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西客站片区概念性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8.86 MB
- 文档页数:24
奥体西路八涧堡北路西侧规划
西客站片区,大型商业综合体龙湖天街要来了,商业总面积达到近16万m2;孙村片区,春暄路隧道将在年底通车,从而大大方便孙村的对外交通;济南楼市热点区域,济南东站张马区,银丰项目、大华项目公示产品规划;奥体西路上,招商蛇口将建设一个综合体项目,包含图书馆、商业、办公产品。
1、西客站新地标,龙湖天街规模很大坐标济南西客站片区,龙湖天街来了!从最新公示的规划图看,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商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约22万m2,商业的面积达到约18万m2,包括地上约14万m2,地下约1.8万m2。
西客站龙湖天街的具体位置在经+路以北、腊山河以东,或者说是在槐荫区政府以东约400米处。
该项目建成后,将会是西客站、乃至济南西部的一个新的商业地标。
2、奥体西路将建综合体,商业、商务办公、图书馆坐标历下区盛福片区,在奥体西路以西,中林路以北,招商蛇口将建设一个综合体项目。
它包括A、B两个地块。
A地块位于南侧,靠近中林路,将建设3栋楼,其中的2号楼将有图书馆。
从效果图及技术指标看,它的图书馆面积有5400m2,位于2号楼的3.4层。
另外,它的1.2层将是商业,3.4层也有部分是商业。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9)1120029202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收稿日期:2008212216作者简介:殷 铭(19832),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 210000殷 铭摘 要:从用地结构与布局、用地开发强度以及开发模式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外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与开发的经验,并结合济南西客站片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专项研究,就高铁站点周边的用地布局与结构、开发强度、土地开发推进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高铁站点周边地区的建设积累经验。
关键词:高速铁路站点,TOD ,土地利用,用地布局与结构,开发强度,开发模式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各种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接驳,使得火车站集聚的人群迅速集散成为可能,混杂、拥挤的气氛有望得到改善,火车站点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向。
本文一方面总结国外高速铁路站点及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与开发的经验,另一方面试图将上述研究理论运用到济南西客站的规划中,以期能为我国高速铁路站点周边地区的建设提供经验。
1 国外高速铁路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情况1.1 用地布局与结构高速铁路站点附近通常是以高铁站、地铁站点等综合交通枢纽为核心,一定服务半径内以圈层结构的方式向外辐射,分为核心区、拓展区、影响区;其中对于整个交通枢纽区而言,影响范围最大、,核心区以商业、办公、金融为主,充分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在核心区内部,商业及办公的比例较高,同时作为土地混合利用的补充,倡导建筑物的竖向混合功能设计;拓展区:居住和公共服务用地相混合,对外与对内服务,半径为1500m 左右;影响区:对外服务功能以及为主体功能服务配置的功能区,主要分布在所在城区。
1.2 开发强度高速铁路的运营,使得区域经济的极化作用加强。
高铁站点周边地区拥有区域经济发生的巨大优势,为了充分发挥高铁站点周边的交通便利条件,站点地区的开发强度较普通城市地段要高,根据经典的TOD 开发理论,开发强度的分布形成以站点为核心的聚集形态,开发组团内不同半径范围内的开发强度如图1所示。
济南西客站规划图亮相建城市新中心(最新图)随着京沪高铁西客站的选址初步确定,西客站(张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规划要点也于昨天正式对社会公布。
片区内,大金路以西、京福高速以东的区域,将包含京沪高铁、铁路编组站、京福高速、轨道站场等重要的交通设施,成为交通枢纽区,与片区内的区域商务区、城市公共服务区、主题园区、居住区一起,组成“城市新中心”。
关键数字:2609.66注解:2609.66公顷打造西客站片区西客站片区位于我市主城区西部,槐荫区南部,距济南市中心区约10公里。
规划范围东到二环西路,西至京福高速公路,北到小清河,南至腊山分洪道,规划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约30万人。
根据规划,西客站片区总用地2609.66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约2115公顷,包括居住用地766.3公顷;公共设施用地266.4公顷;对外交通用地140.6公顷;道路广场用地555.4公顷;市政公用设施用地62公顷;绿地289公顷;特殊用地35.3公顷。
另外,水域及其他用地约494.7公顷。
西客站片区规划主要围绕京沪高铁济南站和张庄机场两大要素展开,力求1打造成为“山东新门户,泉城新商埠,城市新中心”。
关键数字:5注解:在功能分区上,西客站片区规划将由五大功能区构成交通枢纽区位于大金路以西、京福高速以东的区域,包含京沪高铁、铁路编组站、京福高速、轨道站场等重要的交通设施,是西客站片区作为交通枢纽的主要承载区。
区域商务区是高铁站周边的直接辐射区,主要汇集商务办公、高档宾馆、商业娱乐等功能。
城市公共服务区位于西客站核心区的东部,融合了总体规划确定的腊山文化设施中心等重要城市功能。
该区结合中心绿带布置了济南市图书馆新馆、济南市科技馆新馆等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是面向济南及腊山新区服务。
主题园区则要利用张庄机场搬迁后的用地,规划建设中心公园、体育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保留利用机场原有设施,体现历史特色印记,成为片区东西轴线的东部节点。
介绍济南西站设计理念济南西站作为济南市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其设计理念体现了现代化、人性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注重创新和功能性,旨在为乘客提供舒适、便捷的出行体验。
首先,济南西站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现代化。
站房外立面采用了现代化建筑风格,建筑造型简洁、流线型,线条流畅,给人以时尚、科技感的视觉效果。
同时,站内大厅采用了现代化装饰材料和先进的照明设施,使整个站内显得明亮、时尚、舒适。
另外,济南西站还设置了大量的电子显示屏和信息提示牌,向乘客提供车次信息、乘车指南等实时数据,提高乘客的旅行效率。
其次,济南西站的设计理念注重人性化。
设计师在车站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乘客的需求和便利性。
站内设置有大型休息区和商业中心,为旅客提供休息、购物等便利。
同时,车站通道宽敞明亮,轻轨、高铁、公交等交通方式有序衔接,乘客可以方便地换乘不同的交通工具。
此外,车站内还设置了无障碍通道、无障碍使用设施,方便行动不便的乘客出行,给他们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最后,济南西站的设计理念凸显了智能化。
车站内部安装了智能刷脸识别系统,乘客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快速安检和乘车,大大提高了乘客的通行效率。
此外,车站内还设置了智能导览系统,通过手机APP或电子显示屏提供导航、查询等服务,帮助乘客更好地规划出行路线。
车站还配备了智能安防监控设备,提高了车站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总的来说,济南西站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现代化、人性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站房外观简洁、现代,内部设置便利的服务设施和舒适的休息区,同时借助智能化技术提高了站点的管理水平和乘客的出行便利性。
济南西站的设计理念为乘客提供了优质的出行环境和服务,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也体现了对乘客的关心和关注。
济南西客站发展前景济南西客站作为中国铁路网重要的枢纽站之一,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济南西客站的发展前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展望。
首先,济南西客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济南西客站地处城市西南部,靠近济南国际机场,交通四通八达。
目前,济南西客站已经成为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至青岛高速铁路、德州至济南铁路等多条铁路线的重要交汇点。
未来,随着中国铁路网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济南西客站将逐渐成为居民和游客出行的重要枢纽站,交通繁忙度将进一步提高。
其次,济南西客站周边的经济发展情况良好,客流压力大。
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城市,周边拥有众多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产业结构相对完善。
济南西客站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使得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迅速聚集在该地区,客流量逐年攀升。
因此,济南西客站未来几年将面临着客流压力的增大,需加大投入力度,提升站点设施,以满足居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
再次,济南西客站未来将成为新一代高铁的重要站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网络的完善,新一代高铁列车已经开始投入使用。
这些高铁列车在速度和舒适度上都有较大的提升,将更好地满足居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
济南西客站作为中国铁路网重要的枢纽站之一,将逐渐成为新一代高铁的重要站点之一,吸引更多的乘客和游客前来乘坐和换乘。
最后,济南西客站发展前景还受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为省会城市,济南的经济发展也在不断提升。
随着城市的经济实力增强,济南西客站作为交通枢纽的地位也将进一步巩固。
同时,济南西客站周边的商业配套设施也将逐渐完善,旅客的出行体验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也将带动周边服务业的发展和繁荣。
综上所述,济南西客站作为中国铁路网重要的枢纽站之一,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和经济的发展,济南西客站将成为居民和游客出行的重要枢纽站,客流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同时,济南西客站还将成为新一代高铁的重要站点之一,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济南西站火车站建筑设计方案公示
摘要:
一、背景介绍
1.济南西站火车站建筑设计的意义
2.设计方案的公示背景及目的
二、设计方案概述
1.设计理念
2.建筑风格
3.功能布局
4.绿色环保措施
三、设计方案亮点
1.人流与车流的组织
2.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3.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四、社会反响及意义
1.提升城市形象
2.提高市民出行体验
3.对我国火车站建筑设计的影响
正文:
近日,济南西站火车站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了公示。
这一方案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现代的建筑风格、合理的功能布局和绿色环保措施,吸引了众多目
光。
首先,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通过对人流量、车流量的合理组织,提高了火车站的运营效率,为旅客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此外,方案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既体现了济南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展示了我国现代科技的发展水平。
其次,在功能布局方面,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旅客的各种需求。
合理划分候车、换乘、购物、餐饮等区域,使旅客在出行过程中能够享受到一站式的服务。
同时,方案还注重绿色环保,采用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措施,使火车站成为一个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这一设计方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大家纷纷表示,该方案不仅提升了济南的城市形象,还对我国火车站建筑设计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它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舒适的出行体验,对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济南西客站规划济南西客站是济南市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济南市与周边地区联通的重要枢纽节点。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客运需求,提高站点功能和服务质量,济南西客站进行了规划。
首先,济南西客站规划了更为现代化和高效的客运设施。
站点建筑整体采用现代风格,建筑形状简洁明快,给人视觉上的舒适感。
同时,站内设施也进行了升级,增加了自动售票机、自助取票机、自助查票机等便利设施,方便旅客购票、取票和查询信息,提高办理效率。
其次,济南西客站规划了更加便捷的交通连接。
站点周边配套了公交站点,方便乘客抵达和离开。
此外,还规划了出租车停车场和停车位,方便乘客选择多种交通方式。
同时,站内的出入口也进行了规划,使得乘客到达和离开站点更加方便快捷。
再次,济南西客站规划了舒适和人性化的候车环境。
在站点周围种植了大量的绿化植物,使得站点环境更加清新宜人。
候车大厅内设置了舒适的座椅和休息区,方便旅客休息和等候。
此外,还设置了便利店、咖啡厅等商业设施,方便旅客购物和品尝美食。
此外,济南西客站还规划了完善的旅客服务设施。
设立了旅客服务台,为乘客提供行程咨询、投诉建议等一站式服务。
在候车大厅和站台都设置了显示屏和广播系统,及时发布车次动态和站内公告,方便旅客了解相关信息。
同时,还设置了无障碍设施,为有特殊需求的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
最后,济南西客站规划了科技化的管理手段。
引入了智能化的安防监控设备,保障乘客的安全。
同时,还实施了视频电话、电子门票等科技手段,提高站点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济南西客站规划了现代化、高效化、便捷化的客运设施,提供了舒适、便捷、人性化的候车环境,完善了旅客服务设施,科技化的管理手段进一步提升了站点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这些规划措施将有助于提升济南西客站的形象,满足旅客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济南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交通条件。
济南西站火车站建筑设计方案公示(原创实用版)目录1.济南西站火车站建筑设计方案公示背景2.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3.设计方案的亮点与特色4.公示期的时间及反馈渠道正文近日,济南市规划局对济南西站火车站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了公示,旨在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根据公示内容,我们为您梳理了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亮点与特色以及公示期的相关信息。
一、济南西站火车站建筑设计方案公示背景近年来,随着济南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火车站作为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建筑设计方案的公示备受关注。
济南西站火车站建筑设计方案公示是对济南市城市建设的一次重要展示,同时也是对广大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的一种积极响应。
二、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根据公示的设计方案,济南西站火车站总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
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车站规模:济南西站火车站设计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交通枢纽。
2.站房设计:站房采用现代建筑风格,突出济南地域文化特色,造型简洁大气,同时注重绿色环保和节能设计。
3.广场设计:车站周边规划有宽敞的广场,方便旅客集散。
广场设计充分考虑了人流、车流、绿化等因素,力求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交通环境。
4.周边配套设施:济南西站火车站周边将规划建设商业、办公、居住等多功能配套设施,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综合体。
三、设计方案的亮点与特色济南西站火车站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了现代交通建筑的特点,同时融入了济南地域文化元素,呈现出以下亮点与特色:1.功能齐全:作为综合交通枢纽,济南西站火车站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方便旅客快速换乘。
2.绿色环保:设计方案注重绿色环保和节能设计,采用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力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3.地域文化:站房设计融入了济南地域文化特色,体现了济南历史文化底蕴,提升了车站的整体形象。
四、公示期的时间及反馈渠道济南市规划局对济南西站火车站建筑设计方案的公示期为 30 天。
济南市滨河新区城市发展战略及重点地区概念性规划公示济南市滨河新区城市发展战略及重点地区概念性规划公示前言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要求,科学引领滨河新区建设发展,按照高起点规划的原则,市规划局、小清河开发建设投融资管理中心共同组织编制了滨河新区城市发展战略及重点地区概念性规划、核心区城市设计,现予以公示。
滨河新区区位图滨河新区空间布局图滨河新区范围图滨河新区核心区区位图一、规划背景近年来,我市“一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框架全面拉开。
滨河新区是“一城三区”中的重要功能区,高起点、高水平编制相关规划,进一步明确新区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对于推动滨河新区协调快速发展和强化省城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范围滨河新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范围东至绕城高速东环线,西至济南西编组站,南至北园大街及工业北路,北至黄河南岸,规划用地面积约158平方公里。
滨河新区核心区位于泉城特色风貌带的北延地段,规划用地范围西起顺河高架路,东至历黄路,南起标山南路,北至新黄路南侧城市次干道,总用地面积约184.10公顷。
三、规划原则及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各种功能的组织及高品质开敞空间体系的营造,保持地区发展的持续活力;坚持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规划理念,保证滨河新区建设的整体环境品质;注重与其他区域之间在功能、交通和景观等方面的衔接,实现功能互补与协调发展;坚持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高效率组织城市交通,提高城市综合服务水平;充分考虑市场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和分期开发的需要,加强规划引导与控制的弹性和适应性;充分挖掘与提炼滨河新区的风貌特色,塑造高品质的城市空间与特征鲜明的新区形象。
济南市滨河新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在对滨河新区现状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确定滨河新区功能定位,提出滨河新区的城市建设目标与空间发展原则,优化用地布局结构与形态,提出空间发展时序,同时对重点地区进行概念性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