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有用吗糖尿病,是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发病率的一种代谢类疾病,该疾病没有根治手段,现阶段治疗是以控制病情为主,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血糖药物。
并且,患者需要保持良好、健康的日常行为习惯,这也是缓解病情和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
但是,很多患者对此不重视,导致出院后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针对糖尿病患者需要给予高质量护理干预,对提升患者依从性、控制血糖水平具有较为积极意义。
1.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1.1有助于提升患者遵医行为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及其家属可以了解糖尿病发生、发展、转归等知识,提升患者认知水平,进而提升患者遵医行为。
糖尿病患者良好的遵医行为可以提升自身生活质量,还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控制情况,提升治疗效果。
1.2有助于提升患者知识水平糖尿病患者大多是和家属共同进餐,饮食很难通过称量来量化摄入食物。
而在护理干预下,注重饮食方面的教育,且通过健康合理的饮食计划、给予患者家属健康教育与指导,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基础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也有效提升了患者饮食护理依从性。
1.3有助于提升健康教育达标率在护理干预中,除了饮食指导,还有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运动指导、自我检测和复查等方面,指引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的进餐时间,促使患者学会自我保护,可以有效提升健康教育达标率。
2.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具体措施2.1饮食干预2.1.1加强饮食治疗知识教育护理人员可以利用多样化教育形式,指引患者及其家属参与其中,促使患者和家属对糖尿病发生、发展、转归进行了解,自觉遵守糖尿病家庭饮食治疗原则,家属需要注重监督患者。
2.1.2设计科学合理的食谱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灵活性的食谱,拟出一份提醒表,列出可以食用的食物、不宜食用的食物、慎用的食物,且说明原因,制作成卡片值要求患者随身携带。
2.1.3按时进餐仍然感到饥饿的对策很多糖尿病患者按时进餐仍然感觉饥饿,这时护理人员可以指引患者多食用一些低热量、高容积食物,如各种蔬菜,西红柿、白菜、黄瓜等。
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影响分析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的高血糖状况需长期稳定,以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综合护理干预是通过不同层次的护理手段,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治疗
效果。
本文将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1.纵向比较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例如,一项
对比研究采用了标准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护理组的患者受到更全面、细致的护理关注,血糖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标准护理组。
2.另外,综合护理干预还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降低长期并发症风险。
研究表明,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受到综合护理干预后,有了更为积极的生活态度,更加自
信和独立,同时存储起来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知晓饮食控制和运动计划等关键内容,
以达到更好的血糖目标。
与之相应,长期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
保证。
3.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得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显著。
综合护
理干预不仅能够针对不同个体的需求,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同时还可以教育和
引导患者积极参与到疾病治疗中,增强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护士可
以建立自助研修班、领土世界集训营、交流会等非常已经实践的综合干预模式,以实现整
体护理的目标。
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综合运用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中医养生等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个体化的护理干预。
中医强调“阴阳平衡”与“气血调和”,通过调整机体的“气血”平衡和“阴阳”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糖尿病护理中,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饮食调理、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
1. 中药治疗: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强调中医药的整体治疗理念,通过中药的药物作用和治疗效果,调整机体的气血平衡和阴阳平衡,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控制血糖水平。
临床研究显示,中药治疗在控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2. 饮食调理:中医护理强调饮食对糖尿病的影响,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适量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避免过度饥饿或过度饱餐等不良生活习惯。
研究表明,中医饮食调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降低患者的血脂和血压。
3. 针灸: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中的针灸治疗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机体活力和能量平衡,改善胰岛功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的降解和利用。
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4. 推拿按摩:中医综合护理干预中的推拿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增强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机体组织的供血供氧情况,减少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研究表明,推拿按摩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然而,由于样本量较小、研究质量不高等原因,目前相关研究结果尚缺乏统一性和可比性。
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明确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为推广应用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预防的作用及临床可见效果。
方法根据我院收治的102例糖尿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1人,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患者采取了并发症的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次数进行统一比较分析,观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意义。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并发症;预防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73-01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给个人及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
[1]临床治疗糖尿病主要手段是控制血糖,但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也是至关重要的,现将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其并发症的预防起到的临床作用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02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在45-89岁之间,平均年龄56.7岁。
其中i型糖尿病的患者67例,ii型糖尿病的患者35例。
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6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并发症以及病程一般资料相比较无临床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胰岛素药物治疗。
1.2.2 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
其内容如下:1.2.2.1 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主要控制血糖的方法为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注意在饮食上的调节,根据自身的标准体重设定个性化饮食结构,使每日的总热量控制在60-70%,保证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摄入量,多食新鲜蔬菜,禁止食用含糖的食物,进行低盐低脂饮食,以免诱发高血压的并发症。
健康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健康。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将有5亿人口患有糖尿病,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不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还需要结合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管理,以保持血糖水平稳定,预防并控制病情的发展。
健康饮食在糖尿病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有效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控制体重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通过科学的营养搭配和烹饪方法,可以满足病人的能量需求同时控制血糖波动。
健康饮食护理干预成为了糖尿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健康饮食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以及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旨在为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健康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并深入分析其具体影响机制。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健康饮食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讨其对疾病控制和预防的意义;2. 分析饮食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血脂和血压等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3. 探讨不同饮食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具体指导;4. 探讨健康饮食护理在疾病预防和控制中的作用,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实践和健康管理提供有效策略,促进糖尿病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1.3 意义健康饮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作用分析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疾病,世界各国的疾病负担不断增加。
在糖尿病管理中,健康饮食护理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和食物2. 正文2.1 健康饮食对糖尿病的重要性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高血糖。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饮食可以直接影响血糖水平。
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可以帮助控制血糖,还可以减轻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总结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有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等。
观察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不同护理方法对糖尿病控制和预防中的临床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30 d,平均22 d。
通过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具有较好的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糖尿病;血糖控制;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40例,均无器官损害,无恶性肿瘤、无严重的急慢性疾病。
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25年。
其中,病程小于3年的患者有20例,3~5年的患者有10例,5年以上的患者有1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患者有20例,2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9~64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24年。
其中,病程小于3年的患者有10例,3~5年的患者有5例,5年以上的患者有5例;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9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26年,其中。
其中,病程小于3年的患者有10例,3~5年的患者有5例,5年以上的患者有5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药物干预等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如下:
121 心理干预措施糖尿病是一种长期病和慢性病,由于需要长期的药物治疗,患者具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容易产生消极和悲观的心理。
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如:紧张、恐惧、焦虑等。
提供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同时将心理护理贯穿患者在院期间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的始终,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工作。
122 饮食干预措施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干预,主要包括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控制葡萄糖。
水果等摄入,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以免造成消化道出血。
123 健康教育措施糖尿病的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传统医学模式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医疗护理工作也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糖尿病现代综合疗法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传统的治疗观念,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糖尿病其他治疗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加患者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控制及延缓甚至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医务人员应该告诉患者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要持之以恒,让患者学会治疗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学会监测血糖变化,生活规律,定期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合理治疗。
13 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标准按照以下制定的标准评价治疗糖尿病血糖控制和预防并发症中护理干预的效果。
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等情况,并对生活治疗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对统计学数据录入SPSS 120进行统计数据,并对统计数据
进行χ2检验,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30 d,平均22 d。
出院前进行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检查。
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1 两组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表
组别例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生活质量评分
对照组20 693±190 976±155 775±205
观察组20 639±178 837±133 5075±225
经χ2检验,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检查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说明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统控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通过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产生胰岛素抵抗,而引起糖代谢紊乱,进而引起脂肪、蛋白质及全身电解质的紊乱[3]。
久病可以引起全身多系统的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及血管等组织的慢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尤其是老年患者,他们对糖尿病的认识不够多,也不知道该如何控制血糖,同时也会因为糖尿病的远期并发症带来的诸多不便而加重了老年患者的心理负担,如果不及时干预会逐渐发展为心理障碍性的疾病,极大程度上影响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4]。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不仅是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及相关问题的症状,防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良好健康和劳动生活能力,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此外,还应该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为重要的指标,糖尿病治疗的5个要点分别为: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监测血糖,药物治疗及糖尿病教育。
除了临床医生的治疗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的作用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汪瑾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用药依从性的分析与对策.健康必读杂志,2011,12(12):153.
[2]吴凤会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临床医学工程,2011,12(18):19391940.
[3]热依汗姑丽?萨比尔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中国医学创新,2011,35(8):7273.
[4]胡文亚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2,1(10):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