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道路 行车安全
——2021年全国交通安全日冬季行车安全知识培训——
目 录 contents
01
驾驶员基本素质及 常见不良心理现象
驾驶员基本素质及常见不良心理现象
所谓交通,就是人、车、路三要素,人是第一位的,只有拥有了优秀的驾驶员才能有安全的行车保障。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认真履行驾驶员守责,避免不良驾驶习惯和心理的产生。 努力提高驾驶员职业道德素质,才能确保安全行驶平安无事。
驾驶员不良心理
“十次事故九次快”
开快车是发生车祸最危险的因素之一.尤其在高速路上,不顾车辆限速提示而 超速行驶,时速跑到150、160,上述这些快车心理,都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侥幸心理是驾驶员在驾车时虽然知道自己的驾车行为有一定的风险,但总认为灾难不会落在自己头上, “难得一次,不至于那么巧”,“只一次不会有什么问题”等等,特别是驾驶员有过几次转危为安的经历。
02
确保冬季安全行 车的“四要素”
一要防冻
因为冬季严寒气温低,大多数车辆在露天或一般车库停放过夜,易出现冻坏车辆的现象。 因此,停车过夜的车辆,应选择干燥避风的地点,车头应朝着顺风方向,要注意把散热器 和发动机体内的水彻底排放干净,储气筒内的存气和余水也要排放干净,避免结冻。
二要防滑
冬季在结冰打滑的道路上行车,车辆极易横滑,转向的准确性往往失常。 若遇有坡道险桥窄路,要特别谨慎,限速缓行。
在双向双车道的乡间道路上行驶,应靠右侧行驶。 超车时要注意对面有没有来车,确认没车后可以借道超车,切勿在弯路超车。 在视线不好的路段,千万不要盲目超车,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下坡的时候不要长时间踩刹车,这是十分危险的,极易造成刹车失灵。
在山路上行车,要注意躲避山上是否有坠石,尽量不要靠近山边行驶。 但当遇有牲畜经过时,不要长时间按喇叭,以免它们受到惊吓发生危险。 在乡间公路或山路上,较容易出现难以预料的紧急情况,令驾驶员措手不及,如果处理不当,后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