铡美案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京剧剧本《铡美案》(一名《明公断》)铡美案主要角色包拯:净秦香莲:旦陈士美:老生皇姑:旦国太:老旦情节“铁面无私”的包拯,接受了秦香莲对她丈夫陈士美的控诉——“杀妻灭嗣”,在公堂上,教秦香莲与陈士美当对质。
陈士美倚仗驸马身份,强词狡辩,包拯秉公处断,不顾皇姑、国太的阻挠,铡死了陈士美。
注释《铡美案》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民间故事,也是一个优秀的传统剧目。
这个剧本是以中国京剧团演出的《秦香莲》中的《铡美案》一折为底本,由中国京剧团王泉奎、娄振奎、赵文奎、郑亦秋与本院编辑处邱炘、吕瑞明共同整理的。
根据《京剧丛刊》第二十六集整理【第一场】(四侍卫、张龙、赵虎引包拯同上。
)包拯(引子)赤胆忠心,保宋主,锦绣龙廷。
(念)乌纱罩铁面,与民断屈冤。
眼前皆赤子,头上有青天。
(白)老夫,包拯。
宋室驾前为臣,官拜龙图阁大学士,兼理开封府府尹。
适才朝罢而归,偶遇秦香莲拦轿喊冤,状告当朝驸马陈士美,杀妻灭嗣。
老夫也曾命她前去写状,这般时候,未见到来。
左右,伺候了。
(马汉、秦香莲携冬哥、春妹同上。
)秦香莲(白)参见相爷。
包拯(白)呈状上来。
秦香莲(白)是。
包拯(白)啊?老夫命你前去写状,因何白纸呈上?秦香莲(白)状告当朝驸马,无人敢写。
包拯(白)哦!状告当朝驸马,就无人敢写?秦香莲(白)正是。
包拯(白)来!将她带在官代书写状,哪个不写抓来见我!马汉(白)随我来。
(马汉、秦香莲携冬哥、春妹同下,同上。
)秦香莲(白)状纸写毕,相爷请看。
包拯(白)呈上来。
“具告状人秦氏香莲,年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陈士美,杀妻灭嗣”……秦香莲(哭)喂呀……包拯(白)带下去。
(秦香莲携冬哥、春妹同下。
)包拯(白)来。
马汉(白)有。
包拯(白)拿我名帖,请陈驸马过府一叙。
马汉(白)是。
太监(内白)驸马到。
马汉(白)驸马不请自到。
包拯(白)哦,我正要寻他,他倒来了。
有请。
马汉(白)有请。
(四校尉、大太监引陈士美同上。
四校尉同下。
)包拯(白)驸马。
陈士美(白)明公。
大平调《铡美案》两种大平调·铡美案·杀庙·盘路大平调《铡美案》,有内黄县大平调剧团版和浚县音乐协会版两种,以下分别简称“内黄版”和“浚县版”。
大平调:大平调流行于河南滑县、濮阳以及山东、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因其唱腔与豫剧大体相似但调门较低,故名“大平调”;又因其用以击节的梆子比其他梆子戏的乐队中使用的梆子要大:呈枣核形,长二尺,中部圆径三寸有余,故名“大梆子戏”、“大油梆”。
大平调的源流,一说由豫剧演化而成,一说由河北邯郸的武安平调流传到豫北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
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年)《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中已有对大平调的记载,足以说明这个剧种的历史悠久。
行当有五生、五旦、五花脸之分。
五生包括老生、大生、红生、武生、小生,五旦包括老旦、青衣、花旦、小旦、婆旦,五花脸包括黑脸、毛净、白脸、二花脸、三花脸(即文丑)。
以红脸(包括老生、红生)和黑脸(包括黑脸、毛净)剧目居多。
下边,让我们一起看看内黄版和浚县版两个《铡美案》有何异同。
●大平调《铡美案》简介:陈世美差家将韩琪追杀秦香莲母子,韩琪不忍加害,自刎而亡。
香莲手持韩琪的钢刀拦包公大轿鸣冤。
包公将陈世美请至开封府,苦苦劝说,陈世美不从。
包公升堂审问后欲铡之。
皇姑、国太先后来至开封府,包公执意将陈绳之以法。
三道圣旨命包公放回驸马。
包公无奈,只得以三百两俸银相赠,劝香莲回乡。
国太命人将香莲的一双儿女抢走……内黄版,每场戏没有明确的标题,用我自己的话来讲,包括“杀庙”、“盘路”、“盘堂”、“见皇姑”、“见国太”,时长3小时03分43秒;浚县版,几乎每场都有标题,包括《盘路》、《盘堂》、见皇姑、见国太,时长2小时03分20秒。
或者理解为后边剧情通称为《盘堂》,因为很多南方剧种的《秦香莲》,从“大堂”到最后的“铡美”,通称为《铡美》,●杀庙:陈世美派家将韩琪追杀秦香莲母子。
香莲带领儿女离开城南小店正欲回乡,却见身后有人追赶,母子三人遂躲进土地庙。
93版包青天之铡美案1-6集分集剧情介绍第1集:剧情介绍:秦⾹莲背着公婆灵位,带着⼀双⼉⼥(宁⼉、馨⼉)千⾥迢迢来到开封,四处寻访得各丈夫陈世美已考得状元,且。
但当⾹莲到达状元府,碰见丈夫陈世美时,陈却⼀⼝咬定⾹莲乃是疯妇。
⽆奈之际,恰逢王丞相乘轿经过,⾹莲拦轿呼冤。
王丞相为辨⾹莲冤情真伪,安排陈⾄府中赴宴。
席间,王丞相叫⾹莲弹唱助兴。
⽽⾹莲则借弹唱之机,述说家遭饥荒,丈夫赴今赶考沓⽆⾳讯,家遭剧变公婆双亡,千⾥寻夫却不料丈夫为求荣华⽽抛糟糠之妻等冤情。
陈借⼝⾝体不适离席⽽去,王丞相指引⾹莲⾄开封府,请包青天为之申冤。
包青天接案后⾄状元府试探冤情真伪后得知⾹莲所⾔⾮虚。
陈怕事情败露影响前程,谎称⾹莲为疯妇,派杀⼿韩琪欲杀⾹莲灭⼝。
韩琪奉命追杀⾹莲,但在得知⾹莲冤情之后,韩决定放⾛⾹莲母⼦三⼈,⼜怕回去不好交差,义然绝然选择⾃杀。
临终前拔出钢⼑,交给⾹莲,以作陈杀妻灭⼦之证物。
不料巡逻官差经过,误认⾹莲为杀韩琪之凶⼿,抓⾄县衙。
县令徐家麟是⼀位贪官,因案情涉及到当朝驸马(陈),便以此作为升官捷径,暗通陈世美,将⾹莲屈打成招为私通韩琪、谋杀奸夫的罪⼈……第2集:剧情介绍:⾹莲既已定罪,徐县令与陈世美密谋在押解途中将⾹莲母⼦三⼈杀害,已求斩草除根。
幸得咱们正义的化⾝展昭路过,拔⼑相助,将捍莲母⼦救下。
问明原委后,展昭随⾹莲母⼦来到韩琪⾃杀现场,以期录得蛛丝马迹。
不料现场已被破坏,⽽韩琪⼫体也被徐县令⽕化消毁。
展昭夜探县衙,录得重要物证——韩琪⾃杀所⽤钢⼑。
展昭授意⾹莲在包青天回府途中。
⼿捧钢⼑拦轿喊冤。
包青天重接本案,将陈世美带⾄开封府⼤堂审问。
虽有钢⼑为证,奈何韩琪已死,死⽆对证,陈借此扬长⽽去,包青天只得退堂再⾏商议对策。
展昭等⼈分头搜集陈与⾹莲结婚、派韩琪杀害⾹莲母⼦及与徐县令勾结谋害⾹莲母⼦等证据。
陈央求王丞相安排与⾹莲母⼦单独相见,丞相应允。
陈与⾹莲相见,假意表露悔意,劝说⾹莲母⼦返乡,善良的⾹莲正欲答应,不料公主突然现⾝,恰逢陈与⾹莲母⼦相认,拂袖离去。
铡美案的现实意义
《铡美案》是一部著名的京剧剧目,讲述的是中国古代著名清官包拯的故事。
剧情梗概是包拯审理陈世美案件,发现其不忠不孝,最终将陈世美问斩。
在斩首陈世美之时,他才知道原来陈世美在谋害自己的时候,已经娶了秦香莲为妻,并生有一子。
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包拯下令将陈世美斩首示众,并追封秦香莲为皇妃,为其保留名节。
该剧的情节曲折,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悬疑性,通过包拯审理陈世美案件,展现了古代清官为民除害、刚正不阿的形象,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官僚制度的黑暗和腐败。
《铡美案》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京剧剧目,它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僚制度的黑暗和腐败,同时也强调了法律和道德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注重法律和道德的建设,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
《铡美案》提醒我们,在处理案件时需要遵循法律程序和证据,不能随意定罪。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
《铡美案》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醒我们,在处理案件和社会问题时需要注重法律和道德,加强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
铡美案
《铡美案》又名《秦香莲》,这是包公故事里一个很有名的段落,讲述了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
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
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
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
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该故事被改编为戏剧和影视作品,戏剧有京剧、秦腔、豫剧、海丰白字戏、海丰西秦戏,也是潮剧经典剧目之一;影视有93版《包青天》第一个单元故事等。
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复习《唱脸谱》;2、欣赏《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虎上山》,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唱脸谱》达到有表情的按照京剧风格演唱2、理解京剧、黄梅戏唱腔的风格特点,达到能够辨认这两个剧中的目的3、传统京剧与现代京剧的区别重点:感受和初步理解各剧种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难点:1、用听、唱、演结合教师分析,激发学生兴趣2、结合各剧种音乐的录像图片帮组学生辨认不同行当的人物类型和脸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唱了《唱脸谱》,初步接触了戏曲音乐。
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经典唱段来学习戏曲的相关知识。
二、欣赏京剧《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驸马不必巧言讲结合欣赏简介京剧剧种及其音乐。
1、背景简介——初步感知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1页:“京剧是在清代道光年间形成于北京的一个戏曲剧种。
是中国最大的剧种,其音乐基础是徽调和汉调。
以皮黄腔为主,兼有昆腔、吹腔、南棒子、四平调以及众多的曲牌音乐和打击乐锣鼓经。
皮黄腔包括西皮、二黄、反西皮、反二黄。
主要板式、主要伴奏乐器文场有京胡、京二胡、小三弦、月琴、唢呐、笛子等。
武场有板鼓、大锣、小锣、铙钹。
”2)教师出示《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与“驸马不必巧言讲完整乐谱,学生边看乐谱,边欣赏,说出此段京剧唱腔由哪个行当演唱,(净演唱)辨认剧中人物脸谱(黑色或黑头)3)再次欣赏音乐,运用了那些板式,随着板式的变化,人物情绪有何变化?(结合词曲关系、剧情进行分析)体验黑头唱法特点?2、要素分析——情感体验A\西皮导板:散板上句的变化形式,多用在一个大唱段开始的地方,音调高亢,感情多为激越奔放,铿锵有力,展现了包拯威严正直的气魄。
因而这个上句要比一般的上句复杂些、开阔些。
(慢拉慢唱)B\西皮原板:一板一眼四二拍形式,他的上句和下句节奏位置是一样的,只是各自的落音不同。
《新编铡美案》新编陈世美案。
人物:包公,秦香莲,陈世美,傻亲孩子,杨皇妃,衙役2名。
道具:桌子,凳子,火腿肠,卷筒指,药盒子。
(秦.傻上)秦唱:<<娘的眼泪>>歌词:娘的眼泪似水淌,滴滴滴在儿身上..........(略)秦:儿啊,自从你****陈世美丢下我们娘儿俩而后,我们过的这算什么****子?悲伤你外公外婆死得早,今天我俩上这开封府来告你爸陈世美,一定得让官府给我们娘儿俩一具公道.傻:娘啊,这开封府还有多远哪?~秦:我也疑惑啊.傻:我..我...我走别动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我饿了,我要吃miamia mia ....秦:哎呀!你那个傻亲孩子,你看这么多的叔叔阿姨看着咱们,娘我如何给你吃呀...傻:我别管!我就要吃mia mia..秦拿出一根火腿肠)而哪,娘这儿还有最后一根火腿肠,你就拿去吃吧...傻接过火腿肠)啊?又吃火腿肠..................(略)秦指着亲孩子)你!......傻望着观众说)你们说mia mia mia 好吃不行吃?观众:好吃!傻:你看嘛,大家都说好吃!我别管!今天我别只就别走了!....秦望了望四周)而啊!你看,开封府到了,别闹了,还别快上去击鼓鸣冤!...傻站起来,作击鼓状)咚...咚...咚...包后台:谁呀!谁呀!他****的!老子正在上厕所呢!)秦:咦~~~?谁的声音?儿哪,你到后面去看看.傻走到后台门口,被吓了一跳,跑回秦周围)********...后面这个大叔正在拉吧吧!秦:哎呀!那我们就在这儿等等吧...包:王朝,马汗!王.马:哟!包:升堂~~~~~!!王.马:贪~~~污~~~~(坐定)包:#!下跪何人?秦:小女子秦香莲.包:台起头来~~~~~~~(秦把头抬起望着包)(包看到秦的容貌后被迷住,作流氓似的打口哨等)秦对儿说)儿哪,都说开封府的包大人长得高大魁梧,印堂发黑,你看那个人我觉得别像呀,你去咨询咨询~~~傻走到包周围,拍拍包)你是谁呀?(咨询三遍)包:#!(傻跑回秦周围)我乃.......................(略)傻:我看他.....................................(略)秦:我说包皮包大人哪,你爸爸呢?包:我爸爸到xxx去洗桑拿去了,你有什么冤情对我说也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呀!秦:包大人哪,你看小女子我才疏学浅,这一时又别知该从何说起.包:那可有状纸啊?秦:有!有!有!(对儿说:儿哪,还别快把状纸给包大人呈上.并把一卷卫生纸给儿)傻拿着卫生纸放在包的案桌上):状纸没有!卫生纸有一卷!你自己渐渐用吧!(回秦周围,又被秦打)秦:包大人!您听我说---(秦唱时包一点一点看状纸)说歌唱词:我家住在xxx,我是陈世美他夫人........(略)包:好苦啊!好苦啊!王朝马汗!王.马:在!把陈世美那对狗男女给我带上来!!!(王.马下,陈.杨上.王.马跟上)陈秦对唱<<我是一具兵>>歌词:我叫陈世美,我叫杨皇妃...................(略)包: !大胆陈世美!见了本官为何还别下跪!!!??陈:我乃堂堂当朝驸马,为何还要给你那个狗官下跪?!!!包站起来,指着陈)咦----(陈听后"咦----"指着包向包走去,作要打状)包害怕状)好,好,好~~~~~别跪就别跪,别跪就别跪...包:我说陈世美呀,你可认识这对母子二人哪?陈绕二人走一圈)别认识!没见过!从来没看过!!!秦冲想陈)没看过?!..............................(略)傻:就..算是!...................................(略)秦:儿哪,着算是你那没良心的爸爸,还别赶快过去叫爸爸......傻走道陈旁边,对陈喊三声爸爸后,陈别理他)傻唱<<别老的爸爸>>歌词:.....................................(略)傻被打后叫着跑回秦周围)********!哪个妹妹打我~~~秦冲向杨)是哪儿来到小妖精,居然敢打我亲孩子??!!!扬:打了如何了?打的算是这个有人一辈子没人教的野种,如何了?我连你也打!(随即两人扭打成一团)包:#!如何了!如何了!你看看你门这两个泼妇,公堂之上吱吱斜斜,一点本官的面子都别给!他吗的!!!~~~#!杨皇妃!你可知罪?!杨:罪?我有什么罪?包:你犯的是.................................(略)杨:.......................................(略)包:他****的~~~~陈世美!你可知罪呀?!陈:罪?!疑惑!我没罪!包:你犯的是鬼混罪!陈:鬼混?!他****的!(冲像包,并一把把包打到地上)想死了!鬼混~~~鬼混也有罪?(对观众)朋友们,你们说鬼混有罪吗?观众:没有。
包青天之铡美案篇一:铡美案话剧新铡美案校园小品剧本新铡美案[所有人站成一排]旁白:(新年好)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老戏新编,新铡美案,演得糟糕请包含。
[介绍演员鞠躬]张龙赵虎王朝马汉驸马包公秦香莲公主韩奇还有旁白合:希望大家都喜欢旁白:第一幕洞房花烛陈说:今日洞房花烛,本来不应该说这些,可是眼看科考将近,我必须即日启程了。
秦说:放心去吧,我会好好照看家里等你回来。
陈说[感动抓住秦的手]:香莲…秦唱:(很爱很爱你,刘若英)很爱很爱你,所以愿意,舍得让你,往更高前途的地方飞去。
很爱很爱你,只有让你,拥有功名,我才安心。
旁白:第二幕十里长亭秦唱:(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邓丽君)送你送到小村外有句话儿要交代虽然已经是百花儿开陈:当当当当当当当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陈说[面对观众偷偷的]:不采说不采记着我的情记着我的爱记着有我天天在等待我在等着你回来千万不要把我来忘怀陈说[表现出不舍得]:我要走了,照顾好自己。
[挥着手倒退着下台][秦挥手送别,突然发现挥着的手中拿着个布袋]秦唱:(你快回来,孙楠)你快回来,你的钱袋忘了带,你快回来[秦跑下台]旁白:驸马府中陈唱[得意洋洋]:(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只为作高官中状元只为把钱赚娶了公主作驸马富贵荣华享呀享不完哪公主唱:(姐姐妹妹站起来,陶晶莹)十个男人七个傻八个呆九个坏还有一个人人爱公主我挑出来用尽甜言蜜语把他骗过来好好爱不再让她离开陈说[请公主坐下]:公主请公主说:从今日起我们就是夫妻了,要知道做好一个驸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陈说:公主希望我怎么做呢?公主说:从现在开始,你只许对我一个人好;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情都要做到;对我讲的每一句话都要是真心。
不许骗我、骂我,要关心我;别人欺负我时,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你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你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最漂亮;梦里也要见到我;在你心里只有我……就这样今天天气不错,我想到外面走走陈说:。
小品剧本新铡美案出场人物:包公、陈世美、秦香莲。
服装:戏服!一把椅子包公用的扇子!包公坐在大堂上,鼓响起!包公问:何人击鼓鸣冤?带上来!陈上台:冤枉呀,老爷·!包:这不是陈世美吗?你有何冤情?陈:小人的妻子秦香莲变心了!要和我离婚,还不分给我家产!包:可有状纸?陈从兜里拿出一卷卫生纸递上去!包拿过来看!看完说:哇呀呀!气煞老夫也!带秦香莲上堂!秦上台,:给大老爷见礼了!包:你下海经商,赚了点钱就嫌弃你夫陈世美,可有此事,从实招来!秦:老爷!我冤枉呀!我下海拼搏挣得家财万贯,他不帮我还在外面勾三搭四!包:陈世美,可有此事?陈:老爷,男人不坏,有点变态,男人不骚,是个草包。
男人不花心,绝对有神经,男人不流氓,发育不正常。
说句心里话,做一个男人真累,就好象生来就有罪,做事不能怕累,泡妞当然还得给小费,甜言蜜语天天要死背。
每月薪水都要上交,不要期望有回馈,什么错都是自己的不对。
哎!做男人真的好累!我也是为了让自己放松一下!就像老爷您,每天日理万机,多累呀!可是在您的情感世界里却一片空白,我都替您急呀!包装哭:55555老夫也有同感!。
陈:老爷,您别急,常言道,知己知己、寥寥无几、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包:可是我爱的人名花有主,爱我的人惨不忍睹,不是在放荡中变坏,就是在沉默中变态。
当然老夫还没有变态。
陈:老爷,您得换个角度想:破锅只有破锅盖和尚只有尼姑爱只要爱情深似海麻子脸上放光彩包:也是。
这个值得老夫考虑!不对,现在实行崇拜偶像,老夫得保持形象呀,怎能和你这样的人混为一谈呢!秦:老爷,您别听他的,他自己做得就不怎么光彩!包:哦?怎么不光彩了!秦:他连四草法则都没遵守!包:四草法则是什么?秦掰着手指头:兔子不吃窝边草,好马不吃回头草,老牛时兴吃嫩草,天涯何处无芳草!包:这有点意思,兔子不吃窝边草怎么回事?秦:他连我家保姆祥林嫂都没饶了!包:好马不吃回头草是怎么回事?秦:他和他的初恋情人阿庆嫂现在还有联系呢!最可气的是老牛时兴吃嫩草,他连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主意都打。
大平调《铡美案》两种大平调〃铡美案〃杀庙〃盘路大平调《铡美案》,有内黄县大平调剧团版和浚县音乐协会版两种,以下分别简称“内黄版”和“浚县版”。
大平调:大平调流行于河南滑县、濮阳以及山东、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因其唱腔与豫剧大体相似但调门较低,故名“大平调”;又因其用以击节的梆子比其他梆子戏的乐队中使用的梆子要大:呈枣核形,长二尺,中部圆径三寸有余,故名“大梆子戏”、“大油梆”。
大平调的源流,一说由豫剧演化而成,一说由河北邯郸的武安平调流传到豫北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
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年)《滑台重修明福寺碑记》中已有对大平调的记载,足以说明这个剧种的历史悠久。
行当有五生、五旦、五花脸之分。
五生包括老生、大生、红生、武生、小生,五旦包括老旦、青衣、花旦、小旦、婆旦,五花脸包括黑脸、毛净、白脸、二花脸、三花脸(即文丑)。
以红脸(包括老生、红生)和黑脸(包括黑脸、毛净)剧目居多。
下边,让我们一起看看内黄版和浚县版两个《铡美案》有何异同。
●大平调《铡美案》简介:陈世美差家将韩琪追杀秦香莲母子,韩琪不忍加害,自刎而亡。
香莲手持韩琪的钢刀拦包公大轿鸣冤。
包公将陈世美请至开封府,苦苦劝说,陈世美不从。
包公升堂审问后欲铡之。
皇姑、国太先后来至开封府,包公执意将陈绳之以法。
三道圣旨命包公放回驸马。
包公无奈,只得以三百两俸银相赠,劝香莲回乡。
国太命人将香莲的一双儿女抢走……内黄版,每场戏没有明确的标题,用我自己的话来讲,包括“杀庙”、“盘路”、“盘堂”、“见皇姑”、“见国太”,时长3小时03分43秒;浚县版,几乎每场都有标题,包括《盘路》、《盘堂》、见皇姑、见国太,时长2小时03分20秒。
或者理解为后边剧情通称为《盘堂》,因为很多南方剧种的《秦香莲》,从“大堂”到最后的“铡美”,通称为《铡美》,●杀庙:陈世美派家将韩琪追杀秦香莲母子。
香莲带领儿女离开城南小店正欲回乡,却见身后有人追赶,母子三人遂躲进土地庙。
韩琪追来,听见庙内有哭声,一脚踹开庙门。
大平调《铡美案》两种盘堂(上)盘堂(大堂):香莲手捧大状交与包公,包公念过,命香莲下堂。
陈世美到,包公亲自迎接。
从二人进衙的身段可以看出,开封府衙是个深宅大院。
下边请欣赏包公劝驸马的唱词和表演:内黄版:浚县版:(包公唱)(包公唱)千岁不必秉性秉性急陈驸马休要秉性秉性急呀内黄版,陈世美这时开始扇扇子,浚县版,陈世美手持折扇扭头看包公。
(白)千岁浚县版,陈世美这时开始扇扇子,而包公坐下了。
内黄版:浚县版:(包公唱)(包公唱)听学士把旧事提上一提听包拯把旧事提上一提大比年陈驸马连科及第大比年陈驸马你连科及第咱二人在午朝门内同把君陪啊咱二人在午朝门外同把君陪我观你年过三十成新婚我观你年过三十成新贵浚县版,包公起身走近陈世美。
内黄版:浚县版:(包公唱)(包公唱)我问你原郡还有谁曾问你原郡家下还有谁一句话问得你无言答对问得你面红耳赤无言对我猜你原郡家中撇前妻才猜你原郡家中有前妻一句话说得你心火起咱二人呃打赌午门里百天有你儿和女你许我铜铡血染衣百天内无有儿和女我南衙奉府让你执至如今百天未过去到如今她母子三人找在京里她母子三人来找你秦香莲就是你的结发妻我奉劝千岁认下好认下她母子是正理午门外打赌事学士不提过往之事咱不再提博主评曰:同样的意思,内黄版的又唱了一遍!真是越罗索越不嫌罗索!过去曾有广播电台的戏曲编辑告诉我,他不喜欢戏曲的原因,一非唱腔和表演节奏慢,二非听不懂,唯一的原因就是内容重复:前边演过了后边还要唱一遍。
这里可倒好,前边都唱过两遍了,在这儿又唱了一遍。
简直是故意卖弄唱功,为唱而唱。
内黄版,包公劝驸马时始终立于堂上。
劝罢,包公转过身来走一步,捋捋髯,然后面带微笑转回身去看看陈世美,心中暗想:他呀,我还得劝一劝。
博主评曰:这一系列的身段、手势和表情是在跟观众互动,不仅使观众明白了人物的用意,还让观众有亲切感。
接着,包公走近陈世美说道:千岁,你可要再思再想,还是要将她母子三人认下才是!浚县版,包公对陈世美大笑道:嘿!哈哈哈……!然后上前一小步,说道:千岁,你要再思再想,还是把她母子三人认下,才是呀千岁!说罢,上前轻推陈世美的肩头,可是陈世美非但不应声,反而在那儿冲盹儿,(装的)。
铡美案》背后真相:清官陈世美被诬担骂名《铡美案》说的是陈世美的故事,家喻户晓。
戏剧中的陈世美是个不折不扣的坏男人,但现实生活中的陈世美不仅是一个好丈夫,还是一个为政清廉的好官。
只因为官期间得罪了人,才被恶意丑化。
所以,《铡美案》的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人物原型:明末清初的一位清官《铡美案》又名《秦香莲》,是部群戏,在介绍剧情时一定要交代它的考据,因为这是一出绝对的编出来的戏。
今天,“陈世美”几乎成了忘恩负义的代名词,但历史上的陈世美非但不是坏人,还是一名廉政的清官,而且是明末清初的人,根本不是宋朝人,所以这部分内容一定要交代清楚。
陈世美原名陈年谷,号熟美,均州人,生于明代天启五年,清顺治八年考取举人,顺治十二年考取进士,后被任命为直隶饶阳知县。
任期满三年后,吏部考核其政绩最优,升任刑部主政、郎中。
由于政绩突出,陈年谷屡受顺治皇帝重用,被封为贵州省思石道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参政。
康熙十年后,陈年谷升任户部郎中、侍郎,康熙二十三年携妻告老还乡。
陈年谷不仅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其道德品质也没有什么污点,更没有做出贪图富贵,杀妻灭子之事。
故事由来:好男人遭到恶意丑化陈年谷之所以被丑化,是因为清顺治十五年,他的同窗好友仇梦麟、胡梦蝶从均州到京城找陈年谷求官,陈年谷对他们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
仇、胡大为不满,认为陈年谷在求学期间,他们曾接济过他,现在他仕途已就,反而忘恩负义,不念旧情。
二人怀恨而归,途中,在河南南阳遇上当地上演曲剧《琵琶记》。
二人看到戏中所演的正是忘恩负义之事,于是计上心来。
他们不惜花费银两,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把《琵琶记》的情节加以改造,把戏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蔡伯喈换成了他们怨恨的陈年谷,编造了一出他们认为赛过《琵琶记》的新戏,所以《铡美案》也叫《赛琵琶》。
秦香莲的生活原型名叫秦馨莲,是均州六里坪秦家楼人。
她是陈年谷的第二任妻子。
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根本没有戏剧中所编的那些情节,编戏人为了掩人耳目,把秦馨莲改成秦香莲,把陈年谷化名陈世美,并把事件发生的时间改为宋朝,由此也为铁面无私的包公添加了一项本不属于他的“政绩”。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历史上的陈世美揭秘《铡美案》的背后真相
导语:历史上的陈世美:陈世美,历史上著名的负心汉,贪图富贵,抛弃妻子,最终死于包公的铡刀之下。
《铡美案》说的是陈世美的故事,家喻户晓。
戏
历史上的陈世美:陈世美,历史上著名的负心汉,贪图富贵,抛弃妻子,最终死于包公的铡刀之下。
《铡美案》说的是陈世美的故事,家喻户晓。
戏剧中的陈世美是个不折不扣的坏男人,但现实生活中的陈世美不仅是一个好丈夫,还是一个为政清廉的好官。
只因为官期间得罪了人,才被恶意丑化。
所以,《铡美案》的故事情节纯属虚构。
人物原型:明末清初的一位清官
《铡美案》又名《秦香莲》,是部群戏,在介绍剧情时一定要交代它的考据,因为这是一出绝对的编出来的戏。
今天,“陈世美”几乎成了忘恩负义的代名词,但历史上的陈世美非但不是坏人,还是一名廉政的清官,而且是明末清初的人,根本不是宋朝人,所以这部分内容一定要交代清楚。
陈世美原名陈年谷,号熟美,均州人,生于明代天启五年,清顺治八年考取举人,顺治十二年考取进士,后被任命为直隶饶阳知县。
任期满三年后,吏部考核其政绩最优,升任刑部主政、郎中。
由于政绩突出,陈年谷屡受顺治皇帝重用,被封为贵州省思石道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参政。
康熙十年后,陈年谷升任户部郎中、侍郎,康熙二十三年携妻告老还乡。
陈年谷不仅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其道德品质也没有什么污点,更没有做出贪图富贵,杀妻灭子之事。
故事由来:好男人遭到恶意丑化
陈年谷之所以被丑化,是因为清顺治十五年,他的同窗好友仇梦麟、胡梦蝶从均州到京城找陈年谷求官,陈年谷对他们讲明道理后婉言拒
生活常识分享。
铡美案
《铡美案》又名《秦香莲》,这是包公故事里一个很有名的段落,讲述了十年苦读的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
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
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
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
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该故事被改编为戏剧和影视作品,戏剧有京剧、秦腔、豫剧、海丰白字戏、海丰西秦戏,也是潮剧经典剧目之一;影视有93版《包青天》第一个单元故事等。
1故事大纲编辑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十年苦读陈世美进京赶考,中状元后被仁宗招为驸马。
秦香莲久无陈世美音讯,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
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
在陈世美的授意下,秦香莲被发配边疆,半途中官差奉命杀她,幸为展昭所救。
展昭至陈世美家乡寻得人证祺家夫妇,半途上祺大娘死于杀手刀下,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不让步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2故事考证编辑铡美案戏曲剧照
铡美案:《包公案》和《三侠五义》的交叉体现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秦香莲三十二岁状告当朝驸马郎欺君王瞒皇上杀妻灭嗣良心丧逼死韩琪在庙堂”随着这句经典唱腔,铡美案被大家广泛认知。
其实在明代根据元曲整理的《包公案百家公案》里第26回《秦氏还魂配世美》陈世美中状元不认妻子儿女的故事和现代铡美案剧情差距很大。
那么现代的铡美案和包公百家公案又有什么区别呢?
包公案里陈世美没有做驸马。
秦氏不叫秦香莲。
陈世美“久贪爵禄,不念妻子”两年未回家,秦氏带两个孩子寻夫,在陈世美过寿的时候扮作弹唱女子在其同僚面前为其献琵琶曲,陈羞脸难藏散席后把秦氏抓来棒打一番赶出城去,觉得秦氏行为“羞杀陈门概族人”派骠骑将军赵伯纯赶到白虎山下一剑杀之,要接瑛哥、东妹回府,两个孩子不回。
铡美案里是韩琪追杀秦香莲母子至破庙,见秦香莲母子可怜不忍杀害又无法交差自杀。
神仙觉得秦氏死的冤,唤土地判官看管秦氏尸首,不可损坏。
化作法师黄道空教给瑛哥、东妹武艺。
后闹海盗的时候天子张榜寻贤,瑛哥、东妹平海盗被封官。
封瑛哥为中军都督,封东妹为右军先锋夫人,封母亲秦氏为镇国老夫人,父陈世美为镇国公。
兄妹去白虎山敕葬母亲的时候,秦氏还魂要报当年被杀之仇,告到包大人台下。
包大人怒,拟决世美罪名禀报天子,即差张千、李万去拿陈世美、赵伯纯到庭鞫问、拷打一番。
世美俯首无语,一直实招。
拯拟世美配辽东军,赵伯纯配云南军。
铡美案里是秦香莲到开封府状告当朝驸马杀妻灭子,被龙头铡所铡。
那么为什么流传下来会有这么多差距呢?这是因为在《三侠五义》之前包公还没有铡刀,更没给展昭等人辅佐,无法用法器铡权贵。
包公故事出于宋代,兴于元曲,明代经人整理成短篇集包公案又叫龙图公案,清代经石玉昆借鉴包公民间故事创作出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三侠五义》前二十七回以包公故事为主,把原来被严重神话了的包大人还原成普通人,更体现了包公清正廉明人性化的一面。
其中包括四大门柱张龙赵虎王朝马汉的由来,公孙策的出世由来,包大人三口铜铡的由来,开封府三宝的由来,展昭辅佐包大人的由来等等,这些都是《三侠五义》情节故事。
自清代后,包公戏演出的基本都是《三侠五义》里的故事情节,
也引用了《三侠五义》里包大人的三口铜铡和护卫展昭。
现代戏曲《铡美案》是《三侠五义》的续书《续七侠五义》里的“铡美案”故事情节,。
所以现在大家看到现代铡美案的样子。
3翻案编辑陈世美简介
在戏曲《铡美案》中,陈世美、秦香莲都提到自己是湖广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氏。
如果均州历史上有陈世美、秦香莲这两个人,那有没有历史文献或文物遗存能证明呢?
童德伦,今76岁(2004年),丹江口市工商银行的离休干部,喜爱写作与地方志研究,10年中搜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和民间传说,写成40万字的专著《陈年谷秘史》。
童老先生认为《铡美案》中的陈世美在生活中的原型,是一个叫陈年谷的人。
但生活中的陈年谷与戏曲中的陈世美,是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
陈年谷,号熟美,均州人,出生于明代天启五年,自幼聪颖好学,发愤读书。
清顺治八年,陈年谷考取举人,顺治十二年考取进士。
后被任命为直隶饶阳知县。
任期满3年后,吏部考核其政绩最优,升任刑部主政,郎中。
由于政绩突出,陈年谷屡受顺治皇帝重用,被封为贵州省思石道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参政。
康熙十年后,陈年谷升任户部郎中、侍郎,康熙二十三年携妻告老还乡。
据童老先生考证,陈年谷不仅在官场上一帆风顺,其道德品质也没有什么可指责之处,更没有贪图富贵,杀妻灭子之事。
既然陈熟美的经历与《铡美案》如此大相径庭,那为何被编进了《铡美案》中?何况陈世美是明末清初人,又如何让宋代的包拯给铡了呢?
童德伦的考证
童德伦认为就是一个“戏”字的缘故。
根据童德伦的考证,这出戏是这样编成的:清顺治十五年,陈熟美的同窗好友仇梦麟与胡梦蝶从均州到京都找陈熟美求官,被陈熟美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
仇、胡二人大为不满,认为陈熟美在求学期间他们曾接济过他,但是他仕途已就,反而忘恩负义,不念旧情。
怀恨而归的仇梦麟和胡梦蝶走到河南南阳,正遇上当地上演曲剧《琵琶记》。
二人看到戏中所演正是忘恩负义之事,于是计上心来。
他们不惜花费银两,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把《琵琶记》的情节加以改造,把戏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换成了他们怨恨的陈熟美,编造了一出他们认为赛过《琵琶记》的新戏。
戏的内容不多,只是把名字换了一下,为掩人耳目,他们不敢用真名,而是把陈熟美变成了陈世美,还把陈世美说成了驸马。
改编后的《琵琶记》在河南、陕西、湖北一带的演出,引起了观众的同情和共鸣。
根据观众的愿望,《琵琶记》后来又被改编成陈世美让包青天给铡了。
于是清代的事也就“演绎”到了宋代,戏名也变成了《铡美案》。
作为戏剧中的另一个主人公陈世美的妻子秦香莲,童德伦先生认为,秦香莲和陈世美都是戏剧人物,是艺术形象。
她的生活原型真名叫秦馨莲,是均州六里坪秦家楼人氏。
她是陈熟美的第二个妻子。
夫妻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根本没有戏剧中所编的那些情节,编戏人为了掩人耳目,把秦馨莲改成秦香莲。
《丹江口文史资料》由湖北省丹江口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
在这部文史资料的第一辑里,一篇题名《陈世美其人其事》的文章对陈年谷同窗学友编戏辱骂嘲弄之事,也作了充分考证,主要事实与童德伦所述完全一致。
陈年谷的第十代孙陈吉棋生活在武汉。
78岁的陈吉棋说:“小的时候我见过我家的神龛上供奉的祖宗牌位,有陈一奇、陈年谷。
那时父亲说,我祖父年轻的时候,河南有个剧团到我们县上来演《铡美案》,祖父四兄弟邀约了些亲朋好友,到剧场砸了戏箱,打了演员,把剧团撵出了均县,这出戏在我们县再没有演出过。
”
陈世美是清朝人乃假真相
不少人经过“考证”说陈世美其实是清朝顺治年间的进士陈年谷(号熟美),是被冤枉的,
还说陈年谷的两位同学报复诬陷,把陈熟美编成了戏曲中的陈世美。
说来也巧,陈熟美和剧中的陈世美都是“均州人氏”。
在清朝之前的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位自称钱塘散人的安遇时,留下了一本书叫《包公案百家公案》,那时的书里第26回《秦氏还魂配世美》就有了均州人陈世美中状元不认妻子儿女的故事,和豫剧《包青天》剧情的前半截极为相似。
大家只要百度一下《包公案百家公案》,就能看到这本明朝的书。
只是这部书里没写铡陈世美,是发配陈世美,包公戏曲受《三侠五义》影响改成铡陈世美。
这足以证明有些后人精心考证的《陈世美真相》其实是煞费苦心的假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