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镜头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影视视听语言课程对应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对应理论课程名称:影视视听语言英文名称:Audio-visual Language实验对应理论课程代码:Z1901012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开设学期:4学时:18 学分:1一、实验课的性质与任务《影视视听语言》全面系统地讲解视听语言在影视中的主要特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视听语言的概念,学习和掌握视听语言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拓展读者的思维空间,提高创作水平。
本课程内容涉及到影视创作中的各个重要概念,用理论知识结合影片实例的分析方法,具体讲解视听语言所包括的画面造型语言、剪辑、声音和声画关系等内容,将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串接成为一个相对完成的脉络,把这些分散开的环节整合在一起,建立起一个视听分析和创作的全貌。
学生通过学习影视视听语言,了解影视创作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技法,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
二、实验目的、要求及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技术及基本技能本实验课程目的是通过观摩理论课中介绍的经典影片,撰写作品视听语言分析,体会视听语言中的各种形式的语言技巧,进一步使用这些技巧编制影视作品。
通过观摩经典影片,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三、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实验一画面造型语言——《巴顿将军》 2学时实验二镜头形式——《罗生门》 2学时实验三剪辑和蒙太奇——《勇敢的心》 2学时实验四声音与声画关系——《公民凯恩》 2学时实验五视听语言的修辞功能——《世界末日》 2学时实验六电影语言的叙事系统——《花样年华》 2学时实验七影片视听语言分析实例——《童年往事》 2学时实验八类型化的电视视听语言——《快乐大本营》 2学时实验九电视文艺的视听语言——历届《春节文艺晚会》 2学时四、实验所需重要仪器设备及台(套)数多媒体教室五、实验成绩评定方法以作品分析作业和视听语言作品设计评定实验成绩,实验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及格、不及格。
最终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5%。
六、参考资料《影视视听语言》张菁、关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影视视听语言》袁金戈,北京大学出版社《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姜燕,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视听语言》陆绍阳,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教学大纲影视动画视听语言大纲课程编码:总学时:64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学时:32学时总学分:4学分理论学分:2学分实践学分:2学分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教学目的:1.通过讲授视听语言的定义,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存在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2.通过欣赏影视作品,使学生正确掌握视听语言的特征,逐渐对电影艺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3.通过欣赏影视作品,使学生对视听语言的分类、特点、发展历史及其流派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2.视听语言与造型语言的异同3.视听语言的特点4.视听语言的发展历史及其流派教学难点:1.视听语言与其它语言的异同2.视听语言的特点教学方法:运用讲授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教学课时:4课时作业:简答:1.电影艺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电影艺术早期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物及贡献?3.视听语言的特征有哪些?4.动画电影的起源第二章镜头教学目的:1.通过讲授镜头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对影视动画镜头的职能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2.通过分析经典的影视作品,使学生正确掌握影视动画镜头的景别理论,并逐渐对电影艺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3.通过分析经典的影视作品,使学生考虑如何控制镜头形成影视动画特有的画面,进而将镜头理论逐步过度到实际运用。
教学重点:1.镜头的职能及概念2.镜头景别的分类3.镜头的拍摄及焦距、焦点的处理教学难点:1.镜头与画面的关系2.镜头与电影叙事的关系教学方法:运用讲授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教学课时:12课时作业:简答:1.简要分析摄影机镜头运用的五个可控因素及其特点?2.简要分析摄影机镜头运用的五个可控因素的内在联系?3.简要分析美国电影《勇敢的心》中英军与起义军交战的场景拍摄镜头的运用?第三章镜头语言教学目的:1.通过讲授蒙太奇的原理及其理论,使学生对影视动画镜头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并逐步养成使用镜头叙述思想与内容的习惯。
2.通过讲授长镜头理论,使学生在镜头理论上更加丰富,并逐渐对电影艺术的镜头语言形成一定深度的认识。
《影视语言》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影视语言 / Artistic introduction二、课程代码:05091314三、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四、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动漫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动画视听语言规律,掌握分镜头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通过系统阐述动画视听语言的各构成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动画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五、学时/学分:32 / 2六、先修课程:动画概论七、适应专业:动画本科专业八、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影视的语言1-1 了解人类视听交流的历史与现状1-2 理解人类视听交流的历史与现状1-3 掌握影视语言的思维基础重点:人类视听交流的历史与现状难点:影视语言的思维基础第二章影视语言的语言本体论2-1 了解语言的基本结构2-2 理解语言的基本结构2-3 掌握语言的基本功能重点:语言的基本结构难点:语言的基本功能第三章早期影视语言的探索3-1 了解电影的诞生时代3-2 理解“原始综合”中的格里菲斯3-3 掌握电影灵魂的获得重点:“原始综合”中的格里菲斯难点:电影灵魂的获得第四章常规蒙太奇剪辑(一)关于剪辑的基本概念4-1 了解剪辑,镜头和运动,句法4-2 理解剪辑,镜头和运动,句法4-3 掌握轴线与机位重点:剪辑,镜头和运动,句法难点:轴线与机位第五章常规蒙太奇剪辑(二)叙述线5-1 了解剪辑的叙述线5-2 理解叙述线中的时间与空间5-3 掌握时间与空间的组合重点:叙述线中的时间与空间难点:时间与空间的组合第六章常规蒙太奇剪辑(三)原则与技术6-1 了解零度剪辑风格6-2 理解常规剪辑的原则6-3 掌握电影,电视作品的剪辑重点:电影,电视作品的剪辑难点:电影,电视作品的剪辑十、考核方式考查(成绩比例:考查30%+平时60%+考勤10%)考查评分标准为:优秀、通过、不通过三档制计分。
《影视镜头语言》课程教学大纲I 课程实施细则一、教师信息姓名:许迪声职称:讲师办公室:数字传媒艺术中心210室电话:电子信箱:答疑时间:每周三下午1:30-4:30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影视镜头语言课程名称(英文):The Video Camera Language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课程代码:周学时:3 总学时:54 学分:3先修课程:影视导演基础,电视摄像基础,影视基础写作开设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三、课程简介《影视镜头语言》以国内外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优秀电影作品为主,通过分解式、细致入微、逐个镜头的分析讲解,辅以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及文化背景的介绍。
着重探讨影视镜头的使用、和导演技巧的贯彻。
使学生对影视镜头语言的语法、语句、语序、语义既有宏观的概念植入,又有技术性的操作与使用。
通过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与案例分析为主,每一单元辅以一个实验及课堂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具备导演一部影视作品的能力,在沟通能力、现场掌控能力、应变能力和创作能力上也有一定的提高。
四、课程目标影视镜头语言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以视听为手段的镜像语言概念,这是一套有别于文字、数字的语言系统。
学生应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在基本的影视镜头元素的支撑下,用画面与声音进行叙事表意及情感表达。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需要清晰地呈现每周的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课后作业等,学生由此可以准确地了解每周的学习任务。
如果当周有分量较重的活动环节的安排,需在“单章教学设计”部分呈现完整的活动设计。
学生在每周课后需根据教学进程的安排,对本周的任务和下周的安排加以了解,并进行相关准备。
六、修读要求学生应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多样化的教学互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广泛的讨论。
影视镜头语言课要求学生在上课后十五分钟即属迟到,课程中可以饮水等,但杜绝大声交谈、嗑瓜子、剪指甲、化妆等不文明课堂状况。
《影视视听语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影视视听语言/ Movie Language课程总学时/学分:32/2 (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0学时)适用专业:动画专业、媒体专业一、课程简介《影视视听语言》是影视、动画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程。
本课程通过系统阐述视听语言各要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轴线、场面调度、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创作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通过学习视听语言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以及其运用的一般规律与方法,培养学生影视动画创作的思维方法;创作方法;为学生掌握分镜头原理、创制动画片、进行专业的影视与动画制作作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三、教学基本要求在课堂讲授上采用多媒体PPT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到图文并茂,易于视听传达,便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问题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课外作业的训练以及优秀作品的讲评,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意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视听语言的形成史(2学时)知识点:了解电影发展史,理解视听语言在电影史中的逐步探索过程,理解视听语言发展历程中各个电影大师的贡献。
重点和难点:了解各电影大师对视听语言发展的贡献,了解未来电影视听语言发展过程及未来发展倾向。
第二章视听语言(2学时)2.1视听语言的概念及研究内容知识点:理解视听语言的概念,了解其研究内容难点和重点:视听语言与蒙太奇的关系,及其研究内容2.2视听语言的理论研究知识点:理解视听语言的概念;了解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及视听语言的理论(蒙太奇理论、长镜头理论、符号学理论)重点和难点: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视听语言;从文化的角度去看视听语言,掌握视听语言学习方法。
第三章视觉元素(2学时)3.1光知识点:光的功能:1、外部引导和内部引导2、人物形象的塑造3、刻画人物的心理4、情境氛围的营造5、光带来影片节奏的变化重点和难点:光的功能3.2色知识点:1、色彩冷暖的依据2、色彩的表现性:在不同社会,不同叙事语境下产生不同的含义3、电影色彩的主要功能:造型表现;参与叙事重点和难点:色彩的功能3.3人知识点:人是电影的主体;表现人的重点:脸、手和形体;电影中的群体重点和难点:人物的表现3.4景知识点:1、景的意义:故事背景(空间环境、时间环境)2、景的分类:内景和外景、人工景和自然景、再现的景和表现的景重点和难点:景的意义和分类3.5物知识点:1、物就是道具2、人类活动的对象,是人的镜子3、电影的细节4、物在电影中的运用重点和难点:物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第四章听觉元素(2学时)4.1人声知识点:人声1、非语言人声2、语言(对白、独白、旁白)4.2音响知识点:音响的分类,音响的功能,留白4.3音乐知识点:1、分为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2、电影中音乐的功能:表达主题或哲理、诠释心理、抒发情感、渲染气氛、叙事、展示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4.4声音和声音的剪辑知识点:声画合一,声画错位,声画对位重点和难点:各声音成分的艺术运用,声音的剪辑第五章镜头的形式(4学时)5.1景别知识点:了解级别的定义及种类;理解景别的划分原则;理解个景别应用的意义重点和难点:各景别运用的意义5.2角度知识点:了解分角度拍摄的原因及意义;理解角度的种类;掌握分角度拍摄的镜头组接原则重点和难点:分角度拍摄的镜头组接原则5.3运动知识点:了解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的区别;理解运动镜头的种类(推、拉、摇、移、手持、升降、变焦距);理解各种运动的含义重点和难点:运动镜头的种类及含义.:拍的东西是动的;摄影机运动;剪辑运动第六章轴线(4学时)6.1轴线的基本定义及原理知识点:掌握轴线的确定,掌握常见轴线划分和处理方法(双人对话场面的轴线处理、多人对话场面的轴线处理、运动场面的轴线处理)重点和难点:几种轴线的处理的方式6.2轴线的变换与超越知识点:理解合理越轴的几种方法重点和难点:越轴的几种方法第七章剪辑(蒙太奇)(6学时)7.1剪辑概说知识点:了解剪辑的重要意义;了解剪辑的工作流程重点和难点:了解剪辑的重要意义7.2常规叙述式剪辑知识点:1、剪辑工作的实质,剪辑是一种再创作;2、剪辑工作的内容剪辑工作的基本要求:镜头的连接,镜头结构的安排和长度的调整;压缩长度;声音关系的处理3、剪辑的基本方法:连续、平行和交叉重点和难点:电影时空关系合理,剪辑点的判断,镜头组接逻辑性(内在的)清晰,运动性的流畅7.3非叙述式剪辑知识点:表现性剪辑:心理式剪辑、情绪式的剪辑重点和难点:理解并掌握非叙述剪辑方法7.4反叙事剪辑知识点:掌握反叙事剪辑定义及分类(杂耍蒙太奇、跳切、颠倒切)重点和难点:理解反叙事剪辑方式第八章后期编辑转场技巧(4学时)8.1光学转场知识点:淡入淡出,扫换、叠划、翻页、停帧、运用空镜头重点和难点:掌握Premiere软件的转场特效8.2无技巧转场知识点:相同主体转场,遮挡镜头转场,主观镜头转场,特写镜头转场,承接式转场、动势转场重点和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转场技巧及艺术表现特点第九章电影的时空观(2学时)9.1电影的空间知识点:理解电影的开放式空间观念,掌握形成画外空间的几种手段重点和难点:理解并掌握电影的开放式空间运用9.2 电影的时间知识点:电影的时间的压缩和延长,电影时间受人的心理影响,不是绝对的重点和难点:理解电影的时空观第十章场面调度(4学时)10.1蒙太奇理论和长镜头理论的历史渊源知识点:了解蒙太奇理论与场面调度上的关系,理解长镜头理论重点和难点:长镜头理论的理解10.2场面调度的意义和原则知识点:利用场面调度,可以在银幕上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渲染场面气氛,交代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
《影视语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课程代码:课程学时: 51 学分: 3适用专业:新闻学开课时间:二年级二学期开课单位:文学院大纲执笔人:何海巍大纲审定人:刘汉光《影视语言》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
《影视语言》以电影电视艺术基本理论和技能工作为逻辑起点,以新闻传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电影电视艺术语言学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2、系统掌握电影电视语言的理论、方法、技术。
3、具备在电影电视片创作方面的实际技能,从而胜任电影、广播电视、网络、广告、视觉影像等工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了解电影电视语言观,以及与文字语言不同的语法体系,尤其是画面组合的技巧及其涵义。
2、了解电影电视艺术的主要审美特性,培养电影电视艺术审美欣赏和审美批评的能力,理解电影电视艺术语言独特的美学价值。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有重点的讲授有关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包括课堂理论讲授,课堂练习(涉及影像资料欣赏与解析、影视语言表达、主题提炼、画面结构设计及其涵义等多种训练)、课下实践包括撰写影视评论或者小视频、微电影、手机电影的创作。
四、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1、影视语言学绪论 31.1 人类视听交流的历史与现状了解 11.2 视听语言的发展历程了解 11.3 影视语言的定义和特点理解 12、影视影像(影像和镜头) 62.1 影视影像的定义和特性理解 2 2.2 镜头和景别掌握 22. 3 镜头角度和视点掌握 23、影视影像(造型元素) 63.1 镜头的运动掌握 2 3.2 构图、光效和影调掌握 2 3.3 纪实与象征理解 24、长镜头与场面调度; 64.1 长镜头掌握 2 4.2 场面调度掌握 2 4.3 场面调度的方式掌握 25、声音(人声) 85.1 有声语言理解 2 5.2 对白掌握 2 5.3 独白掌握 2 5. 4 旁白掌握 26、音乐语言;音响语言 86.1 音乐语言理解 2 6.2 音乐语言的作用掌握 2 6.3 音响语言掌握 2 6.4 音响语言的功能掌握 27、声画关系 67.1 声画合一掌握 2 7.2 声画分立掌握 2 7. 3 声画对位掌握 28、什么是蒙太奇 48.1 蒙太奇释义掌握 2 8.2 蒙太奇的功用掌握 29、蒙太奇的分类及特征 49.1 叙事性蒙太奇掌握 2 9.2 表现性蒙太奇掌握 2五、考试范围与题型1、考试范围与分数比例(1)影视的镜头 5%(2)镜头的景别和运动 5%(3)声画组合方式 10%(4)影视音乐的表现特征 10%(5)场面调度的方式 10%(6)长镜头理论 10%(7)影视蒙太奇的功能 15%(8)电影流派 15%(9)电影评论与赏析写作 20%2、考试题型与分数比例(1)填空 15%(2)名词解释 20%(3)问答题 25%(4)材料分析题 15%(5)影评 25%六、教材与参考资料1、教材:张菁,关玲著.2014 .《影视语言》(第2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参考资料:(1)钟大丰,舒晓鸣著.1995 .《中国电影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乔治.萨杜尔著.1982 .《世界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3)安德烈.巴赞.2005 .《电影是什么》.江苏教育出版社(4)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2006.《电影的本性》.江苏教育出版社。
《影视摄影》课程教学大纲学分:4 学时: 72学时适用专业:07艺术设计本科(影视广告方向)执笔人:朱红军一、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及课程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影视摄影》是艺术设计专业广告方向、影视方向的基础课程,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促进,综合性应用型的课程,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拍摄技术和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完美的结合,只有把理论和技巧在实践中进行使用与总结,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才能养成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理论学习和拍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全面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技巧方法,思维技巧和艺术手段,使学生在电视摄像实践过程,练就扎实的技术功底,准确地摄取指定的景物并符合电视造型的画面要求与艺术构思。
教学要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了解电视摄像造型的要素和手段,了解电视摄像的表现手法,以及摄像构图的要素与原则;掌握摄像机的各种操作规程与操作方法,并能熟练地使用摄像机,掌握电视摄像的基本知识;掌握电视构图的基本方法、基本要点和基本技巧;掌握电视空间构成的基本要点;掌握景别在影视制作中的地位;掌握固定画面的拍摄方法;掌握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掌握电视场面调度的作用和方法;并能够按照要求进行简单情节的拍摄。
课程教学的方法:该课程的讲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在进行理论教学时,要有各种必要的演示与例说,以使学生能够对所讲授的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理论教学之后,要及时安排学生实验,进行各种实际操作的练习,同时还要安排适当的实战训练,使学生能够掌握电视摄像的学习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电视节目制作概述(4学时)教学要求:以视频资料演示教学,讲授电视节目制作类型及电视摄像分类,,熟悉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以及摄像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素质。
影视视听语言教学大纲影视视听语言教学大纲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影视视听语言的教学逐渐受到关注。
影视作为一种流行的文化媒体,不仅可以提供娱乐,还可以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能力。
因此,制定一份完善的影视视听语言教学大纲,对于有效地推动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影视视听语言教学大纲应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它直接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影视视听语言教学中,学习者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培养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
因此,教学大纲应明确这些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其次,教学大纲应明确教学内容。
影视视听语言教学内容应包括词汇、语法、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等方面。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学习者需要通过影视来扩充词汇量。
语法是语言的规则,学习者需要通过影视来理解和应用语法知识。
听力理解是学习者的重要能力,通过观看影视可以提高听力水平。
口语表达是学习者的重要技能,通过模仿影视中的对话,学习者可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教学大纲还应明确教学方法。
影视视听语言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观看影视片段、听力练习、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教学大纲还应鼓励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方式,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教学大纲应明确评估方法。
评估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影视视听语言教学中,评估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口头表达等形式进行。
评估内容应涵盖教学目标中的各个方面,如词汇量、语法运用、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等。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习者,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
综上所述,影视视听语言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推动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大纲应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以提高学习者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培养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
《视听语言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62412110课程名称:视听语言Ⅰ英文名称:Audio-visual language 1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48 讲课学时:24 实训学时:24学分: 3适用对象: 艺术设计专业(数码艺术方向)先修课程:素描、色彩、速写、数码艺术概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大学本科教育影视、动画、摄影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为相关专业学生以后进行各类影视创作提供影视语言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影电视包括视觉、听觉、动觉方面的特殊表达语言,以及其特殊的叙事方式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构成方式,学会通过解读影视内涵,把握影视创作中的表述方式和基本程序,掌握影视分析的方式和要求、分镜头剧本创作的方法和要求,学会使用影视语言的主题表达,并为今后的影视创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与实例分析结合,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视觉、听觉方面的特殊表达语言,以及其特殊的叙事方式,一方面培养学生解读分析好的影视作品的能力。
此外本课程用大量的影视作品为教学实例来培养学生对视听艺术的认知达到专业化。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概论一影视艺术的历史与性质二影视的语言与意义第二章:认识影视语言的“媒材”一媒材的概念二影视媒材的发展三影视媒材的区别与语言差异第三章:影视语言的“分类”一画面的构成元素二摄影——影视画面的形成三声音第四章:影视语言的结构一蒙太奇语义的产生与发展二蒙太奇语义的定义与原理三蒙太奇的功能四蒙太奇的种类五剪辑第五章:影视语言的美学一逼真与假定二分解与组合三叙事与表意第六章:影视语言的接受一接受方式二实例分析四、实验环节1 观摩影片:进行景别分析练习。
2 转场作业:用15个连接镜头和5个穿插镜头叙述一个情节单元“告别”五、课外习题及课程讨论思考题:①、选一段具有剪辑意识的电影剧本,谈如何理解剪辑应该体现在剧本阶段?②、剪辑主要包括哪些内容?③、剪辑在电影中有何作用?④、创作中如何处理剪辑元素?六、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理论讲解,实例分析,作品观摩几方面,学生作业质量反馈。
影视镜头语言训练教案教案标题:影视镜头语言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影视镜头语言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学习不同类型的镜头语言,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创作中;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意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影视作品片段(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影视片段,包括不同类型的镜头语言);2. 电脑或投影设备;3. 学生练习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介绍影视镜头语言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影视片中不同镜头的用途和效果。
2. 播放一个有代表性的影视片段,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镜头语言,并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探究: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影视片段进行分析,包括镜头的运用、角度选择、画面构图等方面。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并讨论不同组的观点和看法。
拓展:1. 学生个人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影视片段,分析其中的镜头语言,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学生互相交流: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分析结果,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实践:1. 学生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合作创作一个短片,运用所学的镜头语言进行拍摄和剪辑。
2. 短片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短片,并讨论不同组的创意和表现。
总结:1. 总结影视镜头语言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回顾学生在分析和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3. 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研究影视作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 收集学生个人练习和短片创作的作品,评估他们对影视镜头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观看更多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其中的镜头语言;2. 组织学生参加影视创作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创意和表现。
《影视镜头语言》课程教学大纲
I 课程实施细则
一、教师信息
姓名:许迪声职称:讲师
办公室:数字传媒艺术中心210室电话:
电子信箱:
答疑时间:每周三下午1:30-4:30
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影视镜头语言
课程名称(英文):The Video Camera Language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
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
课程代码:
周学时:3 总学时:54 学分:3
先修课程:影视导演基础,电视摄像基础,影视基础写作
开设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三、课程简介
《影视镜头语言》以国内外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优秀电影作品为主,通过分解式、细致入微、逐个镜头的分析讲解,辅以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及文化背景的介绍。
着重探讨影视镜头的使用、和导演技巧的贯彻。
使学生对影视镜头语言的语法、语句、语序、语义既有宏观的概念植入,又有技术性的操作与使用。
通过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与案例分析为主,每一单元辅以一个实验及课堂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具备导演一部影视作品的能力,在沟通能力、现场掌控能力、应变能力和创作能力上也有一定的提高。
四、课程目标
影视镜头语言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起以视听为手段的镜像语言概念,这是一套有别于文字、数字的语言系统。
学生应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在基本的影视镜头元素的支撑下,用画面与声音进行叙事表意及情感表达。
五、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需要清晰地呈现每周的教学内容、学习要求和课后作业等,学生由此可以准确地了解每周的学习任务。
如果当周有分量较重的活动环节的安排,需在“单章教学设计”部分呈现完整的活动设计。
学生在每周课后需根据教学进程的安排,对本周的任务和下周的安排加以了解,并进行相关准备。
六、修读要求
学生应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多样化的教学互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深入广泛的讨论。
影视镜头语言课要求学生在上课后十五分钟即属迟到,课程中可以饮水等,但杜绝大声交谈、嗑瓜子、剪指甲、化妆等不文明课堂状况。
课前务必关闭手机铃声,如确属需要,可再教室外接听电话,但课堂中不得频繁发送短信、微信等。
所有课程作业,无论课内外与否,鼓励原创,允许改编,杜绝抄袭,杜绝在作业截止时间仍无法上交。
以下两项若违反,则该课程作业一律作零分处理。
影视镜头语言课强调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
活泼、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观摩国内外经典影视作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拉片练习,对其他作品养成记笔记,作分析的好习惯。
进行自主的镜头语言分析、学习、借鉴和模仿。
鼓励大范围及大批量的影视作品及文艺作品阅读,在教学中,学生可参与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以及日常见闻。
七、学习评价方案
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其中,平时成绩30%由如下部分组成:随堂练习10%,课堂表现(presentation)10%,担任职务10%,考勤按实际出勤比例核算,每缺勤一次扣一分。
期末成绩70%为作品考。
其中包含了三项实验,并给与时间作课后的修改完
善。
在此基础上,根据学习表现,教师会在平时成绩原基础上酌情加减分。
八、课程资源
《荣誉》,苏牧,人民文学出版社
《伟大的电影》,罗杰·伊伯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导演功课》,大卫·马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事宜
要求学生以4-5人小组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的前期素材拍摄工作,并在课后完成后期剪辑。
通过实验,使学生以实践的方式理解并掌握长镜头中的场面调度、平行交叉蒙太奇的镜头设计和人物出场中的镜头设计。
Ⅱ单章教学设计
一、名称
二、教学目标
三、主要知识点或技能
四、教师教学任务
五、学生学习任务
六、教学方法和程序
课程教学过程以学生的探究、阅读、讨论、尝试练习、创造等动手、动脑活动为主的课程教学形式,应说明活动的形式、学生的组织方式、活动开展的步骤和程序、学生活动情况评价方式、师生互动模式等。
七、课程网络建设及其运用
八、教学内容讲义
九、课外学习要求
十、学生学习评价
注:
1. 课程类别中,四类课程的含义如下。
学术知识类课程:主要以学生掌握专业内基础性、系统性或前沿性的知识为目的的课程类型。
该类课程侧重学科专业中陈述性知识、命题型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如:先秦制度史、教育原理、概率与数理统计、西方经济学。
方法技能类课程:主要以学生掌握与专业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方法、技巧、技能、手段为目的的课程类型。
该类课程侧重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与训练。
如:静物摄影、谈判策略、SPSS应用、实验方法、教育研究方法。
研究探索类课程:主要以学生较为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新知、形成批判思维的意识和观点等为目的的课程类型。
该类课程侧重研究能力(尤其是理解力、反思力、创造力)的培养。
如:案例学习、项目学习、名著自修、小课题研究。
实践体验类课程:主要以学生进入与专业有关的实际情境,感受专业氛围,观摩专业人员实践过程,以及亲身参与实践,获得实践经验为目的的课程类型。
该类型课程侧重学生在实践领域现场亲身参与的过程和相关体验的获得。
如:模拟实训、微格教学、见习、实习、短期国内外专业培训。
2. 在学校教务部门允许的前提下,教学内容日程安排由于教师或全体学生的原因发生变更,须提前一周通知并在取得对方的同意之后进行调整,变更不得影响课程进度的整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