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课时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84.14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理知识体系明目标学法1.结合具体现象,明确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形式。
2.明确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社会中的作用。
3.理解文化与经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4.理解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掌握科技创新对提升综合国力的影响。
考点一文化的内涵、特点与形式[系统知识—学扎实]1.理清——文化的含义(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2)外延:既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形式①从静态角度看,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②从动态角度看,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4)图示法直观把握文化的内涵、外延与形式2.把握——文化的特点角度特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与人类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与人类个体文化是一种素养①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文化与物质载体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细解题点—考清楚]以相关文化活动为载体,考查文化的特点[典例](2013·海南高考)我国西南地区的悬棺文化散发着谜一般的魅力。
考古人员在四川珙县发现371幅历经风雨的悬棺岩画。
画面中的钓鱼狩猎、骑马竞技、舞蹈杂耍、舞刀弄剑等场景依稀可辨,让现代绘画艺术家惊叹不已。
该考古发现佐证了()①精神文化越古老越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②精神文化总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③精神文化的价值不因时代变迁而改变④精神文化的展示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说法错误,精神文化能否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主要看它是否正确反映社会的经济、政治,而不是看它是否古老,故排除;从悬棺岩画可以看到各种实践活动的场景,说明了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依赖一定的社会实践,故②正确;③说法错误,文化的价值要因时而变;文化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悬棺文化的魅力是通过考古发现展现出来的,故④正确。
文化对人的影响1.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已经远去了,影片中那些英雄人物的感召力,成为唤醒人们心中爱国豪情的精神源泉。
这充分说明导学号 60922318( A )A.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C.文化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文化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解析]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已经远去了,影片中那些英雄人物的感召力,成为唤醒人们心中爱国豪情的精神源泉。
这充分说明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导人们前进的旗帜,并由此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A适合题意;B、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D是错误的。
2.世界精神卫生组织把每年的5月8日订立为“世界微笑日”,希望通过微笑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同时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是最美丽的语言,当每个人每天笑容洋溢,开心喜乐,没有纷争,没有烦恼,人心洗涤了,心灵冲化了,社会因此而祥和。
这说明导学号 60922319( C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④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通过微笑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同时在人与人之间传递愉悦与友善是最美丽的语言”说明文化影响人类的交往行为和交往行为,①正确。
②材料未体现,排除。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享受文化,③正确。
文化在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④错误。
故选C。
3.古代艺术品的收藏离不开“鉴赏”二字。
“鉴”指的就是理性的判断,包括真伪的判断,包括真伪高下的判断;“赏”就是指感性的理解,就是审美,欣赏古代艺术品那种特有的美。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课后达标知能提升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课后达标知能提升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课后达标知能提升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一些地方让孩子们诵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编的传统家训家规,在这个过程中,文明的种子潜入了孩子们的骨髓,融入了孩子们的血液。
这表明()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一定的文化活动②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④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 C.人们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并非都是消极被动的,往往存在积极感悟的过程,②排除;④与题意不符。
通过诵读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编的传统家训家规,无形中对孩子进行了价值观教育,说明在一定的文化活动中,孩子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故选①③。
2.国际联盟曾以“大象”为议题悬赏征文,英国人拟定了《英国统治下非洲的猎象事业》的题目;法国人作了一篇《象的恋爱论》;意大利人哼着《象呵象呵》的诗句;而波兰人则写了一篇政见,题目叫《波兰的主权与象的关系》.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方式B.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C.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D.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解析:选D.面对同一征文议题,英、法、意、波四国人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思考,体现了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故选D。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1.表现:(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理解】①交往行为往往表现为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也表现为交往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②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3)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1)潜移默化【理解】①与深远持久相比,潜移默化侧重影响的过程和无形性。
②文化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③文化影响即使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的,也不都是被人们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第二,(2)深远持久【理解】①与潜移默化相比,深远持久侧重影响的效果和持久性。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都是深远持久的。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1.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理解】人的精神世界是指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等精神领域的东西。
2.优秀的文化能够增强精神力量【理解】精神力量主要指优秀文化作品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能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3.优秀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注:文化的作用包括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对政治、经济的作用、文化对综合国力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以及文化塑造人生的作用。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1.民族节日(1)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考纲考情【P127】网络建构【P127】文化对人的影响错误!数字记忆二个来自: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二个特点: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二个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三个作用: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难解读【P127】考点一感受文化影响知识梳理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2)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都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拓展提高真题演练1.(2016江苏)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
材料表明(A)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这句话告诉我们材料的主旨是文化对人的影响,符合这一主旨的只有①②。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材料也没有指出科学技术和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关系,所以③④不选。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7·临沂模拟)家风又指门风,是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
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和为人处世伦理,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
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深远持久的③要全面继承传统道德准则和处世伦理④家庭教育是传达社会规范、培养良好风尚的重要途径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强制的,排除②。
对传统道德准则要批判继承,故排除③。
央视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营造了文化氛围,有利于传达社会规范、培养良好风尚,故选C项。
答案:C2.微博具有书写快、传播广、交流及时等特点,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通了官方微博,成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新平台。
微博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A.影响着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C.对经济、政治发展具有促进作用D.决定着文化创新的方向和途径解析:微博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为人们提供了交流沟通的新平台,说明了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故选A项。
B、C、D三项表述有误,应排除。
答案:A3.中国人在吃饭时,即使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主人也往往客气地说没什么菜、不成敬意等客套话。
在西方国家,人们吃饭的时候,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爱吃多少就吃多少,更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吃饭喝酒。
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民族文化都根源于本民族的社会实践C.任何文化都有其合理性,有优劣之分D.文化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国和西方由于文化风俗不同导致在吃饭时交往方式不同,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答案:D4.“学校教育应该是:给你一部历史让你翻阅;给你一种文化让你感受;给你一些时间让你安排;给你一个舞台让你表演;给你一些机会让你创造;给你一个期待让你自我成长。
”这说明( )A.终生学习是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B.应自觉、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人对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解析:材料的主旨体现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故选B;A、C材料未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故D观点错误。
答案:B5.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成为中国文化的底色。
这主要表明( )A.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B.文化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C.文化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D.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解析: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是中国文化的底色,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故选C项。
A项说法错误,B、D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6.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
当内心浮躁时,拿出冰心的一本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鲁迅的一本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充满正义,内心充满坚定。
这表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③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形的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还能让自己平静或坚定,强调文化塑造人生,①③正确。
②与题意无关。
④说法明显错误。
答案:C7.中央文明办近年来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为整个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正能量,使学习道德模范、争当身边好人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靓丽风景线。
这里的文化正能量( )①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③决定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④源于社会实践和人的思想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中央文明办持续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为社会提供文化正能量,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且这种活动会在无形中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①②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③中的“决定”说法错误;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④说法错误。
答案:A8.《论语》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
这体现了( )A.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B.文化素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获得C.文化经典决定民族的生存和发展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解析:《论语》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D符合题意;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A说法错误;阅读经典不是获得文化素养的唯一途径,B说法错误;文化经典影响民族的生存和发展,C中“决定”说法错误。
答案:D9.记忆中,爆米花是道流淌的风景线:一个简易的小火炉、手摇吹风、中间粗两头小的旧式葫芦形铸铁炒锅,一块压力表、自制的长筒麻袋……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老手艺虽然已经渐渐消失,但是依然被我们眷恋和守望。
这是因为( )①老手艺能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②老手艺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老手艺承载着民族情感④对待老手艺,应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老手艺虽然已经渐渐消失,但是依然被我们眷恋和守望。
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也因为老手艺承载着民族情感,①③符合题意。
材料中未涉及老手艺的世界性,②与题意不符。
材料未涉及对老手艺进行创新的问题,④与题意不符。
答案:A10.有人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容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去。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诗句与之蕴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②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③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A.①④ B.①②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题干中的材料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①④符合题意;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表达诗人对诗歌语言的刻意求工,对文学创作的严肃认真态度;“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说的是书法妙道,如果不注重字外工夫修炼,即使闷头练的用坏的笔堆成山,也未必能写出好东西,想要写出真正的好作品,非多读书不可,舍此无良方,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
答案:A11.在关于“什么是富贵”的讨论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富”就是有钱、有物;“贵”是一种受人尊敬的状态。
一个人的生命观高尚,价值观就高尚;价值观高尚,人生观就高尚;人生观高尚,肯定会赢得人们的尊重,这种人走到哪里就把生机带到哪里。
从此观点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个人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材料体现人的核心素养“三观”的重要性,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故排除②;“三观”是人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所以个人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故③④正确。
本题答案选D。
答案:D12.“路怒”(Road Rage)是形容在交通阻塞情况下,开车压力与挫折所导致的愤怒情绪,路怒症发作的人经常会口出威胁、动粗甚至毁损他人财物。
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路怒”现象,这是由于( )A.汽车文化对驾驶员的影响是有形的B.汽车文化是驾驶员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C.健康的汽车文化有利于提升驾驶员的素养D.汽车文化是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解析: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路怒”现象,这是由于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驾驶员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故C选项符合题意,当入选;A说法错误,汽车文化对驾驶员的影响是无形的,排除;B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说法错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期,某校举办校园体育艺术节,开展了多种运动项目比赛,还有摄影、书画大赛等一系列体育艺术活动。
为期三天的艺术活动全面展现了各班学生的体育艺术风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同学们的精神力量,凸现出校园文化生活的独特韵味,展示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试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分析,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艺术节活动的重要意义。
答案: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体育艺术节活动的开展是学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现。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这些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修养。
③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青年学生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个人的成长,都首先受到家风的影响。
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必须重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家风文化。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广古代的正面家风典型,推介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孔氏祖训箴规》和《颜氏家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家风文化,让传统文化与好家风共同激励人、塑造人、培养人,构建了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有专家指出,“家风最重要的还是价值观的传承和延续,一代代人通过家庭传承好的家风,才会让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不断提升”。
(1)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家风文化,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发展。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在各种文化互相激荡的今天,请就如何建设良好家风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解析:第(1)问考查传承优秀家风文化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应从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文化环境、文化塑造人生等角度来说明。
第(2)问能正确列举家风建设中的可行做法,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