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 格式:pdf
- 大小:232.41 KB
- 文档页数:5
河北省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1. (6分) (2015高一上·佛山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汉字自从成了汉语的书面符号,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从甲骨文所记录的商周编年史,毛公鼎的篆文所镌刻的嬴秦的历史,先秦诸子的论辩和散文,汉代的《史记》《说文》,直到康乾盛世所刻的九百卷、近五万首的《全唐诗》和近八万卷的包括经史子集的《四库全书》,浩瀚的典籍集聚了一代又一代文化精英的思维逻辑和艺术创造。
中国作为古典文献的大国,其文献数量或质量都无愧为上乘。
汉字所以能够长盛不衰,它的生命力来自它的内部结构。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结构体,在形音义之中,表意是它的主体功能。
隶变之后字形稳定少变,占汉字大多数的形声字,表意的形旁相对明确,表音能力较差。
稳定的形、义使它超越了标音能力的缺陷,尽管古今汉语和南北方言语音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还能“由文知义”。
于是,隔代的人可以共享书面阅读,异地的人可以借助文字沟通。
不同的民族虽有各自的语言,用汉字书写的书面语,都被大家尊为共同的文化载体。
唐代之后的一千年间,《切韵》系韵书作为标准音,通过科举取士普及全国,形成了“文读”的字音类别,使古今南北的字音差异保持着多多少少的对应,使操着不同口音的人都认同统一的汉语。
满族入关统治中国三百年,正是处在古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转变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华文化达到鼎盛的时期,《四库全书》和《红楼梦》所标志的文言和白话也登上了顶峰。
这就是各民族共同使用汉字、多民族共同创造统一文化的最好见证。
统一的文字不但维系着统一的书面语和统一的民族文化,也使我们这个拥有数亿人口的大国能够经常保持着统一的局面。
汉字在它的青春时期,不但勤勤恳恳地为中华民族服务,还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友好大使,传播到东亚的许多邻国,形成了太平洋西岸的汉字文化圈。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
版)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 曹春梅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戏曲艺术的虚拟性 虚拟性,是中国戏曲艺术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戏曲艺术程式化、体系化表现手法的精髓和灵魂。
虚拟性作为戏曲艺术的核心成因,是在戏曲艺术长期发展中,遵循戏曲艺术的基本规律,经过戏剧艺术家对生活的精准提炼,一代代戏曲演员探索、创造和积累而成的。
中国戏曲特别重视叙事文学时空变换的自由,总是致力于打破舞台对时空变换的限制。
所谓虚拟性,就是不受舞台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演员描摹客观景物形象的细致动作和虚拟化表演,表现和制造特定的环境、事件、动作和情节,将观众引入特定的戏剧情境。
例如,在根本没有马匹的舞台上,演员手执一根马鞭,通过不同的挥鞭动作,就可以虚拟出上马、飞马、下马等意境。
观众能接受和承认这种虚拟性表演方式,与我们古代文学创作中使用“比兴”手法有关。
戏曲虚拟性表演与创作诗歌的“比兴”手法和绘画的写意手法如出一辙,体现着东方艺术在美学上的独到见解。
戏曲的虚拟性有其显著的特性。
假设性是其突出特性之一。
无论是对环境、事件,还是对人物的虚拟,在演员的主观意识中,所要虚拟的对象必须客观存在,并被假定为在舞台上可以客观存在。
这样演员才有可能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虚拟、夸张和想象,使生活真实得以艺术再现。
如《白蛇传》“游湖借伞”一折中,演员把艄公活动的舞台部分合理假定为游船,待许仙一步跨到“船上”,“船上”的人立刻左右起伏,虚拟出游船左右晃动的戏剧情境。
如果追求实景效果和实际效应,很多事情在有限的舞台时间和空间中就难以实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河北省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6高三上·龙江月考)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最恰当的一组是()最近,在中国大陆及亚洲其他国家地区又掀起一股强劲的“韩流”,但韩国电视剧在欧美却屡遭冷遇。
韩国电视剧①在东南亚周边国家②整个亚洲地区风靡一时,③在欧美一再冷遇,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文化的亲缘型,也不是全盘西化的现代性,④由于“韩流”给其他的亚洲国家描绘了如何在保持地方性、民族性的前提下⑤充分接受现代性的可能。
⑥虚构了一个区别于西方现代性的“东亚现代性”的审美形象。
A . / 甚至而就是也从而B . 不仅而且其实/ 而于是C . 无论还是但只是并且/D . 之所以乃至却而是/ 以及2. (2分)下列加线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以往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多是在离任时进行。
这种审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监督漏洞,近乎于“马后炮”,没有真正体现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要求。
B . 下车伊始的老杨不顾长途跋涉带来的疲倦,没有回家歇歇脚,就兴冲冲地带着新菜种到地里去了。
C . 班主任多作良性暗示的美芹之献缓解了我的紧张情绪,我终于可以轻装上阵了。
D . 每逢节假日,一些商家打着“买一赠一”的旗号欺骗消费者。
他们或是将手表带拆下,或是将音响和原配话筒分开,这种拉大旗作虎皮的做法,使消费者明明吃了亏还以为讨了便宜。
3. (2分) (2017高二下·龙海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B . 生活从来都是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
努力了,奋斗了,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白活了一场。
C . 国家公祭日是缅怀过去、牢记历史的措施,也是中国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表达题两部分。
2、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江曾培 ①读季羡林的《朗润琐言》,内中不少论述富有独到见解,甚至与一些学者的看法“高度不一致”,常有辩驳诘难之词。
季先生主张学术上要“求异存同”。
②学术研究贵在出新,不宜陈陈相因,只是踏着前人的脚印走路,或按着别人的腔调吆喝,而是要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这就要有“异”于前人和“异”于他人之处。
自然,“求异”并非完全排斥“同”,“异”也含有共同的知识和认识,遵循共同的原则和规律,不过,“异”却是它的独特价值所在。
因而对学术研究来说,是要在“异”中存“同”,而不是以“同”化“异”。
③“求异存同”的治学之道,历来为学界有识之士所信奉。
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强调“一本而万殊”,不要“倚门傍户、依样葫芦”,不要“以水济水”,而要重视“一偏之见”“相反之论”,“着眼理会”“其不同处”,正是强调学术研究应当“求异存同”。
学术研究就是要在“求异”中创新,在“求异”中发展。
④至于文艺创作则更应“求异”。
因为,文艺创作是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精神劳动,如果雷同重复,就会失去任何价值,是故“脱窠臼,创新意”,成为文艺创作的首要品质。
清代的李笠翁在《闲情偶寄》中说:“东施之貌,未必丑于西施,止为效颦于人,遂蒙千古之诮。
”齐白石更告诫后人:“学我者活,似我者死。
”巴尔扎克关于“第一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聪明人,第二个形容女人像花的是傻子”的话,也是说明文艺创作不能“嚼别人嚼过的馍”,要“求异”求新。
“双百方针”是发展文化艺术的根本方针,要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关键是要有众多不同色彩的“花”在“放”,有众多不同声音的“家”在“鸣”,倘若千“花”一色,百“家”一声,只有“同”,没有“异”,也就不见什么“双百方针”了。
⑤实际上,“求异存同”所体现的创新创造精神,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张扬。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命题人:耿红敏) 注意:将1~6题和12~14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1~9上,其它试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一、论述类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3分) 也谈人品与画品杨悦浦 古人云,“人品即画品”。
这也是业内颇为流行的一句话。
留意了许多年,我发现,许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总是“不得要领”。
“人品”和“画品”,分开来说或合起来说,都很重要。
“人品”是“做人”的结果,“画品”是“作画”的结果,一个画家既做一个有品位的人又创作出好作品,是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
但是,如果把“人品即画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会让我们不时在生活中看到相反的情况:有些画家,画得不好,但人品极佳;有些画家,画得“贼好”,可人“不咋地”。
有位画家,很聪明,人过中年开始画中国画,一上手就很老到,不几年便声名鹊起,但业内口碑却不好。
一次,一位年轻记者去采访他,行前,某长者特地嘱咐:“此人是当代一位很重要的画家,但俗不可耐,采访时不要因此而低估了他的艺术成就。
”记者采访回来后,愤怒地说:“要不是事先有人打过招呼,我真想扭头就走。
他一口一句脏话,真让人受不了!”美术界看重的是绘画水平,何况也不能说世俗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就不能当一个好画家。
所以,“人品即画品”虽在理论层面被奉为圭臬,现实中却有时只是被当作“幌子”。
在美术界,还会听到“作画先做人”、“心灵美画才美”、“用心作画”、“功夫在诗外”等,要是较起真儿来,会发现这些“流行语”原有的教益在流行之时,常常失去了本然。
“做人”,应怎么做人?做什么人?为什么做人?做了怎么样?做不了又怎么样?这一系列的问题,美术界一些人会用自己的行为做出各种各样的解答。
有的人画很一般,但能靠“官僚奸商”大红大紫,被媒体热捧,但终为大众不齿。
“浮躁”的社会,“做人”的标准也许随之“浮动”。
于是,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现象:要想提高画价,便开始自己炒作、商人炒作、圈子炒作,弄个主席、院长之类的头衔,于是那些略知皮毛的官员利用职权谋取“学术”地位,也便似乎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了,比起长年累月拼命奋斗才能获得社会承认的人来说,这可是省事多了。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的全部内容。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四次月考考试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分值:150 分;命题人:耿红敏)注意:将1~6题和12~14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1~9上,其它试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一、论述类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
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
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
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
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
许慎说:“书者,如也。
”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
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
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
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命题人:郑凤华 注意事项: 1.请将客观试题1-6题答案涂在小卡1-6题位置上,12-14题涂在小卡7-9的位置上;主观题(含作文)誊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东方睡狮”考辨 智效民 把中国比为“东方睡狮”,好像出自拿破仑之口。
最初听到这个说法,还以为他的意思是说,睡狮一旦苏醒,其作用和影响可了不得。
没想到后来读《江穰卿笔记》,才发现并不是这么回事。
《汪穰卿笔记》是汪康年的笔札汇编。
汪早年入张之洞幕,后来参加戊戌维新运动,并先后创办过《时务报》、《中外日报》、《京报》、《刍言报》等刊物,是晚清以来的著名报人和社会活动家。
在该书卷八“琴瑟寄庐类稿”中,有“睡狮”条曰:西人说中国是东方睡狮,我多次打听是什么意思,对方总是笑而不答。
后来碰到一位驯兽师,才明白其中含义。
驯兽师说,过去的驯狮办法,是让母狗哺育幼狮,让其在成长中具备狗性,以免伤人。
后来发现这办法不灵,就改用涂抹鸦片的牛肉来喂它们。
这样一来,狮子在上台表演时,表面上还能张牙舞爪,大声嗥叫,实际上却少气无力,昏昏欲睡,就好像是在梦里说胡话似的,不会危及人的安全。
于是,人们便把这种“殆将长睡,永无醒时”的畜生,称之为“睡狮”。
看到这里,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原本还可以给国人带来一点安慰和希望的“东方睡狮”之喻,竟然是这个意思! 说到鸦片,只要是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会问:为什么这种东西会在中国泛滥成灾?其中除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外,是否还有更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对此,蒋廷黻在其《中国近代史》中早已指出:外来祸患固然重要,但内政修明才是决定性因素。
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已经是个法制有名无实、民生痛苦万分、“每个官吏的贪污更加厉害”的社会,所以才无法阻止鸦片的泛滥,才错过了一次“大胆接受西洋近代文化……可以与别国并驾齐驱”的机会。
另外,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论及清军的状况时也说,这支军队不仅有吃空额、克扣兵饷等陋规,还要把目光转向社会,寻找发财机会。
河北省定兴县高二下学期期中试卷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选出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 膏腴(yú)藩篱(fān)崤山(xiáo)蒙恬(tián)B . 逡巡(qūn)锋镝(dí)蹑足(niè)墨翟(zhái)C . 谪戍(zhé)鞭笞(chī)黔首(qián)囊括(nánɡ)D . 隳名城(huī)户牖(yǒu)棘矜(jí)赢粮(yín)2. (2分) (2015高一上·武汉期中) 下列词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 遒(qiú)劲踯躅寥(liáo)阔橘子洲B . 颓圮(pǐ)笙萧衣钵(bō)扭怩C . 城阕(què)邮戳扼腕(wǎn)瞋目D . 喋血(xuè)微漠租赁(lìn)攒(cuán)射3.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
B . 加西亚·马尔克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C . 《桥边的老人》《在桥边》分别是[德国]伯尔、[美国]海明威的作品。
这两位作家均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D . 《娜塔莎》节选自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4. (2分)对下列划线字的解释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 憎恶(讨厌)善善恶恶(坏事)恶乎待哉(什么)恶了高太尉(憎恨)B . 强横(粗暴)妙趣横生(纵横杂乱)飞来横祸(意外的)一脸横肉(凶恶的)C . 即景(就着)非此即彼(就是)不离不即(靠近)成功在即(马上)D . 周济(救助)无济于事(有益)同舟共济(渡河)缓不济急(帮助)5. (2分) (2018高二上·佛山月考)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 .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B .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C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D . 则刘病日笃6. (2分)选出下列划线词解释全正确的一项()①顾计不知所出尔顾:考虑②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③大礼不辞小让辞:计较,讲究④越国以鄙远鄙:把……当作边邑⑤秦武阳奉地图匣奉:奉献⑥乃令张良留谢谢:感谢⑦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好,交好A . ①③⑤B . ②④⑦C . ①②④D . ③⑥⑦7.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圣人不凝滞于物B . 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C . 水浅而舟大也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D . 以通其狂惑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 (2分)下列各项中,加线词语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告诸往而知来者B . 出则不知所如往如其礼乐,以俟君子C .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D .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事君数,斯辱矣9. (2分) (2015高二上·深圳期中) 下列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命题人:耿红敏) 注意:将1~6题和12~14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1~9上,其它试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可用五个字概括——“泥”“形”“工”“款”“功”。
前四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
紫砂壶得名于世,根本原因在于制作原料紫砂泥的优越。
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即使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而带来的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
功能效用好的则质优,不然则质差;官能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
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
需要注意的是,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关。
而紫砂壶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需要不断摩挲,以使手感舒服,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为重要。
紫砂壶之“形”,与存世各类器皿相比最为丰富,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誉。
如何评价这些造型,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
从笔者角度出发,古拙应为最佳,大度次之,清秀又次之,趣味再次之。
紫砂壶属茶文化的一部分,它所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
中国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紫砂壶成型技法,与京剧唱段、国画工笔技法同工异曲,同样是十分严谨的。
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
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
点,需方则方,需圆则圆;线,需直则直,需曲则曲;面需光则光,需毛则毛,来不得半点含糊。
要使紫砂壶身造型规整、浑成整体唐花鸟边鸾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
《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画面中猫眼“竖线”画中午牡丹。
商代青铜四羊方尊肩部四角是四个卷角羊头,各据一隅,羊头与羊颈伸出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整器花纹精丽,线条光洁刚劲。
2014年APEC会议“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天坛祈年殿等比例缩小瓶身通碧蓝水波荡漾,瓶颈细长瓶型典雅优美,。
唐代汉族舞蹈惊鸿舞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极富优美韵味的舞蹈,舞姿轻盈、飘逸、柔美、自如。
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不断摩挲,愉悦吸收茶香散发光泽发现、欣赏紫砂壶成型技法十分严谨达到浑成整体的要求“脱手则光能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的效果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忽视功能的现象,随处可见是包括在内的未来的发展主流。
紫砂壶存世器皿最丰富,鉴定优劣的标准可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字后一字功用据现代科学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结构与其它泥不同同紫砂泥,其结构也相同带来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相同。
紫砂壶点方圆线直曲面光毛,含糊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与京剧唱段、国画技法异曲同工鉴赏紫砂壶泥色、造型、制作工夫外,文学、书法、绘画、金石方面鉴别壶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欣赏题词内容、镌刻书画、印款4~7题。
范雎者,魏人也。
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雎从。
齐襄王闻雎辩口,乃使人赐雎金十斤及牛酒。
须贾大怒,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以告魏相魏齐。
魏齐使舍人笞击雎,折胁摺齿。
雎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
宾客饮者醉,更溺雎,故辱。
范雎得出。
后魏齐悔,复召求之。
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雎亡,伏匿,更姓名曰张禄。
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
王稽知范雎贤,过载范雎入秦。
秦相穰侯①车骑从西来。
范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我宁且匿车中。
”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又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即别去。
范雎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
”于是范雎下车走。
行十余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
王稽遂与范雎入咸阳。
拜范雎为客卿,谋兵事。
卒听范雎谋,使五大夫绾伐魏,拔怀。
后二岁,拔邢丘。
范雎日益亲,因请间说曰:“臣居山东时,闻秦之有穰侯,不闻其有王也。
然则权安得不倾,令安得从王出乎?臣窃为王恐,万世之后,有秦国者非王子孙也。
”昭王闻之大惧,于是逐穰侯于关外,拜范雎为相。
秦封范雎以应,号为应侯。
魏使须贾于秦。
须贾辞于范雎,范雎大供具,尽请诸侯使,与坐堂上,而坐须贾于堂下,置豆其前?范雎蔡泽列传》) 注:①穰侯:战国时秦国大臣原为楚国人秦昭襄王之舅宣太后异父同母的大弟凭与昭王的特殊关系在秦独揽大权后来四次任丞相因食邑在穰今河南省邓州市号穰侯cuò,铡碎的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为雎持魏国阴事告齐 阴事:隐秘的事情 B.雎详死 详死:感觉(自己)快要死了 C.范雎大供具 供具:摆设酒食。
D.与诸侯通,坐法诛 坐法:犯法判罪。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
B.崩薨卒不禄。
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心胸狭窄。
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雎忍辱负重,坚韧顽强。
他不因遭受困辱而沮丧,能够激励意志以奋发在魏国被魏相魏齐屈打几乎致死并不因此而气馁,入秦范雎能言善辩,信威于强秦在国内打击外戚势力加强王室集权,为秦国成就帝业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有一定功绩。
D.范雎睚眦必报辱须贾,白起荐郑安平任大将,王稽任河东守造成恶果。
豆其前(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野泊对月有感?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旧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
注: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
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
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8.诗的颔联是怎样描写“野泊”所见之景的?请简要分析。
(5分) 9.诗的最后两联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
.实用类阅读(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25分) 马寅初:风雨人生一百年 马寅初十几岁时,维新之风吹到家乡。
他受维新思潮的影响渴望外出读书。
1901年秋,20岁的马寅初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冶系。
1906年秋,他进入美国耶鲁大学矿冶系学习,后入哥伦比亚大学改学经济学专业。
当时,留美的中国学生获取学位的“窍门”是写论文时选择导师不熟悉的有关中国问题。
马寅初在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论文时,却把“纽约市财政”作为题目。
他对纽约进行了详实的调查后,高质量地完成了论文,此文还被哥伦比亚大学选为教材。
马寅初回国后,应邀到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
30年代前期,他又担任南京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
为了显示“礼贤下士”,蒋介石请马寅初担任立法院的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长,实际上就是南京政府的最高经济顾问,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
面对千疮百孔的民族经 济,马寅初一直在寻求救国良策。
抗战初期,马寅初满怀救国激情在重庆参与整顿经济。
然而,以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买办资本借抗战名义聚民财入 私囊。
马寅初见此怒不可遏,在立法院提出向发国难财者征收“临时财产税”的议案。
此论一出,各界轰动。
他还在演讲中直斥蒋介石:“有人说委员长领导抗战, 可以说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但是照我看,只能说是‘家族英雄’。
因为他包庇他的家族亲戚,危害国家民族啊!”马寅初切身感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认识到 自己的强国理想不可能在这样黑暗的政权下实现。
面对民族的灾难,马寅 初开始关注共产党。
1939年,他同周恩来、王若飞会面,听到他们对抗战形势和中国前途的介绍,让他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
与周恩来的一席谈话,改变了马寅 初的人生轨迹。
后来,他回忆说:在1939年以前,我是不与共产党一起的,“自那年起直到现在,无时无刻不与共产党在一起。
” 马寅初的言行,使蒋介 石恼怒万分。
1940年12月,马寅初被强令“外出考察”,实际上是先后被送往贵州息烽和江西上饶的集中营关押。
马寅初被捕引起了各界愤慨,共产党人也组 织力量进行营救。
1944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大溃败,在各界一片指责之声,蒋介石被迫恢复马寅初的自由。
新中国成立后,年近古 稀的马寅初焕发了青春。
1951年,他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一上任就马上倡导北大教师开展思想改造学习运动。
对中国建设的长远规划,他也进行了深入思 考。
1953年,新中国首次人口普查发现全国已有6亿人,增长率又达每年2.2%。
马寅初忧心忡忡地认为这将会“影响工业化”,应当实行计划生育。
他在广 泛调研的基础上写成提案。
1957年,他把提案提交一届人大四次会议。
后来,这篇提案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就是著名的《新人口论》。
对于控制人口的主张, 周恩来曾表示赞成。
毛泽东开始也认为有可取之处。
然而翌年,国内开始搞“大跃进”,人多是大好事等错误观念一度泛滥。
在康生、陈伯达的煽动下,从1958 年到1959年,全国各大报刊掀起了批判马寅初的风潮,《新人口论》被说成是“马尔萨斯主义在中国的翻版”。
好心的人劝他公开认个错,但马寅初坚定地说:为了坚持真理,“不怕油锅炸,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文革”期间,周恩来起草的保护名单中包括马寅初,得到毛泽东批准,这使他免遭劫难。
1972年,马寅初患直肠癌后,周恩来又亲自批准为他进行手术。
1982年5月,马寅初安详长逝时,距他的百年诞辰只差一个月零十四天。
这位百岁老人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风风雨雨一百年。
?(摘自徐焰《红色记忆:70位名人的故事》) 相关链接: 1957年下半年, “反右派”斗争的政治风暴席卷全国,康生、陈伯达积极主张把马寅初划为“右派”。
在这关键时刻,周恩来挺身而出,仗义执言。
周恩来明确指出:马寅初这个人 有骨气,有正义感,是爱国的,他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国内外都有影响,不能划为“右派”。
(摘自《马寅初力主计划生育遭批判》)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摘自1982年《胡耀邦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马寅初一生不断追求新思想。
他十几岁时受维新思想的影响,渴望外出读书;1906年留学美国;抗战时期又开始接近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