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246.70 KB
- 文档页数:3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申报书XXX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以电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项目主持人:XXX教授学院(部)名称:XXX填报日期:2011年11月13日一、基本情况项目简介:本项目旨在探索和实践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电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项目主持人为XXX教授。
主持人简历:XXX教授,XXX教授,博士,高级职称,授课对象包括08级各专业、09级研究生、08级电气自动化等。
主讲课程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矩阵论、工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电路、线性代数等。
近三年教学工作简况:主持或参与多个校、省或国家级项目,包括全日制本科弹性学分制度的研究与实践、第七届校青年教师技能竞赛、理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电气控制与PLC控制重点课程等。
在项目中担任方案设计、工程设计、质量监控等角色,获得多项奖励。
项目经费:本项目总经费为4万元,其中学院配套经费1万元,其他经费3万元。
项目时间:本项目起止时间为2011年11月至2013年12月。
参与人员:本项目参与人员共计9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人,中级职称人员3人,初级职称人员2人,博士5人,硕士5人。
在项目中的分工:本项目中,各参与人员分别担任方案设计、工程设计、质量监控、实践设计等角色。
以上为本项目的基本情况介绍。
1.本项目旨在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3.本项目将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推动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4.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将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市场情况,为未来的就业和创业做好准备。
5.本项目将为XXX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瓶颈”问题和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收稿日期:2009-10-21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XG G H 08087、XG G H08091)黑龙江科技学院教研项目(K Z 3)作者简介刘万辉,男,年出生,汉族,硕士,研究方向材料加工方面的教学与科研。
应用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刘万辉,鲍爱莲,王振廷,李学伟(黑龙江科技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27)摘 要: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矛盾的整体情况来看,进一步加快推进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和紧迫的。
本文在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征和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本科应用型人才“3+1”模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本科教育;培养模式The Tr aining Model o f Applied T alents in The Pr ocess ofChina ’s H igher EducationLiu W anhui ,Bao Ailian ,W ang Zhenting ,Li Xuew ei(C ollage of Materials S cience &Engineering ,H eilongjiang I 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H arbin 150027,China )A bstract :I t is quite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i n China ’s current higher education that w e should further accelerate the undergraduate application -oriented talents i n order to resolv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 o 2cial needs of the overall conflict situation.The “3+1”m odel undergraduate application -oriented pers on 2nel has been studied i 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 s of the a pplication -oriented undergraduate educa 2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riented training m odel ,and t he application value of application -ori 2ented has been discussed in the pr ocess of China ’s higher education training.K eyWor ds :application -oriented talent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rai ning Model 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形式大体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而且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被定义成一种精英教育。
刍议高校自动化专业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摘要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尤其对于高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来说,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原来的实践教学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进行实践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
本文就现行的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探讨研究高校自动化专业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试图进行一些改革探究,意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工程能力改革0 引言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过程中较为关键的环节,从理论走向实际的重要步骤,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较为注重实践、注重工程应用、适用范围较广泛的专业,宽口径、与相关学科关系密切融合是这个专业的特点,因此要求高校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打扎实基础,才能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复合型、宽口径人才。
近几年来,各高校自动化专业在各大招聘会中显现出了很明显的优势,因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且工作意识更强,他们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整体状况十分乐观。
不可置疑的是,在高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中,实践教学部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很多学校针对现在越来越严峻、苛刻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改革,逐渐总结出许多成功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但还是有很多地方存在问题,有待于改进。
1 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仍旧不够在国外的高等教育中,进行实践教学的力度远高于理论教学,而在我国却相反,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实践教学,从本质上脱离了学为用的根本目的。
进行课程的实践教学,应该是将课程置于老师的教授与掌握了理论知识基础上,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上,才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老师们仍旧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注重书本知识,学生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培训和提高,甚至于,所学的理论知识无处可用,掌握的程度也不敢恭维。
[收稿时间]2021-11-15[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创新机制研究”(J2020390)。
[作者简介]原艳红(1965—),女,山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煤矿电气自动化。
[摘要]文章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实习实训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与阳泉煤业集团进行校企合作,共建煤矿实景教学培训基地的情况,详细地阐述了煤矿井下实训教学项目的构建、实施、拓展等方面的具体做法。
通过实训基地学习,使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在校内就能提前适应煤矿井下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工匠精神,同时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参加工作后服务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实训教学;职业技能[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3)06-0138-042023年3University Education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84年的山西矿业学院阳泉煤炭专科班。
1986年更名为阳泉煤炭专科学校。
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
多年来,学院为煤炭系统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技术人才。
但是,部分毕业生在刚进入煤矿企业时,存在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有的甚至都不认识相应的生产设备,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适应工作。
为此,学院各专业适当调整了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了实习实训教学的力度。
但是,在煤矿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在实际中存在一定困难,煤矿企业方面常常要考虑煤矿安全、生产进度等因素,一般也不愿意接收实训学生,即使同意让学生前往煤矿实习,也多为走马观花似的参观,时间很短,没能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实际情况,更谈不上实际操作训练了。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的《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