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无人直升机导航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06.81 KB
- 文档页数:11
民用无人机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民用无人机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农业、环保、物流和娱乐等领域。
本文将对民用无人机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技术现状1. 机身设计现在大多数民用无人机采用四轴飞行器,其机身设计呈“十”字型,每个臂上安装有电机和推进器,可通过遥控器来控制飞行方向和高度。
此外,还出现了多旋翼机和直升机等种类的无人机。
2. 导航系统民用无人机的导航系统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测量单元(IMU),通过卫星信号和自身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传感器进行位置和姿态的计算。
同时,还有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用于测量周围环境。
3. 摄像系统民用无人机配备的摄像系统多种多样,可实现拍摄高清晰度的照片和视频。
此外,还有可见光相机和红外热像仪等,能够提供更加细致、全面的飞行数据。
4. 控制和通讯系统无人机的遥控器采用2.4GHz无线通讯,其距离取决于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信噪比。
同时,还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电脑来进行控制和监控,并可将飞行数据上传至云端进行分析。
二、发展趋势1. 自主飞行目前市场上的无人机多为手动控制,而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更侧重于自主飞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无人机将具备自主避障、自主路径规划等功能,能够较大程度上避免人为失误带来的风险。
2. 机身材料轻量化随着无人机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的不断提升,机体重量的轻量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
预计将会进一步研究并应用强度高、重量轻的新型材料。
3. 可重复使用性目前市场上的无人机大多为一次性使用,未来将更加注重可重复使用性。
同时,在电池寿命方面也需进行深入研究,以满足长时间、高频次的飞行需求。
4. 各领域需求无人机的市场需求与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未来将会有更多领域对无人机提出更高、更精细、更专业化的需求。
例如,在农业领域,无人机能够实现病虫害侦查、农作物生长监测等功能,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智慧化、数字化;在物流领域,无人机更能实现快递、送餐等配送服务。
500公斤级无人直升机飞控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直升机在民用和军事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无人直升机的飞控导航系统是其核心部件,对于飞行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500公斤级无人直升机飞控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一、飞控导航系统的设计1. 飞控系统飞控系统是无人直升机的大脑,负责控制飞机的姿态、飞行高度、速度等。
500公斤级无人直升机通常采用惯性导航系统和GPS卫星导航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飞行控制。
惯性导航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飞机的姿态和加速度,而GPS卫星导航系统则可以提供飞机的位置和航向信息。
飞控系统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数据处理,使无人直升机能够实现自主飞行和导航。
2. 导航系统500公斤级无人直升机的导航系统需要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导航系统通常包括导航计算器、导航传感器、导航显示器等组成。
导航计算器负责对飞行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导航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飞机的位置、速度和航向,导航显示器则向飞行员展示飞行信息和导航路径。
导航系统还需要具备自动避障、自动着陆等功能,以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通信系统500公斤级无人直升机的通信系统需具备高速、稳定、安全的特点,以保证飞行数据的及时传输和指令的准确执行。
通信系统通常包括航空雷达、卫星通信、数据链等模块,可以实现与地面站的双向通信和飞行数据的实时传输。
通信系统还需要具备防干扰和抗干扰能力,以应对复杂的电磁环境和敌方干扰。
1. 民用应用500公斤级无人直升机在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农业喷洒、环境监测、物流运输等方面。
飞控导航系统可以使无人直升机实现自主脱离和着陆,实时监测作业区域的情况,并根据预先设定的航线进行飞行,大大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飞控导航系统还可以实现无人直升机和地面站的实时通信,方便操作人员对飞机进行监控和指挥。
2. 军事应用500公斤级无人直升机在军事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无人侦察、无人打击、战场通信等方面。
模拟飞行X飞机GPS的使用模拟飞行X(SimFly X)是一款飞行模拟器游戏,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使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来导航和定位飞机。
在这款游戏中,玩家扮演飞行员,使用GPS来导航飞机并飞行到指定目的地。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模拟飞行X飞机GPS。
首先,打开游戏并选择一个飞机模型。
在选择飞机模型之后,你会进入飞行界面,这时可以看到飞机仪表盘上有一个GPS显示屏。
点击该显示屏,你将进入GPS导航系统界面。
GPS导航系统界面将显示地图和飞机的位置。
地图上会出现一个飞机图标,表示当前飞机的位置。
飞机图标周围还会显示一些导航标志,表示航路、航线和航点等。
你可以使用鼠标或控制杆来操纵GPS导航系统。
接下来,你需要设定飞机的目的地。
在GPS导航系统界面上,你可以使用键盘或鼠标来输入目的地的坐标或名称。
一旦输入了目的地,地图就会显示出飞机当前位置和目的地位置之间的最短航线。
你还可以通过缩放地图来查看更详细的航线信息。
在飞行过程中,你可以利用GPS导航系统来实时监控飞机的位置和航向。
导航系统会不断更新飞机的位置,并显示在地图上。
你可以根据导航系统提供的指示,调整飞机的航向,以便按照航线准确地飞行。
在飞行过程中,导航系统还可以帮助你找到航点。
航点是旅程中的关键地点,可以用于标记航线上的重要位置,如机场、导航设施等。
通过导航系统,你可以实时看到航线上的航点,并随时了解自己距离航点的距离和方向。
这样一来,你就能够更好地控制飞机并按计划完成飞行。
此外,GPS导航系统还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信息,如机场和导航设施的位置、距离和方向等。
这些信息对于导航飞行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周围环境和导航条件,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
总而言之,使用模拟飞行X飞机GPS可以帮助你准确地导航和定位飞机,并安全地飞行到指定的目的地。
在游戏中,你可以通过GPS导航系统实时监控飞机的位置和航向,并根据地图上的航线和航点信息来调整飞机的航向和飞行计划。
植保无人机作业优势1、高效安全以天鹰兄弟植保无人机“TY-787”为例,飞行速度能达到8m/s,喷幅宽达7m,并且能够与农作物的距离最低保持在1-2m的固定高度,规模作业能达到每小时120亩,其效率要比常规喷洒至少高出50倍。
农用无人直升机自动飞控导航作业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工作人员接触农药的时间,从而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2、飞控导航自主作业植保无人机可采用远距离遥控操作和飞控导航自主作业功能,自主飞行只需在喷洒作业前,将农田里农作物的GPS信息采集到,并把航线规划好,输入到地面站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地面站对飞机下达指令,飞机就可以载着喷洒装置,自主将喷洒作业完成,完成之后自动飞回到起飞点。
而在飞机喷洒作业的同时,还可通过地面站的显示界面做到实时观察喷洒作业的进展情况。
(天鹰兄弟无人机自动导航作业可实现故障自动报警、自动施药,断点续喷自动生成飞行轨迹、3D裸眼避障、一键起飞和一键降落的农用飞机作业飞控导航系统)3、覆盖密度高防治效果好雾化药液在单位面积上覆盖密度越高、越均匀,防治效果就越好。
在药液雾滴药液雾滴飘移试验反映了用植保无人机喷洒作业对农药飘失程度的一个优势,当药液雾滴从喷洒器喷出时被无人机螺旋桨的向下气流加速形成气雾流,直接增加了药液雾滴对农作物的穿透性,减少了农药飘失程度,并且药液沉积量和药液覆盖率都优于常规,因而防治效果比传统的好,还可以防止农药对土壤造成污染。
4、节水节药成本低植保无人机喷洒技术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30%的农药使用量,节约90%的用水量,这将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资源成本。
而且电动植保无人机折旧率低、能源消耗小、单位作业人工成本不高、易于维修。
随着植保无人机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将会弥补我国在农业无人飞机应用领域的空白,也是中国农业重要无人机械和技术的一场革命,农用无人飞机技术的应用,将标志着我国农业真正走向了高科技农业时代。
我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人,也从没有独立生活过,直到来了加国。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领域引言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了各个领域的关注焦点。
无人机作为一种能够携带摄像机、传感器等设备进行控制和操作的飞行器,其潜力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本文将探讨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历程无人机初创阶段无人机的技术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当时美国和苏联开始发展无人机飞行器。
最早的无人机用于军事侦察和目标识别,以减少人员损失。
在那个时代,无人机是基于遥控进行飞行的,受限于遥控技术的局限性,其使用范围较窄。
无人机技术的突破随着航空、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飞速进步,无人机技术在21世纪得到了迅猛发展。
首先,无人机采用了更加先进的飞行控制系统,包括惯性导航系统、GPS定位系统等,提高了飞行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其次,高性能的摄像机、传感器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使得无人机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任务,如地图绘制、植被监测、环境监测等。
无人机技术的关键突破在无人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突破对其应用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1. 高效能动力系统传统的无人机采用燃油发动机,存在噪音大、排放高、能耗高等问题。
而随着电动技术的发展,无人机动力系统逐渐从传统的燃油发动机转向了电动发动机,使得无人机更加环保、安静、能耗更低。
2. 高精度定位和导航系统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系统是无人机能够实现自主飞行和完成复杂任务的基础。
现代无人机采用了惯性导航系统、GPS定位系统、激光雷达等多种技术的组合,实现了精准的空间定位和导航功能。
3. 先进的遥控和通信技术无人机的远程控制和与地面站的有效通信是其安全和可靠运行的关键。
现代无人机采用了高频率、高速率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实时的图像传输和飞行数据反馈,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控制能力和反应速度。
无人机技术的应用领域无人机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涉及军事、民用以及商业等多个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个主要的应用领域。
1. 军事侦察和目标打击无人机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最早开始于侦察和目标打击任务。
无人机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案例分析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各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创新。
在测绘技术领域,无人机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无人机在测绘技术中的应用。
一、航空摄影测量在过去,航空摄影测量主要依赖于飞机或直升机进行。
然而,由于高昂的成本和飞行限制,这种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并不可行。
而无人机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白。
无人机具有机动性强、成本低等优势,可以灵活地进行低空航拍任务。
通过搭载摄像头和激光测距设备,无人机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航空摄影测量。
以某地区规划建设为例,使用无人机进行航空摄影测量可以提供详尽的地形地貌信息。
借助高分辨率的航拍图像,测绘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地表特征、建筑物轮廓等细节。
同时,通过结合激光测距技术,测绘人员可以获取地表高程等三维信息,为规划设计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二、无人机航测技术无人机航测技术是无人机在测绘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传统的航测工作通常需要大型的测量设备和复杂的测量程序,而无人机航测技术可以更加简化测量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以一座城市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建设为例,无人机航测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各类地理数据。
通过搭载高精度的GPS导航系统和测量设备,无人机可以自动飞行并实时采集数据。
同时,借助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对采集的图像进行快速拼接和处理,生成高精度的地理信息产品。
通过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可以大大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并且减少人力成本。
同时,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管理等领域也能够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无人机在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地质勘探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地质勘探工作通常需要人工进行,工作效率低下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而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为地质勘探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搭载特定的传感器和设备,无人机可以对地质环境进行高效、精确的监测和勘探。
例如,在矿山勘探中,无人机可以搭载高光谱相机,利用光谱信息提取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本教程是关于启动和惯导的一些说明教程,但注意英文版有些东西可能跟俄文不一样!可能有人觉得卡50的启动视频都有了,为甚麽还要介绍啊!这里本人不是说前人教程有啥不好,只是想更深入的做一些补充!要是有些不对的还请大家指出,共同进步!学习建议本教程首先要了解直升机的飞行原理等基本知识,我觉得这是最难学的!很多书都写得不是很明白。
最直观的方法是搞个直升机航空模型看看就知道了。
3D模型直升机的控制原理比真的直升机还复杂一些!当然,新手可以到航空模型网上找找看,主要就是一个拉桨距的十字盘,旋翼转速一般变动不大,就靠桨距的改变来改变升力大小和方向。
这我就不介绍了!最好还要了解喷气发动机的基本构造!还有个要求就是要大致了解飞机座舱内仪表各表示的是啥,怎麽看。
其实要学的只有两个表,ADI和HIS,本教程只需要大家了解ADI 表,其他表要知道指啥!论坛里有座舱表图片的中文说明/bbs/thread-174619-1-1.html,最后强烈建议大家装上中文座舱补丁,这容易记住开关的位置和作用!还有看一下3go上的一个自动导航知识的一个教程/bbs/thread-178311-1-1.html !本人的惯性导航教程并很不完全,也很难面面俱到,但那些东西应该很容易可以通过自己的摸索了解,特别是关于导航点和目标点在飞行过程中的编辑等问题,不过这些也很少用到!自动导航和惯性导航有紧密的联系。
自动导航是基于惯性导航的,还有HUD显示也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在惯导上编辑了以后并不会在GPS上显示,GPS不会有变化!卡50的启动原理及惯导教程卡50的启动包括三个部分,设备自检,设备启动,主发动机启动。
这里只以文本形式先介绍介绍主发动机,即旋翼启动的一些原理,自检占不作介绍。
卡50有两个内置电池,电池1和电池2,提供飞机的基本电力,开启后机内大部分设备就可以启动和自检了(貌似只有武器系统不能开启)。
打开后,此时APU得到电力,也可以启动了,故要先接通电池一和二。
500公斤级无人直升机飞控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摘要:直升机以其悬停、贴地飞行、机动性能等特点能够有效满足军事需求,故而一直是军事研究的重点项目。
较之有人驾驶直升机,无人直升机的关键在于其飞控导航系统,该系统是无人直升机能够有效完成任务的核心所在。
文章以500kg级无人直升机为对象,对其飞控导航系统的设计及应用展开论述。
Keyword:unmannedhelicopter;flightcontrolnavigationytem;ytemdeignandappli cation本文以500kg级无人直升机为具体对象,对其飞控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展开研究。
该机最大起飞重量为550公斤,采用活塞式发动机,主结构为金属材料。
该机是在H3超轻型直升机平台基础上,通过设计改型,研制一款新型的多用途无人直升机,这是目前国内吨位较大的无人直升机,有效载荷高达180kg,使用95号车用汽油,续航时间可在3~3.5小时,此款无人直升机型号在军用、民用无人机领域,都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1飞控导航系统构成飞控导航系统作为无人机关键系统,不同于其它系统,这是个独立的子系统,能够在不同型号的无人直升机上通用,并且经过特殊设计,能够完成不同的任务。
飞控导航系统主要功能是飞行过程中飞行姿态控制和飞行轨迹控制。
主要用于稳定无人机飞行姿态,控制发动机转速和飞行航迹。
可实现直升机俯仰、倾斜、偏航、升降,以及飞行高度的稳定性控制、侧向偏离控制和自动协调转弯控制。
对无人直升机实现全权控制与管理,因此飞控导航系统对于无人直升机相当于驾驶员对于有人直升机,是无人直升机基本飞行和执行任务的关键。
飞控导航系统包括飞控子系统、导航子系统和飞行管理子系统。
2飞控导航系统设计2.1飞控导航计算机2.1.1硬件设计飞控导航计算机硬件结构为:a.嵌入式单片机:包括处理器,数字I/O及其控制,标准串行接口及总线驱动、隔离等。
b.AD/DA转换器: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伺服控制。
无人直升机关键技术和难点技术分析无人直升机是一种机上无人驾驶的飞行器。
在导航方面,无人直升机使用自适应扩展卡尔曼算法(EKF),把IMU、地磁传感器、GPS、气压高度计和地形匹配高度计等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深度融合,这样在恶劣条件下,如高震动和单一传感器数据不真实等情况下,也可得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导航数据,以此来保证控制命令的准确性。
在控制方面,无人直升机多使用了自适应鲁棒控制。
对风的切变、任务负载的突然变化等干扰有很强的鲁棒性,增加了飞控指令的有效性,以此来保证飞行的安全。
对机械磨损、任务负载、重心等变化有很强的自适应性,保证了飞行的精度和安全。
无人直升机可以进行速度控制也可以进行姿态控制,尤其姿态控制,可以有效的保证恶劣条件下的飞行安全。
在电子平台方面,无人直升机使用在嵌入式领域广泛应用的的ARM硬件平台,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可以满足需要。
无人直升机可以实现自主起飞、自主降落、自主任务飞行和地形匹配飞行等功能,完全替代驾驶员飞行使其发展方向。
当然无人直升机也具有天生的缺点。
首先就是直升机的低飞行速度,气动、动力学和声学等各方面因素使常规直升机的飞行速度难以超越固定翼飞机,飞行速度低严重限制了直升机的使用和发展;二是无人直升机保护措施不如固定翼直升机,后者出现险情可开伞保护,即伞降回收:而前者一旦出现重大故障,损失基本无法换回,因为它有旋翼,无法实现伞降回收。
三是由于直升机本身结构的特点,使得无人直升机的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问题较复杂,无人直升机操纵通道多、耦合较强,是一种稳定性差、控制难的飞行器,其操纵和飞行控制要比有人驾驶直升机和固定翼无人机更困难;此外,无人直升机一般尺寸都较小,发动机功率也不大,因此速度和升限较低(一般速度﹤300km/h,升限﹤5000m),有效载荷较小,若用于军事,容易被对方定位,且应用范围有所限制。
2无人直升机的关键技术和难点技术分析2.1直升机平台技术有人直升机已经有几十年的技术基础,技术比较成熟,但是动力学建模问题、飞行控制问题等都与平台设计技术密切相关,因此从无人直升机系统研究的角度来看,平台技术仍然不可低估,只有将直升机平台设计与用户用途及使用环境、飞行控制、自主起降等紧密结合,才能设计出性能优良的无人直升机系统,例如无人直升机的高抗风能力不仅需要先进的飞行控制算法,而且与平台本身的旋翼设计密切相关。
航拍基础知识航拍的简介航拍是指用直升机,固定翼飞机或超轻型飞机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对实景实物,根据不同的高度、角度、多方位进行摄影,摄像。
以下是由整理关于航拍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航拍又称空中摄影或航空摄影,是指从空中拍摄地球地貌,获得俯视图,此图即为空照图。
航拍的摄像机可以由摄影师控制,也可以自动拍摄或远程控制。
航拍所用的平台包括飞机、直升机、热气球、小型飞船、火箭、风筝、降落伞等。
为了让航拍照片稳定,有的时候会使用如Spacecam等高级摄影设备,它利用三轴陀螺仪稳定功能,提供高质量的稳定画面,甚至在长焦距镜头下也非常稳定。
航拍图能够清晰的表现地理形态,因此除了作为摄影艺术的一环之外,也被运用于军事、交通建设、水利工程、生态研究、城市规划等方面。
航拍有很多手段:无人机航拍\飞艇航拍,但是载人飞机真人航拍是最好的手段,相对于其他各种遥控航拍手段来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拍.1998年起,重庆电视台14年组织拍摄8次《鸟瞰新重庆》系列大型航拍纪录片,开启了国内城市航拍之先河。
它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重庆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其相关作品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推荐名片。
2011年8月重庆电视台启动第8次航拍,邀请参与7次航拍的资深电视人宋林作总导演,与中国航拍安全飞行第一人潘玉成合作,倾心打造的2011版《鸟瞰新重庆》即将正式发行。
为展现城市山川之美,片中精彩纷呈,倒退悬停追拍轻轨列车、低空穿越商圈高楼、穿行武隆天生三桥、低飞穿越地龙沟峡谷、拉高到近4000米高空拍摄阴条岭的蓝天云雾、俯冲下降展现瀑布壮观、贴近2米沿朝天门大桥桥拱拍摄等镜头令人叫绝,拍出了“大片”一样非比寻常的视觉效果。
但是载人航拍成本太高,我现在就一些论坛上和网上关于遥控航拍的相关技术和参数作些补充:最近在航拍论坛谈航拍技术的航空拍摄文章也逐渐多了起来,是一个好现象,好风气,为了能让更多的想做航拍公司飞控的朋友少走弯路,我也谈谈我的航空拍摄意见和航空摄影看法,做点指导性的引导,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航拍思路。
浅谈导航技术在低空空域航空器管理上的应用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低空空域航空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而导航技术在低空空域航空器管理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导航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
在低空空域航空器管理中,准确的位置信息对于避免与其他航空器的碰撞以及确保航线安全至关重要。
导航系统可以利用卫星定位系统(如GPS)或地面基站进行定位,提供航空器的精确位置和高度信息,为低空空域航空器的飞行提供具体的导航指引。
导航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飞行控制。
低空空域航空器数量庞大,而且多样化,包括无人机、轻型飞机、直升机等。
使用导航系统可以实现航空器的自动导航、自动驾驶和航线规划功能,减少人工干预,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通过设定预定航线和任务,导航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航空器的稳定飞行,并能够根据环境条件和交通状况进行智能调整,避免与其他航空器的冲突。
导航技术可以提供飞行数据的实时监控与回传。
低空空域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飞行数据,包括位置、速度、高度、航向等信息。
导航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和记录这些数据,并及时回传给相关的监管部门和飞行员。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飞行事故的分析与研究,提高航空器的安全性和飞行效率。
导航技术可以提供导航信息的多样化显示。
对于低空空域航空器管理来说,航空器的导航信息需要以直观、清晰的方式呈现给飞行员。
导航系统可以通过头盔显示器、座舱显示器等方式向飞行员提供导航信息,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航线、地图、高度限制等重要信息。
导航系统还可以与雷达、气象雷达等设备进行联合显示,提供全方位的导航信息,增强飞行员对空中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导航技术在低空空域航空器管理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实现自动化飞行控制、实时监控与回传飞行数据以及多样化显示导航信息。
导航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低空空域航空器的飞行安全性和效率,还有助于应对日益增长的低空空域航空器数量和多样性带来的管理挑战。
军 事 纵 横发展不依不依赖GPS的导航技术发展卫星应用于军事并不新奇,但卫星能在实战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乃至改变现代战争的作战样式,则是在它开发出了可靠、高效的导航定位功能之后。
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可提供全球性、全天候、高精度服务,在军事、交通、测绘、农业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但GPS导航系统也有其自身较为明显的缺陷,过度对其依赖存在巨大的风险。
近年来许多国家愈来愈清晰地感受到,过度依赖GPS系统可能带来巨大的潜在隐患与风险,因此纷纷倾力开发可替代型高新技术,并取得了长足进展。
对卫星导航依赖日益增多GP S卫星导航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对美国而言,GPS 提供的定位、导与授时(PNT)服务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在民用和商用领域同样如此。
据统计,美国交通运输、建筑测绘和农业领域高度或严重依赖 GPS 及其服务的比例高达 89%;军事领域对 GPS 及其服务的依赖程度更为严重,目前美军几乎所有装备系统均要依靠GPS 提供全球性、全天候、高精度导航服务,在其经济和军事基础建设中GPS不可或缺。
现代信息化战场上,GPS更是表现不俗,其制导导弹具备发射后“不管”或“少管”功能,即可预先将攻击参数输入导弹,或在导弹发射后通过数据链修改参数,实现自主攻击目标;还可实现“外科手术式”精确打击,如科索沃、阿富汗、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屡次对敌高价值战略目标,如固定机场、发电站和水库等成功实施防区外远程“外科手术式”精确打击。
GPS已发展成为综合性超强的集成系统,包括天基系统以及陆基、空基、海基联合作战平台,在信息化战争舞台上独树一帜。
海湾战争中,美军把GPS接收机安装在装甲车和直升机上,还使用了一万多个只有香烟盒大小的GPS接收机,可以装在口袋中,不用向导部队也不会迷失方向。
据称,多国部队正是通过GPS系统提供的精确位置计算等情报后,才迂回绕过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直插敌前方薄弱之处,形成对敌前后夹击态势。
海湾战争后,在科威特的扫雷人员广泛使用了GPS设备来测定雷场,它能将地雷的位置精确到1平方米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