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 (14)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14
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嘉祥语文组雷雅洁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进一步感受作品的魅力,培养学生初步赏析文章的能力。
2、掌握通过典型事例及人物的言行举止等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能简要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初步把握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
3、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一、导入我们生活着的星球,是陆地多还是海洋多?我们生活的星球被大片海洋覆盖着,占了地球面积的71%——它们有时呈浅绿如翡翠,有时呈深蓝似钻石,引起人们无限的畅想。
海底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今天我们走近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
关于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机器岛》、《漂逝的半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20多部长篇科幻历险小说。
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一些人称作“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第二多的名家,仅次于阿加莎·克里斯蒂,位于莎士比亚之上。
凡尔纳作品的译本已累计达4751种,他也是2011年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次数最多的法语作家。
在法国,2005年被定为凡尔纳年,以纪念他的百年忌辰。
二、为什么凡尔纳的作品如此受到欢迎和喜爱呢?首先,请一个同学来复述小说情节梗概吧,谁愿意?(其他人补充,注意复述的要求)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出于对航海安全的考虑,也是在公众的呼吁下,由美国派遣了亚伯拉罕·林肯号对"海怪"进行追逐。
法国生物学家皮埃尔·阿罗纳克斯教授受邀参加了这次追逐行动。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名著导读展示导入:片段鉴赏:两个船员,遵照船长的嘱咐,走上来帮助我们穿这些不透水的、沉甸甸的衣服;衣服是用橡胶制成的,没有缝,可以承担强大的压力,不受损伤。
应当说这是一套又柔软又坚固的甲胄。
上衣和裤子是连在一起的;裤脚下是很厚的鞋,鞋底装有很重的铅铁板。
上衣全部由铜片编叠起来,像铁甲一般保护着胸部,可以抵抗水的冲压,让肺部自由呼吸;衣袖跟手套连在一起,很柔软,丝毫不妨碍两手的运动。
那些不完备的有缺点的潜水衣,例如十八世纪发明的被人称赞的树皮胸甲,无袖外罩,入海衣,藏身箱等,跟我们眼前这套完美的潜水衣比较,实在是太相形见绌了。
尼摩船长、他的一个同伴(一个臂力过人,像赫克留斯一般的大力士)、康塞尔和我,一共四个人,全都穿好了潜水衣。
现在只要把我们的脑袋钻进金属圆球中,我们就算装备完了。
但在戴上金属圆球之前,我要求尼摩船长给我看一看我们要带的猎枪。
诺第留斯号船上的一个船员拿一支很简单的枪给我看:枪托是钢片制的,中空,体积相当大,是储藏压缩空气的容器,上面有活塞,转动机件,便可以使空气流入枪筒。
枪托里面装了一盒子弹,盒中有二十粒电气弹,利用弹簧,子弹可以自动跳入枪膛中。
一粒子弹发出之后,另一粒立即填补,可以连续发射。
尼摩船长、他的一个同伴(一个臂力过人,像赫克留斯一般的大力士)、康塞尔和我,一共四个人,全都穿好了潜水衣。
现在只要把我们的脑袋钻进金属圆球中,我们就算装备完了。
但在戴上金属圆球之前,我要求尼摩船长给我看一看我们要带的猎枪。
诺第留斯号船上的一个船员拿一支很简单的枪给我看:枪托是钢片制的,中空,体积相当大,是储藏压缩空气的容器,上面有活塞,转动机件,便可以使空气流入枪筒。
枪托里面装了一盒子弹,盒中有二十粒电气弹,利用弹簧,子弹可以自动跳入枪膛中。
一粒子弹发出之后,另一粒立即填补,可以连续发射。
“尼摩船长,”我说,“这支枪十分好,并且便于使用。
我现在真想试试它。
不过我们怎样到海底下去呢?”“教授,此刻诺第留斯号搁浅在海底下十米深处,我们只待动身出发了。
<<海底两万里>>素材一、读书笔记《海底两万里》是凡乐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尼摩是个不明国藉的神秘人物,他在荒鸟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
阿龙纳斯通过一系列奇怪的事情,终于了解到神秘的尼摩船长仍与大陆保持着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战争。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
潜艇在大海中任意穿梭,海底时而险象丛生、千钧一发;时而景色优美、令人陶醉。
凡尔纳笔下的人物都是品质高尚献身科学的人,是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人。
而且,他的小说由于具有科学依据而令人信服,因而不但能够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且更能启发同学们思考,使我们大胆地幻想未来的远景。
二、优美语句摘录至于植虫动物,在几个瞬间中,我欣赏到了一种挂在船左舷嵌板玻璃上的橘黄色的美丽唇形水螅。
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见的海底森林,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树上丛生的枝权都笔直伸向洋面。
没有技条,没有叶脉,像铁杆一样。
在这像温带树林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遍地生长着带有生动花朵的各色珊瑚。
美丽极了!原来,海底这么迷人.真想也到海底参观。
我转身看着尼摩船长,这个真正的复仇者、可怖的刽子手,正以带着复仇后快感的眼神看着眼前的场景。
当一切结束之后,他才进入他的房间。
我看见他在一个年轻妇女与两个小孩的肖像前跪下,双臂向前伸出,突然抽咽起来。
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我微笑,在任何我难过或者快乐的时候,我只剩下微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名著阅读《海底两万里》知识点汇总【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其他两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
【作品特色】①构思巧妙,情节惊险;②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③书中充满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如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形象,正是作者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和一切压迫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作品科幻性】①用电报传递信息;②驾驶直升机来往;③坐在一颗大炮弹里,被巨炮发射到月球上;④“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海底潜艇。
【人物形象】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是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的一个导火索。
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高大形象,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海底两万里》中五次险情的全概括1、搁浅,土著人围攻:在通过拖雷斯海峡时,潜艇因为触礁而搁浅,他们在旁边的小岛上逗留了两天,却遭到了土著人的围攻,他们赶紧逃进小艇,可是土著人依然紧追不舍,这时候,尼摩船长很机智得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铁栏杆通了电,击退了土著人。
2、同鲨鱼搏斗当潜艇行驶到锡兰岛时,阿龙纳斯接受了尼摩船长的建议,步行到海底养珠场观看印度人在海底采珠。
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
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与鲨鱼搏斗,在尼摩船长被鲨鱼巨大的身躯所压倒,危在旦夕时,尼德.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最后救了那个采珠人。
尼摩船长还从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
3、冰山封路当潜艇驶到南极时,一次冰山翻倒后将他们的船封在冰层下面,面对的是闷死或压死的危险,他们轮流用铁镐凿底部厚10米的冰盖,又用开水喷射,将潜艇拉到挖好的大坑里,灌满储水舱,增加潜艇的重量,压碎了底部最后两米的冰层,终于脱困。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普兰店区第三十五中学车延路一、教学目标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概括分析情节,掌握小说中精彩的人物形象刻画,尤其是人物的两面性。
3、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增加对科幻小说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记忆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教学难点通过概括分析情节,掌握小说中精彩的人物刻画,尤其是人物的两面性。
二、课型课时名著导读第二课时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海底两万里》这本名著的阅读渗透在日常阅读中。
日常阅读中,学生每天读一到两章,写过100字左右的读后感,教师每天批阅,精选备用。
但作为普通中学的学生,阅读量少,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需要课堂的有效导向,方法指引四、教材分析《海底两万里》是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篇名著,是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构思奇妙、情节惊险的科幻小说。
五、教学创意通过日常快速阅读,了解主要故事情节,采用小组合作,展示概括章节主要内容。
通过教师指导归纳,掌握小说精彩人物刻画,尤其是人物的两面性。
通过课堂快速阅读,小组合作探究,了解科幻小说特点,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40分钟)(一)、展示导入(1分钟)多媒体展示六组图片,凡尔纳笔下有光怪陆离的海底森林、浪漫唯美的珊瑚王国、价值连城的大珍珠、惨不忍睹的沉船残骸、困难重重的南极冰川、险象环生的肉搏章鱼。
神奇的海洋世界充满浪漫,也暗藏凶险,让我们化身阿龙纳斯教授,跟随尼摩艇长畅游海底两万里。
(二)、阅读体验(15分钟)1、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概括“诺第留斯号”环游世界的路线。
2、请一位同学化身尼摩船长,开始导航。
请小组成员准备好自己的解说词。
现在请大家坐好,我们的旅程开始了。
现在我们身处太平洋海域,让我们畅游太平洋吧。
—概述太平洋经历(黑潮、漫步海底平原、海底森林、太平洋下四千米、瓦尼可罗群岛)不要留恋于此,继续前行,我们现在来到托雷斯海峡附近。
《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普兰店区第三十五中学车延路一、教学目标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概括分析情节,掌握小说中精彩的人物形象刻画,尤其是人物的两面性。
3、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增加对科幻小说的兴趣。
教学重点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记忆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教学难点通过概括分析情节,掌握小说中精彩的人物刻画,尤其是人物的两面性。
二、课型课时名著导读第二课时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海底两万里》这本名著的阅读渗透在日常阅读中。
日常阅读中,学生每天读一到两章,写过100字左右的读后感,教师每天批阅,精选备用。
但作为普通中学的学生,阅读量少,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需要课堂的有效导向,方法指引四、教材分析《海底两万里》是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篇名著,是凡尔纳“海洋三部曲”之一,是一部构思奇妙、情节惊险的科幻小说。
五、教学创意通过日常快速阅读,了解主要故事情节,采用小组合作,展示概括章节主要内容。
通过教师指导归纳,掌握小说精彩人物刻画,尤其是人物的两面性。
通过课堂快速阅读,小组合作探究,了解科幻小说特点,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六、教学过程(40分钟)(一)、展示导入(1分钟)多媒体展示六组图片,凡尔纳笔下有光怪陆离的海底森林、浪漫唯美的珊瑚王国、价值连城的大珍珠、惨不忍睹的沉船残骸、困难重重的南极冰川、险象环生的肉搏章鱼。
神奇的海洋世界充满浪漫,也暗藏凶险,让我们化身阿龙纳斯教授,跟随尼摩艇长畅游海底两万里。
(二)、阅读体验(15分钟)1、多媒体展示世界地图,概括“诺第留斯号”环游世界的路线。
2、请一位同学化身尼摩船长,开始导航。
请小组成员准备好自己的解说词。
现在请大家坐好,我们的旅程开始了。
现在我们身处太平洋海域,让我们畅游太平洋吧。
—概述太平洋经历(黑潮、漫步海底平原、海底森林、太平洋下四千米、瓦尼可罗群岛)不要留恋于此,继续前行,我们现在来到托雷斯海峡附近。
—概述托雷斯海峡经历(托雷斯海峡、陆上几日、尼摩艇长的闪电、强制性睡眠、珊瑚王国)终于来到印度洋,这里的海底孕育着珍贵的珍珠。
—概述印度洋经历(印度洋、尼摩艇长的新建议、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接下来将要驶入的是在地图上看似狭小实则很宽广的红海,在这里我会用小鱼做实验,从地下找到到达地中海的通道。
—概述红海经历(红海、阿拉伯隧道)穿过狭窄的地下通道,仿佛穿越时空隧道,终于安全到达地中海。
—概述地中海经历(希腊群岛、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看到惨景心情定然失落,让我们调整心态,看看属于我的无尽财宝,参观一下沉没已久的海底城市。
—概述南大西洋经历(维哥湾、失踪的大陆、海底煤矿、马尾藻海、抹香鲸和长须鲸)虽然这个世界还存在着弱肉强食,但我依旧想要维护正义。
继续前进,在南极又会遇到什么故事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概述南极经历(大冰盖、南极、大事故还是小插曲、缺氧)“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遇事镇定从容是我的人生信条,我们继续前进。
—概述大西洋、北冰洋经历(从合恩角到亚马逊河、章鱼、墨西哥湾暖流、北纬47度24分,西经17度28分、大屠杀、尼摩艇长最后的话、尾声)海底两万里的惊险奇妙旅程结束了,对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期待凡尔纳的作品《神秘岛》,我们不见不散。
附录:学生分组整理内容概述,跟随鹦鹉螺号环游世界的路线概述第十一章到第四十七章精彩情节。
十一、鹦鹉螺号:尼摩艇长带我们参观“鹦鹉螺号”上有一万两千册藏书的图书室,给我抽用海带制成的雪茄,观赏他收集的标本,又看了他为我准备的雅致的房间以及他自己住的简陋的房间。
十二、一切都用电:尼摩艇长给我们介绍房间里各种仪表的用途,如何开采海底矿藏,如何发电,如何提供空气,又介绍一只小艇的用途,还带我参观了厨房。
十三、几组数字:尼摩艇长向我介绍潜水艇的概况、构造、动力、发光、建造过程等。
十四、黑潮:海底探险旅行正式开始。
潜艇在海面以下五十米深处穿越黑水流。
我和两位同伴尽情观赏形态美丽、活泼可爱的鱼儿。
十五、一封邀请信:尼摩艇长给我一封邀请信,请我到海底森林打猎。
十六、漫步海底平原:阿龙纳斯和康塞尔穿上防水衣服随尼摩艇长漫步海底平原,欣赏海洋奇物。
十七、海底森林:我们来到海底森林。
仔细观察海底生物。
还在海底睡了几个钟头。
来到克雷斯波岛的海底绝壁,遇到巨形海蜘蛛,打到一只海獭,躲过了角鲨的侵袭。
十八、太平洋下四千米:潜艇在太平洋下穿行,令人大开眼界。
一天,看到一条沉船,凄惨的海难情景令人惊悚。
十九、瓦尼可罗群岛:尼摩艇长从瓦尼可罗群岛海底遗物中揭开在十八世纪末两艘法国探险船只失踪的真相。
二十、托雷斯海峡:潜艇经由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峡——托雷斯海峡前往印度洋,中途触礁搁浅。
经艇长同意,我和两位同伴坐小艇上格波罗阿尔岛去。
二十一、陆上几日:我和两位伙伴一起上小岛采摘野果、狩猎,捉到一只被豆蔻汁给迷醉的极乐鸟。
二十二、尼摩艇长的闪电:土著的巴布亚人发现了我们,他们追赶到沙滩,企图向我们发起进攻。
尼摩艇长将电通到扶梯扶手,土著人触电后吓退了。
鹦鹉螺号被涨起来的海潮托起,离开的时间正如艇长所预料的分毫不差。
二十三、强制性睡眠:潜艇在印度洋行驶。
尼摩艇长对不同深度的海水温度进行测量,发现水下一千米以下的海水是恒温的。
我们目睹了有趣的一幕:海面上磷光闪烁,把大海照得如同白昼,原来是一些小水母球发光造成的。
有一天,尼摩艇长突然下令将我们关起来,并强制我们睡眠。
二十四、珊瑚王国:第二天,艇长带我们来到五彩缤纷的珊瑚王国,把一位因伤而死的艇员安葬在珊瑚墓园里。
二十五、印度洋:鹦鹉螺号在印度洋穿行,我们看到了基灵岛,看到了“船蛸”,在孟加拉湾漂浮着无数的尸体,还看到了一望无垠的“牛奶海”。
二十六、尼摩艇长的新建议:艇长给我们介绍原始的采珠法,采珠人悲惨的生活,建议我们参观锡兰岛的采珠场。
二十七、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艇长带我们观看一颗大如椰子的珍珠。
一个采珠人正辛苦地采珠,突然一头大鲨鱼向他发起进攻,艇长舍身相救,与巨鲨展开殊死搏斗。
正当艇长危在旦夕时,尼德.兰一叉刺中鲨鱼要害。
艇长把采珠人救到小船上,并赠送一袋小珍珠。
二十八、红海:尼摩艇长跟阿龙纳斯介绍红海得名的原因,介绍他发现地下通道“阿拉伯隧道”的经过。
二十九、阿拉伯隧道:尼德.兰在红海上用捕鲸叉勇敢地击杀庞大的儒艮。
尼摩艇长亲自指挥,潜水艇顺利穿过苏伊士地峡。
三十、希腊群岛:尼摩艇长把大量的黄金赠送给一个潜水员。
鹦鹉螺号来到桑多林岛附近,我目睹了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奇景。
三十一、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鹦鹉螺号在地中海底穿行,我看到许多的遇难船只的残骸静卧在那里,惨不忍睹。
三十二、维哥湾:潜艇沿着葡萄牙海岸行驶,尼德.兰做好了潜逃的准备,阿龙纳斯心里很矛盾。
潜艇在维哥湾停了下来,艇长给阿龙纳斯讲述西班牙船只被英国海军战败沉没的历史,他派人搬取当年沉船上数不尽的金银珍宝。
三十三、失踪的大陆:潜艇背向欧洲驶去,离大陆越来越远。
尼摩艇长带我在夜间到三百米深的大西洋底去参观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洋城——亚特兰蒂斯。
三十四、海底煤矿:潜艇来到一个已经熄灭了的火山中心取燃料,阿龙纳斯和同伴出去游览了一通。
三十五、马尾藻海:潜艇来到马尾藻海。
下潜到海底一万六千米的深度竟安然无恙。
三十六、抹香鲸和长须鲸:鹦鹉螺号驶向南大西洋海域,尼摩船长阻止尼德.兰捕杀善良无害的长须鲸。
并为了保护长须鲸用潜艇狠狠地冲杀抹香鲸。
三十七、大冰盖:鹦鹉螺号开往终年积雪结冰的南极圈,冲撞大冰盖,浮出水面。
三十八、南极:我和尼摩艇长登上南极大陆,观察到南极特有的美丽景观。
三十九、大事故还是小插曲:潜艇在驶离南极时,被一大块倒下来的冰块砸到了,潜艇一时找不到出路,陷入困境。
四十、缺氧:潜艇四周都围着厚厚的冰墙。
艇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轮班开凿冰墙,喷射开水阻止新的结冰。
艇内极度缺氧,但秩序井然。
经过共同努力,潜艇终于冲出冰墙,冲破冰原,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
四十一、从合恩角到亚马逊河:潜艇从大西洋往北,沿着南美洲的曲折海岸行驶,在亚马逊河口,我们用印颈鱼作饵来钓海龟。
四十二、章鱼:潜艇来到留卡斯群岛附近,突然围上一群大章鱼。
章鱼缠住螺旋桨,潜艇动弹不得。
在艇顶平台上,人和章鱼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尼摩艇长挺身而出救下尼德.兰。
四十三、墨西哥湾暖流:尼摩艇长为在人鱼大战中牺牲的艇员而哀伤。
鹦鹉螺号继续向北,航行在墨西哥湾暖流上。
艇长将自己的研究总结用几种不同的语言写成,签上名字,装进一只容器中扔进大海,希望能为人类所得。
四十四、北纬47度24分,西经17度28分:尼摩艇长潜入海底凭吊英勇不屈的复仇者号。
四十五、大屠杀:一艘战舰向潜艇发起攻击,经过几番周旋,潜艇将战舰撞沉,艇长获得了一份复仇的快感。
四十六、尼摩艇长最后的话:阿龙纳斯逃离潜艇前听到他尼摩艇长正在静静地忏悔;三人利用小艇逃跑,恰在此时,潜艇被卷入了大旋流中,小艇也难逃厄运。
四十七、尾声:我和两个同伴被罗佛丹群岛的渔民救起。
尼摩艇长和鹦鹉螺号下落不明。
(三)、深度鉴赏(17分钟)1、学生朗读《尼摩船长的闪电》、《珊瑚王国》、《一颗价值千万的大珍珠》、《缺氧》、《大屠杀》五个章节读后感。
(1)、感悟分类:对作品内容的直观评价。
对作品中人物性格分析。
与现实的联系和哲理性思考。
评价标准:内容概述准确生动简洁。
标题、内容、感悟联系紧密。
朗读准确、流利、有感情。
(2)、根据五章内容,分析尼摩船长的性格中的两面性。
尼摩艇长性格特点:1、善良、富有同情心2、勇敢刚毅、临危不惧3、沉着冷静、睿智果断4、知识渊博、善于思考5、反抗压迫、支持正义6、残忍冷酷、复仇心切(3)、人物分析:尼摩艇长用通电的扶梯击退土著人。
准确推测出涨潮时间。
把死亡的艇员安葬在珊瑚丛中,避免尸体被吃掉。
当采珠人遭遇鲨鱼攻击时,与鲨鱼展开肉搏。
把自己衣袋里的珍珠,给了穷苦的采珠人。
在冰山灾难中,带领艇员用镐凿冰,用热水融冰,最终脱险。
指挥潜艇撞击敌舰。
看到被撞沉的战舰,有种复仇的快感。
(指导学生学生及时记录知识点)2、分析《海底两万里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科学性:①物理: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光的折射和亮度等。
②生物:形形色色的软体动物和海带,斑驳密集的珊瑚王国等。
③化学:利用钠发电。
小组合作,找出具体章节段落,班级交流。
其他同学在书上标注出来。
评价标准(3分):段落找的快速准确表达清晰声音洪亮幻想性:本书写于1870年,那时世界上还未研制出潜水艇,海底世界到底如何无人知晓,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才研制出真实的潜水艇。
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环境都是基于幻想。
(四)、课堂小结(1分钟)凡尔纳的作品以科学为依据,幻想大胆新奇,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具有永恒的魅力。
希望大家从中体验到阅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