵羊品种。
具有早熟、多胎、多羔、生长快、体格大、产肉多、裘皮好、遗传性稳定和适应性强等优点。
4 月龄即可出栏育肥,年出栏率400% 以上;6月龄即可配种受胎,年产2胎,胎产2~4 只,平均产羔率每胎达266%以上,每年达500%以上;体重6月龄可达50千克,周岁时可达100 千克,成年羊可达130~190千克。
2 、湖羊我国特有的绵羊品种,也是世界上珍贵的羔皮用绵羊品种。
被毛纯白,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公、母羊均无角,体躯长,四肢高,扁圆小脂尾。
性成熟较早,当年生,当年配,当年产羔;四季发情,常年配种。
一胎可产2一3羔,平均产羔率达256% ,其繁殖力之强是世界绵羊品种中少有的。
三月龄断奶体重公羔25公斤以上,母羔22公斤以上。
成年羊体重公羊65公斤以上,母羊40公斤以上。
屠宰率50%左右,净肉率38%左右。
(3)洼地绵羊国内外罕见的四乳头母羊,是生长在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地域的地方绵羊品种,外貌特征全身被毛白色,公母羊均无角。
耳稍下垂,四肢较短,侧视呈长方形。
尾脂肥厚,尾底向内上方卷曲,公羊前躯发达;母羊臀部宽大。
公羊6月龄和成年体重不低于26千克、和60千克;母羊不低于23千克和40千克。
主特点与小尾寒羊相似,生长发育快,产羔率高,耐粗饲,抗逆性强。
个体大、躯体壮、成熟早、繁殖率高等优点,母羊繁殖率在280% 。
(4 )萨福克羊原产英国,现广布世界地,公认世界上生长最快的绵羊。
颈粗长,四肢粗壮,胸宽,后躯发育丰满,呈桶型。
体躯被毛白色,脸和四肢黑色或深棕色,公母羊均无角。
早熟,适应性很强,生长快,肉质好。
公羔平均初生重为4.35千克;60 日龄平均体重为24.7O千克;母羔平均初生重为4.48千克,55 日龄平均体重为21.55千克。
黔北麻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黔北麻羊是中国优质肉羊品种之一,在养殖中有一套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黔北麻羊的养殖方法包括场地选择、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相应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养殖者更好地开展黔北麻羊的养殖工作。
正文:一、场地选择黔北麻羊适应性强,一定程度上能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但场地选择对于养殖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公认的理想场地应满足以下条件:地处海拔10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0~25℃、不太潮湿的地区;有干燥、排水良好,靠山、远离河流、距离高粱地100至200米的坚固和安全的圈舍。
二、饲养管理1. 饲料:黔北麻羊主要以粗饲料为主,如青贮玉米、全麦青草等,适当添加浓缩饲料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2. 喂养管理:黔北麻羊应每天分两次喂养,定时定量给与饲料,如可在早晨和下午各喂一次。
麻羊对草食料消化较慢,每餐吃饱后宜闲置一段时间,可利于消化吸收。
3. 出栏准备:麻羊到达出栏期时,应做好配种观察,确保孕妇羊及时离群。
此外,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适当控制黔北麻羊的肉品饲养占比,饲养比例大于等于1∶1的育成犊为宜。
三、疾病防控1. 预防常见疾病:黔北麻羊常见的疾病包括细小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症、口炎症及钩虫病等。
要做好定期的羊群体检工作,及时发现疑似患病羊只,并进行有效隔离治疗。
2. 合理使用药物:发现羊只生病时应立即寻求专业兽医师协助,按照治疗方案合理使用药物。
同时,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次,避免滥用或乱用药物。
3. 定期消毒:做好场地和器械的定期消毒工作,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注意事项:1. 饲料合理搭配:黔北麻羊的饲养质量直接与饲料的搭配有关,充分满足其营养需求。
2. 定期检查:养殖者要定期检查黔北麻羊的身体状况及羊圈卫生情况,避免羊只在不良环境中生活。
3. 提供舒适住所:选择干燥通风、温暖舒适的住所,确保羊只能在良好环境中生活。
4. 定期驱虫:黔北麻羊易感染寄生虫,因此要进行定期的驱虫工作,控制寄生虫的传播。
羊的饲养管理手册一、肉羊主要品种:羊的品种较多,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绵羊、山羊品种约730多个,其中国外引入品种有:德国肉用美利奴羊、英国边区莱斯特羊、萨福克羊、罗姆尼羊,新西兰考力代羊,无角多塞特羊,法国夏洛来羊、波尔山羊等。
国内地方品种有:阿勒泰羊、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小尾寒羊、滩羊、湖羊、南江黄羊、马头山羊、宜昌白小羊、贵州白山羊、陕南白山羊、隆林山羊、黄淮山羊、雷州山羊等。
(一)小尾寒羊:属于绵羊品种,主要产于山东、河北、河南、江西、安徽和山西一带,被称为中国的“国宝”,是世界的“超级绵羊”及“高腿绵羊”品种。
1、外貌特征:体质结实、背腰平直、前后躯发育匀称,体大、躯长、四肢粗壮、蹄质结实,鼻梁隆起,耳大下垂,被毛白色,公羊有螺旋状角,母羊角小。
2、生产性能:小尾寒羊性成熟早,母羊 5 ―6 月龄即发情,当年可产羔,公羊7 ―8 个月龄可配种。
母羊四季发情,可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
一胎多在 2 羔以上,最多可产7 羔。
产羔率平均为 2 7 0 % ,居我国绵羊品种之最。
小尾寒羊产肉性能好,适于肥羔生产。
3、小尾寒羊生长发育快,3 个月龄断奶公、母羔平均体重即可达到2 0 . 8 ±8 . 4 公斤和1 7 . 2 ±7 . 0 公斤;周岁公、母羊体重为6 0 . 8 ±1 4 . 6 公斤和4 1 . 3 ±7 . 8 公斤;成年公、母羊为9 4 . 1 ±2 3 .3 公斤和4 8 . 7 ±1 0 . 8 公斤。
(二)无角道赛特羊1、产于英国,但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饲养很多。
我国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曾从澳大利亚引入该品种,该品种羊具有早熟,生长发育快,全年发情和耐热及适应干燥气候等特点。
2、公、母羊均无角,颈粗短,体躯长,胸宽深,背腰平直,体躯呈圆桶形,四肢粗短,后躯发育良好,全身被毛白色。
根据中国羊网畜牧专家多年实践经验得出:成年公羊体重1 0 0 —1 2 5 公斤,母羊7 5 —9 0 公斤。
不同品种肉羊的生长和出栏规律一、背景介绍肉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品种之一,其肉质鲜美,深受用户的喜爱。
不同品种的肉羊在生长和出栏规律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深入了解这些规律对于肉羊的养殖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练肉羊的生长规律1.黑头羊黑头羊是一种生长迅速、食量大的肉羊品种,其生长规律主要表现为:诞辰后的2-3个月内,体重迅速增加;3-6个月为快速生长期,此时羊只需提供充足的优质饲料和合理的生活环境,可以使其体重迅速增加;6-10个月为生长缓慢期,此时需要控制饲料的供给,使其保持适当的生长速度;10个月以上即进入成年期,此时为成年肉羊裙,需要保持适当的饲养管理,以维持其健康水平。
2.细毛羊细毛羊是一种抗逆能力强、耐饥渴、适应性广的肉羊品种。
其生长规律表现为:诞辰后2-4个月为快速生长期,此时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环境;4-10个月为中速生长期,此时需要注意合理的饲养管理,使其保持适当的生长速度;10个月以上即进入成年期,此时为成年肉羊裙,需要合理的饲养管理以维持其健康水平。
3.山羊山羊是一种耐粗饲料、耐饥饿的肉羊品种。
其生长规律表现为:诞辰后2-4个月为快速生长期,此时需要提供充足的饲料和良好的生活环境;4-10个月为中速生长期,此时需要注意合理的饲养管理,使其保持适当的生长速度;10个月以上即进入成年期,此时为成年肉羊裙,需要合理的饲养管理以维持其健康水平。
三、不同品种肉羊的出栏规律1.黑头羊黑头羊一般在6-10个月即可出栏,此时其体重可以达到适合宰杀的标准,出栏后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细毛羊细毛羊一般在8-12个月即可出栏,此时其体重可以达到适合宰杀的标准,出栏后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山羊山羊一般在6-10个月即可出栏,此时其体重可以达到适合宰杀的标准,出栏后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对于不同品种的肉羊,需要根据其生长规律和出栏规律来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
只有全面了解肉羊的生长和出栏规律,才能更好地进行肉羊的养殖和管理工作,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