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西柏坡的细节
- 格式:doc
- 大小:2.19 KB
- 文档页数:1
西柏坡一日游作文西柏坡一日游。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境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西柏坡是一个具有深厚革命历史意义和浓厚红色文化氛围的地方,是中国革命圣地之一。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西柏坡,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今天,我就带着对红色文化的向往和热爱,来到了西柏坡展开了一日游。
清晨,我和家人一起出发,乘坐旅游大巴来到了西柏坡。
一下车,就被西柏坡宏伟的红色文化广场所吸引。
广场上,高大的毛泽东铜像矗立在那里,雕塑栩栩如生,英姿飒爽。
广场的四周,是一幅幅红色历史画卷,展现了西柏坡丰富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
我和家人在广场上留下了美好的合影,以此纪念我们来到西柏坡的这一天。
接着,我们来到了西柏坡纪念馆。
纪念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展示了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事迹和西柏坡的革命历史。
在馆内,我看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青年时代的照片、手迹、书信等,还有他在西柏坡的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景复原,仿佛能看到毛泽东同志亲临其境。
在纪念馆里,我深刻感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风采和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了我对红色文化的更深层次的向往和热爱。
中午,我们在西柏坡的一家餐厅品尝了地道的河北美食,尝遍了当地的特色小吃,满足了我们的味蕾。
饱餐一顿后,我们继续了西柏坡的一日游之旅。
下午,我们来到了西柏坡的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
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的地点,也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
纪念碑上镌刻着激励人心的红色文化口号,让人倍感振奋。
站在纪念碑前,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和红军长征的艰辛壮举,心中涌起了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西柏坡的毛泽东同志故居。
故居依山而建,风景秀丽,富有江南园林的特色。
在故居内,我看到了毛泽东同志的书房、卧室、客厅等场景复原,还有他的生活用品、家具等,历历在目。
参观完毛泽东同志的故居,我对毛泽东同志的崇敬之情更加深厚,也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革命圣地西柏坡作文篇一《西柏坡之旅:一次难忘的探寻西柏坡,一个听起来就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
刚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我心里就像有只小猫在挠,特别好奇那是怎样的一片土地。
刚到西柏坡,映入眼帘的是绿色的山峦和宁静的村庄。
村子里的房子看起来特别质朴,有着岁月的痕迹。
就说那些墙壁吧,颜色有点发灰,却让人感觉很踏实,像一位位憨厚的老人静静地讲述着曾经的故事。
我走进那一座座具有代表性的旧址。
在毛泽东的故居里,房间不大,桌椅摆放得简简单单。
我看到那磨损的桌椅,感觉它们就像一本本打开的书,告诉我当年毛主席是如何在这里办公、思考着天下大事的。
比如那张桌子上,仿佛还能看到主席奋笔疾书的情景,周围的纸张也许在当年也是被翻得沙沙作响。
从这里望出去,窗外就是一片小小的院子,那时候主席也许会在工作累了的时候,看着院子里的小草和偶尔飞过的鸟儿,稍稍放松那紧绷的神经。
这里的灯光也许不是很明亮,但却照亮了新中国的未来走向。
走在西柏坡的小路上,我仿佛能看到当年的革命先辈们来来往往。
他们的脸上或许带着疲惫,但眼睛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在这里生活的他们,虽然吃的、住的都很简陋,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无比的富足。
想起自己在家里舒适的生活,有柔软的床、各种吃不完的零食。
再看看这儿,感觉自己特别渺小,这些革命者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还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这一路的西柏坡之行,就像一场历史的穿梭。
我从那个只知道这里是革命圣地的门外汉,变成一个深深被这里的一草一木所触动的探秘者。
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的那种坚韧不拔的气息,真的让我印象深刻,我知道这次西柏坡之行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篇二《西柏坡:充满故事的小村庄》我可算是来到西柏坡了,这个像藏着无数宝藏的小地方。
在我的想象里,它就像个神秘的历史匣子,等待我去开启。
刚进村,就看见一个老大娘在路边晒着一些干货,她脸上的皱纹就像一道道岁月的刻痕,刻着西柏坡的记忆。
我上前跟她搭话,她那浓浓的本地口音像唱歌一样。
她跟我说,这村子可不一样嘞,好多大事都是从这儿开始的。
参观西柏坡心得感悟与收获西柏坡:中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店铺整理了西柏坡参观心得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参观西柏坡心得感悟与收获篇1我不止一次去过西柏坡,因为我就居住在石家庄。
近日又到西柏坡参观学习,我对西柏坡的印象太深了。
致所以人们仰慕西柏坡,是因为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西柏坡这个平山县百十来户的普通小山村,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这一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心任务是夺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伟大战略转移。
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
在这种情况下,敢不敢于斗争,敢不敢于胜利,成为党面临的生死考验。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西柏坡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果断地把我军发动的大规模秋季攻势发展为就地歼灭重兵团的战略决战,连续并交错导演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奠基礼”。
我怀着对“老革命家”的好奇与崇敬,坐着会议提供的大巴车,约一个半小时的行程就到了向往已久的西柏坡。
如今的西柏坡不仅仅是“新中国”的里程碑,更是我们共产党人(两个务必)的旗帜。
这里也是新中国颁布土地大法的所在地。
进入西柏坡纪念馆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等五位伟人庄严的雕塑铜像。
再眺望柏坡岭的青松翠柏,环视四周,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水库,往水库西面仰望过去,是云霄连绵的太行山脉。
实际上西柏坡是在群山怀抱之中,易守难攻,进可直插华北平原,退可坚守太行群山,其山地的险要令人会想到从井岗山、遵义、延安到西柏坡这一黎明的曙光——新中国的诞生来之不易。
沿坡而下走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它由一圈白色的围墙围着,静立其中的一座座低矮的素墙灰瓦土坯房、小土窑式的厢舍横屋以及古老的磨盘石碾、防空洞都掩映在绿树丛中。
这些农家小院分别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的旧居,间间简陋朴实;转行至一座不高的土坯大屋里,内中排着破旧整齐的桌椅,它就是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旧址。
参观西柏坡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参观西柏坡的心得体会篇1参观西柏坡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地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重要历史时期。
这次参观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艰辛和曲折,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和经验。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柏坡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这里的建筑和景观都充满了历史的气息,让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时代。
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柏坡人民对于革命历史的珍视和尊重,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革命历史的重要性。
在参观过程中,我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和经验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艰辛和曲折,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在参观过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柏坡人民的热情和友好。
这里的居民都非常热情好客,让我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和友好。
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柏坡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在参观过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艰辛和曲折。
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艰辛和曲折,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总之,这次参观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艰辛和曲折,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和经验。
同时,我也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柏坡人民的热情和友好,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文化。
我相信,这次参观对于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观西柏坡的心得体会篇2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战略基地,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
参观西柏坡,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坚定,也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和幸福。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西柏坡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参观西柏坡个人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西柏坡个人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观西柏坡个人心得体会120XX年7月2日清晨,伴随着几丝凉意,阵阵小雨,吕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一行44人,踏上了西柏坡之游的旅程。
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盘旋,一路上环境优美风景无限,不时的有小雨袭来,给我们带来了极其放松的心情,也为我们的西柏坡之旅增添了许多光彩。
一路上我们歌唱着我们的祖国,经过八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革命圣地——西柏坡。
首先,我们在导游讲解下,先后参观了任弼时、刘少奇、朱德的故居。
这十几处农家小院当年承载着中国历史长河中生死攸关的几百多个日日夜夜,黑黑的木门、土黄色的泥巴墙、平平的房顶、小小的院落、纸糊的小木格窗子,只有门前红红的标志牌提示世人各小院昔日那不平凡的主人及历史,房间中那一件件旧物在默默向人们诉说主人昔日艰苦奋斗、出生入死的日日夜夜。
主席那补丁摞补丁的睡衣、那洗的泛白的被褥、手摇的纺车、朱老总那破旧的藤椅,无一不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
最令人震惊的是那间不足十几平方米的军事作战室,据介绍这堪称世界上最小的军事指挥所,就在这小小的房间里,五大书记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决胜千里,以其雄才大略成功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略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消灭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
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当目睹那一份份浸透着老帅们心血、智慧和勇气的电文,很容易想见前辈们为国为民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情景。
试想,若没有前辈们西柏坡艰苦奋斗的多个日日夜夜,怎会有今天我们幸福的生活?那长长的、黑黑的、潮湿的防空洞仿佛在向世人述说着当年敌机轰鸣中前辈们坚持斗争的情景。
【精编范文】感受西柏坡的细节-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感受西柏坡的细节“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正在北京热展,参观的人流络绎不绝。
在人们心中,西柏坡同井冈山、延安一样,都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人们心中的精神高地。
站在展览大厅里,看到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不禁想起前不久到西柏坡参观时让我感动的许多细节。
在那片与民居并无二致的土房中,有一处住房很显眼:它是唯一一座陕北窑洞式的建筑,比别的房屋略微宽大,算是其中最“高档”的一处房屋。
凭直觉,人们判断这应该是毛泽东同志的住处,实际上却一直是朱德同志居住。
解说员告诉我们,这本来是中央考虑到毛主席在陕北多年,住惯了延安的窑洞,特意给他改建的一所窑洞式房屋。
毛主席到达西柏坡,却执意让年岁较大的朱老总搬进去住,自己住进了一处由老百姓腾出的普通民房。
在毛泽东同志的住处,驻足良久,遐思很多。
这是一片狭小的院落,两间正房,一间办公,另一间休息,稍微矮小的偏房住着家人和工作人员。
当年,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工作。
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这些重要事件及其伟大构想、战略决策,就是在这普通院落里孕育成熟的。
院子里有一株柿树,讲解员说,毛主席住这儿的时候树已挂果,当柿子熟了的时候,毛主席就与工作人员一起把柿子摘下来,一个不少地给房东送去。
毛泽东同志在日理万机之中心里仍然惦记着老百姓,这一直是西柏坡口口相传的美谈。
在西柏坡,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的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人,大都睡在由四条腿的长板凳支起的木板上。
“床”上铺的是普通的绿军被、土布单。
西柏坡的冬天十分寒冷,可大家都不生炉子,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毛泽东同志常常彻夜办公,实在冻得受不了了,就倒杯开水,边喝边暖手;倒盆热水,边洗边暖脚。
西柏坡还有毛泽东提过的小马灯、坐过的小马扎、推过的石碾子,以及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使用过的简易办公用品。
走进西柏坡心得引言概述: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的摇篮,是中国革命的圣地。
作为一名普通的游客,走进西柏坡,我深刻感受到了这里的历史厚重和革命精神的熏陶。
以下将从西柏坡的历史背景、景点介绍、参观体验和心灵感悟四个方面,详细阐述我的西柏坡之行。
一、历史背景:1.1 建党初期: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这里见证了党的初心和使命。
在这个小山村里,毛泽东等革命先辈们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1.2 长征途中:西柏坡也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驻地,这里见证了红军艰苦奋斗的历程。
在西柏坡,红军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锻造了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斗志。
1.3 革命胜利: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之地,这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宣告了胜利的消息,开启了新中国的历史。
二、景点介绍:2.1 党建纪念馆:这里是西柏坡最重要的景点之一,通过丰富的图片、文物和实物展示,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革命斗争的艰辛。
2.2 毛泽东纪念馆:这里是毛泽东主席的故居,保存着他生活和工作的原貌,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感受到伟人的风采和伟大思想的力量。
2.3 革命广场:这是西柏坡的核心景点,广场上有巍峨的纪念碑和雄伟的红色雕塑,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革命精神的传承。
三、参观体验:3.1 导览讲解:在参观过程中,专业的导游会为游客讲解西柏坡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使游客更加全面地了解西柏坡的重要意义。
3.2 亲身体验:游客可以参观红军长征的纪念馆,了解红军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斗争,还可以参观毛泽东主席的故居,亲身感受伟人的气息。
3.3 参观纪念品店:在纪念品店,游客可以购买到各种与西柏坡相关的纪念品,如书籍、文创产品等,留下珍贵的纪念。
四、心灵感悟:4.1 革命精神:在西柏坡,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不畏艰难险阻,坚持不懈地奋斗。
4.2 传承使命:西柏坡告诉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优秀范文:西柏坡参观学习有感 (2)优秀范文:西柏坡参观学习有感 (2)精选3篇(一)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五四青年节期间人民英雄纪念碑——西柏坡。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我们党的历史悠久、丰富而又庄重的地方。
在这次参观学习中,我深受震撼和启发,有了很多感悟。
首先,西柏坡地区的环境令人敬畏。
整个地区草木茂盛,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景色宜人。
站在纪念碑前,我能够感受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不禁深思: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怀揣一颗热爱祖国的心,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其次,西柏坡地区的历史厚重,充满了革命的记忆。
纪念碑前的石碑上镌刻着革命先烈们的名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国家、为人民作出了巨大牺牲。
站在这些英勇牺牲的英灵面前,我倍感敬佩和崇敬。
他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展现出了中国人民不屈的精神。
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和学习。
同时,红色旅游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文化效益。
西柏坡地区的农民也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他们通过发展农家乐、红色旅游等项目,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高了生活质量。
这充分说明了红色旅游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经济创收的方式。
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参与红色旅游,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的说来,西柏坡的参观学习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触动和启示。
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事业的艰巨性和光荣性,也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牢记革命先烈的嘱托,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红色旅游,将革命传统和红色文化传承下去,为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优秀范文:西柏坡参观学习有感 (2)精选3篇(二)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中国革命的摇篮——西柏坡。
这次参观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参观学习西柏坡体会范文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的发源地,也是毛泽东主席的故乡。
作为革命圣地,西柏坡具有深厚的革命历史和文化内涵。
我有幸参观学习了西柏坡,深感其意义和价值,以下是我的体会。
首先,西柏坡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站在毛泽东主席的故居前,我深深被他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而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所打动。
毛泽东主席坚信马克思主义能够引领中国走向复兴的道路,他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这令我深受启发,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应当怀揣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初心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其次,西柏坡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奋斗和坚定信仰。
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我对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的艰苦环境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斗争,但他们始终不忘初心,保持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
纪念馆中的照片和实物让我感受到了他们血与火的历程,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自己要为之奋斗的目标。
同时,西柏坡也让我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朴素和纪律。
在中央红军司令部旧址,我看到了当年共产党员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场所。
简陋的居住条件和简陋的办公设施让我深感这是一支朴素而纪律严明的队伍。
不管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执政年代,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纪律和作风建设,从而保持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榜样。
最后,西柏坡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思维。
在毛泽东塑像前,我读到了他的批示:“要在共产主义事业中开拓创新。
”中国共产党一直奉行开天辟地、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并推动社会进步。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我们要时刻保持创新思维,敢于探索新的道路,为中国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观学习西柏坡使我受益匪浅。
西柏坡以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艰辛奋斗、朴素纪律和开拓创新。
一、前言西柏坡,一个承载着厚重历史和革命精神的地方。
今年暑期,我有幸参加了“观西柏坡,传承红色基因”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也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实践背景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是中国革命圣地之一。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解放了全中国。
西柏坡被誉为“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新中国诞生的摇篮。
三、实践过程1. 参观西柏坡纪念馆在西柏坡纪念馆,我们参观了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物和文献资料。
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我们了解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的艰苦生活和伟大斗争。
尤其是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让我深感震撼。
2. 参观中共中央旧址我们参观了中共中央旧址,这里曾是中共中央的办公地点。
在旧址内,我们看到了当年的办公室、会议室和卧室,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痕迹。
3. 参观西柏坡革命公园在西柏坡革命公园,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革命先辈的雕像,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
在纪念碑前,我们举行了庄严肃穆的纪念仪式,向革命先烈表示敬意。
4. 体验红色教育课程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还参加了红色教育课程。
通过学习党史、国史,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和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四、实践感悟1. 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参观学习,我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勤奋学习,报效祖国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勇于担当,服务人民革命先辈们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西柏坡精神巡回展览”正在北京热展,参观的人流络绎不绝。
在人们心中,西柏坡同井冈山、延安一样,都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人们心中的精神高地。
站在展览大厅里,看到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不禁想起前不久到西柏坡参观时让我感动的许多细节。
在那片与民居并无二致的土房中,有一处住房很显眼:它是唯一一座陕北窑洞式的建筑,比别的房屋略微宽大,算是其中最“高档”的一处房屋。
凭直觉,人们判断这应该是毛泽东同志的住处,实际上却一直是朱德同志居住。
解说员告诉我们,这本来是中央考虑到毛主席在陕北多年,住惯了延安的窑洞,特意给他改建的一所窑洞式房屋。
毛主席到达西柏坡,却执意让年岁较大的朱老总搬进去住,自己住进了一处由老百姓腾出的普通民房。
在毛泽东同志的住处,驻足良久,遐思很多。
这是一片狭小的院落,两间正房,一间办公,另一间休息,稍微矮小的偏房住着家人和工作人员。
当年,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工作。
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七届二中全会,这些重要事件及其伟大构想、战略决策,就是在这普通院落里孕育成熟的。
院子里有一株柿树,讲解员说,毛主席住这儿的时候树已挂果,当柿子熟了的时候,毛主席就与工作人员一起把柿子摘下来,一个不少地给房东送去。
毛泽东同志在日理万机之中心里仍然惦记着老百姓,这一直是西柏坡口口相传的美谈。
在西柏坡,包
“床”括毛泽东同志在内的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人,大都睡在由四条腿的长板凳支起的木板上。
上铺的是普通的绿军被、土布单。
西柏坡的冬天十分寒冷,可大家都不生炉子,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
毛泽东同志常常彻夜办公,实在冻得受不了了,就倒杯开水,边喝边暖手;倒盆热水,边洗边暖脚。
西柏坡还有毛泽东提过的小马灯、坐过的小马扎、推过的石碾子,以及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使用过的简易办公用品。
细节往往最真实,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同时也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想想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住的房子,睡的硬板床,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会自发组成上百万辆支前的独轮车大军,就不难想象为什么我们党和军队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能够打败强敌。
这正如当年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先去重庆再赴延安的感受一样,老先生就是从他在重庆吃的是豪华筵席,而在延安吃的却是小米饭南瓜汤的细节中,得出将来共产党必定胜利的正确结论。
在西柏坡那个被群山环抱的一角,有许多令人深受教育的细节,有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重温伟人的工作和生活细节,也更深刻地认识到,西柏坡精神弥足珍贵,无论时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我们党永葆政治本色、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所在,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重要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