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统计学第7版方积乾主编定性资料的统
- 格式:pptx
- 大小:5.11 MB
- 文档页数:48
《卫生统计学》第七版勘误内容:《卫生统计学》第七版勘误内容:2012-11-7序号章节号、页码行数错误写法正确写法备注第3章第三节、年龄别生育率同年某年龄组活年龄别生育率同年某年龄组活产1 27产数同年某年龄组平均妇女数数同年某年龄组平均妇女数×1P41×1年1000‰ 强度型(近似) 年1000‰ 相对比型第3章第三节、因别死亡率,某病病死率和死因因别死亡率,某病病死率和死因构2 23构成等成比等 P42第3章第七节、会改变各直条长短的比例图会改变各直条长短的比例 3 9P53第3章中英文续表中Figure 3-5描述的第14 worker’s workers’ 结果报告,P55 行第3章第十节、5 14 2006 a3 8792458 2006 a3 8792459 P58第3章第十节、实验3-3 绘制线图和半对数线实验3-3 绘制线图和半对数线图 6 31图根据表3-10的资料?????? 根据表3-14的资料?????? P58第3章第十节、7 8 23 vaxis=axis1 haxis=axis2 23 vaxis=axis1haxis=axis3 P59第3章第十节、8 14 vaxis=axis1 haxis=axis3 29 vaxis=axis2haxis=axis3 P59第4章P63 第14行又,该实验为有放回的实验该实验又为有放回的实验 9 第5章P97 表5-4合计一行的频率漏掉频率的合计100.0 10 100.0第6章P112 第1行和第11行得到的F值一个是四位,一个是F的值保留两位小数两个F值的小数点11三位位数不一致第7章P138 第三行表7-11 表7-12 12第9章P172 这类资料的特点是……无法精确这类资料的特点是……无法精确测13 5-6测量等特点。
量等。
第9章P172 16行秩和秩 14序号章节号、页码行数错误写法正确写法备注第9章P174 一、两组连续性变量资料的秩和一、两组连续型变量资料的秩和检15 14检验验第9章,P181 表下12,13行三个四个 16 第9章,P186 13行π 删去π 在186页表9-11下17第三行第9章,P188 3行 18 a3 D09_03 第9章,P188 9行 19 a4 D09_04 第9章,P189 7行 20 a5 D09_05 第9章,P189 程序中的1行 DATA D09_06ab; DATA D09_06ab(drop=i n1 n2); 21 第9章,P189 程序中的19行 IF j=.THEN DELETE ; IF j=1THEN output; 22 第9章,P189 程序中的20行 ELSE IF j=2 THEN DELETE ; 删除第20行的语句 23第9章,P189 程序中的25行 IF j=.THEN DELETE ; IF j=1THEN output; 24 第9章,P189 程序中的26行 ELSE IF j=1 THEN DELETE ; 删除第26行的语句25第9章,P190 小结的第二行先天性删去“先天性” 26第9章,P190 32(倒数5) 。
第2章 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案例2-1(P27)答:该资料为一正常人群发汞值的检测结果,已整理成频率分布表(P27)。
统计描述时应首先考察资料的分布规律,通过频率(频数)分布表(表2-9 P27)和直方图(图2-3 P14)可以看出,此238人发汞值的频数分布呈正偏态分布,即观察值绝大多数集中在发汞值较小的组段。
对偏态分布,选用算术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是不恰当的。
应选用中位数描述该市居民发汞平均水平,选用四分位间距描述居民发汞值变异度,计算如下:25507523.5(23825%20) 4.7(mol/kg)6625.5(23850%86) 6.6(mol/kg)6027.5(23875%146)8.9(mol/kg)48(%)x x L x iP L n x f f P u P u P u =+?==+?==+?==+?S离散程度指标:四分位间距=P75-P25=8.9-4.7=4.2umol/kg。
故该市居民发汞平均水平为6.6 umol/kg,离散度为4.2umol/kg,思考与练习(P31)1.答:(1)某年某地120例6-7岁正常男童胸围测量结果(cm)的频数分布Group Frequency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49.0- 1 .8 .850.0- 4 3.3 4.251.0- 8 6.7 10.852.0- 6 5.0 15.853.0- 19 15.8 31.754.0- 18 15.0 46.755.0- 14 11.7 58.356.0- 26 21.7 80.057.0- 10 8.3 88.358.0- 9 7.5 95.859.0- 4 3.3 99.261.0-62.0 1 .8 100.0Total 120 100.0(2)(3) 利用频数分布表数据计算均数和标准差0149.5161.56623.01112055.19(cm)fX X f∑=∑⋯⨯++⨯==⋯++=(4)………..S 2.33(cm)=255075153.0(12025%19)53.58(cm)19155.0(12050%56)55.29(cm)14156.0(12075%70)56.77((cm)26%)x x L x i P L n f f P x P P ==+?==+?==+?=+?S2.答:该资料最大值为一不确定值,根据此特点,宜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进行统计描述.M=16.5(天) P25=15(天) P75=20(天) Q=20-15=5(天)3.答:根据资料中血凝抑制抗体滴度指标呈等比数列变化的特点,计算其平均滴度应选用几何均数,由于是频数表资料,故用加权法计算几何均数。
卫生统计学第7版卫生统计学(本科预防)(第7版)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第二节统计学与公共卫生互相推动第三节统计学的若干概念第四节目标与方法第二章定量变量的统计描述第一节频率分布表与频率分布图第二节描述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第三节描述变异程度的统计指标第四节描述分布形态的统计指标第五节统计表和统计图第六节统计内容的报告与中英文表达第七节案例讨论第八节计算机实验第九节小结第三章定性变量的统计描述第一节定性变量的频率分布第二节常用相对数指标第三节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第四节疾病统计常用指标第五节粗率的标准化法第六节动态数列及其指标第七节定性变量统计图第八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九节案例讨论第十节计算机实验第十一节小结第四章常用概率分布第一节二项分布第二节Poisson分布第三节正态分布第四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五节案例讨论第六节计算机实验第七节小结第五章参数估计基础第一节抽样分布与抽样误差第三节多个样本均数的两两比较第四节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和数据变换第五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六节案例讨论第七节计算机实验第八节小结第八章χ2检验第一节独立样本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第二节多个独立样本R×c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第三节配对设计资料的χ2检验第四节列联表资料的确切概率法第五节χ2检验用于拟合优度检验第六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七节案例讨论第八节计算机实验第九节小结第九章基于秩次的非参数检验第一节配对设计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第二节两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第三节多组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第四节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秩和检验第五节多个样本问的多重比较第六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七节案例讨论第八节计算机实验第九节小结第十章两变量关联性分析第一节线性相关第二节秩相关第三节分类变量的关联性分析第四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五节案例讨论第六节计算机实验第七节小结第十一章简单线性回归第一节线性回归第二节线性回归的应用第三节残差分析第四节非线性回归第五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六节案例讨论第七节计算机实验第八节小结第十二章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第一节多重线性回归的概念及其统计描述第二节多重线性回归的假设检验第三节复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第四节自变量筛选第五节多重线性回归的应用第六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七节案例讨论第八节计算机实验第九节小结第十三章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第一节统计设计的基本要素第二节统计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三节误差来源及其控制方法第四节资料统计分析第五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六节案例讨论第七节计算机实验第八节小结第十四章实验研究的设计与分析第一节实验设计中的对照设置和随机分组方法第二节常用实验设计方案与统计分析第三节样本含量的估算第四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五节案例讨论第六节计算机实验第七节小结第十五章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第一节临床试验概述第二节临床试验设计的原则第三节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类型第四节统计分析计划第五节临床试验中的三种试验类型第六节样本量估算第七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八节案例讨论第九节计算机实验第十六章观察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第一节观察性研究概述第二节横断面研究的实施与分析第二三节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与分析第四节队列研究的实施与分析第五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六节案例讨论第七节计算机实验第八节小结第十七章寿命表第一节基本概念第二节简略现时寿命表的编制第三节去死因寿命表的编制第四节健康期望寿命表的编制第五节寿命表有关指标及其分析第六节其他相关指标简介第七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八节案例讨论第九节计算机实验第十八章logistic回归分析第一节logistic回归模型第二节logistic回归的参数估计及假设检验第三节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第四节logistic回归的样本含量估算第五节logistic回归的应用及注意的问题第六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七节案例讨论第八节计算机实验第九节小结第十九章生存分析第一节生存分析基本概念第二节生存曲线的估计第三节生存曲线的比较第四节Cox回归第五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六节案例讨论第七节计算机实验第八节小结第二十章meta分析第一节meta分析概述第二节meta分析的统计方法第三节meta分析的偏倚第四节中英文结果报告第五节案例讨论第六节计算机实验第七节小结附录附录一软件简介(见随书光盘)附录1—1SAS简介附录1—2EpiData简介附录二统计学指南(见随书光盘)附录2—1CONSOR Tstatement的清单和流程图附录2—2STROB Estatement的清单附录2—3PRISM Astatement的清单和流程图附录三统计用表附录四重要定理证明(见随书光盘)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卫生统计学》理论课教学大纲(供本科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使用)Ⅰ前言本教学大纲是根据方积乾主编的《卫生统计学》(卫生部规划教材,供预防医学等专业用,第七版)编写而成。
卫生统计学教学分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与实习两部分。
理论部分对学生有三种要求,即:掌握的内容、熟悉的内容和了解的内容。
掌握部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深讲透,使学生深刻理解、记忆并融会贯通;熟悉内容教师要详细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了解内容教师可作一般介绍也可鼓励学生自学,以扩大学生知识面。
课堂讨论与实习内容皆与课堂讲授中的掌握内容密切相关,该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操作能力,加深统计学原理的理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运用卫生统计学原理对研究课题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预防医学专业及四年制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使用总教学参考学时为68/72学时教材:《卫生统计学》(卫生部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方积乾,第7版,2015年。
II 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卫生统计学的发展史;统计学与公共卫生的关系。
掌握一些常见的统计学基本概念。
二教学要求(一)掌握统计学的常用术语、资料类型。
(二)熟悉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三)了解卫生统计学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内容(一)卫生统计学在临床医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卫生统计学的发展史;统计学与公共卫生的关系。
(二)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1 研究设计2 搜集资料3 整理资料4 分析资料(三)统计学的几个常用术语及统计方法选择1 常用术语:观察单位(observation unit)、变量(variable)、变异、总体(population)、样本(sample)、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概率(probability)、小概率事件、参数、统计量2 资料的类型:定量变量、定性变量、等级资料第二章定量变量的统计描述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学会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离散趋势的描述指标;学习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和分布规律。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1章绪论一、选择题1.研究中的基本单位是指(D)。
A.样本B.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D.个体E.总体2.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目的是(B)。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D.研究总体统计量E.计算统计指标3.参数是指(B)。
A.参与个体数B.描述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C.描述样本特征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E.参与变量数4.下列资料属名义变量的是(E)。
A.白细胞计数B.住院天数C.门急诊就诊人数D.患者的病情分级E.ABO血型5.关于随机误差下列不正确的是(C)。
A.受测量精密度限制B.无方向性C.也称为偏倚D.不可避免 E.增加样本含量可降低其大小二、名称解释(答案略)1.变量与随机变量2.同质与变异3.总体与样本4.参数与统计量5.误差6.随机事件7.频率与概率三、思考题1.生物统计学与其他统计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统计学可细分为数理统计学、经济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卫生统计学、医学统计学等,都是关于数据的学问,是从数据中提取信息、知识的一门科学与艺术。
而生物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的一门科学,与医学统计学和卫生统计学很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医学统计学侧重于介绍医学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方法,而卫生统计学更侧重于介绍社会、人群健康研究中的统计学原理与方法。
2.某年级甲班、乙班各有男生50人。
从两个班各抽取10人测量身高,并求其平均身高。
如果甲班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能否推论甲班所有同学的平均身高大于乙班?为什么?答:不能。
因为,从甲、乙两班分别抽取的10人,测量其身高,得到的分别是甲、乙两班的一个样本。
样本的平均身高只是甲、乙两班所有同学平均身高的一个点估计值。
即使是按随机化原则进行抽样,由于存在抽样误差,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一般很难恰好相等。
因此,不能仅凭两个样本均数高低就作出两总体均数熟高熟低的判断,而应通过统计分析,进行统计推断,才能作出判断。
附录六 重要定理推导与证明1.多个独立随机变量和或差的方差等于各变量方差的和。
设X 、Y 为两个独立随机变量2222()[()()]{[()][()]}[()][()]2[()][()]()()2[()][()]Var X Y E X Y E X Y E X E X Y E Y E X E X E Y E Y E X E X Y E Y Var X Var Y E X E X Y E Y ±=±-±=-±-=-+-±--=+±--而对于独立变量,[()][()]0E X E X Y E Y --= 故 ()()()Var X Y Var X Var Y ±=+ 推广到多个独立变量,同样有:1212()()()()n n Var X X X Var X Var X Var X ±±±=+++2.非零常数与随机变量乘积的方差等于该常数平方与变量方差之积。
设常数0c ≠,随机变量X 的方差为()Var X222222()[()][()]{[()]}[()]()Var cX E cX E cX E cX cE X E c X E X c E X E X c Var X =-=-=-=-= 3.1()()Var X Var X n=,即22Xn σσ=。
由于12nX X X X n+++=根据定理2,1221()()n Var X Var X X X n =+++ 又由于各i X 独立同分布,212()()()n Var X Var X Var X σ==== 根据定理1,212()n Var X X X n σ+++= 于是有:1222221()()1()n Var X Var X X X n n n nσσ=+++==4.221211122X X n n σσσ-=+ 。
根据定理1,1212222XX X X σσσ-=+再根据定理3,221211122X X n n σσσ-=+由此可以看到两样本均数比较的统计量分母由来。
人卫第七版医学统计学课后答案李康、贺佳主编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D 2. E 3. D 4. B 5. A 6. D 7. A 8. C 9. E 10. D11、E 12、C 13、E 14、A 15、C二、简答题1答由样本数据获得的结果,需要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统计描述可以使数据更容易理解,统计推断则可以使用概率的方式给出结论,两者的重要作用在于能够透过偶然现象来探测具有变异性的医学规律,使研究结论具有科学性。
2答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设计、数据整理、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统计设计能够提高研究效率,并使结果更加准确和可靠,数据整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归类,检查数据质量,以及是否符合特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要求等。
统计描述用来描述及总结数据的重要特征,统计推断指由样本数据的特征推断总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3答统计描述结果的表达方式主要是通过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统计推断主要是计算参数估计的可信区间、假设检验的P 值得出相互比较是否有差别的结论。
4答统计量是描述样本特征的指标,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参数是描述总体分布特征的指标可由“全体”数据算出。
5答系统误差、随机测量误差、抽样误差。
系统误差由一些固定因素产生,随机测量误差是生物体的自然变异和各种不可预知因素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而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E 4. B 5. A 6. E 7. E 8. D 9. B 10. E 11、D 12、E 13、E 14、C 15、E二、计算与分析第三章正态分布与医学参考值范围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 A 2. B 3. B 4. C 5. D 6. D 7. C 8. E 9. B 10. A11、E 12、C 13、C 14、B 15、A二、计算与分析2[参考答案] 题中所给资料属于正偏态分布资料,所以宜用百分位数法计算其参考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