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3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7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科试题试卷说明:1.答题前,请将姓名、考生号、班级用规定的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2.全卷四大题,共4页。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草稿纸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
答题卡必须保持清洁,不能折叠。
4.本卷选择题1-6,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区内对应题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答案;非选择题7-19,答案必须用规定的笔,按作答题目序号,写在答题卡非选择题答题区内,作文写在非选择题区的作文格内。
5.考试结束,请上交答题卡。
本试卷自行保管,以作评讲之用。
一、单项技能考查(每题2分,第6题4分,共14分)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痴想chī堕落zhuì贮蓄zhù芊芊细草qiānB.苦涩sâ嶙峋xún枯涸hã头晕目眩xuànC.寂寥liáo点缀zhuì猝然cuì秋波澹澹dànD.纳罕hǎn黄晕yùn酝酿yūn忍俊不禁jì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咀咒洗濯啜泣碌碌终生B.蹂躏反省栖息盘虬卧龙C.地窖姊妹收敛可望不可及D.贪婪喧滕倔强蜂围蝶阵3.下列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终于爬上了那个山顶。
B.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C.当这个园子里的东西被一件件拿走所剩不多的时候,这个园子更显得具体而微了。
D.爸爸的温和沉静让我获益匪浅。
4.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
课文《蝉》选自《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
C.《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我国著名作家。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班级姓名座号注意事项:本卷为试题卷,考生解答必须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书写答案,答在试题卷及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树木丛生,□□□□,秋风萧瑟,□□□□。
(曹操《观沧海》)(4)唐朝诗人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的诗句是□□□□□,□□□□□。
(5)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diǎn zhuì。
(2)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被róu lìn 的波兰。
(3)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tóu yūn mù xuàn 。
(4)庸人失去理想,lù lù zhōnɡ shēnɡ。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3分)A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
(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B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
(因为整个形体非常细致,所以显得很微小。
)C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D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得到的好处很多。
)4.与下面一句话句意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3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环境对人有影响作用,而就有这样一些不讲科学的人将这影响绝对化了,________________。
A.他们认为近朱者不一定赤,近墨者也未必就黑,关键还要看人的自身素质。
B.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谁也否定不了的,否则就是对客观现实视而不见。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习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2分)1.(2分)要求“规范、端正、整洁”;字的间架结构不协调得1分;写错字、写出田字格外的不得分。
2.(4分)(1)duò(2)cù(3)hǎn(4)nòng3.(4分)(1)晕(2)剔(3)涸(4)贮4.(2分)前一分句画线,删去“经过”;或者后一分句画线,删去“使”。
5.(2分)略,不合情理、不合逻辑、只用一个词或有一个词运用不当,扣1分。
6.(2分)例:理想是路标,帮我们指明前方的道路。
7.(2分)D(春秋时期)8.(10分)(每小题2分,错一个字扣1分,错两个字不得分。
)(1)风正一帆悬(2)乱花渐欲迷人眼(3)烈士暮年,壮心不已(4)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9.(4分)大自然人生泰戈尔哲理小诗冰心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16分)10.(3分)(1)通“僵”,僵硬。
(2)慢慢地。
(3)鞭打。
11.(2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都被它吞掉了。
(“为”解释成“被”1分,语句通顺1分)12.(2分)由“夏蚊成雷”联想到“鹤唳云端”。
13.(2分)D14.(2分)他就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
15.(2分)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画对一处得1分,多画一处扣1分,多画两处不得分。
)16.(1分)勤奋好学。
【参考译文】张九成被贬官到横浦,住在城西的界寺。
他住的房间一扇短窗,每天天将亮时,他就拿着书本站在窗下,就着微弱的晨光读书。
这样一直坚持了十四年这久。
等到他回到北方了,在窗下的石头上,双脚踏出的痕迹还隐约可见。
17.(2分)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海潮以人的情态,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海潮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32分)18.(4分)朋友找到一份工作,却被政府部门告知这份工作薪酬太低,他只好另谋职业。
(2分)感悟:惟有懂得尊重自己价值的人,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尊重。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习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2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分)一丝不苟 回味无穷2.在横线上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 (1)堕.落 (2)猝.然 (3)纳罕. (4)卖弄.3. 依据拼音填写汉字。
(4分)(1)头(yūn ) 目眩(2)玲珑(tī) 透(3)枯(hé) (4)(zhù) 蓄4.在有语病的分句下面画上横线,并在括号里写出修改意见。
(2分)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懂得了学好语文一定要多读多写的道理。
( ) 5. 从下面词语中任选两个,写一句连贯的话。
(2分)春华秋实 花枝招展 心旷神怡 多姿多彩6.按照所给例句仿写句子。
(2分) 例句:理想是灯塔,给航船指引前进的方向。
仿写:7.下列关于作家、作品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本文以细腻的笔调描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天里的人们,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活力充沛的江南春景。
B.《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宗璞面对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C.《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8.默写填空。
(每小题2分,共10分)(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2),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曹操《龟虽寿》)(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论语>十则》)(5)我们可以从《<论语>十则》中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告诉我们应该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告诉我们应该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古诗默写:(8分)A水何澹澹,B乡书何处达?。
C ,志在千里。
D万籁此都寂,。
E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F我寄愁心与明月,。
G ,把酒话桑麻。
H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
2、下列各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呵责浓荫雏形抖擞精神B栖息贮蓄澹澹闲情逸志C空灵嘹亮盛名猝然长逝D厄运洗濯宽絮头晕目炫3、下面文字中划线句有语病,请用所给修改符号(不必全部使用)直接在原文上进行修改。
(2分)随着电脑文字录入技术的应用,使人们逐渐不喜欢用笔写字了。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换用号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4、走进名著: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暮色里, A走在高高的断桥上,身子显得更加细长。
他一副悠闲的样子,仿佛走在秋天的田埂上。
他走过去,走过去,就这么不慌不忙地走过去。
然后,似乎双脚有一半站到了桥外,动也不动地立在了晚风里,夕阳中。
再然后,他坐下了,将两条长腿很轻松地垂挂在桥头上。
(1)这段文字出自小说,作者是(2分)(2)A处人物是。
(1分)(3)结合选文内容,分析此人的性格特点。
(2分)二、古诗文阅读: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请你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3分)6、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初中语文】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语文版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A.寂寥(liaó)嘈杂(caó)工尺(chě)伶仃(l íng)B.瑟缩(sè)妯娌(zhóu)荤菜(hūn)无垠(y ín)C.执著(zhuó)叩击(kòu)揶揄(yé)蹒跚(p án)1.哽咽(yàn)造孽(niè)憧憬(chōng)炫耀(xu à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六神无主猝不及访心血来潮微不足道B.乳臭未干刮目相看节衣缩食名正言顺C.恍然大悟苦心孤诣含辛茹苦煞废苦心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_﹎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暖的家,使它﹎﹎了生命的胚胎。
A. 延伸萌生保持B.延续萌动保持C.延续萌生保存D.延伸萌动保存6.根据意思写出相应成语:(4分)(1)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 2)音乐可以教育感化人,使之和谐相处。
()(3)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和压迫穷人。
()(4)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
()7.填空。
(7分)(1)______,不亦君子乎?(2)《木兰诗》中,表现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句子是:_____,_____。
(3)﹎﹎﹎﹎﹎﹎,病树前头万木春。
(4)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
(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诗句:﹎﹎﹎﹎﹎﹎,﹎﹎﹎﹎﹎﹎﹎。
成语的意思是:﹎﹎﹎﹎﹎﹎﹎﹎﹎。
(6)王勃用旷大的胸襟开创了赠别诗的新境界,体现在他的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便是那千古流传的名句:﹎﹎﹎﹎﹎﹎,﹎﹎﹎﹎﹎﹎﹎。
2011~2012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卷)语 文(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 积累与运用 (24分)1.根据拼音,在下面的田字格中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句子。
(3分)zh īshig ǎibi ànsh ìji è yu èd úf ēngf ùr énsh ēng2.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2分) 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
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 ,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A .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B .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C .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D .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3.默写古诗文。
(9分)(1) ,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词《西江月》) (2)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 待到重阳日, 。
(孟浩然《过故人庄》)(4)《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
(5)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 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 。
4.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4)题。
(10分)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丰富而缤纷多姿的。
烂漫的春光里有诗意,萧瑟的秋景中也能找到诗意。
你可以为春日暖雨中慢延的新绿写诗,也可以面对秋风中飘舞的金色落叶发出动情的咏叹;夏日的炎阳照耀着含苞欲放的莲花是一首诗,初冬的冷雨敲打湖面衰败的残茶也是一首诗。
诗意的产生,常常是突然而又自然,你无法预知它的到来,而当它出现时,你总是深深为之陶醉。
譬如在冰天雪地中行走时,募然见到一株灿然绽放的梅花;譬如在乌云弥漫时,一缕耀眼的阳光突然穿过云层的缝隙照亮地面;譬如早晨从奇妙的梦中醒来,发现惊醒你的是窗外一只不知名的小鸟在唱歌……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语文版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内容预览:七年级语文半期检测题一、基础知识1、选出下列注音全对的一组()(2分)A、滑稽(jī)冗长(rǒng) 执著(zhuó) 苦心孤诣(yì)B、戏谑(luè) 伶仃(dīng) 揶揄(yú) 含心茹苦(rú)C、寂寥(liáo) 虐杀(luè) 憧憬(jǐng) 趾高气扬(zhǐ)D嘈杂(cáo) 炫耀(xuàn) 无垠(yíng)煞费苦心(shà)2、选出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分)A、澄清揶揄落寞销声匿迹B 私塾诽谤撰文言简意赅C、瑟缩浩瀚消遣名正言顺D、蹒跚劳禄悬念唯富不仁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C、信息化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任务。
D、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要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4、下列加点的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不能自已(已经)诲人不倦(诱导、教导)B、不辍劳作(停)不能称前时之闻(相当、符合)C、幸尚宽(幸而、恰巧)默而识之(认识)D、安能辨我是雄雌(哪里、怎么)学而不厌(厌倦、讨厌)5原文填空①学无常师,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孔子关于这方面的名言是:_________。
②友情,历来为人所珍重。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留下真城勉励友人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
③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则想象了与友人剪烛夜谈的情景:_______。
④《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
2011-2012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2011-2012年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①è()运玲珑tī()透气势磅bó()点zhuì()②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cāng(),那里满装生命的酒niàng (),它张满了fān(),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pù()布。
2、默写填空。
(10分)①,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③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④,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⑤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
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⑥子曰:“,可以为师矣。
”⑦子曰:“其恕乎!,。
”⑧理想是灯,。
3、下面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A.《济南的冬天》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
B.《走一步,再走一步》告诉我们: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就一定能胜利。
C.《春》所描绘的景物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
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
D.王家新在《理想》一文中表达了对理想的渴望。
4.修辞方法与其它不同的一项()(3分)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C.鸟儿将巢安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D.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5、仿照例句,以“时间”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4分)例句: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3分)1. 给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4分)滑稽.()寂寥.()妯.娌()揶.揄()无垠.()浩瀚.()澄.清()山岚.()2.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文字,构成词语(3分)风雨摇头换面耿耿怀光正大海底月含沙射3.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风雨同周改斜归正根深帝固攻败垂成含辛如苦头身行伍衡冲直撞虎据龙盘4. 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1)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辞藻、内容空泛的诗文。
(2)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
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3)靠剥削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5. 解释下列词语(3分)(1)六神无主:(2)望洋兴叹:(3)风尘仆仆:6.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2分)(1)所谓“山色空蒙雨亦奇”,我于此体会了这种境界的好处。
()(2)制造虽精,世间有几人能够享用呢?()7. 文化文学知识(4分)(1)《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作者是马克·吐温,国作家。
屠格涅夫是国作家。
(2)鲁迅(1881—1936)原名,字,浙江绍兴人。
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3)孔子(前551—前479)名,字仲尼,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有,儒家的创始人。
(4)乐府原是古代朝廷中管理音乐的机构,负责采集民间的诗歌,后来把乐府采集的也叫乐府。
(5)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
得分评卷人二、8. 背诵默写(10分)(1)来日绮窗前,?(《杂诗》)(2),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3)城阙辅三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不亦君子乎?(《论语》)(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7),其不善者而改之。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题A卷(10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是令人骄傲的,请你认真抄写下面的文字。
(2分)回首昨天,应该是问心无愧的;面对今天,应该是倍加珍惜的;展望明天,应该是信心百倍的。
2、下列加点字的音节、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3分)A、惋.转(wǎn) 栖.息(qī) 发髻.(jì)B、竦.峙(sǒng) 寥.廓(liáo) 应和.(hé)C、酝酿.(rǎng) 看护.(.kàn) 镶.钳(xiāng)D、憔悴.(cuì) 梦寐.(mèi) 黄晕.(yùn)3、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宛转痴想瘦骨嶙峋可望不可既B、洗濯缀泣忍俊不禁碌碌终生C、抖擞宽恕小心冀冀花枝招展D、倔强伶仃盘虬卧龙闲情逸致4、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 (3分)A、我们要认真克服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B.回想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他的成绩有了很大进步。
D.只要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去——”B、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C、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D、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当的一项是()(3分)A、《春》----------《朱自清全集》---------朱自清----------散文B、《济南的冬天》-----《老舍散文集》-----老舍------散文C、《童趣》---------《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明代D、《理想》---------《流沙河诗集》-----流沙河-----诗歌7、下面诗词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D、断肠/人在/天涯。
8、古诗词默写(10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的《观沧海》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诗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花草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中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9~13题的问题。
(15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的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去9、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是_______________.(2分)10、文章描绘了春天的哪几幅图画?(3分)1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中的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3分)12、作者描写春风时,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分别突出了春风什么特点?(3分)13、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用了什么修辞?分别赞颂春天怎样的特点?(4分)(二)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4~18题的问题(15分)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⑧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3)诲女知之乎(女:)(4)吾日三省吾身(省:)15、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6、请写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四个。
(4分)17、本文所选十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学习态度;⑵学习方法;⑶思想品德修养。
请分别就这几个方面各举一则。
(3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18、宋开国丞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2分)三、作文(40分)19、请先品读一下满文军的《懂你》:……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脸╱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其实我一直都懂你……别说我们还太小,其实在美好的青春岁月里,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常会于不经意间被轻轻拨动,妈妈的唠叨,其实我懂;老师的眼神,其实我懂;同学温馨的鼓励劝告,其实我也懂;自然界滋润万物的雨水、无私的春风、感人的画面、美丽的故事……其实有好多我都能读懂。
奇妙的感觉,温暖的情怀,美好的想像,深刻的哲思,会一瞬之间漾遍全身,是的,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坚韧,懂得幸福……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其实我懂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完整。
(2)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3)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B卷(50分)四、诗词欣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0~22题。
秋天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0、诗歌《秋天》,以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了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晚景图。
它是由哪几幅画面构成的。
(3分)21、《天净沙·秋思》选取了各具色彩的九种景物,它们分别是:,而文末的“”三个字,正是作品的主旨所在。
(4分)22、诗歌是一种情感高度浓缩、语言高度凝练的文学样式。
在这两首诗中,你分别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语加以表述。
(3分)五、课外阅读(20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23—27题。
躺在母亲身边①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②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
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
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③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④“聊天。
”我不耐烦地说。
⑤“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⑥“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⑦“不认识?”母亲好像很是不解,“那说什么呀?”⑧“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
”我说。
⑨“哦。
”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⑩我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
我心里突然一动。
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⑾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 A (倍受、备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
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⑿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
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
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⒀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
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⒁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
我说:“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⒂母亲 B (惊喜、欢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⒃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暖暖的。
⒄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23、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A、B两处(4分)A: B:24、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短语运用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