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八一馆有感
- 格式:docx
- 大小:16.32 KB
- 文档页数:1
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感悟
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陷入了对历史的沉思和深思。
在这个纪念馆里,我走过了那段艰辛的历史,感受到了前辈们的牺牲和无私奉献。
这是一次深刻的学习和思考之旅。
一进入纪念馆,我被那庄严而威严的氛围所吸引。
展览陈设着抗战胜利的场景和壮丽的画面,令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激烈战斗和残酷现实。
我目睹了无数将士的牺牲和军民齐心的精神,感受到了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自豪和荣耀。
在展览中,我了解到八一起义的起因和过程。
那是一段大胆而无畏的抵抗,年轻的军人冒着生命危险,不迟疑地选择了为了正义而战,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繁荣而奋斗。
他们的勇气和信念使我深受感动。
纪念馆中还展示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艰辛生活。
我看到了贫困的农民和受压迫的工人,他们受尽苦难,却从未放弃希望和斗争。
他们的坚持和毅力让我反思自己的幸福生活,并思考自己应该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观结束时,我内心涌起了无尽的敬意和钦佩。
八一起义纪念馆不仅是一座纪念伟大事件的场所,更是一座培养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学习基地。
通过参观,我对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英雄的伟大付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学习和传承先辈们的精神,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感谢八一起义纪念馆给我带来的震撼和启示,这将会是一次让我终身难忘的体验。
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感想
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后,我深感这里是一个具有浓厚革命气息的地方。
馆内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生动地展示了八一起义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各个参与者的事迹。
在参观过程中,我被展览中所展示的壮烈牺牲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烈所感动。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八一起义的战斗中,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看着他们的照片和事迹,我深感这些英勇的革命者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榜样。
此外,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八一起义的历史意义。
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起义后的发展和壮大最终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八一起义的胜利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次参观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纪念馆中展示的那种为了信仰和事业不顾一切的精神,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抱有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他们的英勇斗志和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和鼓舞着我们。
总的来说,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了解八一起义的历史和革命先烈的事迹,我增强了爱国热情和革命精神。
我相信这次参观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会让我更加坚信,只有为了美好的事业不断努力奋斗,才能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八一纪念馆观后感800字范文参观纪念馆学习卓越精神。
纪念馆是为纪念有卓越贡献的人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建立的纪念地,那么同学们参观了博物馆之后有什么心得体会呢?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八一纪念馆观后感,一起来看一下吧。
八一纪念馆观后感1阳春三月,树披绿妆,花绽新蕾,广袤的辽西大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催生着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按照部机关党总支“创先争优”活动统一安排,有幸与同事们一道,赴九一八事变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启迪心灵,历练情操,思想上、精神上接受了一次神圣的洗礼,实现了新的深化和升华。
这两个纪念馆主题相近,风格相似,馆藏丰富,整洁有序,大量采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显示出了高超的布展水平。
一件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介绍,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观众的心。
特别是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展示的辽东百姓累累白骨和日军秘密部队用我同胞肉体进行细菌实验的仿真蜡像场景,以及辽沈战役纪念馆演示的锦州战役360度沙盘全景,强烈地冲击着大家的感觉,震撼着每个人的灵魂,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日本侵华,由来已久。
明将戚继光率军痛击倭寇,尽数收复失地,将横行几十年的倭寇基本肃清。
及至清末,国势渐衰,日本却借助明治维新迅速崛起。
先有甲午战争于前,再有日俄战争于后,日本在华攫取了巨大利益。
“九一八”之后,进而侵占我东北,觊觎华北。
这一切都再次证明了那个大家熟知的落后挨打的道理。
所幸中华民族坚强不屈,中国人民自强奋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敌后根据地,举行战略大反攻,最终迫使日本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解放战争时期,在推翻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和新兴共和国宏伟目标的激励下,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昂首前进,浴血奋战,相继取得了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部署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无论是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还是争当“五个模范”优秀共产党员,都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和革命先辈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崇高精神,立足自身工作实际,着眼事业长远发展,把目标定高,把劲头鼓足,把措施订好,向顶级瞄准,向一流看齐,向最好进军,用创先争优的实践成果,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市的宏大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创造新辉煌。
八一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走进了那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八一纪念馆。
刚到纪念馆门口,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大门上方那醒目的“八一纪念馆”几个大字,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烽火岁月。
走进馆内,一幅幅历史的画卷、一件件珍贵的文物,瞬间就把我拉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我最先看到的是一组栩栩如生的雕塑,战士们神情坚定,身姿挺拔,手中紧握着钢枪,仿佛随时准备为了正义和自由冲锋陷阵。
看着他们的眼神,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火热与无畏。
继续往前走,一个破旧的军号吸引了我的目光。
它的表面已经布满了岁月的痕迹,铜锈斑斑,可就是这个看似普通的军号,却曾经在战场上吹响了无数次冲锋的号角。
我想象着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号手鼓足了腮帮子,奋力吹响军号,战士们听到那激昂的号声,不顾一切地冲向敌人,那种场景该是多么的壮烈啊!在一个展柜里,摆放着一双草鞋。
那草鞋编织得极为粗糙,草绳都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
我不禁想到,当年的战士们就是穿着这样简陋的鞋子,走过了千山万水,走过了艰难险阻。
他们或许双脚磨出了血泡,或许在寒冷的冬天被冻得失去了知觉,但他们依然坚定地前行,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人民的幸福。
还有一面满是弹孔的军旗,那些弹孔密密麻麻,仿佛在讲述着一场场激烈的战斗。
军旗虽然已经残破不堪,但它依然高高飘扬,象征着战士们永不屈服的精神。
在一个角落里,展示着一封战士写给家人的家书。
那字迹歪歪扭扭,看得出写信的人文化水平不高,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他说:“亲爱的爹娘,儿子在战场上不害怕,为了咱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就算死了也值得。
”这朴实无华的话语,让我的眼眶湿润了。
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太多太多这样的物品和场景,每一个都让我深受触动。
那些曾经只在书本上、电影里看到的历史,在这里变得如此真实、如此鲜活。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的战场场景前。
火光冲天,炮声轰鸣,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杀敌。
我仿佛能闻到那刺鼻的硝烟味,能听到子弹呼啸而过的声音。
八一起义纪念馆感悟
八一起义纪念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悟。
首先,八一起义纪念馆让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有了更为具体和深入的了解。
通过参观馆内的展览和文物,我了解到了八一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也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展革命斗争的开端,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我还了解到了许多先进的革命先烈,他们为了中国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其次,八一起义纪念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牺牲。
在馆内展示的历史照片和文物中,我看到了革命先烈们的日常生活和战斗情景,以及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生命的奋斗精神。
这让我深感到了中国革命的艰难险阻和牺牲精神的重要性,也让我对现代的幸福生活倍感珍惜和感慨。
最后,八一起义纪念馆让我反思了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通过参观馆内的展览,我意识到我们这一代人肩负着传承革命精神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发扬八一起义的精神,勇于担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的来说,八一起义纪念馆是一座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地方,它让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深刻感受到了革命的艰难和牺牲,引发了我对于个人责任和社会担当的思考。
八一起义纪念馆观后感19世纪的悲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自20世纪,中国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时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1920xx年那难忘的时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一起义纪念馆,希望大家喜欢!八一起义纪念馆观后感篇一自从我上学后,爸爸每次从西宁回来都要带我去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
八一起义纪念馆坐落在中山路西端,爸爸告诉我它的前身是江西大旅社当年的起义总指挥部。
在纪念馆的大院子里,有许多革命者的雕像,爸爸告诉我其中一组雕像是周恩来。
贺龙。
叶挺。
朱德。
刘伯承,八一起义就是他们领导的。
进入馆内,里面有许多图片。
实物展,我印象最深的是起义时朱德用过的手枪。
通过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和对历史资料的了解,我知道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反击国民党当权派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挽救革命而发动的武装起义,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这也是南昌人最值的骄傲的,我们也为此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和平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更美好。
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八一起义纪念馆观后感篇二火热的8月,火热的英雄城,我们江西医学院研究生部所有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怀者一份赤子之心,来到了南昌最繁华的中山路和胜利路交接处----八一起义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教育。
车水马龙之中,有这样一处宁静的胜地。
绿树繁花之旁一栋普普通通的四层楼房吸引着我们的目光,这就是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扭转中国革命乾坤第一枪的地方。
经历过枪林弹雨,她早已成为那段刻骨铭心历史的见证。
站在高高耸立的楼顶上,我们又仿佛回到弥漫着硝烟战火的时代,看到了红军们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场景。
耳边,八一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面对着这鲜红的党旗,我们庄严的举起了自己的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第1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这个繁华的都市中,我们时常被快节奏的生活所包围,忙碌之余,我们渴望寻找到一片宁静的净土,去感受历史的沉淀,去缅怀那些为国家、为人民付出生命的英雄。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位于上海市的八一馆,在这里,我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
八一馆,全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纪念馆,是一座以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为主题的纪念馆。
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图片和文献资料,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光辉历程。
走进八一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雕塑,雕塑上刻着“八一精神”四个大字,寓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精神。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以下几点感悟:一、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在八一馆的展览中,我看到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
他们中有为民族独立而英勇斗争的烈士,有为了人民幸福而无私奉献的英雄,有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勇士。
这些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二、人民军队的辉煌历程八一馆的展览全面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光辉历程。
从南昌起义到解放战争,从抗美援朝到改革开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坚守在保卫祖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第一线。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人民军队的英勇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三、红色文化的传承八一馆作为一座红色教育基地,承载着传承红色文化的使命。
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革命先烈的事迹,还了解到了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四、坚定理想信念在参观八一馆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革命先烈的灵魂,也是我们今天继续前进的动力。
在新时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坚定信仰信念,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五、珍惜和平生活八一馆的展览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八一纪念馆观后感一直都知道南昌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因为这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终于,我有机会走进八一纪念馆,去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还没进入纪念馆,远远就能看到那座宏伟的大楼,它庄严肃穆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走进大门,一种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馆内的陈列丰富多样,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位沉默的讲述者。
我首先看到的是那些老旧的枪支弹药,它们安静地躺在展示柜里,身上的锈迹和磨损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激烈战斗。
我想象着当年的战士们是如何紧握这些武器,怀着坚定的信念,为了理想和自由而奋勇杀敌。
接着,一幅巨大的油画吸引了我的目光。
画面上是起义军们冲锋的场景,战士们的表情坚定而无畏,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他们的身影在硝烟中若隐若现,那种紧张和激烈的氛围仿佛要从画面中冲出来,把我也带入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在一个展示柜前停下了脚步,里面陈列着一封战士的家书。
信纸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那一笔一划中蕴含的深情却清晰可感。
信中他对家人诉说着思念,也表达了自己为了革命不惜牺牲的决心。
我不禁想到,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有多少像他这样的战士,离开了温暖的家,投身到残酷的战斗中,只为了给后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套破旧的军装。
军装上的补丁密密麻麻,领口和袖口都已经磨损得不成样子。
但就是这样一套军装,曾经穿在一位英勇的战士身上,陪伴他走过了无数的战场。
我仿佛看到了那位战士穿着它在枪林弹雨中穿梭,毫不退缩。
在纪念馆的一个角落里,摆放着一双草鞋。
那粗糙的编织工艺和磨损的鞋底,让我感受到了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
他们就是穿着这样简陋的鞋子,走过了万水千山,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还有那些黑白照片,记录着一个个历史瞬间。
有战士们胜利后的欢呼,有战后的废墟,有百姓们对红军的支持……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参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在一个展示区的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展台,上面放着一块破旧的手帕。
八一起义纪念馆观后感(通用3篇)【篇1】八一起义纪念馆观后感趁五一放假没有上课,我与同学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我们在那里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
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一个社会青年,我的感慨很深。
19世纪的悲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自20世纪,中国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时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1927年那难忘的时刻。
1927年8月1日,几位起义领导人在南昌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自从那时起,中国革命的火种便燃起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指引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
时至今日,我们才有了强大的祖国。
人们不会忘记那辉煌的时刻——八一南昌起义。
作为一次参观活动,我觉得这一次八一起义纪念馆之行很有意义。
在那里我们深化了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站在伟人的雕塑下宣誓,贴在红旗旁重温那段辉煌的历史,那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
那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我和同学参观了纪念馆,那里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先辈们使用过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苦和形势的紧迫。
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了好榜样。
当我看到当年起义布防图和革命志士们在领袖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奋勇杀敌时,我被先辈们军事思想的先进性和革命热情的高涨所震撼。
那时我便思索先辈们的这些都从何而来,历史给予了我答案,那便是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信仰和誓死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决心。
通过这次对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历史的认识,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了解。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会更勤奋刻苦,在生活中会更朴素节约,关爱他人,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不要让自己在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
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便是我奋斗的动力。
关于红色纪念馆观后感【十一篇】百度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旨在创造一个涵盖所有领域知识,服务所有互联网用户的中文知识性百科全书。
在这里你可以参与词条编辑,分享贡献你的知识。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红色纪念馆观后感【十一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红色纪念馆观后感八一建军节期间,我班组织团员与待发展团员一同前往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瞻仰革命烈士,我们主要参观了三个展厅。
展厅中收藏着英烈们的遗物,有他们使用过得日常用品、看过的书、手写的发言稿等。
其中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葛路烈士在跳海救人时留在岸边的皮鞋和传呼机,那双皮鞋已经旧得毫无生气了,皮鞋上满是皱褶,鞋垫是简单的麻布做成的,有少许脱线。
虽然这双鞋在我们看来应该是被回收到垃圾处理厂的,但是烈士却一直不舍得扔掉,依旧穿着它,这正是烈士勤俭节约的品质的最好的体现。
除了有烈士们的遗物,墙上还挂有写有青岛抗日史的资料,我们站在青岛抗日根据地位置和范围概略图前仔细端详,眼前仿佛出现了电视剧中经常能看到的人民抗日的场景。
那时的人民是多么的伟大啊!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这片美丽的土地,让它重归祖国的怀抱,他们是可歌可泣的、英勇的人民!从第二展厅前往第三展厅时,我们经过了一座雕塑,后来才知道它的名字是山河魂烈士群雕,群雕基座由红色花岗岩砌成,象征着先一烈的献血染红了大地。
群雕共有八个人物形象组成,中心人物以党的一大代表、青岛党的创建人一邓一恩铭为原型塑造,在他周围环绕着铁路工人、码头工人、纺织工人、青年学生、解放军战士、农民和童工的代表。
群雕象征着青岛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历程,表现了先一烈的丰功伟绩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的主题。
这次的参观使我们每个人都增长了不少历史知识,我们永不会忘记祖国被侵略的耻辱。
革命先一烈们为革命事业,为青岛解放,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载入史册,激励着我们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不息!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我们要发奋图强,努力学一习一,争取更大的进步,将来为养育我们的这片土地做出贡献!第2篇: 红色纪念馆观后感今年盛夏,我们小主人新闻学校的200多名小记者来到了浙江横店,横店号称影视城,有好多电影就是在哪里拍的。
参观八一馆有感
冬日,暖阳里,搭上地铁一号线,在八一馆站下车,走出站台,穿越马路,我来到了南昌市八一起义纪念馆。
因为是参观革命遗址,我的心情略为沉重。
纪念馆里,讲解员十分详细地讲解着那段近百年的历史。
望着路边的烈士塑像,望着那高大朴实的建筑,回想着这近百年前的风雨路程,我就这样,一步一步地随着讲解员,参观了整个纪念馆。
1927年,国共分裂。
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朱德等人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发动起义。
共产党队伍控制了南昌城三天,而后被国民党军队围困。
冲破封锁后,共产党军逃出,起义最终失败。
然而八一起义之中,共产党打响了第一枪,这标志着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开始。
在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上,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不仅贫穷,而且内乱,一直遭受着外国的侵略。
这时,却有一群革命志士站了出来,他们之中有的是地主富农的儿子,有的是穷苦的农民之后,有的是知识分子···这些青年有着一个普遍的特点:他们为了革命可以抛头颅、洒热血。
相比之下,今天,只会在网上无聊吐槽的年轻的我们,缺少了青春的活力与热情。
究竟是什么,让这些革命志士们不顾一切地投入到如此危险而又伟大的事业之中?他们也许不知道这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有着如此崇高纯洁的信仰,为了追逐它而舍身自我?
八一起义后,中国共产党艰难前行,国家也是命途多舛。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我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我国又开始内战;1949年,共产党胜利,建立中国人民共和国·····风雨血腥的惨痛之路,这一路走来,我们的国家与民族面临着种种绝望,然而在民族将亡之际,我们的国家仍有人挺身而出,耗尽一生拯救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这片属于我们的土地。
若是今日,当祖国遭受侵犯,我们能否如热血孩儿一般自强,带着“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魄,英勇地面对敌人,而不是躲躲藏藏、懦懦无能呢?
现在,我们的政府一直在大力发展爱国主义教育,宣扬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无疑,这对于培养公民意识与民族意识是有极大帮助的。
但是,作为公民,作为祖国的未来——青年的我们,可曾认真对待脱口而出的诺言?可曾珍爱脚下这片洒下无数先烈热血的土地?爱国,不应只是在嘴上叨唠,应该在脑中铭记。
在这安静的纪念馆,游客们的脚步都是轻轻迈着,我则一边听解说员讲述历史,一边看着墙上展示的一幅幅画作,还有展台里的一件件文物。
走出纪念馆,长期过着懒惰生活的我,成天只会玩与浪的我,成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物语的喧嚣世界的我,仿佛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当我用心去思考,用真诚来对待时,我感受到了先辈们的,痛苦,先烈的不易。
我们没有理由糟蹋这个国家,糟蹋这片土地。
我们能做的,是相信我们的政府,相信我们这个民族,相信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沧桑历史的国家,我们这群年轻的兔子必须有为,带着热情与梦想,一起建设我们的种花家。
百年前,先人努力使我们没有亡国;百年后的我们,必然要努力守护好我们的国家,这是一个富国的时代,我们要带着对先人、对后代的承诺,带着祖国走上兴旺发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