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学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灌溉用水量一、名词解释1.吸湿系数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称为吸湿系数。
2.凋萎系数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蔫点。
3.田间持水率农田土壤某一深度内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
4.作物需水量指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土壤蒸发及组成植株体所需的水量。
5.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的总称。
6.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在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
7.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8.灌水率(灌水模数)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净流量q净。
9.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区灌溉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机率,一般以正常供水的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比表示。
二、简答1.简述农田土壤水分的存在形式。
按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三种基本形式为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
其中土壤水是与作物生长关系最密切的水分存在形式,按形态可分为气态水、吸着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2.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主要有四种:质量百分数,以水分质量占干土质量的百分数表示;体积百分数,以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数表示,或以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孔隙体积的百分数表示;相对含水率,以土壤实际含水率占田间持水率的百分数表示;水层厚度,将某一土层所含的水量折算成水层厚度,以mm计。
3.简述土壤水的有效性。
土壤水按是否能被作物利用而划分为无效水、过剩水和有效水。
其中无效水是指低于土壤吸着水(最大分子持水率)的水分,过剩水是指重力水,有效水是指重力水和无效水之间的毛管水。
4.何谓旱灾、洪灾、涝灾和渍害?农田水分不足引起作物产量减少或绝收的灾害称为旱灾。
洪灾主要是指河、湖泛滥开形成的灾害。
涝灾是指旱田积水或水田淹水过深,导致农业减产的现象。
渍害是指由于地下水位过高或土壤上层滞水,因而土壤过湿,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导致农作物头疼或失收的现象。
一:名词解释1.农田水利学:是一门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水旱灾害和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而服务的科学2.吸湿系数:当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
3.凋萎系数:使作物发生永久凋萎的土壤含水率,一般为吸湿系数的1.5~2.0倍4.田间持水率: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
一般指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5.干旱:由于根系吸水不足,破坏了植物体内水分协调和平衡的现象。
分为大气干旱和土壤干旱。
6.作物需水量: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棵间蒸发所需要的水量。
7.作物需水量:是指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包括土壤水分、养分的充分供应)下,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达到或接近该作物品种的最高产量水平时所需要的水量。
8.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m3/亩或mm)9.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m3/亩或m灌m)10.非充分灌溉:非充分灌溉:在缺水地区或时期,由于可供灌溉的水资源不足,不能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要求,从而只能实施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或称非充分灌溉11.灌溉用水量:是指灌溉土地需从水源取用的水量12.灌水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又称灌水模数13.渠道水利用系数:某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称为该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14.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称为渠系水利用系数15.田间水利用系数:末级固定渠道(农渠)放出水量的比值实际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和16.灌溉水利用系数:实际灌入农田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入水量的比值17.抗旱天数:灌溉设施在无降雨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18.灌溉水质:主要指水的化学、物理性状、水中含有物的成分及其含量19.农田水分状况:指农田地面水、地下水、土壤水状况和与其相关的通气、养分、热状况。
20.设计流量:相当于某一灌溉设计保证率的灌溉临界期最大引水流量,m3/s;21. 大田蓄水能力:多余的地面水除利用田间沟网加以排除外,还应利用田块本身以及田块上的沟、畦、格田等,拦蓄一部分雨水,例如,旱作地区的灌水沟、畦,降雨时也可作为聚集雨水之用,暂时存蓄或将其导入排水沟中。
名词解释·农田水利学:农田水利学是一门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调节措施、消除水旱灾害和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而服务的科学。
•凋萎系数:当土壤含水率降低至吸湿系数的1.5-2.0倍时,就会使植物发生永久性凋萎现象,这时的含水率称为凋萎系数。
•入渗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入水界面的水量•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称为灌溉定额。
•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指在旱田进行灌溉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
•灌水率:是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又称灌溉模数。
•田间工程:田间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农渠)和固定沟道(农沟)之间的条田范围内的临时渠道、排水小沟、田间道路、稻田的格田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沟、小型建筑物以及土地平整等农田建设工程。
•潜水:潜水是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又称浅层地下水。
•承压水(有压层间水):在含水层完全满水,并在压力水头作用下,使上下隔水层都承受压力(对上隔水层为浮托力)的层间水,称有压层间水或简称承压水。
•灌溉设计保证率:灌溉设计保证率是指灌区用水量在多年期间能够得到充分满足的几率。
一般以正常供水年数或供水不破坏的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数表示。
•抗旱天数:是指灌溉设施在无降雨情况下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的天数,它反映了灌溉设施的抗旱能力,是灌溉设计标准的一种表达方式。
•地下水临界深度:在一定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条件下,为了保证土壤不产生盐碱化和作物不受盐害所要求保持的地下水最小埋藏深度。
•平均排除法:以排水面积上的设计净雨在规定的排水时间内排除的平均排涝流量或平均排涝模数作为设计排涝流量或排涝模数的方法。
适用于水网圩区和抽水排水地区以及控制面积较小的排水沟。
农田水利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1.灌溉排水工程学: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来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及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以消除旱涝灾害,合理而科学的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
2.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吸水力是随土壤含水量而变化的,通过测定不同含水量时的土壤水吸力的相应值,并绘制成曲线,成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3.作物需水量:生长在大面积上的无病虫害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组成植株体所需的水量。
4.灌溉制度: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实现节约用水,所制定的适时适量的农田灌水方案。
(灌水定额与灌溉定额)5.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实施灌水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一般可取为作物的主要根系活动层6.充分灌溉:指通过灌溉措施,使作物在各个生长阶段处于最优水分状态,作物产量最高。
7.灌水方法:指灌溉水进入田间湿润作物根区土壤的方式8.畦灌:用临时修筑的土埂将灌溉田块分隔成一系列的长方形田块。
适用于小麦、谷子、花生、芝麻等作物种植。
9.淹灌法:先灌溉至土壤水饱和,然后再土壤表面建立并维持一定深度水层的地面灌水技术。
10.灌溉水源:指天然水资源中可利用为灌溉的水体,主要有河川径流、当地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再生水等11.水质:指水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性状,水中含有物质的成分及其含量(含沙量、含盐量、有害物质含量、水温)12.集流效率:某时段内或某次集流面的集流量占同一时期内的降水量的比值二、填空题1.农田土壤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固体、液体、气体,液态水又可分为吸着水、毛管水、重力水,吸着水包括吸湿水和薄膜水(部分有效),毛管水(有效水)包括上升毛灌水、悬着毛管水。
2.土壤水势的分类溶质势、基质势、重力势、压力势、温度势3.土壤干旱分为生理干旱、大气干旱、土壤干旱4.农田水分消耗主要五个方面植株蒸腾(生理需水)、棵间蒸发(生态需水)、深层渗漏、田间渗漏、地表径流、组成植株体的一部分5.作物需水量的影响因素气候因素、作物因素、土壤因素、农业因素6.农田水分亏缺的评价指标有土壤水分指标(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水势)、气候指标、作物水分生理指标7.灌水方法类型:地面灌水方法、喷灌灌水方法、微灌灌水方法、地下水浸润灌水方法8.灌水质量评价指标: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田间灌溉水储存率、田间灌水均匀度9.小畦灌“三改”指的是长畦改短畦、宽畦改窄畦、大畦改小畦10.喷灌的工作制度分为齐头并进、交叉前进、两端交叉前进11.喷灌主要分为管道式喷灌系统、机组式喷灌系统,其中管道式由水源工程、水泵和动力机、压力管道、喷头、保护及控制装置等组成12.微灌按照灌水器的出流方式的不同划分为:滴灌、微型喷洒灌溉、地表下灌溉、涌泉灌溉13.微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四部分组成14.地表水取水方式主要包括:无坝取水、有坝取水、水库取水、抽水取水15.地下水取水方式主要包括:垂直取水、水平取水、双向取水建筑物、引泉工程16.坎儿井主要包括竖井、暗渠、明渠、涝池17.雨水蓄集利用工程由集水工程、蓄水工程、灌溉工程构成18.集流面的处理国外主要采用植被管理、地表处理、化学处理19.蓄水设施有涝池、旱井、水窖、水窑窖20.灌溉设计标准一般以灌溉设计保证率、南方小型水稻灌区也可以以抗旱天数进行设计.21.现代化灌区的特点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22.管道输水系统由水源与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田间灌水系统、附属建筑物与装置构成。
农田水利学题库一、选择题1、农田水分存在的形式不包括()A 吸湿水B 毛管水C 重力水D 土壤水2、作物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不包括()A 经验公式法B 蒸腾系数法C 水量平衡法D 加权平均法3、灌溉制度的内容不包括()A 灌水定额B 灌溉定额C 灌水时间D 施肥时间4、渠道纵断面设计的任务不包括()A 确定渠道纵坡B 确定渠道水深C 确定渠道堤顶高程D 确定渠道边坡5、以下不属于田间排水方式的是()A 明沟排水B 暗管排水C 竖井排水D 滴灌排水6、农田水利工程中,最常用的水泵类型是()A 离心泵B 轴流泵C 混流泵D 潜水泵7、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包括()A 净流量B 毛流量C 损失流量D 以上都是8、影响渠道输水能力的因素不包括()A 渠道断面尺寸B 渠道纵坡C 渠道糙率D 渠道水质9、以下不属于农田水利工程建筑物的是()A 渡槽B 倒虹吸C 水闸D 桥梁10、地面灌溉的方法不包括()A 畦灌B 沟灌C 淹灌D 喷灌二、填空题1、农田水分消耗的途径主要有()、()和()。
2、常见的灌溉水源有()、()、()和()。
3、渠道横断面的形状主要有()、()和()。
4、农田排水的任务是()和()。
5、喷灌系统的组成包括()、()、()和()。
6、微灌系统通常由()、()、()和()四部分组成。
7、灌溉渠道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
8、渠道的工作制度分为()和()。
9、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对象是()。
10、土壤水的势能包括()、()、()和()。
三、简答题1、简述农田水利学的研究内容。
农田水利学是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以消除旱涝灾害,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门科学。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田水分状况。
研究农田土壤水分、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2)灌溉技术。
探讨各种灌溉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和技术要求,如地面灌溉、喷灌、微灌等。
(3)排水技术。
《农田水利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灌溉制度:指特定作物在一定的气候、土壤、供水等自然条件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了获得高产或高效,所制订的向农田灌水的方案。
包括作物播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的总称。
灌水定额:指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的灌水量。
灌溉定额:指作物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非充分灌溉:允许作物受一定程度的缺水和减产,但仍可使单位水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非充分灌溉制度:是在有限灌溉水量条件下,为获取最佳的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目标,对作物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进行最优分配的优化灌溉制度。
渠道水利用系数:某渠道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称为该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
渠系水利用系数:灌溉渠系的净流量与毛流量的比值。
田间水利用系数:实际灌入田间的有效水量(对旱作农田,指蓄存在计划湿润层中的灌溉水)和末级固定渠道(农渠)放出水量的比值。
有效降雨量:一般认为是设计降雨量减去地面径流量与深层渗漏量之后,保持在土壤计划湿润层内可为作物吸收利用的水量。
地下水补给量:指地下水借毛细管作用上升至作物根系活动层内而被作物利用的水量。
田间工程:田间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级固定渠道(农渠)和固定沟道(农沟)之间的条件范围。
一般称为灌水地段或地块。
地面灌溉:是水从地表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管作用浸润土壤的一种灌溉方法。
可分为畦灌、沟灌和淹灌。
畦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分割成一系列狭长地块——畦田,水从输水沟或直接从毛渠引入畦田后,在畦田表面形成很薄的水层,沿畦长坡度方向均匀流动,边流边渗,润湿土壤。
在流动过程中主要借重力作用,以垂直下渗的方式逐渐湿润土壤。
畦灌适用于小麦,谷子等窄行距密播作物以及牧草和某些蔬菜。
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使水在沟中边流动边渗透的一种灌水方法。
沟灌适用于宽行距中耕作物。
淹灌:先使水分饱和土壤,然后在土壤表面形成水层的一种灌水方法,仅适用于水田。
需水临界期:通常指作物在整个生育期中对缺水最敏感,需水最迫切以致对产量影响最大的生育期的时期。
农田水利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其计算公式为:A. 灌溉水利用系数 = 灌溉水量 / 总供水量B. 灌溉水利用系数 = 总供水量 / 灌溉水量C. 灌溉水利用系数 = 灌溉水量 / 净灌溉水量D. 灌溉水利用系数 = 净灌溉水量 / 灌溉水量答案:D2. 农田灌溉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灌溉水源的类型?A. 地表水B. 地下水C. 雨水D. 再生水答案:D3.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以下哪项不是灌溉渠道的类型?A. 明渠B. 暗渠C. 管道D. 河流答案:D4.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水的田间管理包括哪些方面?A. 灌溉制度的制定B. 灌溉水量的控制C. 灌溉时间的安排D. 以上都是答案:D5.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水的水质要求主要考虑哪些因素?A. 盐分含量B. 重金属含量C. 农药残留D. 以上都是答案:D6. 农田水利学中,以下哪项不是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A. 取水设施B. 输水设施C. 配水设施D. 排水设施答案:D7. 农田水利学中,以下哪项不是灌溉水的损失类型?A. 蒸发损失B. 渗漏损失C. 径流损失D. 灌溉损失答案:D8. 农田水利学中,以下哪项不是灌溉系统的规划原则?A. 经济性原则B. 可行性原则C. 可持续性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D9. 农田水利学中,以下哪项不是灌溉系统的运行管理内容?A. 灌溉水的调度B. 灌溉设备的维护C. 灌溉水的计量D. 灌溉水的回收答案:D10. 农田水利学中,以下哪项不是灌溉系统的效益评价指标?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政治效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水源的水质评价主要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悬浮物含量B. 溶解氧含量C. 有机物含量D. 微生物含量答案:ABCD2.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系统的规划应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 地形地貌B. 土壤类型C. 作物需水量D. 气候条件答案:ABCD3.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水的田间管理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灌溉制度的制定B. 灌溉水量的控制C. 灌溉时间的安排D. 灌溉水的回收答案:ABC4.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系统的效益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政治效益答案:ABC5. 农田水利学中,灌溉系统的运行管理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灌溉水的调度B. 灌溉设备的维护C. 灌溉水的计量D. 灌溉水的回收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农田水利学中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名词解释:1、农田水利学:是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地区水情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以消除农田水旱灾害,利用水利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一门学科。
2、农田水分状况:是指农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状况及与其相关的养分、通气、热状况。
3、农业水文学:是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措施、农业工程方面各种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内在联系的一门学科。
4、水量平衡:是指来水量和出水量的关系5、降水总量:是指在一定的时段内天空下降的水量未经蒸发、渗透和流失,在下垫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
(虹吸式雨量计测量降水量)6、流域:是指汇集地面来水和地下来水的区域7、径流:降水自流域内汇集到河网并沿河槽下泄的水流8、径流总量(Q):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总水量。
(Q)9、径流深(Y):将径流总量均匀的分布在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深度。
10、蒸发:水由液体或固体状态变成气体状态的过程。
11、频率是指变量某值在样本中出现的机会。
12、灌溉保证率:是以灌溉设施供给灌溉用水全部获得满足年数占总年数的百分率表示的。
13、作物需水量:是指作物在适宜的环境下正常生长发育达到或接近达到该作物品种的最高产量水平所消耗的水量。
14、灌溉制度:是指在一定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下和一定的农业技术措施下,为使作物获得高额而稳定的产量所制定的一整套向田间灌水的制度。
15、灌水定额:是指灌于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
16、喷灌:是利用水泵和管道系统输水,在一定压力下通过喷头把水喷到空中,散成细小水滴,想下雨一样灌溉农作物的一种灌溉方式。
17、滴灌:是用较小压力,通过管道一滴一滴将水滴于作物根区,湿润土壤,供给作物水分。
18、渗灌:是将水管通过管道渗入土壤,再通过土壤毛管作用供给作物的一种灌溉方式。
19、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应用技术科学。
20、水土流失: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由水力、风力和重力、冷融等外营力引起的水土资源的损失和破坏,包括地表侵蚀和水的损失。
农田水利学复习整理:
绪论:
农田水利:为防治干旱、渍、涝和盐碱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的总称。
农村水利: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民生活条件服务的水利措施。
农田水利状况:农田中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的状态、变化规律及对作物生长影响的总称。
第二章:
土壤水的分类:书上有
凋萎系数:植物开始发生永久凋萎时土壤含水率,也称凋萎含水率或萎焉点。
田间持水量:农田土壤某一深度内保持吸湿水、膜状水和毛管悬着水的最大含水量。
区别涝灾和滞害:笔记上没记
灌水率的定义及计算:笔记上没记,书上应该有
初步灌水率图的绘制:笔记上没记,书上应该有
灌溉用水量:P47
灌溉用水量的计算:公式不好表达,书上应该有
农田水分消耗的3条途径和3个方程式:1.植物蒸腾2.株间蒸发3.深层渗漏
植物蒸腾量+株间蒸发量=腾发量=作物需水量
作物需水量+渗漏量=田间耗水量
作物需水量=田间耗水量
需水临界期:作物全生育期中因需水得不到满足时最易影响生长发育并导致最大减产的时期。
α及k值法的适用条件:P30
灌溉制度:按作物需水要求和不同的灌水方法制定的灌水次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的总称。
灌水定额:一次灌水在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溉量。
灌溉定额: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水稻充分……:笔记没记
灌水率的定义及计算:笔记没记,书上有
初步灌水率图……:书上有
灌溉用水量:P47
第三章:
灌溉对水源的要求:水位、水质、水温
4种地表取水方式的使用条件:没记
无坝取水口位置的选择:书上有
侧面进水与正面进水的特点:没记
分片包干:P252
设计代表年法确定……:书上有
第4章:
灌溉渠道系统:P87
灌排相间、灌排相邻的特点:没记
第二节的那几个问题没记
三个特征流量的定义、计算公式和作用:P97~P101左右
第四节的内容没记,但是书上有
第五章:
田间工程:P94
区别畦灌和沟灌:没记
工作压力:是指喷头进水口前的内水压力。
四个喷灌强度:P62
区别微喷头与喷头:没记
第六章:
排水系统的组成:排水沟系、需水设施、排水枢纽、承泄区
除涝标准:P228
排涝设计流量的计算(主要是平均排除法)
区别两个排涝标准:排渍深度、耐渍深度
地下水临界深度:P192
排水沟的特征水位:没记
排水承泄池的定义、要求及整治措施:P246
第七章: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山丘区及风沙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水土流失包括土壤侵蚀和水的损失,也称水土损失。
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对山丘区、风沙区水土资料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
注:由于整理时没有带书,所以笔记上没有写内容或页数的地方就没有翻书,具体的情况我已用不同颜色表示,红色的是书上有的,蓝色的是我没记下来的。
还希望大家多多补充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