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语文必修3:第3单元拿来主义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0
8 拿来主义学校班级学生完成时间(30分钟)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自诩.(xǔ)吝.啬(lìn)倘.使(tǎng)礼尚.往来(shàng)B.譬.如(bì)蹩.进(bié)糟粕.(pò)勃.然大怒(bó)C.国粹.(chuì)孱.头(càn)徘徊.(huí)残羹.冷炙(gēng)D.脑髓.(suǐ)玄.虚(xuán)魂.灵(hún)冠.冕堂皇(guàn)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辨别摩登羡幕鞠躬尽瘁B.欣然倘若蹩脚高屋建瓴C.挖掘磕头针炙呼天抢地D.烟俱鼓吹糟粕默守成规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近几年,我国森林病虫害年发生面积都在1亿亩左右,非常严峻。
②以美国的标准要求中国企业家和富人苛刻了一些。
③最新调查显示,德国五分之一的企业在圣诞节庆祝活动方面表现过于,而企业老板说绝不会在培训员工方面金钱.A.形式不免吝啬吝惜B.形势未免吝啬吝惜C。
形式未免吝惜吝啬D.形势不免吝惜吝啬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冕,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在举行祭祀等大典时所戴的大礼冠。
南北朝以后,只有帝王可以戴冕,因而用以专称皇帝的礼冠。
B.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C.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华盖集》等。
D.羹,汉族传统食物,指以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如肉羹等。
炙,烧烤,把去毛的兽肉串起来在火上薰烤,后可指烤熟的肉食。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他占有,挑选。
《拿来主义》阅读理解答案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发布的《拿来主义》阅读理解答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 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
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7.“叫作‘发扬国光’”“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这里运用了何种修辞?这种修辞在鲁迅的作品中经常见到,请从《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举出一例。
(2分)答:8.“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其中能否将“捧”“挂”分别改为“拿着”“展览”?说说你的理由。
拿来主义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自诩.(xǔ)给.与(gěi)冠冕.(miǎn) 脑髓.(suǐ)B.譬.如(pì) 宅.子(zhái)孱.头(chán) 徘.徊(pái)C.悦.耳(yuè) 档.次(dàng)脂.肪(zhī) 障.碍(zhàng)D.吝啬.(sè) 蹩.进(bié)玄虚(xián) 国粹.(cuì)项,“给”应读“jǐ”。
B项,“孱”应读“càn”。
D项,“玄”应读“xuán”。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拉贝日记》以具体而真实的文字a,记载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力地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所犯的累累罪行。
(2)鲁迅杂文的语言,多一字会显冗余,少一字则现不足,妙喻层出,讽刺深刻,旁征博引,可谓,充分展示了作者非凡的文字功底。
(3)报告会圆满结束,广大师生为邵主编演讲水平折服时,我们更敬佩邵主编信守诺言、的做人风格。
A.一字千钧一言九鼎一字千金B.一字千金一言九鼎一字千钧C.一言九鼎一字千金一字千钧一字千金一言九鼎一字千钧”形容文字有分量。
“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
“一言九鼎”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3.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当人们对西方的东西怀着如对鸦片的恐惧感时,鲁迅先生挺身而出,提倡“拿来主义”,显示出一代思想家的高瞻远瞩。
在今天,中华民族再一次站到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拿来主义在新时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A.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领域,展现出新的价值B.其新的价值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领域得以展现C.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领域使其新的价值得以展现,根据语境来看,前文是“拿来主义”,而C、D两项的主语与前文不一致,而A项是承前省略主语的形式,语气上更衔接。
8 拿来主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
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下列对节选部分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先把中外文化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强调了“拿来”的态度,要果敢,要坚决;然后反面设喻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B.对待文化遗产,作者用“孱头”“昏蛋”“废物”来批判三种错误观点;用“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来比喻三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和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的三个步骤。
C.鲁迅既批判了在旧的遗产面前畏首畏尾的“孱头”,也批判了那种为了表示自己的“革命性”而故意毁灭遗产的“昏蛋”,但对前者的批判明显强于后者。
拿来主义[语言建构]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自诩.( ) 冠冕.( ) 吝.啬( ) 脑髓.( ) 蹩.进( ) 徘徊..( )( ) [答案] xǔ miǎn lìn suǐ bié pái huái(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冠⎩⎨⎧冠.冕( )夺冠.( ) (2)倘⎩⎨⎧倘.使( )倘.佯( ) (3)给⎩⎨⎧给与( )给.力( ) (4)孱⎩⎨⎧孱.头( )孱.弱( ) [答案](1)ɡuān ɡuàn (2)tǎnɡ chán ɡ (3)jǐ ɡěi (4)càn chán2.语境辨析法(5)很多情况下,我们是中了商家恐吓.( )营销的圈套,但这种吓.( )唬可能会带来产品销量的飙升,但也可能败坏品牌声誉。
(6)与器量小的人交往,是有风险的,因为这样的心最难忖度.( ),而豁达、包容、大度.( )是这个世间最让人欣赏和仰望的气质。
[答案] (5)hè xià (6)duó dù二、写对字形(1)⎩⎨⎧kē( )头唠kē( )k ē( )睡(2)⎩⎨⎧国cuì( )荟cuì( )憔cuì( ) (3)⎩⎨⎧jiǎnɡ()赏ji ān ɡ()液船jiǎnɡ() (4)⎩⎨⎧冷zhì( )针jiǔ( )[答案](1)磕嗑瞌(2)粹萃悴(3)奖浆桨(4)炙灸三、积累词语1.理解辨析(1)接受·接收接受:①指收取(给予的东西)。
②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
接收:①收受。
②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拿过来。
③接纳。
(2)吝啬·吝惜二者都有过分爱惜而舍不得的意思。
“吝啬”着重指财物当用不用,含贬义,是形容词。
“吝惜”指因过分爱惜而舍不得拿出,宾语是财产、生命、力量以及具体的物品。
是动词。
2.明确词义(1)礼尚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残羹冷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故弄玄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冠冕堂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勃然大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不管三七二十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
拿来主义。
课后习题及答案1.正确注音的词语:倘使、犀利、掘起、针砭、脑髓、玄虚、糟粕、冠冕、残羹、国粹、吝啬、自诩、蹩进、孱头、冷炙。
2.解释有误的词语:残羹冷炙的解释错误,应该是指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
炙不是生肉。
3.不准确的分析说法:选项A不准确,文章并不是只论述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而是探讨拿来主义的理念和应用。
4.抛来与抛给的主要区别:选项C正确,抛来一般没有坏的动机和目的,而抛给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5.关于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目的:选项D正确,这两种主义都是当时的错误思潮,必须先驳倒,从而为“拿来主义”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论证。
6.“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一句的正确理解:选项A正确,这句话指的是中国不去研究别国的先进经验,也不允许别人来传播。
本文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
改写:一)在这篇名为《拿来主义》的杂文中,作者通过比喻来区分文化遗产中的不同部分。
他认为,对于拥有鱼翅、鸦片等贵重物品的人来说,并不需要将其抛弃或者毁灭,而是可以像吃萝卜白菜一样食用,或者将其送到药房以供治病之用,而不是出售存膏售完即止。
至于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不同于印度、波斯和XXX的烟具,但也可以算是一种国粹,但作者认为大可毁掉。
此外,他还提到了一群姨太太,认为最好让她们各自走散,以避免“拿来主义”带来的危机。
总之,拿来是必要的。
只有拥有了文化遗产,才能成为新人,才能创造新的文艺。
但是,实行“拿来主义”需要具备沉着、勇猛、有辨别力、不自私等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新主人,拥有新的宅子。
1.《拿来主义》是XXX的一篇杂文,他原名XXX,是中国的文学家和革命家。
B项的阐释有误,正确的是“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是实行“拿来主义”的前提条件。
2.在选文第①段中,作者通过比喻来区分文化遗产中的不同部分。
其中,“鱼翅”指的是贵重的物品,“鸦片”指的是有争议的物品,“烟枪和烟灯”指的是国粹,而“姨太太”则指的是可能带来危机的物品。
《拿来主义》习题及答案A卷1.根据语境,确定“或”字的意义:A.或者B.有的①几百年以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
( )②(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
( )③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 )2.阅读选文,完成文后问题他占有,挑选。
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得“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
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阿刺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
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①总之,我们要拿来。
②我们要或存放,或使用,或毁灭。
③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④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⑤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第一段中的“鱼翅”“烟枪和烟灯”“姨太太”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A.借代B.暗喻C.明喻D.借喻(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面的词语各指什么?“鱼翅”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烟枪和烟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姨太太”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4.下面各句分别阐明“拿来主义”的问题是什么?①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 )②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拿来主义本课话题-—善于借鉴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对这些情况,对于中外文化遗产,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说“我们要拿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剔除糟粕,吸取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百老汇街一座有77年历史的罗马风格建筑被命名为海尔大厦。
这标志着海尔海外扩张战略的成功.可谁曾知道,当年的海尔学习借鉴了德国海尔的技术,将其全部消化吸收,于是才有了海尔今天的辉煌。
借鉴他人,海尔集团在世界家电制造业中脱颖而出。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毛泽东2.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5.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6.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自诩.() 冠冕.( ) 吝.啬( )( )( )脑髓.( ) 蹩.进( )徘徊..【答案】xǔmiǎn lìn suǐbiépái huái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冠错误!(2)倘错误!(3)给错误!(4)孱错误!【答案】(1)ɡuānɡuàn(2)tǎnɡchánɡ(3)jǐɡěi(4)càn chán2.语境辨析法(5)很多情况下,我们是中了商家恐吓.()营销的圈套,但这种吓.( )唬可能会带来产品销量的飙升,但也可能败坏品牌声誉.(6)与器量小的人交往,是有风险的,因为这样的心最难忖度.(),而豁达、包容、大度.( )是这个世间最让人欣赏和仰望的气质。
咼中语文第二专题第12课拿来主义落实应用板块试题苏教版必修3(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基础巩固(15 :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自诩(x u)国粹(cu 1)慰藉(j 1 )并行不悖(bai)B.孱头(c a n)譬如(b 1)徘徊(hu a i)兼收并畜.(x u)C.脑髓(shu i )契约(q 1)蹩进(bi?)残羹冷炙(g e ng)D.大度(d u )茅厕(ca)吝啬(sa)褴褛(l a n 1 u)解析:A项,“藉”读jia ;B项,“譬”读p 1;C项,“髓”读su io 答案:D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荫功烟俱古重辨别B.嗑头废物佳节恐怖C.羡慕摹登鱼翅鼓吹D.玄虚实例传道针灸解析:A项,阴功,烟具;B项,磕头;C项,摩登。
答案:D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反语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B.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C.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D.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
解析:A项中为了讨好主子,把能送的东西都“送”了,最后甚至不惜用“活人”替代“古董”,这当然不是什么“进步”行为;B项中“大师”们虔诚的态度和恭敬的做法,既有损个人的人格和尊严,又损害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哪里谈得上“发扬国光”;D项中的“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有害无益的部分,称之为“国粹”显然是讽刺。
C项中尼采1“自诩过他是太阳”,“自诩”一词,表明了作者否定的态度。
答案:C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课余当家教,搞创收,靠劳动自己养活自己,冠冕堂皇...,无可非议。
B.你对我态度如此恶劣,却指望我对你怎样友好,这怎么可能呢?投桃报李,礼尚往 ... 来,人之常情。
《拿来主义》课后练习(附答案详解)一、基础积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在隋唐文献里,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鹞的诗歌。
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有手持鹞隼者,都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
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所以被认为是神鸟圣禽。
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
贵族王室对猎鹰,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
唐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
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俯拾即是有板有眼历久弥坚顶礼膜拜B.目不暇接有板有眼历久弥坚情有独钟C.目不暇接惟妙惟肖历久不衰顶礼膜拜D.俯拾即是惟妙惟肖历久不衰情有独钟【答案】D(俯拾即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有板有眼:形容言语行动有条不紊,富有节奏或章法。
历久不衰:经过很长的时间不衰退。
历久弥坚:经历的时间长久,更加坚定不移。
顶礼膜拜:形容对人特别崇敬,多用于贬义。
情有独钟:因对某人或某事物特别喜爱而感情专注)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B.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C.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可以与天神沟通D.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答案】B(B.“宗教文化”与上句末尾“文化色彩”衔接紧密,“天神”与下句“神乌圣禽”衔接紧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拿来主义本课话题——善于借鉴朗读——课文中的名段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
针对这些情况,对于中外文化遗产,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说“我们要拿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剔除糟粕,吸取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百老汇街一座有77年历史的罗马风格建筑被命名为海尔大厦。
这标志着海尔海外扩张战略的成功。
可谁曾知道,当年的海尔学习借鉴了德国海尔的技术,将其全部消化吸收,于是才有了海尔今天的辉煌。
借鉴他人,海尔集团在世界家电制造业中脱颖而出。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
——毛泽东2.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5.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6.师夷长技以制夷。
——魏源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自诩.( ) 冠冕.( ) 吝.啬( ) 脑髓.( ) 蹩.进( ) 徘徊..( )( ) 【答案 xǔ miǎn lìn suǐ bié pái huái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冠⎩⎪⎨⎪⎧冠.冕( )夺冠.( ) (2)倘⎩⎪⎨⎪⎧倘.使( )倘.佯( ) (3)给⎩⎪⎨⎪⎧给与( )给.力( ) (4)孱⎩⎪⎨⎪⎧孱.头( )孱.弱( ) 【答案 (1)ɡuān ɡuàn (2)tǎnɡ chánɡ (3)jǐ ɡěi (4)càn chán2.语境辨析法(5)很多情况下,我们是中了商家恐吓.( )营销的圈套,但这种吓.( )唬可能会带来产品销量的飙升,但也可能败坏品牌声誉。
(6)与器量小的人交往,是有风险的,因为这样的心最难忖度.( ),而豁达、包容、大度.( )是这个世间最让人欣赏和仰望的气质。
【答案 (5)hè xià (6)duó dù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kē( )头唠kē( )kē( )睡(2)⎩⎪⎨⎪⎧国cuì( )荟cuì( )憔cuì( ) (3)⎩⎪⎨⎪⎧jiǎnɡ( )赏jiānɡ( )液船jiǎnɡ( )(4)⎩⎪⎨⎪⎧冷zhì( )针jiǔ( ) 【答案 (1)磕 嗑 瞌 (2)粹 萃 悴 (3)奖 浆 桨 (4)炙 灸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吝啬·吝惜“吝啬”主要指当用的不用,含贬义;“吝惜”表示珍惜,指舍不得拿出(自己的东西或力量),多为中性。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多数中国人对于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的了解来自课本里“一磅肉”的断章,夏洛克被定义为“贪婪、阴险、凶残的_____________(吝啬/吝惜)鬼”。
(2)社会上对于公义之举,应当既不______(吝啬/吝惜)鼓励,又要提供必要的司法帮助,这样才会使行善之人无后顾之忧,而人性之善也愈加彰显。
【答案 (1)吝啬 (2)吝惜2.形式·形势“形式”所表述的多是事物的具体形状;“形势”所表述的多是事物的抽象状况和态势。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随着中俄两国双边合作更加协调,沟通更加顺畅,联合军演已成为中俄两军常态化合作______。
”(形式/形势)(2)马晓光指出,台湾执政者不要误判_____________(形式/形势),不要被“极独”的势力牵着鼻子走。
【答案(1)形式(2)形势3.冠冕堂皇·堂而皇之“冠冕堂皇”前边可以加程度副词修饰,有否定的说法;“堂而皇之”有时侧重在“有气派、广大”上,一般没有否定的说法。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还是放过那些______(冠冕堂皇/堂而皇之)的涨价借口吧。
既然没有话语权,我们何苦再浪费口舌,跟自己过不去呢?(2)既然人人都不愿意食用地沟油,为什么又要让地沟油长期地______(冠冕堂皇/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呢?难道因为食用者大多都是普通老百姓?【答案(1)冠冕堂皇(2)堂而皇之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他说,选民希望他们选的人给人一种“真实美感”,而且还要冠冕堂皇....。
( ) 理由:(2)情况十分紧急,险情就是命令,李刚不管三七二十一.......,顾不上向上级汇报,就跳进了汹涌的江水里。
( )理由:【答案(1)×冠冕堂皇含贬义,句子的意思是希望选民选的人表里如一。
感情色彩用错。
(2)ד不管三七二十一”有莽撞的意思。
应改为“当机立断”。
[识作者]民族之魂——鲁迅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五四运动前后,参与《新青年》杂志的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杂文集《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探背景]本文写于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而国民党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做“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
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错误思想和观念。
为了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
[巧识文]杂文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带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色彩。
在艺术上普遍追求说理的形象化和抒情化,一般有较鲜明的讽刺、幽默的喜剧色彩和机智、论辩的哲理品格,有着警世、审丑、益智、移情的多重功能。
鲁迅是中国杰出的杂文作家,他把杂文推到高度成熟的境地。
文章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既反对全盘西化,又反对盲目地排斥和拒绝接受外来文化,主张实行“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拿来主义”,指出了正确地继承传统文化和借鉴外来文化仍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答案①媚外②逃避主义③挑选一、阅读课文第1~4段,回答下面问题。
1.阅读课文第1段思考并回答“闭关主义”的具体做法是什么?这一做法造成了什么恶果?“送去主义”都送去些什么?实质是什么?【答案①具体做法是“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恶果是造成封闭、落后。
②送去一批古董到巴黎,几位大师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到欧洲去,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
实质是媚外、讨好、投降。
2.第1段中“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怎样理解“捧”和“挂”?【答案“捧”为“双手承托”之意,表示郑重、敬慕、媚态可掬;“挂”用得很准确,说明了只有几张画却一路“挂”过去,显得多么寒碜、可怜,颇具讽刺意味。
3.第4段中“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这句话中“抛来”与“抛给”应如何理解?【答案“抛来”是接受的一方有选择的余地,还维持着国际交往的门面;“抛给”即“送来”,则是强迫对方接受,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有意地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侵略,达到其永远奴役中国的目的。
二、阅读课文第5~7段,回答下面问题。
4.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答案①摩登、吝啬。
“摩登”是针对一味地“送去”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讽刺意味很浓烈。
“吝啬”是针对第3段中“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②“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文化、军事的侵略和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③“运用脑髓”指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独立自主地选择。
三、阅读课文第8~10段,回答下面问题。
5.作者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指出了对待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态度,根据第8、9段内容,完成下面两个表格。
(1)错误态度:(2)“占有”“挑选”的方法:【答案(1)①怕被染污②徘徊不敢走进门③拒绝继承(逃避主义) ④保存清白⑤盲目排斥(虚无主义) ⑥羡慕⑦全盘接受(投降主义)(2)①吃掉②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③吸收(使用) ④送药房供治病⑤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⑥趋利避害(使用) ⑦留一点,毁大部⑧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⑨作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 ⑩散去⑪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⑫剔除(毁灭)6.文章结尾一句“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在本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结尾一句揭示了全篇的中心思想,深刻地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阐明了批判继承和创造革新的关系,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是创立无产阶级新文化不可缺乏的前提条件的道理。
话题:作者在文中对“送去主义”进行了讽刺和揭露。
你认为在今天有没有“送去”的必要,应如何看待“送去主义”呢?学生甲:没有“送去”的必要。
我们要实行的是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拿来主义”,要汲取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来发展自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而没有必要把自己的文化遗产送出去。
“送去主义”是一种媚外行为,应该批评。
我的观点:【答案有“送去”的必要。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了解世界,也应该让世界了解我们。
既要对外来文化实行“拿来主义”,也应适当把自己的优秀文化“送去”,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扩大我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送去主义”有积极的一面。
1.写作特色运用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对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样一个抽象的话题,鲁迅先生化繁为简,举重若轻,先把文化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设喻,先反面设喻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然后正面设喻阐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