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 动力学 谐响应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15.00 KB
- 文档页数:36
ANSYS谐响应分析ANSYS谐响应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分析方法,适用于对结构、机械和电子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预测和优化。
在这种分析中,系统的响应将被建模为正弦或余弦函数的和,称为谐波。
通过分析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可以确定系统的固有频率、振动模态和动态性能。
1.准备模型:首先,需要准备模型并进行几何建模。
这包括选择材料属性、定义边界条件和加载条件。
在谐响应分析中,通常使用静力加载来模拟系统振动的激励。
2.确定固有频率:在进行谐响应分析之前,需要确定系统的固有频率。
这可以通过进行模态分析来完成。
模态分析是一种分析方法,用于确定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通过查看模态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系统的响应频率范围。
3.设置谐振状态:在进行谐响应分析之前,需要明确要分析的振动频率范围。
这可以通过选择分析频率范围并设置振动荷载的频率来完成。
在ANSYS中,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分析频率,并设置载荷的相位和振幅。
4. 进行求解:在所有输入条件都设置好之后,可以开始运行谐响应分析。
在ANSYS中,可以使用ANSYS Mechanical或ANSYS Workbench等模块来进行求解。
系统的振动响应将在选择的频率范围内进行计算和分析。
5.结果分析:完成求解后,可以查看并分析计算结果。
ANSYS提供了丰富的后处理工具,用于可视化和分析分析结果。
可以查看系统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应力等响应结果,并通过其他参数来优化系统的设计。
谐响应分析在工程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和优化系统的谐响应性能,可以改善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例如,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以通过谐响应分析来确定楼层的固有频率和响应模态,从而减少振动和噪声的问题。
在机械系统设计中,可以通过谐响应分析来确定机械部件的振动模态,从而优化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总之,ANSYS谐响应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工程分析方法,可以用来预测和优化结构、机械和电子系统的动态响应。
谐响应分析可以通过ANSYS软件进行,通过明确振动频率范围和谐振状态,进行求解和结果分析,可以得到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响应和优化方案。
第7章 谐响应分析
谐响应分析主要用来确定线性结构在承受持续的周期载荷时的周期性响应(谐响应)谐响应分析能够预测结构的持续动力学特性,从而验证其设计能否成功地克服共振、疲劳及其他受迫振动引起的有害效果。
通过本章的学习,即可掌握在★ 了解谐响应分析。
7.1 谐响应分析概述
谐响应分析(Harmonic Response Analysis )是用于确定线性结构在承受一个或多个随时间按正弦(简谐)规律变化的载荷时稳态响应的一种技术。
分析的目的是计算出结构在几种频率下的响应并得到一些响应值(通常是位移)对应频率的曲线。
从这些曲线上可以找到“峰值”响应,并进一步考察频率对应的应力。
谐响应分析技术只计算结构的稳态受迫振动。
发生在激励开始时的瞬态振动不在谐响应分析中考虑。
谐响应分析是一种线性分析。
任何非线性特性,如塑性和接触(间隙)单元,即使被定义了也将被忽略,但在分析中可以包含非对称系统矩阵,如分析流体——结构相互作用问题。
谐响应分析同样也可以分析有预应力的结构,如小提琴的弦(假定简谐应力比预加的拉伸应力小得多)。
对于谐响应分析,其运动方程为:
[][][](){}{}(){}{}()21212
M i C K i F i F ωωφφ−+++=+ 这里假设刚度矩阵[]K 、质量矩阵[]M 是定值,要求材料是线性的、使用小位移理论(不包括非线性)、阻尼为[]C 、简谐载荷为[]F 。
谐响应分析的输入条件包括:
已知幅值和频率的简谐载荷(力、压力和强迫位移)。
简谐载荷可以是具有相同频率的多种载荷,力和位移可以相同或者不相同,但是压力分布
载荷和体载荷只能指定零相位角。
问题描述本实例是对如下图所示的有预应力的吉他弦进行谐响应分析。
形状均匀的吉他弦直径为d ,长为l 。
在施加上拉伸力F1后紧绷在两个刚性支点间,用于调出C 音阶的E 音符。
在弦的四分之一长度处以力F2弹击此弦,要求计算弦的一阶固有频率f1,并验证仅当弹击力的频率为弦的奇数阶固有频率时才会产生谐响应。
几何尺寸:l =710mm c =165mm d =0.254mm材料特性:杨氏模量EX =1.9E5 Mpa ,泊松比PRXY =0.3,密度DENS =7.92E-9Tn/mm 3。
载荷为:F1=84N F2=1N取弹击力的频率范围为从0到2000Hz ,并求解频率间隔为2000/8=250Hz 的所有解,以便观察在弦的前几阶固有频率处的响应,并用POST26时间-历程后处理器绘制出位移响应与频率的关系曲线。
一.选取菜单路径Utility Menu | File | Change Jobname ,将弹出Change Jobname (修改文件名)对话框,如图13.2所示。
在Enter new jobname (输入新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文字“CH13”,然后单击对话框中的ok 按钮,完成对本实例数据库文件名的修改。
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 Preference ,将弹出Preference of GUI Filtering (菜单过滤参数选择)对话框,单击Structural(结构)选项使之被选中,以将菜单设置为与结构分析相关的选项。
单击按钮,完成分析范畴的指定。
二.定义单元类型1.选取菜单路径Main Menu | Preprocessor | Element Type | Add/Edit/Delete ,将弹出Element Types (单元类型定义)对话框。
单击对话框中的按钮,将会弹出Library of Element Types (单元类型库)对话框2.在图13.4所示的对话框左边的滚动框中单击“Structural Link ”,选择结构连接单元类型。
ANSYSWorkbench正弦响应分析之详细版这是 ANSYS 工程实战第 42 篇文章问题描述:正弦分析选用的项目模块为谐响应分析(Harmonic Response),这里对谐响应分析的关键知识点和正弦分析具体分析步骤和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1. 谐响应分析理论介绍1.1 谐响应分析的定义谐响应分析是用于确定线性结构在承受一个或多个随时间按正弦(简谐)规律变化的载荷时稳态响应的一种技术。
1.2 谐响应分析的目的谐响应分析的目的是计算出结构在几种频率下的响应并得到一些响应值对频率的曲线(如位移对频率曲线),从这些曲线上可以找到“峰值”响应,并进一步考察频率对应的应力。
1.3 谐响应分析的输入条件谐响应分析的输入条件:相同频率的多种载荷。
1.4 谐响应分析的运算求解方法谐响应分析的运算求解方法包括完全法(Full)和模态叠加法(Mode Superposition)。
完全法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不需要先进行模态分析,但求解更耗时,对于复杂结构,8核并行运算,一般计算时间在3h以上。
模态叠加法是 Workbench 谐响应计算的默认求解方法,从模态分析中叠加模态振型。
采用模态叠加法进行谐响应分析时,首先需要自动进行一次模态分析,虽然首先进行的是模态分析,但谐响应部分的求解仍然比完全法快的多。
一般对于复杂结构,8核并行运算,谐响应部分的计算时间小于0.5h。
2. 用完全法进行正弦分析的分析步骤及设置2.1 插入响应模块完全法进行正弦分析时直接将 Analysis Systems 下的 Harmonic Response 谐响应模块拉到项目管理区中或者直接引用项目管理区中模态分析的模型(Model),如图 1 所示。
图 1 插入响应模块2.2 三维模型导入及处理在 Inventor 软件中对行波管进行建模,经过模型干涉检查合格后,将建立好的模型生成stp 格式,导入到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 中,行波管模型如图 2 所示,包括底板、包装件、电子枪、收集极和高频等组件。
ansys谐响应分析1 002.谐响应分析的求解方法。
full(完全法)reduced(缩减法)modesuperpos'n(模态叠加法)full(完全法)允许定义各种类型的荷载;预应力选项不可用;reduced(缩减法)可以考虑预应力;只能施加单元荷载(压力,温度等)modesuperpos'n(模态叠加法)通过对模态分析的道德振型(特征向量)乘以因子并求和来计算出结果的响应。
可以包含预应力,可以考虑振型阻尼,不能施加非零位移谐响应分析的基本步骤:完全法分析过程有3个主要步骤:建模,加载求解,结果后处理1.建立模型同样非线性行为将被忽略2.加载求解*指定分析类型为:harmonic*指定分析选项:包括solutionmethod和dofprintoutformat(解的输出形式)及uselumpedmassapprox?(质量矩阵形成方式)*在模型上加载:谐响应分析所加的载荷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指定一个完整的简谐荷载需要输入3条信息。
幅值(amplitude)、相位角(phaseangle)、强制频率范围(forcingfrequencyrange)注意:谐响应分析不能同时计算多个频率的荷载作用,但可以分别计算,后叠加。
*谐响应分析荷载步选项普通选项:numberofsubstebs(谐响应节数目),选择加载方式steppedorramped动力学选项:频率范围frequencerange,阻尼(damping)输出控制选项:*开始求解3.观察结果缩减法谐响应分析步骤1.建模2.加载并得减缩解3.观察节缩解结果4.扩展解5.观察扩展的解结果与full法不同的是,要定义主自由度。
模态叠加法谐响应分析步骤1.建模2.获取模态分析解3.获取模态叠加法谐响应分析解4.扩展模态叠加解5.观察结果有预应力作用结构的谐响应实例有预应力的谐响应分析只能用缩减法和模态叠加法进行。
若进行有预应力的缩减法谐应分析,首先要进行静力学分析结算结构的预应力,在进行谐响应分析.若进行模态叠加法谐响应应分析中包括预应力效果,应当先进行有预应力模态分析,在进行一般的模态叠加法谐响应分析。
ANSYS双转⼦电机的转⼦谐响应分析[转]/s/blog_9e19c10b0102vd5y.html【问题描述】⼀个双转⼦电机如图所⽰该电机含有两个转⼦:内转⼦和外转⼦。
内转⼦是⼀根实⼼轴,较长;它的两端通过轴承与机架相连;在两端距离轴承不远的地⽅装有两个圆盘(图中没有绘制,在有限元分析中圆盘会⽤质量单元表⽰),⽽且右边的圆盘上存在不平衡质量,该不平衡质量产⽣了不平衡的⼒。
外转⼦是⼀根空⼼轴,它套在内转⼦外⾯。
外转⼦的左端与机架通过轴承相连,右端⾯通过轴承与内转⼦连接(图中没有表⽰出来)。
在外转⼦上也有两个圆盘,这两个圆盘不存在偏⼼质量的问题。
内转⼦的转速是14000转每分,⽽外转⼦的转速是21000转每分。
所有的相关⼏何尺⼨,轴承的参数,以及圆盘的质量和惯性量,在下⾯建模的时候给出。
现在要对该双转⼦电机进⾏转⼦动⼒学仿真,具体是做谐响应分析,⽬的是考察:(1)7号节点(内转⼦上)和12号节点(外转⼦上)的幅值与频率的关系图。
也就是要绘制这两个点的幅频关系曲线。
(2)在某⼀个给定频率处的转轴轨迹图。
(3)在某⼀个给定频率处转轴的涡动动画。
《注》该算例来⾃于ANSYS APDL转⼦动⼒学部分的帮助实例。
【范例说明】给出本例⼦的⽬的,是想说明:(1)如何⽤ANSYS经典界⾯做转⼦的谐响应分析。
(2)如何对转⼦系统中的轴承建模。
(3)如何建模不平衡质量。
【问题分析】1. 对于内转⼦⽤梁单元BEAM188建模,对于外转⼦也⽤BEAM188建模。
由于这⾥涉及到圆盘的位置,集中质量的位置,准备⽤直接建模法。
这就是说,先创建节点,然后由节点创建单元。
2. 对于4个轴承,使⽤COMBI214建模,该单元是⼆维的弹簧/阻尼单元,⽀持在两个⽅向上定义刚度和阻尼特性。
3.对于4个圆盘,使⽤MASS21建模。
质点单元创建在相应的转轴上,设置其质量和转动惯量。
4.由于内外转⼦的转速不同,需要分别定义两个组件,并对每个组件给以不同的转速。
ANSYS培训教程:谐响应分析任何持续的周期载荷将在结构系统中产生持续的周期响应(谐响应)。
谐响应分析是用于确定线性结构在承受随时间按正弦(简谐)规律变化的载荷时稳态响应的一种技术。
分析的目的是计算出结构在几种频率下的响应并得到一些响应值(通常是位移)对频率的曲线。
从这些曲线上可以找到“峰值”响应,并进一步观察峰值频率对应的应力。
该技术只计算结构的稳态受迫振动,而不考虑发生在激励开始时的瞬态振动 (见图10.1)。
谐响应分析使设计人员能预测结构的持续动力特性,从而使设计人员能够验证其设计能否成功地克服共振、疲劳,及其它受迫振动引起地有害效果。
谐响应分析是一种线性分析。
任何非线性特性,如塑性和接触(间隙)单元,即使定义了也将被忽略。
分析中可以包含非对称系统矩阵,如分析在流体——结构相互作用中问题。
谐响应分析可以分析有预应力结构,如小提琴的弦谐响应分析的求解方法ANSYS中提供了三种谐响应分析的方法:Full (完全法)、Reduced (缩减法)、Mode Superpos’n (模态叠加法)。
下面将对三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一介绍。
1.完全法完全法是三种方法种最易使用的方法。
它采用完整的系统矩阵计算谐响应(没有矩阵缩减)。
矩阵可以是对称的或非对称的。
完全法的优点是:容易使用,因为不必关心如何选取主自由度或振型;使用完整矩阵,因此不涉及质量矩阵的近似;允许有非对称矩阵,这种矩阵在声学或轴承问题中很典型;用单一处理过程计算出所有的位移和应力。
完全法允许定义各种类型的载荷:节点力、外加的(非零)位移、单元载荷(压力和温度)。
允许在实体模型上定义载荷。
完全法的一个缺点是预应力选项不可用。
另一个缺点是当采用Frontal方程求解器时这种方法通常比其它方法都开销大。
但在采用JCG求解器或ICCG求解器时,完全法的效率很高。
2.缩减法缩减法通过采用主自由度和缩减矩阵来压缩问题的规模。
主自由度处的位移被计算出来后,解可以被扩展到初始的完整DOF集上。
ANSYS谐响应分析谐响应分析是用于确定线性结构在受正弦载荷作用时的稳态响应,目的是计算出结构在几种频率下的响应,并得到响应随频率变化的曲线。
其输入为已知大小和频率的谐波载荷(力、压力和强迫位移);同一频率的多种载荷,可以是相同或不相同的。
其输出为每一个自由度上的谐位移,通常和施加的载荷不同;或其它多种导出量,例如应力和应变等。
谐响应分析能预测结构的持续动力特性,从而验证设计能否成功地克服共振、疲劳,以及其他受迫振动引起的不良影响。
同时,通过谐响应分析可以用来探测共振响应;可以确定一个给定的结构能否能经受住不同频率的各种正弦载荷(例如:以不同速度运行的发动机)。
谐响应分析有三种求解方法:完整法、缩减法及模态叠加法。
三种方法都有其相应的适用条件。
这里主要介绍模态叠加法。
模态叠加法是通过对模态分析得到的振型乘上因子并求和计算出结构的响应,是所有求解方法中最快的。
使用何种模态提取方法主要取决于模型大小和具体的应用场合。
模态叠加法可以使解按结构的固有频率聚集,可产生更平滑且更精确的响应曲线图,同时可以包含预应力效果。
(对于机械结构来看,预应力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提高结构的抗性。
)有预应力的谐响应分析可用缩减法和模态叠加法进行。
对于有预应力的谐响应分析,为了在模态叠加法谐响应分析中包含预应力效果,必须首先进行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
在完成了有预应力模态分析后,就可以像一般的模态叠加法那样进行分析了。
而对于对于有预应力的模态分析,由于结构预应力会改变结构的刚性,因此预应力结构模态分析是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预应力模态分析步奏与常规模态分析大致相同,其差别在于:(1)先对造成预应力的外力进行静力分析;(2)在静力分析和模态求解中打开PSTRES,on命令,表示考虑了预应力效应。
模态叠加法进行谐响应分析的步骤如下:一、建模1)只能用线性的单元和材料,忽略各种非线性的性质。
*谐响应分析的概述*1谐响应分析的概念谐响应分析(Harmonic Response Analysis)用于确定线性结构在承受一个或多个随时间按正弦(简谐)规律变化的载荷时的稳态响应的一种技术,分析过程中只计算结构的稳态受迫振动,不考虑激振开始时的瞬态振动,谐响应分析的目的在于计算出结构在几种频率下得响应值(通常是位移)对频率的曲线,从这些曲线上可以找到“峰值”响应,并进一步考虑频率对应的应力.从而使设计人员能预测结构的持续性动力特性,验证设计是否能克服共振、疲劳以及其他受迫振动引起的有害效果.谐响应分析技术只计算结构的稳态受迫振动.发生在激励开始时的瞬态振动不在谐响应分析中考虑。
谐响应分析是一种线性分析。
任何非线性特性,如塑性和接触单元,即使定义了也被忽略,但在分析中可以包含非对称系统矩阵。
谐响应分析同样也可分析有预应力的结构。
*2谐响应分析的理论基础谐响应分析的基本运动方程为:(4—1)通用运动方程为:(4—2)简谐运动的分析方程为:(4-3)(4-4)其中:—激振力矩阵—刚度矩阵-质量矩阵-位移矩阵—载荷幅值—实部载荷—虚部载荷—载荷函数的相位角—位移幅值这里假设刚度矩阵、质量矩阵是定值,要求材料是线弹性的、使用最小位移理论(不包括非线性)、阻尼为、激振力(简谐载荷)为。
谐响应分析的输入条件包括:(1)已知幅值和频率的简谐载荷(力、压力和强迫位移)(2) 简谐载荷可以是具有多种频率的多种载荷,力和位移可以相同或者不相同,但是压力分布载荷只能指定零相位角.谐响应分析的输出结果分析包括:(1) 每个自由度的谐响应位移,通常情况下谐响应位移和施加的载荷是不相同的。
(2)应力和应变等其它导出值.*3谐响应分析的求解基本方法(1)完整法(full)-为缺省方法,是最容易的方法;—使用完整的结构矩阵,且允许非对称矩阵(例如:声学矩阵)。
-允许定义各种类型的荷载;预应力选项不可用;(2)缩减法(reduced)—使用缩减矩阵,比完整法更快;—需要选择主自由度,据主自由度得到近似的[M]矩阵和[C]矩阵。
八、谐响应分析8.1问题描述单自由度系统如图所示,质量m=1kg,弹簧刚度k=10000N/m,阻尼系数c=63,作用在系统上的激振力N t t f F F 2000,sin )(00==ω,ω为激振频率。
单自由度系统8.2求解步骤1、建立工作文件名和工作标题2、定义单元类型及实常数1)定义单元类型:Main Menu→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 /Delete。
弹出对话框,单击“Add”按钮;弹出对话框,在左侧列表中选“Structural Mass”,在右侧列表中选“3D mass 21”,单击“Apply”按钮;再在左侧列表中选“Combination”,在右侧列表中选“Spring-damper14”,单击“Ok”按钮;单击对话框的“Close”按钮。
2)定义实常数:Main Menu→Preprocessor→Real Constants→Add/Edit /Delete。
单击“Add”按钮,弹出对话框,在列表中选择“Type 1MASS21”,单击“OK”按钮,弹出对话框,在“MASSX”文本框中输入1,单击“OK”按钮;返回对话框,单击“Add”按钮,再次弹出对话框,在列表中选择“Type 2COMBIN14”,单击“OK”按钮,弹出图所示的对话框,在“K”文本框中输入10000,在“CV1”文本框中输入63,单击“OK”按钮;返回,单击“Close”按钮。
3、生成几何模型,划分网格1)创建节点: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Nodes→In ActiveCS。
弹出对话框,在“NODE”文本框中输入1,在“X,Y,Z”文本框中分别输入0,0,0,单击“Apply”按钮;在“NODE”文本框中输入2,在“X,Y,Z”文本框中分别输入1,0,0,单击“OK”按钮。
2)设置要创建单元的属性: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Create →Elements→Elem Attributes。
第15例谐响应分析实例—单自由度系统的受迫振动本例介绍了利用ANSYS进行谐响应分析的方法、步骤和过程,并使用解析解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在进行谐响应分析时,要求结构上的载荷随时间呈正弦规律变化。
15.1概述15.1.1谐响应分析的定义谐响应分析主要用于确定线性结构承受随时问按正弦规律变化的载荷时的稳态响应。
谐响应分析主要采用完全法( Full)、缩减法(Reduced)和模态叠加法( Mode Superposition)。
完全法是软件的默认方法,是三种方法中最容易使用的。
它采用完整的系数矩阵计算,谐响应,不涉及质量矩阵的近似,不必关心如何选取主自由度或振型。
系数矩阵可以是对称的,也可以是不对称的。
其缺点是预应力选项不可用,有时计算量比较大。
缩减法通过采用主自由度和缩减矩阵来压缩问题的规模。
当主自由度处的位移计算出来后,解可以被扩展到初始的完整DOF集上。
该方法可以考虑预应力效果,但不能施加单i元载荷,所有载荷必须施加在用户定义的主自由度上。
模态叠加法通过对模态分析得到的振型乘以因子并求和来计算结构的响应。
对于许多问题,其计算量比前两种方法都少。
该方法可以考虑预应力效果,允许考虑阻尼,但不能施;加非零位移。
谐响应分析是线性分析,会忽略所有非线性特性。
另外还要求所有载荷必须具有相同的频率。
15.1.2谐响应分析的步骤谐响应分析包括建模、施加载荷和求解,以及查看结果等几个步骤。
(1)建模谐响应分析的建模过程与其他分析相似,包括定义单元类型、定义单元实常数、定义;,材料特性、建立几何模型和划分网格等。
但需注意的是:谐响应分析是线性分析,非线性特性被忽略;必须定义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密度。
(2)施加载荷和求解根据谐响应分析的定义,施加的所有载荷都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指定一个完整的正弦载荷需要确定三个参数,即幅值(Amplitude,载荷最大值)、相位角(Phase angle),载荷落后或超前参考时间的角度)、载荷频率范围(Forcing Frequency Range),或者实部、虚部和载荷频率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