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法规培训)培训讲学
- 格式:ppt
- 大小:180.00 KB
- 文档页数:26
矿产资源管理培训讲义第一篇矿产资源勘查管理一、矿产资源勘查管理:是指地质矿产行政管理机关为实现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和保护探矿权人合法权利,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的其他海域内所实施的矿产资源勘查活动依法进行统一登记和管理活动。
二、矿产资源勘查管理内容:是国家地矿行政管理机关为实现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保护探矿权人合法权利,对探矿权从有偿设立到注销全过程的行政管理(如探矿权的申请、审批、授予、转让、延续、变更、注销等)。
管理内容:(1)、界定探矿权的时间与空间;(2)、设定取得探矿权的权利和义务:(3)、界定探矿权的权利和义务:(4)、受理探矿权的申请、审批并授予探矿权;(5)、征收探矿权使用费;(6)、探矿权转让、延续、变更、注销管理;(7)、管理有国家投资形成的矿产地的探矿权出让;(8)、保护合法的探矿权。
三、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区块登记管理制度,是保证探矿权人有适当的范围进行勘查,又避免探矿权人申请范围过大,国家对每个勘查项目允许登记的最大范围做了规定。
勘查区块登记管理是以经纬度为坐标系,按国家统一分幅标准和编号,以1'X1'为基本单位区块,勘查矿产资源必须按照基本单位区块计算纳入的勘查作业区范围提出申请,经登记管理机关审查批准,缴纳探矿权使用费,领取勘查许可证,成为探矿权人后方可进行矿产资源勘查活动。
勘查许可证的有效期的规定:勘查许可证有效期除石油、天然气勘查为7年外,其余最长为3年,需要延长勘查时间的,探矿权申请人应当在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
30日前,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延续登记手续,每次延续时间不得超过2年。
矿产勘查工作程序的划分: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1766-1999)将矿产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1)、预查初步野外观察,极少量工程验证结果,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预测,提高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有足够依据时可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的矿产资源。
储量管理培训班教案一、引言1.1 培训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了解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储量计算和评价的技术,提高储量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1.2 培训对象从事储量管理、油气田开发、地质勘探等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1.3 培训内容本课程共分为五个章节,主要包括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储量计算方法、储量评价技术、储量管理原则和储量管理实例等内容。
二、储量管理基本概念2.1 储量的定义和分类介绍储量的概念、分类及各种储量的特点。
2.2 储量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储量管理在油气田开发中的作用和意义。
2.3 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讲解储量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如真实性、准确性、可靠性等。
三、储量计算方法3.1 静态储量计算介绍常规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的静态储量计算方法。
3.2 动态储量计算讲解动态储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如物质平衡法、水驱特征曲线法等。
3.3 储量计算软件及应用介绍储量计算软件的功能、操作方法和应用实例。
四、储量评价技术4.1 储量评价方法讲解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如经济评价法、工程技术评价法等。
4.2 储量评价参数的确定介绍储量评价参数的选取和计算方法。
4.3 储量评价实例分析分析实际储量评价案例,使学员掌握储量评价的整个过程。
五、储量管理原则与实践5.1 储量管理原则阐述储量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如合规性、真实性、有效性等。
5.2 储量管理流程与制度介绍储量管理的流程、制度及管理办法。
5.3 储量管理实例分析分析国内外储量管理成功的案例,讨论其管理经验和启示。
本教案根据储量管理培训班的要求,系统介绍了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评价技术和实践原则。
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储量管理的核心知识,提高储量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六、储量管理中的地质与地球物理勘探6.1 地质勘探基础知识复习地质勘探的基本概念,包括岩石的类型、地层的分布、断层等地质构造。
6.2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探讨地震勘探、电磁法、钻井资料分析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储量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