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次贷危机分析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2.66 MB
- 文档页数:10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分析一、危机的本源1、最根本的是政府的导向和由此影响的民众预期。
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看,只是危机的引发点在贷款方面。
2、放贷机构没有控制好信贷风险,特别是信用风险。
导致:一则产生了大量放贷效应,二则对信贷流动性失控,表现为信贷回收困难。
3、对金融创新产品的不合理利用。
通过金融产品创新,使信贷风险转移,将放贷机构的个体风险向金融市场和投资市场转移,风险被扩大,使单个放贷机构可控的风险变得不可控。
4、最根本的是经济中、金融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机构和人们为了追逐更多的货币,而不重视对实体经济的投资。
使大量的货币创利行为与真正的物质创造脱离。
投机行为助长了风险。
5、世界经济一体化使风险跨越了国界,形成世界经济危机。
6、还有一点,就是政府的政策和信息导向,这对人们的预期产生很大影响。
如对放贷机构、人们的消费行为等方面的预期作用足可以使预期变现行动。
7、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松紧变化。
8、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一段时期内,情绪乐观、持续积极。
9、金融监管缺失,许多银行,特别是许多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或不当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较为普遍。
1、为推动经济增长,鼓励寅吃卯粮、疯狂消费。
自由主义经济学理论历来重视通过消费促进生产和经济发展。
亚当斯密称“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归宿和目的”。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导源于一种以城市享乐生活为特征的高度世俗化”,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奢侈消费在表面上促进了生产。
2、社会分配关系严重失衡,广大中产阶级收入不升反降。
近三十年来,美国社会存在着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是美国老百姓超前消费,另一方面,老百姓的收入却一直呈下降态势。
据统计,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美国的平均小时工资仅仅与35年前持平,而一名30多岁男人的收入则比30年前同样年纪的人,低了12%。
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的流入到富人的腰包,统计表明,这几十年来美国贫富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次贷危机专题讲义次贷危机专题讲义一、次贷危机的背景次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起源于美国次贷市场,源于美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随着历史演进,金融创新及监管缺失使得次贷危机渗透到全球。
2007年8月,该危机爆发,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大幅波动,成为当时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
二、次贷危机的原因1. 低息政策导致金融市场泡沫:美联储采取的低利率政策导致市场大量流动性注入,金融机构利用这些低息贷款进行大规模投资和贷款,比如次级贷款市场。
2. 金融创新过度及同质化效应:金融创新不断推动了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次贷市场的兴起也大大吸引了金融机构的兴趣。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市场上的次贷产品过多地复制了一些高风险特征,导致市场竞争激烈,风险被忽视。
3. 公司治理及监管缺失: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不健全,监管层对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将金融风险推向高峰。
此外,美国政府鼓励和支持房地产市场,放松了贷款审查标准,进一步推高了次贷市场。
三、次贷危机的传播1. 银行间市场冻结:由于次贷危机爆发,金融机构开始失去对彼此的信任,因此银行间的短期贷款市场陷入冻结,导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大幅下跌。
2. 信贷紧缩及流动性问题: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信贷紧缩,金融机构对借贷者的信心下降,担心债务违约风险,因此开始严格审核并减少贷款,造成了流动性问题。
3.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大幅波动,股票市场暴跌,全球经济也受到严重冲击。
四、次贷危机的后果和教训1. 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房地产市场崩盘,股票市场大幅波动,全球经济陷入低迷状态。
2. 监管加强和金融改革:次贷危机揭示了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各国政府纷纷加强监管力度,修订金融法规,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以避免类似危机再次发生。
3. 深化金融市场和巩固经济实力: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认识到金融市场的深化和经济实力的巩固对于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加大金融改革力度,加强金融体系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