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练习和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0.36 KB
- 文档页数:10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附答案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选D。
此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D项,“区”在文中的意思是“空间”,“趋”的意思是“小步快走”。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雾”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雄州雾.列,俊采星驰A.敢竭.鄙怀B.襟.三江而带五湖C.四美.具,二难并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解析】选D。
例句与D项,都为名词作状语。
A项,使动用法;B 项,意动用法;C项,形容词作名词。
3.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宾主尽东南之.美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选C。
①连词,反而,却;②副词,将要;③结构助词,的;④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对文中运用的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然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嫉俗而放任自流。
【解析】选B。
B项,是从贾谊本身讲,并无对皇帝的怨恨,从“非无圣主”可见。
5. 下列语句中词语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梓泽丘墟B.窜梁鸿于海曲C.腾蛟起凤D.屈贾谊于长沙【解析】选A。
A.名词活用作动词,成为丘墟。
B、C、D三项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6.下列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A.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B.奉晨昏于万里C.都督阎公之雅望D.童子何知【解析】选C。
A项是判断句,B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第二段和第三段,完成后面题目。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遥襟俯畅,逸兴..遄飞逸兴:飘逸的兴致B.云销雨霁.,彩彻区明霁:雨止C.天高地迥.迥:广阔D.识盈虚之有数.数:运数【解析】选C。
滕王阁序》同步练习附答案A.吾虽为死矣,其可惜者,蕲之未尝吾掌也B.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C.盖闻过庭障,当时已惘然D.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解析】选A。
例句和A项中的“皆”都表示全体、全部的意思。
B项中的“以”表示手段、方式;C项中的“过”表示经过、经历;D项中的“而”表示并列关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谢其祖籍之思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C.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D.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解析】选C。
A项,连词,表条件;动词,表示思念。
B 项,代词,表整体;连词,表并列。
D项,连词,表对比;形容词,表示淡泊。
C项,副词,表示程度;动词,表示等待。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岂曰无衣,与子同裳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D.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解析】选C。
A项,连词,表假设;名词,表示衣服。
B 项,形容词,表示苍白;介词,表示为。
D项,动词,表示猜测;代词,表示目的。
C项,动词,表示遣送;名词,表示衣服。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不谷不密,而物自鸣B.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C.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解析】选B。
A项,副词,表示程度;连词,表转折。
C 项,连词,表示并列;连词,表示并列。
D项,代词,表示时间;介词,表示时间。
B项,连词,表示对比;名词,表示逆境。
6/19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D.不谷不密,而物自鸣;不吹不太,而神自华解析】选D。
A项,连词,表示条件;介词,表示位置。
B项,代词,表示时间;连词,表示对比。
《滕王阁序》课后练习一、基础验收1.下列带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徐孺.(rǔ)棨.(qǐ)戟襜.(zhān)帷星分翼轸.(zhěn)B萦.(yíng)回胜饯.(jiān)涸.(hé)辙钟鸣鼎.(dǐng)食C东隅.(yú)请缨.(yīng)猖.(chāng)狂衡阳之浦.(fǔ)D暇.(xiá)日雨霁.(jì)邺.(yè)水遥襟甫.(fǔ)畅2.从语音角度看,下列读音规律都相同的一组是()A逦迤伛偻扶摇B参差窈窕舳舻C霹雳徘徊逡巡D螳螂涟漪睇眄3.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A鹤汀凫渚睢园绿竹东隅已逝B落霞孤骛舸舰迷津萍水相逢C棨戟遥临躬逢胜饯逸兴遄飞D无路请缨星分翼轸青云之志4.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穷(且)益坚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③宾主尽东南(之)美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5.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B.宾主尽.东南之美潦水尽.而寒潭清满城尽.带黄金甲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6.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A爽籁发而清风生B控蛮荆而引瓯越C天柱高而北辰远D蟹六跪而二螯7.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例:披绣闼,俯雕甍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8.对下面句中括号内的词的解说错误的是( )A(睢园)绿竹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B气凌(彭泽)之樽彭泽:指陶渊明,他做过彭泽县令二、探究领悟10.诗人说“兴尽悲来”,试问文中是如何来表现这种思想感情?我们又该怎样来理解这种思想感情?答案。
滕王阁序练习题及答案《滕王阁序》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绣闼.(t à) 骖.(c ān)騑睇眄.(mi ǎn) 今兹捧袂.(m èi) B .瓯.(ōu)越潦.(li áo)水多舛.(chu ǎn )报效桑梓.(z ǐ) C .东隅.(y ú)舸.(g ě)舰请缨.(y īng )叨.(d āo)陪哩对 D .懿.(y ǐ)范彭蠡.(l ǐ) 盛筵.(y àn )逸兴遄.(tu ān)飞 2、下列几组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物华天宝钟鸣顶食失之东榆高山流水B .潘江陆海鱼舟唱晚穷且益艰青云之志C .涸辙之鲋天高地迥桑榆非晚白首之心D .高朋满座萍水相逢落霞孤骛俊采星弛3、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A .俨骖騑于上路B .云销雨霁C .所赖君子见机D .俊采星驰4、下列四句中都有词类活用现象,选出与例句加点字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例:俊采星.驰 A .目吴会于云间 B .宾主尽东南之美 C .雄州雾列 D .襟三江而带五湖5、选出加点词不属于古今意义词的一项()A .不坠青云..之志B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D .光照..临川之笔 6、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类型的一项()A .奉宣室以何年B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C .奏流水以何惭D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7、下面四组加点词语的解释各有一个错误,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8、a .①胜.友如云(高贵的)②躬逢胜.饯(盛大的)③胜.地不常(优美的) b .①穷.岛屿之萦回(极尽)②穷.且益坚(贫困)③穷.睇眄于中天(尽眼力)c .①时维.九月(在)②彩彻.区明(彻底)③舸舰弥.津(充满) A .a ①b ②c ② B .a ②b ③c ③ C .a ③b ①c ①D .a ① b ③c ②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①穷且.益坚/②且.焉置土石B .①兰亭已矣.,梓泽丘虚/②甚矣.,汝之不惠C .①奉宣室以.何年/②处涸辙以.犹欢D .①酌贪泉而.觉爽/②怀帝阍而.不见 9、选出与课文原文相同的一项()A.雁阵惊寒,响穷彭蠡之滨;渔舟唱晚,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练习及答案一、选择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A.徐孺(rǔ)棨(qǐ)戟襜帷(wãi)星分翼轸(zhēn)B.萦(yíng)回胜饯(jiān)涸(hã)辙钟鸣鼎(dǐng)食C.东隅(yú)请缨(yīng)猖(chāng)狂衡阳之浦(fǔ)D.暇(xiá)日雨霁(jì)邺(yâ)水遥襟甫(fǔ)畅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A.鹤汀凫渚睢园绿竹东隅已逝B.落霞孤骛舸舰迷津萍水相逢C.棨戟遥临躬逢胜饯逸兴遄飞D.无路请缨星分翼轸青云之志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通假字的一项是()A.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B.青雀南龙之轴C.所赖君子见机D.云销雨霁,彩彻区明4.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十旬休假,胜友如云(胜友,才华出众的友人) B.访风景于崇阿(崇阿,高大的丘陵)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甫,刚、顿时) D.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临川之笔,指王安石)5、对下列句子中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都督阎公之雅望,綮戟遥临雅:崇高 B.山野旷其盈视盈:满C.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等:相等6、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B、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C.襟三江而带.五湖以……为带D.宾主尽东南之美.俊杰7、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六国灭亡之故.事B.都督阎公之雅望.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C.十旬休假,胜.友如云童子何知,躬逢胜.饯D.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谏太宗十思疏.》8、下列各组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若属.皆且为所虏B、潦水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满城尽.带黄金甲C、即.冈峦之体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即.日因留沛公与饮D、穷.岛屿之萦回穷.且益坚觉宇宙之无穷.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雄州雾.列 B.宾主尽东南之美. C.他日趋庭,叨陪鲤.对D.俊采星.驰10、下列句子,从修辞角度分析,不相同的一项是()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C.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11、《滕王阁序》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
《滕王阁序》测试(满分100分)一、默写(50分)1、《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滕王阁序》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第三段。
二、翻译(30分)6、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7、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8、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0、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1、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三、鉴赏(20分)12、《滕王阁序》摹写景物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段段华彩,一气呵成,使人读后犹如身临其境。
韩愈曾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
”那么,滕王阁的景物美在王勃笔下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原文进行阐述。
1、《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2、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3、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4、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5、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滕王阁序》练习与答案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连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控制楚地,连接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区域,所在之处);人杰地灵,徐孺下.(使动用法,使……放下来)陈蕃之榻。
雄州雾.(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列,俊采..(人才)星驰。
台隍枕.(倚,据)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形容词作名词,才俊、俊杰)。
都督阎公之雅望..(崇高的名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的风范),襜帷暂驻。
十旬..(才华出众的友人)如云;..(当时官员十天休息一天,叫“旬休”)休假,胜友千里逢迎..(古义是迎接),高朋满座。
腾.(使动用法,使……腾空)蛟起.(使……起舞)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县令),路出.(过)名区;童子何知,躬.(亲自,亲身)逢胜饯.(饯别宴会)。
②时维九月,序.(时序)属三秋..(蓄积的雨水)尽而寒潭..(指农历九月,又叫季秋)。
潦水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同“严”,整齐的样子)骖于上.(高)路,访风景于崇阿..(高大的山陵)。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极尽)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③披.(开)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极目远望,满眼都是),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满)津.(渡口),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止)衡阳之浦.(水滨)。
④遥襟甫.(刚,顿时)畅,逸兴遄.(迅速)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阻止)。
睢园绿竹,气凌.(超过)彭泽之樽;邺水朱华..(荷花),光照临川之笔。
高二语文上册第5课《滕王阁序》同步练习题一及答案1.下列词语书写有错的一组是()(3分)A.鹤汀凫渚睢园绿竹东隅已逝B.落霞孤骛舸舰迷津萍水相逢C.棨戟遥临躬逢胜饯逸兴遄飞D.无路请缨星分翼轸青云之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骛”应为“鹜”。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对下列语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写自己闯入聚会,委婉含蓄、谦逊而又不卑不亢,恰到好处。
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两句是虚写,表面上是“看”“望”,实际上是在想,此处用的是双关手法,十分巧妙。
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两句含蓄地写出了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情意绵绵。
D.“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微讥孟尝,非议阮籍,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典故随手拈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答案】C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典故中与诗文所涉及的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3分)A.气凌彭泽之樽——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B.奉宣室以何年——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C.光照临川之笔——此一生得意,唯在临川四梦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临川之笔:指谢灵运。
临川四梦:是明代汤显祖的作品,涉及的人物是汤显祖。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A.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
B.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自己并不像是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C.他日趋庭,叨陪里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过些时候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教会;今天举起双袖作揖谒见阎公,(受到阎公的接待)十分高兴,好像登上龙门一样。
《滕王阁序》练习题一、注意下列字的读音瓯.()越翼轸.()睇眄..()捧袂.()台隍.()舸.()舰遄.()飞潦.()水簪.笏.( )桑梓.()帝阍.()懿.()范彭蠡.()虢.()州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地接.衡庐()极.娱游于暇日()所赖.君子见机()今兹捧袂..()等终军之弱冠..以犹欢()..()处涸辙三秋..()兰亭已.矣()三、解释重点字词1、枕:台隍枕夷夏之交()2、维:时维九月()3、序:序属三秋()4、上:俨骖騑于上路()5、披、闼:披绣闼()6、旷:山原旷其盈视()7、浦:声断衡阳之浦() 8、甫:遥襟甫畅()9、遄:逸兴遄飞() 10、凌:气凌彭泽之樽()11、迥:天高地迥() 12、数:识盈虚之有数()13、舛:命途多舛() 14、疏、引:恭疏短引()15、赋:一言均赋()四、一词多义1、故:①豫章故郡,洪者新府()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③桓侯故使人问之()④既克,公问其故()2、尽: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②潦水尽而寒潭清()③则智者尽其谋()④聊乘化以归尽()3、属: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在骨髓,司命之所属()4、即:①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②胡天八月即飞雪()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5、引:①控蛮荆而引瓯越()②恭疏短引()6、穷:①穷岛屿之萦回()②穷且益坚()③日暮途穷()7、且: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④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五、填空题1.本文作者为唐著名诗人________,与杨炯、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初唐四杰”。
标题原作“_________”。
2.默写填空:①.十旬休假________,________;千里逢迎,________。
②.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
③.________,纤歌凝而白云遏。
滕王阁序练习答案一、基础积累1、huáng chān wî fãng jiàn lǎo yǎn yíng yū hài gějì chuán suī hã yú mâi yán zǐ2、比喻向来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3、旧的。
连接。
倚、据。
过。
属于。
整齐的样子。
打开。
才华出众。
盛大。
美好。
到。
从高处往下看。
满。
声音。
哪。
预兆。
结交。
撰写。
4、通“消”,消散。
5、迎接;迎合别人心意。
狂放不拘礼法;狂妄放肆。
6、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
结构助词,的;定语前置的标志。
介词,在;介词,到;介词,在;介词,到;介词,在;介词,对。
7、意动用法,以……为襟;意动用法,以……为带;使动用法,使……下;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名词作状语,像星星一样;使动用法,使……整齐;名词作状语,向上;名词作状语,向下;使动用法,使……屈;使动用法,使……窜。
8、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状语后置;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定语后置。
三、课内阅读1、D趋,快步走。
2、C 都是连词,表转折,A项第一个“在”,第二个“到”, B项第一个“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结构助词的”, D项第一个“介词,在”,第二个“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
3.D 应是虚实结合4.B 没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5、B(逆,迎接)6、D(两个“之”都是代词,指颜真卿。
A做,动词/担任,动词。
B他,代词/他的,代词。
C于是,连词/是,判断词。
)7、C(①表现颜真卿处事及时果断,②是从侧面表现颜真卿的重要性,④是叛贼威逼的话)8、C(卢杞是上奏请皇帝派遣颜真卿去,“朝廷官员纷纷阻止”的说法也不对。
)9.【断句和翻译】(10分)(1)希烈乃拘真卿/令甲士十人守/掘方丈坎于庭/曰/坑颜/真卿怡然不介意/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自为墓志/祭文/常指寝室西壁下云/吾殡所也。
月滕王阁序练习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翼轸( )瓯越( ) 棨戟( )懿( )襜帷() 潦水( )骖()绣闼()雕甍()舳()孤鹜() 蠡( )遄飞( )睢园( ) 帝阍( )多舛( )睇眄( )簪笏( )叨陪( )捧袂( ) 梓泽( )2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 通 _____ _(2)俨骖于上路______ 通 _____ _3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并解释其意义。
(1) 雄州雾列((2) 俊采星驰((3) 目吴会于云间(4) 梓泽丘墟((5) 徐孺下蕃之榻(6) 襟三江而带五湖(7) 腾蛟起凤((8) 屈贾谊于((9) 窜梁鸿于海曲((10) 宾主尽东南之美(2)俨骖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4 .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千里逢迎古义:_________ ⑵孟学士之词宗 古义:_________ (3)俨骖于上路 古义: _________ ⑷穷且益坚 古义:_________ (5)序属三秋 古义: _________________ 义:①秋季,②三年。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童子何知;今义: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
;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今义:动身走上旅程。
;今义:贫穷。
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4)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5) 奉晨昏于万里(6) 都督阎公之雅望(7) 宇文新州之懿(8) 渔舟唱晚6 .文学常识填空。
(1) “江南三大名楼”是扌 _____________⑵“初唐四杰”是扌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
_⑶骈文,是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_______________ 南北朝是其全盛时期。
它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因而又称"______。
7 •名句填空。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⑵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___________________ 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阵惊寒,⑶ _______________ 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 , 。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唐易老,广难封。
屈贾谊于,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川泽纡其骇瞩纡:纡回曲折。
B. 云销雨霁霁:雨过天晴。
C. 俨骖于上路俨:整齐的样子。
D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临:靠近。
2 .下列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 “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秋水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相接, 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 •“渔舟唱晚,响穷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之浦”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3 .对文中运用的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 “屈贾谊于,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然达观看待。
D •“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世嫉俗而放任自流。
4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江,各倾陆海云尔。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接孟氏之芳邻接:接待。
B. —言均赋一言:一句话。
C. 恭疏短引弓I:序。
D .抚凌云而自惜凌云:天空。
6.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A .梓泽丘墟 B.窜梁鸿于海曲C.腾蛟起凤D .屈贾谊于7. 下列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A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B. 奉晨昏于万里C. 都督阎公之雅望D .童子何知8.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⑵请洒江,各倾陆海云尔。
第二部分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逸兴遄飞遄:迅速。
B. 今兹捧袂袂:衣袖。
C. 鹤汀凫渚凫:游水。
D •访风景于崇阿崇阿:高大的山陵。
2.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①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②精益求精B•①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属予作文以记之C•①豫章故郡,洪都新府②既克,公问其故D.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②吾妻之美我者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俊采星驰 B.星分翼轸C.目吴会于云间 D .屈贾谊于4.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千里逢迎 B.俨骖于上路C.孟学士之词宗 D .时运不齐5. 找出与例句对偶式结构相同的一项()例:披绣闼,俯雕甍A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B.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C.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
咏风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6 .写诗立意要有切入点,你认为这首诗的切入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一切入点来描写风的?7 .宋朝计有功在《唐诗纪事》中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请你分析此诗的“余味”在哪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勃,字子安,人,王通之诸也。
六岁善辞章。
麟德初,祥道表其材,对策高第。
未及冠,授朝散郎。
沛王召署府修撰。
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闻之怒,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登山旷望,慨然思诸之功,赋诗见情。
又尝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
勃往省觐,途过。
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
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
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
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七。
勃属文绮丽,请者甚多,金帛盈积,心织而衣,笔耕而食,然不甚精思。
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人谓之“腹稿”。
尝言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元有秘方,勃尽得其术。
又以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倚才陵藉,僚吏疾之。
有集三十卷及《舟中纂序》五卷,今行于世。
(《唐才子传?王勃》)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六岁善辞章善:擅长。
B. 勃往省觐省:探望、问候。
C. 勃至入谒谒:拜见。
D .僚吏疾之疾:妒忌。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①王通之诸也②慨然思诸之功B. ①祥道表其材②勃尽得其术C•①以夸盛事②又以虢州多药草D•①心织而衣②顷刻而就10 .与“事觉当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客有吹洞箫者B.童子何知C. 怀帝阍而不见 D •俨骖于上路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人谓之“腹稿”。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题。
《梅圣俞①诗集》序欧阳修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
有忧思感奋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②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
困于州县,凡十余年。
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
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
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
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
昔王文康公③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
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
其妻之兄子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至于吴兴已来所作,次为十卷。
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
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注:①梅圣俞: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
少年举进士不第,仁宗时赐进士出身,多任小吏,仕途上不得志。
②荫(y n)补:子因前辈功勋而得官为“荫”,官吏或缺被选充职为“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