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学—卫生行政许可
- 格式:ppt
- 大小:6.37 MB
- 文档页数:53
卫生监督学(1-8章复习重点整理)卫生监督学第二章卫生监督的性质、分类及其效力第一节卫生监督的性质、作用及意义一、什么是卫生监督?卫生监督是政府卫生部门依据公共卫生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卫生法规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违反卫生法规、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种行政管理活动。
二、卫生监督的属性卫生监督的根本属性是——行政性,就是指卫生监督是政府的行政行为,是政府公共职能的体现之一;卫生监督区别与其他行政工作的另一属性——技术性,是指卫生监督的实施有赖于许多的卫生技术手段。
三、卫生监督的功能和特征(一)卫生监督的功能在实现国家公共卫生职能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制约、规范、预防和促进等作用,这些作用就体现为卫生监督的具体功能。
1. 制约功能——目标卫生行政机关的卫生监督行为对相对人有关权力的限制和在具体行为上的牵制。
2. 规范功能——效果作为抽象卫生法律的具体体现,从直观上显示了法律的规范作用,通过对守法者的认可和对违法者的惩罚,起到了规范人们行为导向的作用。
✓公共卫生法律规范✓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确定性规范✓有选择的规范卫生行政机关通过强制相对人的具体通过卫生监督法授予人们的选择权,行为而体现出来的命令性要求和禁止通过对具体卫生违法案件的处影响性要求。
周围人们行为的选择。
卫生监督的规范作用3.预防功能——重心卫生监督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或渗透于监督对象地整个运作过程,提前发现和排除可能出现的危害健康的各种问题和潜在弊端。
4.促进功能——结果分析、总结、弥补、改善,并且提供改进工作的科学依据。
(二)卫生监督的特征1、公益性——卫生行政机关根据公共卫生法规作出的卫生监督行为必然会忠实地体现公民和组织的公共利益。
2、保护性——保障实现公民享有健康权,以及保障公民和组织合法权益的获得。
3、技术性——公共卫生法规中卫生技术规范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其中关于合法与违法的界限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卫生标准所规定的指标,卫生监督实践必须依赖于医学卫生技术手段与卫生监督手段相结合。
第一章卫生监督:是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依据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个人、法人和组织从事与卫生有关的事项许可,对执行卫生法律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其行为做出处理的行政执法活动。
卫生监督的功能1 规范功能2 制约功能3 预防功能4 促进功能卫生监督的作用1)保障和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2)实施国家职能打击违法活动3)保护国家、团体、个人有关卫生方面合法权益4)促进卫生法律制度的完善5 )增强人们法制意识预防性卫生监督:是指卫生监督主体依据卫生法律、法规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所开展的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卫生监督行为有效成立的一般要件1 行为的主体合法2 行为不超越权限3 行为内容合法4 行为符合法定形式5 行为符合法定程序卫生监督原则1 合法性原则2 合理性原则3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4 信赖保护原则第三章卫生监督法律关系:是指由卫生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卫生监督主体在卫生监督过程中与管理相对人之间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构成要素1 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主体1)卫生监督主体2)卫生监督管理相对人2卫生监督法律关系的客体1)身体、生命与健康2)物第四章卫生监督主体:是指享有国家卫生监督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卫生监督活动,并对行为后果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卫生监督主体判断的3个标准1 卫生监督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的组织2 卫生监督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卫生监督职权的组织3 卫生监督主体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是指依法律、法规授权而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行政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
受委托组织:是指接受卫生监督主体的委托而行使委托机关委托的特定卫生监督职能的组织。
受委托组织与卫生监督主体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 受委托组织是从事非国家职能性质活动的组织。
2 受委托组织仅能根据委托行使一定的卫生监督职权3 受委托组织行使委托事项的卫生监督职权时,对外不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卫生监督机关委托的有效条件1 必须依法委托2 委托事项必须属于委托卫生监督机关职权范围内的事项3 委托确有必要4 委托的事项范围必须明确并受到限制5 委托应当以书面形式进行受委托组织与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区别第五章卫生监督依据:1法律依据2 技术依据3 事实依据卫生法的效力层次的特殊规则1 特别法效力优于一般法2 新法优于旧法3 法律文本优于法律解释第六章卫生行政许可:是政府相关行政部门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按照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卫生标准、规范进行审查,准予其从事与卫生管理有关的特定活动的行为。
第一章卫生监督工作程序1. 卫生行政许可程序1.1 卫生行政许可发放程序1.1.1 依据与范围1.1.2告知、承诺、申请登记1.1.3受理1.1.4审核1.1.5发证1.1.6换证或复核1.1.7变更1.1.8补证1.1.9注销1.2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1.2.1依据与范围1.2.2初审许可程序1.3预防性卫生审核程序1.3.1选址和设计的审核1.3.2竣工验收卫生审核1.4卫生登记备案程序1.4.1依据与范围1.4.2告知、承诺、与申请登记1.4.3备案管理1.5卫生行政许可运作机制1.5.1卫生行政许可证1.5.2健康相关产品1.5.3产品审批1.5.4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1.5.5专业检验机构和人员资质认可1.6卫生行政许可文书制作1.6.1文书种类1.7用语解释1.卫生行政许可程序1.1卫生行政许可发放程序1.1.1依据和范围1.1.1.1食品(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2)范围a. 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b. 职工食堂;c. 食品卫生法规定需要批准的食品、食品用产品;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应当发证的单位。
1.1.1.2公共场所(1)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2)范围a. 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车马店、咖啡馆、酒吧、茶座;b. 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c. 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d. 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e. 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f. 商场(店)、书店;g. 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1.1.1.3 化妆品(1)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2)范围化妆品生产企业抑制粉刺类化妆品1.1.1.4消毒产品(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2)范围生产、经营、使用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的单位和个人1.1.1.5供水单位(1)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2)范围●供水单位、●二次供水清洗消毒单位●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生产、经营单位1.1.1.6 职业卫生(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范围国内首次使用或者首次进口与职业病危害有关的化学材料,使用单位或进口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后;1.1.1.7放射工作单位(1)依据国务院44号令《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GB4792-1984《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2)范围从事生产、使用、销售放射性同位素与放射线装置的单位和个人。
卫生监督学案例分析及思考题第一章卫生法基础一、问答题1.我国卫生法的原则和特征是什么?2.我国卫生法制定的原则是什么?3.我国卫生法律关系有哪些特点?4.生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5.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原因是什么?6卫生法律责任有哪些形式?承担卫生法律责任应分别具备哪些要件?二、案例分析题案例1:一起霍乱弧菌感染案[案情介绍]某年9月19日下午4时,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该县丙镇中心卫生院电话报告发现2例疑似霍乱病人。
当该县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赶到现场调查核实时,镇卫生院已收治了7例疑似霍乱病人。
经临床检查、检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这7例病人感染的就是霍乱。
事情的经过是:9月17日中午,这7人参加了A女士在该镇某餐馆举办的生日午餐。
A女士为午餐要了甲鱼。
餐馆从该镇的水产经销者B处购买了该批甲鱼。
水产经销者B的甲鱼来自沿海某城市。
这批甲鱼的来源地当年曾发生过霍乱疫情。
经过对水产经销者B销售剩下的甲鱼抽取2只进行检测,均发现O139霍乱弧菌。
整个过程证实,餐馆将感染有霍乱弧菌的甲鱼加工给了就餐者,直接造成就餐者感染霍乱。
根据事实,依据有关法律,该餐馆被县卫生局处以责令暂停营业、罚款处罚;该餐馆并承担了对就餐者及A女士的经济赔偿。
水产经销者B也受到法律制裁。
讨论提示题:1.本案中哪些人和机构之间是何种法律关系?其法律关系要素是什么?2.引起该法律关系产生、消灭的法律事实是什么?案例2:香辣童子鸡中亚硝酸盐超标案[案情介绍]2004年X月X日16时40分,某市某区卫生局接到X医院急诊室报告,有4人在XXX餐馆就餐后到该院就诊,疑为亚硝酸盐中毒。
区卫生局马上派出14名卫生监督员分两路到达XXX餐馆和X医院进行调查、诊断并协助救治。
在调查过程中陆续又有12名相似症状人员前来就诊。
通过调查发现,以上所有就诊患者同属某单位职工,在午餐时均食用了单位食堂制作的香辣童子鸡。
19时,卫生监督员赶到该单位食堂。
一、名词解释1、卫生监督: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卫生法律、法规的授权,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贯彻执行卫生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违反卫生法规、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的一种卫生行政执法行为。
2、预防性卫生监督:是指卫生监督机构依据卫生法律、法规对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所开展的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
3、卫生法律关系:是卫生法律规范所调整的,卫生监督主体参与卫生监督活动时产生的卫生监督主体与相对人之间权利和义务关系。
4、卫生监督证据:指用于证明卫生案件事实的一切材料和事实。
5、卫生行政许可:是指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按照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卫生标准、规范进行审查,准予其从事与卫生管理有关的特定活动的行为。
6、卫生行政处罚:是指卫生监督机关为维护公民健康,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对相对人违反卫生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给予的惩戒或制裁。
7、卫生行政强制执行:是相对人逾期拒不履行法定义务或拒不执行卫生行政部门做出的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由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其履行义务的行政行为。
8、卫生监督的调查取证:是指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对决定立案处理的卫生行政违法案件,为查明案件的违法事实真相而依法进行的专门调查、获取证据和采取强制措施的活动。
9、卫生监督责任:是指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卫生监督人员因违法行政和行政不当,违反其法定职责和义务,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而应依法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
二、问答题1、卫生监督行为的有效成立:1.行为的主体合法2.行为不超越权限3.行为内容合法4.行为符合法定形式5.行为符合法定程序2、什么是卫生监督主体,其主要特征是什么:是指卫生监督法律关系中享有卫生监督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卫生监督活动,并对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机构。
特征:1.必须依法享有行政权力2.必须能够承担行政活动所产生的责任3.是组织而非个人3、请列举我国主要的卫生法律《食品安全法》《母婴保健法》《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国境卫生检疫法》4、卫生监督证据使用的基本要求:1.重证据、重调查研究2.一切证据必须查证核实3.忠于事实真相4.符合逻辑推理5.运用证据必须合法5、卫生行政许可的原则:1.法定2.公开、公平、公正 3.便民、效率4.信赖保护 5.监督6、卫生行政许可撤销与注销区别7、卫生监督检查的方式:1实地检查2.查阅资料3.查验4.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