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静电测试机安全操作规程上课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4
ESD培训教材资料一、ESD 基础知识1、什么是 ESDESD 是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的缩写,即静电放电。
它是指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相互靠近或直接接触引起的电荷转移现象。
静电放电可能会对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等造成损害,导致产品性能下降、失效甚至完全损坏。
2、静电的产生静电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摩擦起电:当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重新分布,导致导体的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反的电荷,另一端带上相同的电荷。
剥离起电:当两个紧密接触的物体被分开时,会产生静电。
3、静电的危害静电放电对电子产品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直接损坏:静电放电产生的高电压和大电流可能会直接击穿电子元件,导致其损坏。
潜在性损坏:静电放电可能会对电子元件造成潜在性的损伤,使其性能逐渐下降,缩短产品的使用寿命。
误动作: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电子设备的误动作,影响其正常工作。
二、ESD 防护措施1、静电接地静电接地是将静电通过接地导线导入大地,从而消除静电的一种方法。
在电子生产车间、实验室等场所,应确保所有的设备、工作台、工具等都进行有效的接地。
2、静电屏蔽静电屏蔽是利用金属外壳或金属网将带电体包围起来,从而阻止静电场的对外影响。
对于一些敏感的电子元件和设备,可以采用静电屏蔽包装来保护。
3、增加湿度适当增加环境的湿度可以降低静电的产生。
一般来说,环境湿度保持在 40% 60%之间,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积累。
4、穿着防静电服装和鞋工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和鞋,以防止人体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5、使用防静电工具和材料在电子生产和维修过程中,应使用防静电的工具和材料,如防静电镊子、防静电吸锡器、防静电包装袋等。
三、ESD 防护设备1、防静电手腕带防静电手腕带是一种将人体静电通过导线导入大地的装置。
ESD培训课件引言: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Discharge,ESD)是电子行业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能导致电子设备的损坏或故障。
为了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ESD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本课件旨在提供ESD基础知识、ESD防护措施以及ESD测试和验证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帮助员工了解和掌握ESD防护技能。
第一部分:ESD基础知识1.1静电放电的定义静电放电是指电荷在两个物体之间移动的过程,通常是由于物体之间的电势差引起的。
在电子行业中,静电放电可能导致电子器件的损坏或故障。
1.2静电放电的原理静电放电是由于电荷积累和电场作用的结果。
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电荷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导致电荷的不平衡。
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足够的电场,使空气分子电离,形成导电通道,从而导致静电放电。
1.3静电放电的危害(1)损坏半导体器件:静电放电可能损坏半导体器件的绝缘层,导致器件失效。
(2)干扰电路:静电放电可能产生电磁干扰,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3)引起火灾:静电放电可能引燃易燃物质,导致火灾事故。
第二部分:ESD防护措施2.1接地接地是防止静电放电的有效方法。
通过接地,电荷可以流入地面,从而减少电荷积累。
在电子生产过程中,设备、工作台和人员都应该接地,以防止静电放电的发生。
2.2静电防护包装静电防护包装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子器件免受静电放电的包装材料。
这些材料通常具有导电性或静电耗散性,能够将静电荷分散到包装材料表面,从而减少静电放电的可能性。
2.3静电防护工作站静电防护工作站是指专门为防止静电放电而设计的工作环境。
这些工作站通常配备有接地设施、防静电桌垫、防静电椅等设备,以确保工作环境中的静电放电风险最小化。
第三部分:ESD测试和验证3.1静电放电测试静电放电测试是评估电子设备对静电放电的敏感性的方法。
通过模拟静电放电环境,测试设备在静电放电作用下的响应,以确定其抗静电能力。
3.2静电放电测试标准静电放电测试通常遵循一些国际标准,如IEC61000-4-2等。
esd 操作规程ESD操作规程一、背景和目的静电放电(ESD)是指由于静电的聚集而产生的突然放电的现象。
在电子行业中,静电放电对半导体器件和其他敏感电子元件有着严重的破坏作用,可能导致设备运行故障或提前退化,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操作措施来防止ESD 的发生。
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ESD操作,确保安全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ESD敏感环境的工作场所和任务,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制造、测试、维修和运输环节。
三、ESD知识培训1. 所有涉及ESD环境的员工必须接受ESD的基础知识培训,包括ESD的原理、危害以及防护措施等内容。
2. 定期组织培训,确保员工对ESD操作规程的理解和执行。
四、地面规范1. 工作区域应使用防静电地板,地板导电性应符合规定标准。
2. 工作区域的所有金属结构应与防静电地板有良好的接地连接,确保静电在地面上得到释放。
五、工作人员防护1. 所有在ESD环境中工作的员工应穿戴合适的防静电服装,包括穿着静电防护鞋、穿静电导电服装等。
2. 所有穿戴ESD防护服的员工应定期检查服装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有异常情况及时更换或修理。
3. 禁止在ESD环境中穿戴有导电层的珠宝、手表等物品。
六、工作台和工作区1. 工作台表面应使用静电防护材料,确保工作台表面的导电性能。
2. 工作台上不得放置静电产生物品,如塑料袋、尼龙绳等。
3. 工作区必须保持整洁,防止静电聚集。
七、工具和设备1. 所有工具和设备应符合静电放电标准,如使用能够消除静电的工具,或使用带有ESD防护层的工具等。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工具和设备的防护性能,损坏的工具和设备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3. 禁止在工具和设备上使用不符合静电放电标准的清洁剂和溶剂。
八、物料管理1. 所有进入ESD环境的物料必须经过合适的防护处理,如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存放在防静电容器中等。
2. 员工在处理ESD物料时必须穿戴好防静电手套,并遵循正确的处理方法。
九、ESD事件管理1. 所有ESD事件必须立即报告,包括但不限于电击、设备损坏、设备故障等。
ESD防静电培训讲义一. 静电产生1.概念静电(Electrostatic),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俗称静态的电,就是相对观察者为静止或缓慢变化的电荷;静电是一种电能,它留存于物体表面;静电是正电荷和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的结果;静电是通过电子或离子的转移而形成的。
静电现象是借助于静电荷的存在和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所出现的现象,这种相互作用完全由电荷自身和它们的位置决定的,而不是因为电荷的运动。
2.静电产生2.1 通常任何物体所带有的正负电荷是等量的,当与其它物体摩擦、接触、或由于机械作用分离时,因两种物体(或同种物体)摩擦起电序列不同,正电荷和负电荷在局部范围内失去平衡,在一种物体上积聚正电荷,另一种物体上积聚负电荷,在各物体上产生静电,并在外部形成静电场。
2.2 静电是通过电子或离子的转移而形成。
2.3 静电电荷的数值主要取决于组成物体材料的尺寸、形状、成分和电性能。
一些物体极易失去电子,而另一类物体会获得电子,获得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电效应、压电效应、导体(或电介质)的静电感应、电磁辐射等都可产生静电。
接触起电: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即可产生静电现象感应起电:当帶电物体接近不帶电物体时会在不帶电的导体的两端分別感应出负电和正电当电荷没有合适的路径释放,就会积聚在物体表面,产生静电压例子静电在我们生活、工作中并不陌生,时常遇到和接触过,特别是在秋冬干燥的季节里,人与人接触时会放电,人与线体接触时会被“麻电”,有触电的感觉。
以前大家有穿化纤衣服,脱衣服时听到“啪啪”响,晚上还可看到火花。
这些现象都是静电引起。
我们知道,产生“啪啪”响声时放电需要大于2KV,“麻电”感觉大于3KV,产生火花大于5KV。
摩擦带电物质Positive(正): 石棉←Acetape ←玻璃←头发←尼龙←羊绒←丝绸←纸(中性0) (中性0)棉→木材→蜡→Nikel →丙烯→聚脂→PVC →橡胶: Negative(负)摩擦起电是否会在相同的材料中发生?当然会,例如撕开的聚乙烯塑料袋能产生一万伏以上静电电压。
E S D静电测试机安全
操作规程
ESD静电测试机安全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手机静电测试方法,达到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试仪器设备
静电放电测试仪、静电试验台、垂直耦合板、水平耦合板、静电枪
3、测试样机的状态
静电测试前,首先检查测试样机的按键,LCD显示,背光灯、通话等各项功能都正常,保证样机是良品。
4、测试条件
测试环境:温度:15℃~35℃,湿度:30%RH~60%RH
5、测试等级
5.1、空气放电:+2KV、+4KV、+6KV、+8KV、+10KV(开发阶段:±10KV;量产阶段:±8KV) 5.2、接触放电:+2KV、+4KV、+6KV(开发阶段:±6KV;量产阶段±4KV)
6、测试注意事项
1、在进行放电操作时不要将枪头接触到人体,以免对人体产生危险(注意:高压危险)。
2、在信息收集时要详细,描述要清晰。
3、空气放电时不允许放电头接触到机壳本身(必须距离机壳5-10mm)。
4、翻盖机在测试时必须打开翻盖,然后再进行测试,滑盖机在测试时必须滑开方可进行全方位测试。
5、每次静电测试后,用接地线对枪头放电的部位放电。
然后检查放电部位的功能是否正常,再继续放电。
7、静电放电(ESD)测试流程
1、在3个模式(待机,摄像预览,通话)进行测试;分别在带/不带充电器+待机(点亮屏的背光)、带/不带充电器+通话(拨10086)、带/不带充电器+摄像界面等状态下测试,
2、在一个测试等级内的测试顺序为:先对所有缝隙、孔的边缘进行空气连续放电找出静电敏感点,再对选点进行空气和接触放电正负各10-20次(长的缝隙放电20次、短边放电10次)放电,每秒1次,前后2次放电时间间隔1秒。
3、空气放电每放一次电后,对垂直耦合板及水平耦合板各空气放电一次;接触放电采用连续放电10次后对垂直耦合板及水平耦合板空气放电一次的方式。
4、一个测试等级测试完成后才能测试下一个等级;如果该测试等级测试不合格,降低1kv再进行测试。
测试过程中详细记录测试不合格项目。
8、测试判定标准
样机出现功能暂时性(失效时间大于3秒)或永久性失效(故障不恢复)判为不合格。
出现屏闪或3秒内可自行恢复之故障判为合格。
样机出现严重外观不良(如镜片及装饰件严重掉漆),应判定为不合格。
试验样品无功能降级故障(如通话质量下降,MP3音质降低,摄相图片画面降级),存储的信息不可丢失。
9、定期校验和相关记录
1 本仪器的校验周期:每年送外校准一次。
2放电后进行功能测试,将测试中与到的异常情况详细清楚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