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类非屏蔽网线模块安装
- 格式:doc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10
六类布线安装方法AN/NZS 3080、TIA 或ISO 的六类规范中并没有详细列出任何新的安装方法。
几年前为五类布线规定的安装方法也适用于六类布线。
其差别在于,由于六类具有非常严格的性能标准,因此其对安装质量要求更高。
六类布线中的任何安装错误或捷径,都有可能会导致测试勉强合格/不合格。
与大多数负责的制造商一样,Molex 企业布线网络部强烈建议严格遵守布线标准文件中规定的安装方法及我们随产品提供的建议作法。
Molex 企业布线网络部多年来一直规定,认证安装商必须采用优质的安装方法,因为产品和安装会对布线系统的整体质量产生同样的影响。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部分重要问题包括:1.电缆拉伸张力不要超过电缆制造商规定的电缆拉伸张力。
张力过大会使电缆中的线对绞距变形,严重影响电缆抑制噪音(NEXT、FEXT 及衍生物) 的能力,及严重影响电缆的结构化回波损耗,这会改变电缆的阻抗,损害整体回波损耗性能。
这些因素是高速局域网系统传输中的重要因素,如千兆位以太网。
此外,这可能会导致线对散开,可能会损坏导线。
2.电缆弯曲半径避免电缆过度弯曲,因为这会改变电缆中线对的绞距。
如果弯曲过度,线对可能会散开,导致阻抗不匹配及不可接受的回波损耗性能。
另外,这可能会改变电缆内部4 个线对绞距之间的关系,进而导致噪声抑制问题。
各电缆制造商都建议,电缆弯曲半径不得低于安装后的电缆直径的8 倍。
对典型的六类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50 毫米。
存在问题的最关键区域之一是配线柜,因为大量的电缆引入配线架,为保持布线整洁,可能会导致某些电缆压得过紧、弯曲过度。
这种情况通常看不见,即使最敬业的安装人员也可能会因为疏忽而降低布线系统的性能。
如果制造商提供了背面线缆管理设备,那么要保证根据制造商建议使用这些设备。
但是,器件内部的电缆弯曲半径有着不同的(更加严格的)限制。
一般来说,安装过程中的电缆弯曲半径是电缆直径的8倍。
在实践中,在背面盒中的弯曲半径以50 毫米为宜,进线的电缆管道的最小弯曲半径是100毫米。
6类屏蔽模块安装流程
6类屏蔽模块的安装流程如下:
1. 准备好工具,包括六类网线、剥线刀、打线刀、剪刀和网络测试仪。
2. 将六类网线放入剥线刀中,旋转剥线刀,剥开2-3cm的外被,剪掉六类
网线内部的十字骨架。
3. 剪掉十字骨架,分开线芯,按照模块上的线序标识(一般使用T568B的
线序),把线芯分别嵌入对应线序的卡槽中。
4. 把线芯嵌入卡槽后,使用打线刀用力按压,让线芯铜丝与卡刀充分接触,然后盖上后盖。
5. 将打线工具的刀口对准信息模块上的线槽和导线,模块外多余的线被剪断。
6. 把线缆中的排流线与模块后面的金属片连接。
7. 将信息模块的塑料防尘片固定,然后把模块的铁盖盖上,压紧。
8. 把制作好的信息模块放入信息插座中。
9. 使用网络测试仪进行测试,确认模块是否接通。
如果指示灯从1-8依次闪烁,表明模块连接成功。
安装时请注意安全,如果对安装流程不熟悉,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非屏蔽综合布线(unshielded twisted pair cabling)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布线方式,该方式不使用屏蔽设计,而是使用双绞线和特殊的电缆编织结构来减少电磁干扰。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下面将介绍六种常见的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
1. 10GBase-T解决方案:10GBase-T是指支持10Gb/s数据传输速度的以太网技术。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中,可以使用Cat6A或更高规格的双绞线,支持10GBase-T的传输要求。
这种解决方案通常用于需要高带宽和快速数据传输的场景,例如数据中心、企业办公楼等。
2.IP摄像机解决方案:IP摄像机解决方案主要用于视频监控系统,提供高质量的视频传输和监控图像。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中,通常使用Cat5e或Cat6双绞线来连接IP摄像机和网络设备,保证高清视频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电声传输解决方案:对于需要传输音频信号的场景,可以采用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来实现电声传输。
在该解决方案中,通常使用Cat5e或Cat6双绞线来传输低频音频信号,使用光纤来传输高频音频信号,以保证音频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4.远程供电解决方案:远程供电解决方案是一种通过网络线缆为设备提供电力的技术。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中,可以使用Ethernet线缆来传输电力和数据信号,实现远程供电的功能。
这种解决方案通常用于需要远程供电的设备,例如网络摄像机、无线接入点等。
5.数字音视频解决方案:数字音视频解决方案主要用于音视频传输和分发系统,可以实现高清视频和音频的传输和分发。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中,通常使用Cat5e或Cat6双绞线来传输数字音视频信号,使用光纤来传输高清视频信号,以保证音视频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
6.传感器网络解决方案:传感器网络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连接和管理传感器设备的技术。
在非屏蔽综合布线解决方案中,可以使用Cat5e或Cat6双绞线来连接传感器设备和网络设备,实现传感器数据的传输和管理。
6类线⽔晶头做法六类⽹线⽔晶头接法6类线接法图解教程⽹线有两种做法,⼀种是交叉线,⼀种是平⾏线。
交叉线的做法是:⼀头采⽤568A标准,⼀头采⽤568B标准平⾏线的做法是:两头同为568A标准或568B标准,(⼀般⽤到的都是568B平⾏线的做法) 568A标准:绿⽩,绿,橙⽩,蓝,蓝⽩,橙,棕⽩,棕 568B标准:橙⽩,橙,绿⽩,蓝,蓝⽩,绿,棕⽩,棕你可以注意下,两种做法的差别就是橙⾊和绿⾊对换⽽已。
如果连接的双⽅地位不对等的,则使⽤平⾏线,例如电脑连接到路由器或交换机。
如果连接的两台设备是对等的,则使⽤交叉线,例如电脑连接到电脑。
篇⼀ : 6类线⽔晶头做法 6类线接法图解6类线⽔晶头做法 6类线接法图解做⼀条3⽶的⽹线,直接根据⽹线上标明的数值,选取3⽶即可了,⼀般6类⽹线都带⽶数。
1、使⽤⼯具取下1厘⽶左右的外⽪,⽤于拉出内部的铜线。
2、将两端的外⽪向后⽤⼒推,铜线和⼗字架⼀起向外拉,⼀拉⼀推即可将⽹线拔出来了,预留1厘⽶,⾄少要拉出来3-5厘⽶,然后像这样固定住外⽪,因为铜线很硬,所以固定好后,外⽪就没法复原了。
3、⽤钳⼦剪掉⼗字⾻架部分,然后开始理线序:橙⽩、橙、绿⽩、蓝、蓝⽩、绿、棕⽩、棕4、也就是这样,理线的时候⽤⼒将线拉直,⼿法是⽤拇指指甲配合⾷指将线刮直,这时候线末端是弯的,然后双⼿⼀起⽤⼒,将线拉直压紧,这1步需要多多练习,⼀般做⼗多个头⼦即可熟练掌握了。
5、达到这个效果后,⽤钳⼦,剪掉最上部弯曲的部分,只留下根部5-10毫⽶即可了。
上图留得稍微有⼀些长,另外⼀头我留得⽐较短,做出来效果就好很多。
6、6类⽔晶头是两部分,1个是固定线序的辅助头,另1个就是⽔晶头部分了。
7、套上辅助头的效果,这时候注意⼀定要检查线序,决定成败的关键就在此时8、然后套上⽔晶头外部,注意检查辅助头和线是否顶到最⾥⾯了,如果上⾯安装辅助头后部的余线剩余太多,超过了10毫⽶就会导致辅助头顶不到最⾥⾯,导致压线失败。
六类屏蔽综合布线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确定工程需求:了解项目需求,明确布线系统的覆盖范围、设备数量和类型,以及所需线缆的长度和类型。
材料采购:根据工程需求,采购合适的六类屏蔽网线、面板、连接器等材料,并确保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工具准备:准备剥线刀、剪刀、螺丝刀、电钻、测距仪、打线钳等工具,确保施工过程中工具的完好和齐备。
二、环境检查确认施工现场的安全条件,确保没有妨碍施工的障碍物和危险源。
检查墙面、地面和天花板的状况,确保布线过程中不会对现有结构造成破坏。
了解现场的电源和接地情况,确保布线系统的电气安全。
三、布线设计根据建筑平面图和设备布置图,确定布线系统的走向和路径。
设计合理的线缆长度和预留余量,避免线缆过长或过短导致的问题。
制定详细的布线图纸和标注,方便施工过程中的操作和管理。
四、线材剥皮使用剥线刀将六类屏蔽网线的外皮剥开,露出内部的线芯。
剥皮时要注意不要损伤到内部的线芯和屏蔽层。
五、墙面穿线根据布线设计,在墙面上打孔并安装穿线管。
使用电钻或手动钻将线缆穿入穿线管中,确保线缆的走向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六、面板安装根据布线图纸,确定面板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使用螺丝刀将面板固定在墙面上,确保面板的平整和牢固。
七、线缆固定在线缆的走向上,使用线缆夹或扎带将线缆固定在墙面或吊顶上。
确保线缆的固定间距和弯曲半径符合标准要求,避免线缆受到过大的拉力和压力。
八、网线测试使用专业的网线测试仪对每条网线进行测试,确保网线的连通性和传输质量符合要求。
测试过程中要记录每条网线的测试结果,并对不合格的网线进行修复或更换。
九、工程验收在完成所有布线工作后,对整个布线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
检查布线系统的外观质量、安装工艺和电气性能等方面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整理并提交工程验收报告,确保布线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性得到认可。
总结:本施工方案详细介绍了六类屏蔽综合布线的施工过程,包括施工准备、环境检查、布线设计、线材剥皮、墙面穿线、面板安装、线缆固定、网线测试和工程验收等方面。
第一章、概述一、综合布线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智能建筑已成为代表建筑高科技含量的代名词,也将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有力保证。
人们居住条件的提高和办公环境的改善,无疑对建筑物的智能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即一个能够支持用户选择的语音/数据/图形图像应用的网络布线系统)为其智能化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物理链接平台。
所谓综合布线系统是指按标准的、统一的和简单的结构化方式编制和布置各种建筑物(或建筑群)内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电源系统和照明系统等。
因此,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标准通用的信息传输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使用标准的双绞线和光纤,支持高速率的数据传输。
这种系统使用物理分层星型拓扑结构,积木式、模块化设计,遵循统一标准,使系统的集中管理成为可能,也使每个信息点的故障、改动或增删不影响其它的信息点,使安装、维护、升级和扩展都非常方便,并节省了费用。
根据标准设计的布线方案,能适应和支持现有的或将来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需求,能适合语音、数据计算机局域网(LAN)、图像和其它连接的需要。
智能化楼宇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不仅为现代化的信息通讯铺设了信息高速公路,而且也为楼宇的智能管理提供了集中的控制通路。
结构化布线系统为用户创造了舒适、快捷的软环境,节约了发展商与经营者的人力和财力开支,极大地提高了对建筑物的综合管理水平,,满足了各部门对通讯和网络的需求。
根据对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SCS)的要求, 本大楼布线系统的设计主要满足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二部分。
该系统将为用户提供集话音、数据、文字、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网络,帮助用户实现多功能电话、语音信箱、网络代理连接Internet等应用。
需求说明1、本系统按六类/E级(250MHZ)标准进行设计。
Addison Technology Ltd.1XXXXXX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总体技术解决方案(六类非屏蔽)制作单位:制作日期:Addison Technology Ltd.2 目 录前 言 ------------------------------------------------------------------------------------------- 4第一章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项目简介 -------------------------------------------- 5 一. 项目简介 ---------------------------------------------------------------------------------- 5 二. 用户需求分析 ---------------------------------------------------------------------------- 5 三.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优良的性能 --------------------------------------------------- 7第二章 XXXXXX 结构化综合布线设计依据 ------------------------------------ 8 一.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整体技术要求 ------------------------------------------------ 8 二. XXXXXX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求 -------------------------------------------- 9 三. XXXXXX 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技术标准规范 -------------------------------------- 9第三章 布线系统产品配置设计说明 ---------------------------------------------- 10 一. 工程概况 --------------------------------------------------------------------------------- 10 二.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思想 -------------------------------------------------------------- 11 三. 系统提供的服务范围 ----------------------------------------------------------------- 11 四. XXXXXX 系统构成及配置 ------------------------------------------------------------- 121. 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及组成 ------------------------------------------------------- 122. 综合布线的特点与优势 ------------------------------------------------------------- 143. 本次综合布线产品的品牌选型及分析 ------------------------------------------ 154. 方案设计系统产品的配置 ---------------------------------------------------------- 17第四章 结构化综合布线施工规范及方法 ---------------------------------------- 23一.施工概况 -------------------------------------------------------------------------------- 23二.施工方案设计-------------------------------------------------------------------------- 23三.施工图纸会审-------------------------------------------------------------------------- 24四.施工物料准备-------------------------------------------------------------------------- 24五.施工阶段划分-------------------------------------------------------------------------- 24六.施工现场检查-------------------------------------------------------------------------- 24七.安全文明施工-------------------------------------------------------------------------- 24八.施工管理 -------------------------------------------------------------------------------- 25九.质量检查 -------------------------------------------------------------------------------- 25第五章 结构化综合布线施工验收及竣工资料 ---------------------------------- 25一.工程验收 -------------------------------------------------------------------------------- 251. 施工范围 ------------------------------------------------------------------------------- 252. 工程验收标准及依据 ---------------------------------------------------------------- 263. 测试项目 ------------------------------------------------------------------------------- 264. 工程的验收方式 ---------------------------------------------------------------------- 27二.施工验收仪器与自检: ------------------------------------------------------------- 27Addison Technology Ltd.3 三.布线系统文档的建立 ---------------------------------------------------------------- 28四.竣工资料 -------------------------------------------------------------------------------- 29第六章 ADDISON 公司人员培训及售后服务 ----------------------------------- 30 一. 培训 -------------------------------------------------------------------------------------- 30 二. 售后服务 -------------------------------------------------------------------------------- 31Addison Technology Ltd.4 前 言本文件为XXXXXX 项目爱达讯六类非屏蔽布线系统解决方案书。
六类网线布线施工方案介绍在现代网络建设中,网线布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正确且规范的网线布线可以保证网络信号的稳定传输,并提高网络的传输速度和质量。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介绍六类网线布线的施工方案。
六类网线六类网线,也被称为Cat 6网线,是一种高性能的局域网传输线缆。
它适用于千兆以太网高速传输,并且对于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较高要求。
因此,在布线施工方案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六类网线的布置和连接。
施工步骤步骤一:规划布线路径在开始施工前,我们需要先规划好网线的布线路径。
这包括确定各个设备的位置,选择合适的线缆走向,并确保布线路径不会与其他电力线或信号线相互干扰。
步骤二:准备布线工具和材料在开始实际的布线工作之前,我们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这包括:•六类网线:确保选择质量好、性能稳定的六类网线。
•墙壁走线槽:用于隐藏网线和保护线缆。
•网线插头和插座:确保插头和插座的质量良好,连接稳定可靠。
•布线工具包:包括千兆以太网测试仪、电线剥皮器、压线钳等。
步骤三:布线施工1.安装走线槽:根据规划好的布线路径,在墙壁上安装走线槽。
确保走线槽安装牢固且与墙壁表面平齐。
2.剥开网线外皮:使用电线剥皮器,将六类网线的外皮剥开,露出内部的8条线芯。
3.分配线芯:根据标准的568B分线序列,将网线中的8条线芯分配到插头的8个插孔中。
确保线芯的排列顺序正确。
4.固定插头:使用压线钳,将插头固定在六类网线的线芯上。
确保插头与线芯之间的连接牢固。
5.安装插座:在墙壁上安装插座。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单个插座或多个插座。
6.连接网线:将已安装插头的六类网线插入墙壁插座。
确保插头与插座之间的连接稳定。
步骤四:测试网络连接在完成布线施工后,我们需要使用千兆以太网测试仪来测试网络连接的质量和稳定性。
确保所有的机房设备都可以正常连接并传输数据。
注意事项在进行六类网线布线施工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确保施工质量和稳定性。
前言:六类网线逐渐流行起来,现在的工程设计大部分都选用六类网线,而非超五类网线,但是六类网线施工与五类相比又有所不同!六类网线施工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正文:六类布线系统在传输速率上可提供高于超五类2.5倍的高速带宽,在100MHz 时高于超五类300%的ACR值。
在施工安装方面,六类比超五类难度也要大很多。
六类布线系统的施工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要求的规范去执行。
不合理的管线敷设,不规范的安装步骤,不到位的管理体制,都会对六类布线的测试结果(包括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带来影响,而且有些会成为难以修复的故障,甚至只能重新敷设一条网线来更替。
弱电施工综合布线用六类网线,需要注意什么?一、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施工前,必须仔细查阅其他专业的施工图纸,尤其是土建结构施工图、水、电、通风施工图。
因为水平路由的长短将会对系统的等级有一定的影响,而土建结构施工图、水、电、通风施工图对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线路由的走向影响最大。
可利用AutoCAD绘出三维大样图,在大样图上注明其它专业管路的走向、标高以及各种管路的规格型号,制定出最优敷设管路的施工方案,满足管线路由最短,便于安装的要求。
目前水平布线有三种方法:钢管暗敷设法、吊顶内走线槽,线槽至信息点之间采用钢管连接方法、地面线槽暗敷设法,其中地面线槽暗敷设法适用于较高档的智能大厦。
大厦内布置的信息点密集、大开间需要打隔断的办公场所,它的特点是投资比较大,工艺要求高,施工比较困难。
良好的安装质量,可以使水平布线子系统在其工作周期内,始终保证良好工作状态和稳定的工作性能,尤其对于高性能的通信线缆和光纤,安装质量的好坏对系统的开通影响尤其显著,因此薛哥认为在安装线缆中,要严格遵守EIA/TIA569规范标准。
综合布线系统所选用的线缆、信息插座、跳线、连接线等部件,必须与选择的类型一致,如选用6类标准,则线缆、信息插座、跳线、连接线等部件必须为6类;如系统采用屏蔽措施,则系统选用的所有部件均为屏蔽部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系统屏蔽效果,达到整个系统的设计性能指标。
韩电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产品解决方案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需求从单一的话音逐渐转向集语音、文字、数据、图像、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对信息的传输速率、传输信道的带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的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是目前和未来的方向。
因此,高性能的数据传输网络已成为现代数据通信系统的核心。
在网络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网络类型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网络的速率和带宽,以及为满足未来需求而预留的余量。
韩电集团依托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为用户提供完整的结构化布线解决方案,结合优秀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所需集各种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服务。
韩电综合布线系统不但满足目前千兆、万兆以太网的需求,同时其模块化的解决方案更为系统的不断扩展升级提供了可能。
综合布线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可靠性:韩电综合布线产品已通过国内和国际权威检测机构的检验,并取得相关进网认证;■灵活性:韩电综合布线系统中任何信息点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当设备数量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采取简单的插接方式,实用方便,其灵活性和适应性都较强、且节省工程投资;■开放性:韩电综合布线系统对上层网络供应商是开放的,可支持不同网络厂家的产品及系统;韩电综合布线系统对同层综合布线系统厂家是开放的,可随意与不同系统厂家的产品搭配,组建完整的布线网络;■产品规格多样性:韩电综合布线产品的种类有——应用于室内或室外布线,具有UTP、FTP、SFTP结构的CAT.3、CAT.5、CAT.5E、CAT.6数字电缆以及相应的各类连接硬件,完全满足大部分布线系统的需求。
韩电CAT.6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产品解决方案1、韩电单口/双口面板产品特性:韩电插座面板秉承了实用、人性化的设计风格,弧面亚光型结构美观大方,乳白色调可配合任意墙面风格;同时采用两片式设计,安装灵活方便、巧妙地隐藏了面板的安装螺丝孔;配合机械弹簧式防尘盖和标准标示系统,在国标86型面板外形体系上为用户提供了单口、双口可选型号,外形尺寸均为86*86mm,可安装系列超五类RJ45模块、电话模块等,符合国标安装要求,满足数据及语音应用。
***学校六类非屏蔽&多模光纤综合布线系统解决方案二〇一三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述 (4)一、前言 (4)二、设计原则 (5)三、设计依据 (6)第二章需求分析建设内容 (7)一、智能校园综合布线 (7)二、综合布线系统简介 (7)(一)工作区 (8)(二)配线子系统 (8)(三)干线子系统 (9)(四)建筑群子系统 (9)(五)设备间 (10)(六)进线间 (10)(七)管理 (10)三、建设内容 (10)(一)建筑物内布线 (10)(二)建筑群布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设点位表及清单 (10)第三章SHIP一舟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12)一、SHIP一舟简介 (12)二、SHIP一舟布线产品 (13)(一)工作区 (13)(二)配线子系统 (16)(三)干线子系统 (23)(四)设备间/进线间 (25)(五)建筑群子系统 (27)第四章系统安装及施工 (29)一、系统安装规范及工艺要求 (29)(一)综合布线系统安装要求 (29)(二)配线架附近的环境要求 (29)(三)接地和防雷 (30)二、施工组织计划 (30)(一)工程组织 (31)(二)工程实施 (31)(三)质量管理及措施 (32)(四)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32)第五章系统测试、验收及质量保证 (34)一、六类水平双绞线系统的测试说明 (34)(一)测试模式介绍 (34)(二)测试参数的应用 (35)二、三类主干铜缆系统的测试说明 (36)三、光纤系统的测试 (36)第六章人员培训及售后服务 (38)一、培训 (38)(一)培训目的 (38)(二)培训方式 (38)二、售后服务 (38)第一章总述一、前言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校园网信息系统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主要表现在:1.当前校园网信息系统已经发展到了与校际互联、国际互联、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远程教学和协作工作的阶段,发展对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Cat 6A屏蔽模块正确的施工步骤背景最新颁布的ISO/IEC11801-2:2017(商业楼宇)标准中要求,针对商业楼宇水平结构化布线的最低要求,从D级(超5类)提升到E级(6类),并推荐使用EA级(6A类)或更高级别的线缆。
同时也标志着将EA级(6A类)结构化布线定位为新办公楼安装的最佳水平媒介。
对于新建办公楼宇而言,E级(6类)将从现在开始成为最低要求,并建议设计工程师或客户部署EA级(6A类)结构化布线以支持存在外来串扰问题的应用。
在11801-5:2017标准(数据中心)和11801-6:2017标准(分布式服务)中,EA级(6A类)已经是最低标准。
国内最新出版的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中已明确规定对于“承担数据业务的主干和水平子系统应采用OM3/OM4多模光缆、单模光缆或6A类及以上对绞铜缆“由此可见,Cat6A超六类布线系统由于其带宽大、速率高、应用范围大正在成为最广泛的铜缆应用系统。
但同时对Cat6A超六类布线系统的施工工艺也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否则再好的产品,做出的工程结果可能就面临测试不合格。
所以,小编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下如何正确的端接Cat6A信息模块。
图为6A类线缆和模块的图片:所需工具与材料需注意的是,因为采用屏蔽结构,所以线缆的端接更为复杂,同时也要注意配线架和模块的正确接地哦。
其所需工具与材料有:打线刀、剥线器、斜口钳、6A类屏蔽线缆、6A类屏蔽模块第一步剥线器剥去其外被护套,注意不得割破屏蔽层及内部芯线与镀锡铜丝,剥去长度应为40mm第二步用手将镀锡铜丝与屏蔽铝箔翻折至后端第三步再用手将分包在芯线的屏蔽铝箔打开翻折至后端第四步免工具卡接式:将免打线压线盖套入,并按线序卡入,并用斜口钳剪去多余部分打线刀卡接式:将芯线按线序卡入,用打线刀将芯线卡入卡槽当中,盖上打线刀专用压线盖,将线缆捋顺第五步用6A类专用压线工具将模块盖上第六步将镀锡铜丝套在模块尾端第七步最后再扎上尼龙扎带进行固定第八步再将屏蔽层修剪一下,线缆两端都按照上述方式打入模块,并剪去多余屏蔽即打线成功————————————————详细的步骤就讲解到这里,大家都看懂了吗?小结那我们总结一下,虽然6A类屏蔽线缆的施工步骤会比较复杂一点,但Cat6A屏蔽网线的最大优势是超高的抗邻线对串扰性能,传输性能稳定,验收程度容易(测试传输性能时容易通过),Cat6A非屏蔽网线传输性能则不是那么稳定,优势是更易端接和安装,如在普通布线及特殊的施工困难场所使用Cat6A解决方案,可以采用Cat6A非屏蔽系统。
一般六类非屏蔽网线各参数非屏蔽网线(也称为UTP网线)是一种用于网络连接的常见电缆类型。
它由六类(Cat6)电缆组成,是传输速度较快且性能较好的一种选择。
以下是一般六类非屏蔽网线的各个参数。
1.传输速度:六类非屏蔽网线可以支持高达10GBASE-T(千兆比特每秒)的传输速度,这使其成为适用于大多数家庭和办公室网络需求的理想选择。
2.频率范围:六类非屏蔽网线的频率范围为250MHz,这意味着它能够传输更高频率的信号,从而提供更高的传输效率。
3.传输距离:六类非屏蔽网线的传输距离为100米,这是一种标准的传输距离限制,超过这个距离可能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4.线对数目:六类非屏蔽网线通常由4对线组成,每对线都有不同的颜色(通常是白色/蓝色,白色/橙色,白色/绿色和白色/棕色),用于传输不同类型的数据信号。
5.线径:六类非屏蔽网线的线径通常为24AWG(美国线规),这是一种标准的线径大小,适用于大多数网络连接需求。
6.接口类型:六类非屏蔽网线通常使用RJ-45插头,这是一种常用的标准网络连接插头,可以与大多数网络设备兼容。
除了以上参数1.抗干扰性能好:六类非屏蔽网线采用了一些技术,如扭绞线和绝缘材料,以减少外部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灵活性好:六类非屏蔽网线的外皮通常由柔软的材料制成,使得它易于弯曲和安装在狭小的空间中。
3.安装简便:六类非屏蔽网线通常采用T568A或T568B的配线标准,这使得它比其他类型的电缆更容易安装和维护。
总结起来,六类非屏蔽网线是一种传输速度较快、抗干扰能力较好、安装简便的网络连接电缆。
它具有一系列参数,如传输速度、频率范围、传输距离、线对数目、线径和接口类型等。
了解这些参数可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网线,以满足其网络连接需求。
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一、前言 (1)二、大楼结构化综合布线工程概况 (1)第二章结构化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2)一、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2)二、设计依据和原则 (2)设计依据 (2)设计原则 (2)三、系统设计规划 (3)四、产品选型 (3)产品选型 (3)产品公司介绍 (3)能士六类非屏蔽系统特点及优势 (4)五、设计方案 (4)XXX六类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组成 (4)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5)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system) (8)垂直主干子系统(Riser Subsystem) (9)管理子系统(Adminstration Subsystem) (11)设备子系统(Equipment Room Subsystem) (13)建筑群子系统 (14)六、布线系统测试 (14)测试标准 (15)测试内容: (15)七、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流程图 (16)第三章售后服务 (16)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前言整个社会信息化的提高,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需求,因此提出结构化综合布线建设的需求。
建设结构化综合布线,根本目的是使信息资源网络化,解决信息共享、内部沟通、内外部沟通和信息流动速度,实现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普遍使用。
二、大楼结构化综合布线工程概况办公地点为xx大厦x-x层。
x楼为xx,设xx、xx和xx系统;x楼为xxxx办公室和xxxx;x楼厅xxxx办公室、xxxx室和xxxx;x楼为xxxx办公室、xxxx办公室、信息中心和xx室;x楼为xxxx办公室和xx;x楼厅xxxx办公室。
各楼层的信息点数分别如下:xx、xx、xx、……、xx个不等,其中各楼层数据点分别为xx、xx、xx、……、xx个不等(总数量为xxx个)。
根据信息节点的分布情况,分别在x 楼、x楼的弱电井和x楼的中心机房设置配线架。
x楼的配线间使用x台24口楼层交换机,负责x层楼的数据点,中心机房使用x台中心交换机负责信息中心的数据点,x台24口楼层交换机负责x楼的数据点;x楼的配线间使用x台24口楼层交换机,负责x楼到x楼的数据点。
6类⽹线的完美接法我们现在买的电脑主板很多都已经集成了千兆⽹卡,可是⼤家有没有注意到在上⽹的时候,任务栏都是显⽰100M已连接,⽽不是显⽰1G呢?这是因为单单⽹卡是千兆是不能实现千兆连接的,要实现千兆连接,⾸先⽹卡要是千兆、连接的端⼝也应是千兆、还有就是⽹线的⽔晶头应按千兆的标准来做。
现在很多100M的交换机都会带有1-2个千兆⼝,那么局域⽹中服务器的⽹卡就必须和这个千兆⼝连接,⽽其它100M端⼝则和⼯作站相连,这样才能实现千兆主⼲100M 到桌⾯。
特别是做⽆盘局域⽹,这是最基本的⽹络环境了。
这其中最关健的就是⽹线⽔晶头的制作,我们⼀般制作⽹线都是按国家标准的T568A或T568B来制作,但是这样的⽹线只有4根起作⽤,⽽有4根是不起作⽤的,这也是有⼈把⽹线、电源线、电话线全部集成为⼀根线的原因。
千兆⽹线是8根全部有⽤的,千兆⽹线最好⽤六类线来做,不过如果没有,就⽤普通的五类线或是超五类线来做也⾏(我⾃⼰就是⽤⼀根普通的五类线来做的,呵呵~~~~),当然效果不会很好。
千兆线是双交叉线,就是按1-3、2-6、4-7、5-8这个原则来做就可以了。
实在不会的朋友就按下⾯这个接法吧:1 ⽩橙对⽩绿第⼀头:⽩橙橙⽩绿蓝⽩蓝绿⽩棕棕2 橙对绿第⼆头:⽩绿绿⽩橙⽩棕棕橙蓝⽩蓝3 ⽩绿对⽩橙4 蓝对⽩棕5 ⽩蓝对棕6 绿对橙7 ⽩棕对蓝8 棕对⽩蓝这个接法的话有⼀头的⽔晶头还T568B的标准⽔晶头,只是另⼀头变了⼀个接法⽽已。
接上去后你会发现任务栏会出现1G已连接。
这样就可以实现千兆主⼲100M到桌⾯了。
但是有朋友说,我按T568B标准做的⽹线也显⽰1G已连接呀?不过,这样的⽹线只有4根线起作⽤哦!总之,我的⽆盘⽹络就是按这样的做法来做的,很稳定!!!!!。
六類布線安裝方法AN/NZS 3080、TIA 或ISO 的六類規範中並沒有詳細列出任何新的安裝方法。
幾年前為五類布線規定的安裝方法也適用於六類布線。
其差別在於,由於六類具有非常嚴格的性能標準,因此其對安裝質量要求更高。
六類布線中的任何安裝錯誤或捷徑,都有可能會導致測試勉強合格/不合格。
與大多數負責的製造商一樣,Molex 企業布線網絡部強烈建議嚴格遵守布線標準文件中規定的安裝方法及我們隨產品提供的建議作法。
Molex 企業布線網絡部多年來一直規定,認證安裝商必須採用優質的安裝方法,因為產品和安裝會對布線系統的整體質量產生同樣的影響。
在安裝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部分重要問題包括:(a) 電纜拉伸張力不要超過電纜製造商規定的電纜拉伸張力。
張力過大會使電纜中的線對絞距變形,嚴重影響電纜抑制噪音(NEXT、FEXT 及衍生物) 的能力,及嚴重影響電纜的結構化回波損耗,這會改變電纜的阻抗,損害整體回波損耗性能。
這些因素是高速局域網系統傳輸中的重要因素,如千兆位以太網。
此外,這可能會導致線對散開,可能會損壞導線。
(b) 電纜彎曲半徑避免電纜過度彎曲,因為這會改變電纜中線對的絞距。
如果彎曲過度,線對可能會散開,導致阻抗不匹配及不可接受的回波損耗性能。
另外,這可能會改變電纜內部4 個線對絞距之間的關係,進而導致噪聲抑制問題。
各電纜製造商都建議,電纜彎曲半徑不得低於安裝後的電纜直徑的8 倍。
對典型的六類電纜,彎曲半徑應大於50 毫米。
存在問題的最關鍵區域之一是配線櫃,因為大量的電纜引入配線架,為保持布線整潔,可能會導致某些電纜壓得過緊、彎曲過度。
這種情況通常看不見,即使最敬業的安裝人員也可能會因為疏忽而降低布線系統的性能。
如果製造商提供了背麵線纜管理設備,那麼要保證根據製造商建議使用這些設備。
但是,器件內部的電纜彎曲半徑有著不同的(更加嚴格的)限制。
一般來說,安裝過程中的電纜彎曲半徑是電纜直徑的8倍。
在實踐中,在背面盒中的彎曲半徑以50 毫米為宜,進線的電纜管道的最小彎曲半徑是100毫米。
六类非屏蔽网线模块安装准备工序在面板或配线架已经就绪、双绞线已经理线完毕后,方可进行模块端接。
在端接前,应准备好工具、模块及模块配套的压线盖。
制作标尺使用多余、废弃的双绞线制作两个标准长度的标尺:总长标尺(300mm)和护套标尺(250mm)。
制造方法:用钢皮尺测量双绞线的长度,用剪刀剪出指定长度。
整理即将端接的双绞线如果是面板端的双绞线,将盘绕在底盒内的双绞线展开,清除底盒内和双绞线上的杂物。
如果是配线架端的双绞线,将穿入模块孔的双绞线从孔中抽出,从配线架上方预留给跳线管理器的空间中穿到配线机柜的正面来。
端接工序端接点上的双绞线长度至少应有500mm以上(其前端的200mm在端接前剪去,因为顶端的双绞线中的绞距有可能会松散)。
1. 剪出端接长度自面板平面(或配线架平面)开始,使用总长标尺与所端接的双绞线比对后,用剪刀贴总长标尺外边沿剪断所端接的双绞线。
2. 重新制作线缆编号双绞线在剪短时,往往将线头附近的线号一起剪去,为此需重新制作线号。
由于端接在距线头处50mm以内,因此线号应放在距线头处100mm以外,通常应保留两处。
由于这是正式保留的线号,因此根据标准,它应该使用能够保存10年以上的标签材料制作。
当然,有些工程中使用号码管或干脆使用油性记号笔,也未尝不可。
3. 剪去护套内的撕裂带在水平双绞线的护套内,有一根撕裂带。
在用剪刀在护套边沿上垂直剪一个缺口后,可以使用撕裂带斯开护套。
由于撕裂带为锦纶丝所制,十分柔软,因此宜用剪刀剪去。
4. 剪出护套长度自面板平面(或配线架平面)开始,使用护套标尺与所端接的双绞线比对后,用剥线根据贴总长标尺外边插入所端接的双绞线后环绕一圈,切断护套层,然后拔下被切下的护套。
该位置就是双绞线与模块的交界处。
如果1个配线架中所有的双绞线在端接后全部等长,那么就可以做出很漂亮的配线架背面造型。
5. 剪去十字骨架(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使用)端接六类带十字骨架的非屏蔽双绞线之前,应贴着护套剪去四对双绞线芯线中间的十字骨架。
六类非屏蔽网线模块安装
准备工序
在面板或配线架已经就绪、双绞线已经理线完毕后,方可进行模块端接。
在端接前,应准备好工具、模块及模块配套的压线盖。
制作标尺
使用多余、废弃的双绞线制作两个标准长度的标尺:总长标尺(300mm)和护套标尺(250mm)。
制造方法:用钢皮尺测量双绞线的长度,用剪刀剪出指定长度。
整理即将端接的双绞线
如果是面板端的双绞线,将盘绕在底盒内的双绞线展开,清除底盒内和双绞线上的杂物。
如果是配线架端的双绞线,将穿入模块孔的双绞线从孔中抽出,从配线架上方预留给跳线管理器的空间中穿到配线机柜的正面来。
端接工序
端接点上的双绞线长度至少应有500mm以上(其前端的200mm在端接前剪去,因为顶端的双绞线中的绞距有可能会松散)。
1. 剪出端接长度
自面板平面(或配线架平面)开始,使用总长标尺与所端接的双绞线比对后,用剪刀贴总长标尺外边沿剪断所端接的双绞线。
2. 重新制作线缆编号
双绞线在剪短时,往往将线头附近的线号一起剪去,为此需重新制作线号。
由于端接在距线头处50mm以内,因此线号应放在距线头处100mm以外,通常应保留两处。
由于这是正式保留的线号,因此根据标准,它应该使用能够保存10年以上的标签材料制作。
当然,有些工程中使用号码管或干脆使用油性记号笔,也未尝不可。
3. 剪去护套内的撕裂带
在水平双绞线的护套内,有一根撕裂带。
在用剪刀在护套边沿上垂直剪一个缺口后,可
以使用撕裂带斯开护套。
由于撕裂带为锦纶丝所制,十分柔软,因此宜用剪刀剪去。
4. 剪出护套长度
自面板平面(或配线架平面)开始,使用护套标尺与所端接的双绞线比对后,用剥线根据贴总长标尺外边插入所端接的双绞线后环绕一圈,切断护套层,然后拔下被切下的护套。
该位置就是双绞线与模块的交界处。
如果1个配线架中所有的双绞线在端接后全部等长,那么就可以做出很漂亮的配线架背面造型。
5. 剪去十字骨架(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使用)
端接六类带十字骨架的非屏蔽双绞线之前,应贴着护套剪去四对双绞线芯线中间的十字骨架。
在剪线时,应注意不得损伤芯线(包括铜芯和绝缘层)。
6. 确定双绞线的芯线位置
将双绞线平放在模块中间的走线槽上方(注意:是平行于走线槽,不是垂直于走线槽),旋转双绞线,使靠近模块走线槽底的两对芯线的颜色与模块上最靠近护套的两对IDC色标一致(不可交叉)。
如果无法做到一致,可将模块掉转180度后再试。
7. 双绞线放入模块走线槽内
在确定双绞线芯线位置后,将双绞线平行放如模块中间的走线槽内,其护套边沿与模块的边沿基本对齐(可略深入模块内)。
8. 将靠近护套边沿的两对线卡入打线槽内
由于靠近护套的两对打线槽与双绞线底部的两对线平行,因此可以将这两对线自然向外分,然后根据色谱用手压入打线槽内。
注意:尽量不改变芯线原有的绞距。
9. 将远离护套边沿的两对线卡如打线槽内
前两对线刚好在护套边,因此基本上不需要考虑绞距。
这两对线将远离护套,因此需将它自然的理直后,放到对应的打线槽旁(保持离开护套后的绞距不改变),然后根据色谱用手压入打线槽内。
注意:如果为了保证色谱而被迫改变绞距时,应将芯线多绞一下,而不是让它散开。
10. 将8芯线全部打入打线槽内
在芯线全部用手压入对应的打线槽后,使用1对打线工具(将附带的剪刀启用)将每根芯线打入模块的打线槽内,在听到“喀哒”声后可以认为芯线已经打到位。
此时,附带的剪刀将芯线的外侧多余部分自动切除。
11. 盖上模块盖
在全部端接结束前,将模块的上盖中的线槽缺口对准双绞线的护套边沿,用手指压入模块。
此时,双绞线与模块中的走线槽方向平行,如果要将双绞线与模块中的走线槽方向垂直(如:配线架中的模块有此要求),则可以将双绞线弯曲90度后从上盖中间的线槽中出线。
12. 双绞线垂直于端接面
当模块需安装在配线架或在面板中必须背后出线时,可以在盖上模块盖后,将双绞线垂直转动90度,让双绞线从模块盖中间的穿线孔中穿出。
但应注意双绞线的护套在模块中的位置仍然保持在原位置。
收尾工序
在模块端接完毕后,应尽快将模块插入面板或配线架内,以便利用面板或配线架保护模块的端接性能。
在面板端,将模块卡入面板的相应卡口内,然后将面板装在底盒上。
在配线架端,将模块退回配线架背后,顺势将多余的双绞线理顺(不再扭曲)后,卡入配线架的相应卡口内。
模块端接方法的理论解释
众所周知,模块端接处的故障大多是NEXT(近端串扰)超标。
而近端串扰是指一对线发出的电磁波“串”进了另一对线,引起杂波电平过高所致。
因此模块端接处要想办法减少线对对外发出的电磁波,同时也要想办法减少线对接收外界电磁波的能力。
模块端接点附近NEXT干扰产生的原因之一
根据电子技术中的天线理论,当一对线的两芯分开时,这一对线的两芯线之间形成了一个磁场,当另一芯线或模块内的芯线(印刷线路板上的印刷金属线)被“网”入磁场时,就会感应到这些不该接收的电磁波,形成了NEXT干扰。
这是模块端接处不可避免的现实,但可以减小。
方法之一就是:四对线仍然保持绞距,并就近端接。
本文建议的端接方法的理论基础
在此次介绍的模块端接方法中,由于双绞线平行进入模块的端接处,必然有两对线先端接,其余两对线后端接。
那么先端接的两对线由于刚出护套,因此无法形成绞距,因此最理想的方式是让他们就近打在最靠近的端接点上。
而远的两对线则可以保持绞距直至端接点旁
在散开,这样四对线内的电磁场始终在各自对绞的芯线之间,因而减少对外界电磁场的影响,同时芯线对绞而产生对电磁波的对消能力也能够充分发挥抗干扰作用。
过去的端接工艺
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此次使用的是180度KeyStone模块,这已经成为行业中流行的标准模块结构。
在常规端接方法中,双绞线是从四个端接点的中心插入,四个线对向各自的方向分散后端接,尽管散开后的长度都小于标准规定的12.7mm,但由于距离短,四个线对中的绞距全部散开,形成了四个相互干扰的交变电磁场,实际结果是仍然会产生较强的NEXT 干扰。
两种端接方法经对比试验(同一个人、同一根线、同一个模块)证实前者可以将NEXT 值改善2dB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欣慰的数据。
实际上,这种端接方法是向产品质检部门学来的。
在学会并看到到比对数据后,再从理论上找原因而得出上述理论依据。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