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G以太网速率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164.51 KB
- 文档页数:9
端口速率计算方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端口速率是网络设备传输数据的速度,通常用来表示网络端口的最大数据传输能力。
在计算端口速率时,我们一般使用以下公式:端口速率= 端口带宽× 端口利用率× 端口利用率因子端口带宽是指网络设备端口能够传输数据的最大速率,通常以Mbps或Gbps为单位。
端口利用率是指网络设备实际传输数据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端口利用率因子是考虑到网络通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额外开销,如协议开销、包头大小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求和具体情况来确定端口速率的计算方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端口速率计算方式:1. 端口速率= 端口带宽这是最简单的端口速率计算方式,即端口速率等于端口带宽。
如果一个网络设备的端口带宽为1Gbps,那么端口速率就是1Gbps。
这是最全面的端口速率计算方式,考虑了端口利用率以及其他因素对端口速率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计算出网络设备端口的实际传输速率。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端口速率计算方式。
如果网络设备的端口带宽很高,但实际利用率较低,可以通过适当调整端口利用率来提高端口速率;如果网络设备的端口带宽有限,但利用率较高,可以通过优化网络配置来提高端口速率。
端口速率的计算方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情况进行灵活选择,以确保网络设备的最佳性能和效率。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祝网络运行一切顺利!第二篇示例:端口速率是计算网络设备数据传输速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网络通信中,每个设备都会有一个或多个端口,用于连接其他设备或网络。
端口速率计算方式是通过衡量端口每秒传输的数据量来评估端口的性能。
这种计算方式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了解网络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从而优化网络性能。
通常来说,端口速率的计算方式可以分为两种:理论速率和实际速率。
理论速率是根据端口的硬件规格和网络协议来计算的,它表示端口可能达到的最大传输速度。
端口速率计算方式
端口速率的计算方式取决于所使用的传输协议和设备类型。
端口速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
1. 以太网(Ethernet)端口速率计算:
- 以Mbps(兆比特每秒)为单位计算,常见的速率有10Mbps、100Mbps、1000Mbps(即1Gbps)和10000Mbps (即10Gbps)。
- 计算方法是将数据传输速率除以10,因为以太网在数据传输时会使用10倍的信号传输线路。
2. 串行端口(Serial Port)速率计算:
- 以bps(比特每秒)为单位计算,常见的速率有9600bps、115200bps等。
- 计算方法是将数据传输速率除以1。
3. 网络设备中的端口速率计算:
- 在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中,端口速率通常以速率单位(如Mbps或Gbps)表示,表示设备在该端口上能够处理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以上为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式,具体的计算方法可能会因不同的设备而有所不同。
10G EPON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网络带宽的需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Ethernet解决方案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需求。
因此,10G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10G EPON是一种基于光纤的高速以太网技术,能够提供高达10Gbps的传输速率,满足了当前和未来的网络需求。
二、技术原理10G EPON解决方案基于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技术和光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技术。
它采用了一对一的架构,即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独立的光纤连接到中心局,实现了高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
其中,波分复用技术能够将光信号分成不同的波长,实现多个信号在同一光纤上传输;而光分复用技术则能够将时间分成不同的时隙,实现多个用户在同一光纤上传输。
三、技术特点1. 高速传输:10G EPON解决方案能够提供高达10Gbps的传输速率,满足了大容量数据的传输需求。
2. 高带宽:10G EPON解决方案支持多用户同时传输数据,能够满足大量用户同时访问互联网的需求。
3. 高可靠性:10G EPON解决方案采用了冗余设计,当某个光纤或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通道,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灵活扩展:10G EPON解决方案支持网络的灵活扩展,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或减少用户终端设备,提供更好的网络覆盖和服务。
5. 简化维护:10G EPON解决方案采用了集中管理和自动配置的技术,减少了维护工作的复杂性和工作量。
四、应用场景1. 宽带接入:10G EPON解决方案可以用于宽带接入,提供高速、稳定的互联网连接,满足用户对于高速上网的需求。
2. 企业网络:10G EPON解决方案可以用于企业内部网络,提供高带宽、低延迟的数据传输,支持企业的各种应用需求。
10G以太网速率计算(仅供内部使用)For internal use only拟制: Prepared by 陈伟日期:Date2008-2-28审核: Reviewed by 日期:Date审核: Reviewed by 日期:Date批准: Granted by日期:Date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修订记录Revision record目录1 测试仪发包速率 (5)1.1 LAN接口 (5)1.2 WAN接口 (6)2 从数据接口带宽上看 (7)3 从转发查找性能上看: (8)4 线速转发常见问题 (8)4.1 查找性能问题 (8)4.2 水线设置问题 (8)10G以太网速率计算关键词Key words:10G以太网 PHY 线速 XAUI SPI4摘要Abstract:本文介绍了10G以太网接口从测试仪上看到的速率的含义,接口板对10G以太网线速转发的支持,以及测试性能时遇到的典型问题。
缩略语清单List of abbreviations:我们知道10G以太网LAN速率是10.3215Gbps,WAN速率是9.95328Gbps。
这其中会有一些开销,那实际净荷是多少呢?接口带宽是否能满足线速转发需求?先从测试仪看起:1 测试仪发包速率从测试仪上能看到,在10G线速打流量的时候,实际发包速率达不到10G,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便于下面的计算,先看一下以太帧的结构:根据Ethernet的CSMA/CD的工作原理,报文在发送之前,要先侦听一段时间(IPG Inter-Packet Gap 帧间隔),如果在这段时间内线路空闲,则可以发送;以太网帧前有8个字节的前导码,其中7个字节为AA用于与接收端同步;第8个字节为AB,用于定界,标明从现在开始后面的内容真正的是以太网帧了。
串行数据流一般要进行8B/10B编码,64B/66B编码。
端口速率计算方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端口速率是网络通信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它指的是网络设备可以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
在网络通信中,端口速率通常以位/秒或者字节/秒来表示,常见的端口速率有10M、100M、1G、10G、40G、100G 等。
计算端口速率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计算端口速率的方式。
一、理论端口速率与实际端口速率在网络设备中,通常会有两种端口速率,一种是理论端口速率,另一种是实际端口速率。
理论端口速率是指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通常是根据设备的规格来确定的,是一个固定的数值。
而实际端口速率则是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实际能够达到的最大传输速率,通常由网络环境、设备性能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
二、计算端口速率的公式1. 端口速率=数据带宽/数据传输时间这是计算端口速率最基本的公式,其中数据带宽是指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最大传输速率,单位为位/秒或者字节/秒,数据传输时间是指完成数据传输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秒。
三、实例分析假设一个网络设备的理论端口速率为100M,数据包大小为1500字节,传输时间为0.01秒,那么根据公式2计算端口速率:端口速率=1500*8/0.01=1200Kb/s=1.2M可以看出,实际端口速率的计算可以通过数据包大小和传输时间来确定,而不需要知道具体的数据带宽。
四、总结计算端口速率是网络通信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网络设备的性能以及网络通信的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计算方式来确定端口速率,以确保网络传输的顺畅和高效。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端口速率是网络通信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它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
在网络中,不同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会通过端口进行数据传输,而端口速率就是指这个传输速率。
了解端口速率计算方式对网络设备的选择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端口速率通常使用Mbps(兆比特每秒)或Gbps(千兆比特每秒)作为单位,表示每秒传输的数据量。
10gepon 标准
10GEPON( 10(Gigabit(Ethernet(Passive(Optical(Network)是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无源光网络技术,它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和长距离传输能力。
10GEPON(标准是由(IEEE(802.3(工作组制定的,旨在规范(10GEPON(技术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0GEPON(标准的主要特点包括:
1.(高速传输速率:10GEPON(可以提供高达(10(Gbps(的传输速率,比传统的(EPON(技术提高了(10(倍。
2.(长距离传输能力:10GEPON(可以支持长达(20(公里的传输距离,比传统的(EPON(技术提高了一倍。
3.(兼容性:10GEPON(兼容现有的(EPON(技术,可以实现平滑升级。
4.(低成本:10GEPON(采用无源光网络技术,不需要昂贵的有源设备,因此成本较低。
10GEPON(标准的制定为高速宽带接入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它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带宽需求,同时降低了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
10G EPON解决方案概述:10G EPON(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被动光纤接入网络,提供高带宽和高速率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10G EPON解决方案的技术原理、架构和优势。
一、技术原理:10G EPON采用了波分复用技术,将上行和下行数据通过不同的波长进行传输,实现光纤资源的共享。
其基本原理如下:1. 传输速率:10G EPON支持10Gbps的传输速率,提供了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
2. 分时多路复用:10G EPON采用了分时多路复用技术,将上行和下行数据在时间上进行分离,实现多用户的并行传输。
3. 光分复用:10G EPON采用了光分复用技术,通过不同的波长将上行和下行数据进行分离,实现光纤资源的共享。
二、架构:10G EPON解决方案的架构包括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和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两部分。
1. OLT:OLT是10G EPON网络的核心设备,负责管理和控制整个网络。
它与上层网络连接,并提供下行数据传输和上行数据接收的功能。
2. ONT:ONT是用户侧设备,负责与终端用户连接,提供上行数据传输和下行数据接收的功能。
三、优势:10G EPON解决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 高带宽:10G EPON提供了10Gbps的传输速率,满足了用户对高带宽的需求,可以支持多种高带宽应用。
2. 高可靠性:10G EPON采用了光纤传输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优点,保证了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灵活性:10G EPON支持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灵活的部署和扩展。
4. 成本效益:10G EPON解决方案采用了成熟的以太网技术,设备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具有较低的维护成本。
结论:10G EPON解决方案是一种高带宽、高速率的光纤接入网络解决方案,具有高可靠性、灵活性和成本效益的优势。
10G以太网速率计算
(仅供内部使用)
For internal use only
拟制: Prepared by 陈伟
日期:
Date
2008-2-28
审核: Reviewed by 日期:Date
审核: Reviewed by 日期:Date
批准: Granted by
日期:
Date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修订记录Revision record
目录
1 测试仪发包速率 (5)
1.1 LAN接口 (5)
1.2 WAN接口 (6)
2 从数据接口带宽上看 (7)
3 从转发查找性能上看: (8)
4 线速转发常见问题 (8)
4.1 查找性能问题 (8)
4.2 水线设置问题 (8)
10G以太网速率计算
关键词Key words:10G以太网 PHY 线速 XAUI SPI4
摘要Abstract:本文介绍了10G以太网接口从测试仪上看到的速率的含义,接口板对10G以太网线速转发的支持,以及测试性能时遇到的典型问题。
缩略语清单List of abbreviations:
我们知道10G以太网LAN速率是10.3215Gbps,WAN速率是9.95328Gbps。
这其中会有一些开
销,那实际净荷是多少呢?接口带宽是否能满足线速转发需求?
先从测试仪看起:
1测试仪发包速率
从测试仪上能看到,在10G线速打流量的时候,实际发包速率达不到10G,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了便于下面的计算,先看一下以太帧的结构:
根据Ethernet的CSMA/CD的工作原理,报文在发送之前,要先侦听一段时间(IPG
Inter-Packet Gap 帧间隔),如果在这段时间内线路空闲,则可以发送;以太网帧前有8个字节的前导码,其中7个字节为AA用于与接收端同步;第8个字节为AB,用于定界,标明从现在开始后面的内容真正的是以太网帧了。
串行数据流一般要进行8B/10B编码,64B/66B编码。
编码的主要功能如下:
(1)确保在接收器恢复时钟时有充足的信号转换
(2)编码空间允许将控制信号编码到数据流中
(3)能够纠错
(4)某些编码(用于控制信号)包含一个唯一的、易识别的代码位模式(类似于句子中的逗号),它有助于快速同步和接收器位对齐
(5)直流补偿
1.1LAN接口
LAN接口速率10.3125Gbit/s。
当设置100%带宽时,测试仪显示链路速率是10Gbit/s,这是没有经过64/66B编码时的速率。
而此时测试仪显示的10Gbit/s是包括以太帧、前导码、帧间隔的。
64/66B编码开销:64/66
10.3125G*64/66=10G
当测试仪线速发送64字节以太报文时,测试仪的实际发送速率是纯以太帧的速率
7.618987119Gb/s,不包括前导码、IPG。
当测试仪线速发送9618字节以太报文时,测试仪的实际发送速率是纯以太帧的速率
9.979164710Gb/s,不包括前导码、IPG。
1.2WAN接口
WAN接口速率9.95328G bit/s。
当设置100%带宽时,测试仪显示链路速率是9.294196G bit/s (包括以太帧、前导码、帧间隔),是没有经过64/66B编码、没有算SDH开销时的速率。
SDH开销:26/27
64/66B编码开销:64/66
9.95328G*26/27*64/66=9.294196G
当测试仪线速发送64字节以太报文时,测试仪的实际发送速率是纯以太帧的速率
7.081294496Gb/s,不包括前导码、IPG。
PIC端口速率统计,和测试仪发送统计是一致的:
Last 10 seconds input rate: 7074457688 bits/sec, 13817300 packets/sec
Last 10 seconds output rate: 7074457760 bits/sec, 13817300 packets/sec 当测试仪线速发送9618字节以太报文时,测试仪的实际发送速率是纯以太帧的速率
9.274905241Gb/s ,不包括前导码、IPG 。
测试仪中的Datagram bit rate 和Line bit rate 的意义分别是: IP 净荷46字节,以太帧64字节。
Datagram bit rate : 19531250*46*8=7187500000bits/s 纯IP 净荷的速率 Line bit rate : 19531250*64*8=10000000000bits/s 纯以太帧净荷的速率
下面从数据接口和查找转发两个方面分别说明是怎样实现10G 以太网转发的:
2 从数据接口带宽上看
PIC 上是PHY 芯片,主要有PHY-XS ,PCS ,WIS ,PMA 层,对外接口是XAUI 和XFI 。
XFI 接口流量带宽是10.3125Gb/s ,经过PMA 层串并转换,进入PCS 层,经过66B/64B 解码,带宽变成10.3125Gb/s*64/66=10Gb/s 。
进入PHY-XS 层,经过8B/10B 编码,带宽变成10Gb/s*10/8=12.5Gb/s ,再进行并串转换,分成4组差分线,每组差分线带宽
12.5G/4=3.125Gb/s。
PIC通过XAUI接口和NP1连接,NP1芯片内部集成MAC。
NP1和NP2之间通过SPI4接口连接,在接口上传输IP净荷。
SPI4接口时钟频率390MHz,该接口带宽是390*2*16=12.48Gb/s。
SPI4接口每个burst 128字节,两次burst之间有16bit的控制字,属于开销,所以该接口的实际净荷带宽是12.48*128/130=12.288Gb/s。
NP2和TM之间的接口是SPI4接口,时钟频率360MHz,接口带宽是360*2*16=11.52Gb/s,实际净荷带宽是11.52*128/130=11.34Gb/s。
TM和交换网之间是serdes接口,去掉开销以后能满足10G IP净荷传输。
3从转发查找性能上看:
NP1转发性能:30Mpps,支持2个子卡,每个子卡15Mpps。
测试仪按照以太网最小包长线速打流量,包速率是10G/(64+8+12)/8=14.88Mpps。
NP2转发性能:30Mpps,支持2个子卡,每个子卡15Mpps。
从查找转发带宽上看,是可以支持10G以太网线速的。
4线速转发常见问题
4.1查找性能问题
在上面介绍的LPU板上,能插2个子卡。
当分别插12*GE卡和10G LAN卡时,分别打流量,12*GE卡12个端口一共10G流量,64字节报文,查找ACL表转发。
10G LAN卡打10G流量,64字节报文,查找FIB表转发。
发现这时10G LAN卡即使打3G左右的流量,12*GE卡还是有丢包。
原因:NP2要查上行ACL表,NP2与其他查找模块配合时查找延时比较大,会影响NP2线速性能。
另外,由于NP2不支持查找乱序,因此IP转发的线速性能也会受查ACL影响,性能也降到63.16%。
该问题主要体现在短包上,速率一定的情况下包越短包速率越大。
NP转发是基于包转发的,所以短包更能体现NP查找的性能。
4.2水线设置问题
在较早的版本上,10LAN子卡长包不能线速。
开始解决的办法是修改帧间隔,将帧间隔由12字节改成11字节,修改后长包能线速。
但是后来发现这不是问题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NP1的下行buffer设置不正确。
该buffer 支持16个逻辑端口,出问题时buffer的水线是按照16个端口设置的,这样每个端口分得的buffer很小,水线就会设置成很低的值。
如果打长包,很容易超水线,产生反压,造成丢包。
将buffer按照1个端口进行设置,水线可以设的很高,能够缓存足够多的长包。
在修改buffer配置后,把帧间隔恢复成12字节,长包仍能线速。
在测试接口卡转发性能时,修改buffer水线是一个常用的手段。
水线设的太低,很容易产生反压,可能达不到线速;设的太高,在流量有拥塞或突发时,不能提早产生反压,会有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