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参考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2.29 KB
- 文档页数:3
2020年高考全国卷模拟试题语文2020.2本试卷共8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云南民族体育文化源于人民的劳动和生产,发展于特定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经济基础,随着社会的变迁,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些传统的体育文化因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而逐渐被破坏,乃至消失。
传统的一些体育运动项目也随着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处于濒临灭绝或退化变异的状况。
从目前来看,云南民族体育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不成熟、学科体系不健全、基本概念表述不全面、传统运动项目的挖掘和保护不科学、特色体育文化村寨开发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云南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导致了民族体育文化越来越不受到重视,人民传承的意识越来越淡薄,人民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过于追求现代化的运动项目,阻碍了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人民在传承云南民族体育文化过程中缺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性,很多人眼中只看到了外国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优越性,在参与体育运动中过多地选择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缺乏对民族体育文化的认识,缺乏对民族体育文化内涵、价值的理解,导致民族体育文化在发展、传承中失去了原有的体育文化价值,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和土壤。
绝密★启用前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 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
在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时,我们比说花红石头重,又更进一层了。
原来我们只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现在我们却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
这两种说话的方法虽不同,道理却是一样,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
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彷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这是一个极普遍的经验。
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
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
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
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从这几个实例看,我们可以看出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
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
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模拟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卷(附参考答案)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整体思维,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
整体思维方式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构成整个世界的一切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且每一个事物又是一个小的整体,除了它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之外,其内部也呈现出多种因素、多种部件的普遍联系。
西人所说的“关联思维”、“关联宇宙论”、“有机宇宙哲学”或“有机主义宇宙观”,今人所说的“系统思维”,实际上就是“整体思维”。
注重整体统一的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整体思维从整体原则出发,强调事物的相互联系和整体功能,探讨天与人、自然与人为、主体与客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相互关系,以求得天、地、人、我(心)的和谐统一,即注重“天人合一”“天人和谐”。
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道家、儒家以及中华传统医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早在西周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就已经萌生。
《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天人合一”思想是《周易》整体思维观念立论的基本依据之一,其目的在于揭示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关系,从而合理指导人之所作所为。
在《周易》看来,人与天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因此,人应当随顺天地之道而为。
如此,方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东周以降,道家的列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等不但合理继承了“天人合一”思想,而且有所发展和创新。
道家认为,天、人同类而合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董仲舒对天、人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证和明确的表述,明确指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即天人本来合一,故“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至宋代之时,张载正式将“天人合一”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明确提了出来,“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等要求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空处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场.院/徜.徉泥淖./绰.约劲.舞/劲.头B.歆.羡/颀.长涟漪./旖.旎临帖./请帖.C.采撷./谐.美斐.然/菲.薄间.距/离间.D.撰.写/钻.石剽.窃/骠.勇应.届/应.许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自1829年牛津和剑桥举行了首次赛艇比赛以来,这项赛事成了英国人乐于在复活节假期里观赏的传统体育“娱乐节目”。
这两所让人仰止的世界名校的赛艇队对队员的选拔相当严格,脱颖而出之人无一不是智力、体力都非常出色的“高帅富”,他们出类拔萃是毋庸置疑的。
每次参赛,队员人人气得志满,誓夺第一,结果也很让人满意。
A.仰止B.脱颖而出C.出类拔萃D.气得志满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主讲的作品是流传广、影响大的名作,加上主讲者声情并茂、旁征博引的个人魅力,《百家讲坛》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如潮,并捧红了于丹等一大批学者。
B.欧债危机从2011年10月份开始恶化,某些主权债务的可持续性和金融系统的弹性存在不确定性,加上经济增长前景颓靡,这些因素对金融市场造成严重干扰。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语文参考答案1.C (A项“无暇对具体情节和人物情感做细致描绘”理解有误,材料二已点出“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细致不足”的原因在于文体特性的限制,即“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而非“无暇”。
B项“所以在文体形式的探索上较为随意”错误,材料二的表述为“科幻小说对形式的探索并不用力”,“不用力”与“随意”是两码事。
D项“这里‘文学思维’的含义不同于材料二论及的科幻小说的‘文学性’”理解错误,材料三“科幻小说当然姓‘文’,是将科学想象寄予文学思维的一种文学文类”一句明确了科幻小说的文学属性,“文学思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叙事结构、情节模式上;材料二提到“文学性本身也要改造”,“文学性形成的机制”要求我们要有变革意识,反对“将文学性纯粹化永恒化”。
)2.C (“也是比传统的文学的细腻表达更有力的一种体验”有误,曲解文意。
文中只是指出了科幻小说带给读者的特殊阅读体验,并未将其与传统小说进行比较,更无优劣之说。
)3.A(材料二的观点是科幻小说作为“新的文学样式”在对“新世界的探索以及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上“自有其文学魅力”,其文学性超出了传统的文学性的范畴。
B项说的是科技进步提供了丰富的故事资源,C项强调的是作者的天才意测,D项对古典科学的依赖。
)4.①从论证方式而言,立论驳论相结合,先批驳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的理由,后再提出观点加以论述。
②从论证方法而言,使用了比喻(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
以“杂草”的判定依据来类比文学性形成的机制,说明文学性的标准不可固化,应与时俱进;比较科幻小说与一般传统小说在情节描绘和文学性上的不同,科幻突出科幻小说的特性。
③从论证结构而言,采用了层进式结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5.不合理。
①科幻小说自身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这主要体现在对新世界的探索和新世界人性结构的深度开掘。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
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1.D(A.以偏概全。
根据第二段中“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倡导的人民文艺观,不仅吸收了国外民主主义文艺思潮、社会主义文艺思潮的理论成果,而且也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遥相呼应”可知人民文艺观的形成不只是吸收民本思想,还有其它因素,而选项中说“人民文艺观根源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影响”则是以偏概全。
B.根据文中第三段“这种思想不仅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中共早期的领导人陈独秀、毛泽东等人也有十分直接的影响,并通过他们渗透到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相关语段可知,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陈独秀、毛泽东等人渗透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而不是直接产生影响。
C.以偏概全。
文章末段说“能够满足人民群众这种精神需要的文艺作品,必须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博大的家国情怀,彰显出中华民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可知,具有历史感、家国情怀和核心价值观只是满足了某种精神需要而不是所有的精神需要,另外从末段还可看出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是多方面的。
)
2.C(文中第三段论述民本思想对人民文艺观的影响部分只有事例论证与道理论证,没有对比论证。
)
3.D(必要条件变充分条件。
文章末段说“文艺只有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为中华民族建设精神家园,才能担当起新时代文艺崇高的历史使命”,句中关联词“只有……才……”是必要条件,选项中为“只要……就……”,是充分条件。
)
4. C(以偏概全。
“生产的安全窗口期非常短暂”只是迪拜特殊气候条件下海水稻的生产情况。
)
5. B(概括不当。
“芽长、根长及根数下降的速度越快”有误,由图表可知,在浓度为9g/L 的时候,芽长、根长及根数下降的速度最快。
)
6.困难:①盐碱土壤影响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②我国盐碱地类型多样复杂;③迪拜农业生态气候条件恶劣,不利于海水稻生产。
成果:①经过多年繁殖、筛选,育成有较好耐盐性的“海稻86”;②亩产屡创新高,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③试验区域逐年扩大;④海水稻品种越来越丰富;⑤海水稻种植走出国门,种植面积和单产均刷新了迪拜沙漠水稻种植纪录。
(“困难”3分,每点1分;“成果”3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
7.B(古书记上山来做“我”的工作,是想让“我”走向新生活,族人撤迁离不开“我”及没有放下猎枪的民族是野蛮的民族等表述错误。
)
8.①“我”是小说的线索性人物,所有的故事情节都围绕“我”展开。
②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来描述所经历的一切,可以更真实地呈现每个人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与心理活动,能够刻画出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③通过主人公第一人称叙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产生了亲近感。
(每点2分)
9.①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我”始终坚守着“母亲送我的火”,坚守着山林,陪伴着驯鹿,不忍离开,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②对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困境的忧虑与不安。
林木因砍伐过度越来越稀疏,动物也越来越少,山风却越来越大,鄂温克族正在失去养育他们的故乡,“我”以及其他族人对这种现状都充满着无限的忧虑和不安。
③揭示了现代文明与古老文明的碰撞。
以“我”为代表的族人对鄂温克族古老生活的坚守,以及年轻人对新生活的追求,小说揭示了两种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答出一点得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C(是年秋九月,道由陈仓入兴元,度米仓关,其地荒塞不通,进伐木开道七百余里。
)
11.D(“大夫曰不禄,士曰卒”错误。
应该是“大夫曰卒,士曰不禄”)。
12.A(“张柔引兵与察罕率领的水军在淮河交战”错误,原文中说“宋以舟师卒至,主帅察罕率军逆战”,可见察罕是张柔一方的主帅)
13.(1)李进悄悄察看小路,回来后禀告史天泽说:“敌军的堡垒能够攻下。
”(“潜”,悄悄。
“间道”,小路。
“白”,告诉,禀告。
关键词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皇帝指着(李进)回头对众将领说:“那个在白色军旗下面穿着红色短袖衫冲在前面的人,是谁?”(“顾”,回头。
“突而前”,冲在前面。
关键词各1分。
省略句,“指”后省略“进”,1分,句子大意2分。
)
14.B(第三至六句主要表达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
15.①本诗语言质朴劲健、沉郁悲壮。
②诗人用“苍苍”“荒途”等词语,表现出边塞的荒凉;用“暴骨无全躯”“ 汉甲三十万”“沙场死”等描写战场情境,语言质朴有力。
③用“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描写阴沉凄凉的景象,充满低沉抑郁之悲。
“但见”“谁怜”相呼应,发人深省,语言沉郁,蕴含悲壮之气。
(应有概括表达,有具体阐述;言之有理亦可酌情赋分)
16.(1)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7.A(昭告:明白地告知。
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
根据语境,应用“昭告”。
举步维艰: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走一步都十分不容易。
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根据语境,应用“举步维艰”。
故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
裹足不前: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
根据语境,应用“裹足不前”。
不切实际:指不符合实际。
异想天开:比喻想法离奇而不切实际。
根据语境,应用“不切实际”。
)
18.D(上文讲的是对话,因此排除A项和B项,从与下文的关联来看,应把“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放在后面,故选D项。
)
19.B(A.语序、搭配不当;C.主语中途易辙;D.主语中途易辙,搭配不当。
)
20.①睡眠不足与过多,都会损伤记忆。
②睡眠过多同样引起记忆损伤。
③还受家居(睡眠)环境等外因影响。
(每空2分)
21.钛合金被视为未来材料,但加工难度大。
德国科学家采用专门热处理方法降低其加工难度及成本。
(意思对即可)
22.略。
参照201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李进,保定曲阳人。
年幼时隶属军籍,起初跟随万户张柔驻扎在杞地的三叉口,当时荆山的西面九十里有一个叫龙冈的地方,属于南宋的辖地。
庚戌年春天,张柔率兵在龙冈上修筑堡垒。
正遇上淮河涨水,南宋水军突然来战,主帅察罕率军队迎击,李进领兵十五人乘坐一条小船,与敌军辗转作战十余里,夺下了敌军一条大战船,李进于是因为战功升任百户。
戊午年,元宪宗西征,丞相史天泽当时担任河南经略大使,要从各道军队中挑选骁勇的士兵跟随自己,于是任命李进为总把。
这一年秋天九月,军队经由陈仓进入兴元,经过米仓关,那地方荒凉闭塞、道路不通,李进砍伐树木开辟了七百余里路。
冬天十一月,到达定远七十关,这个关上下皆修筑了相互通连的堡垒,宋军派五百士兵守卫这个关隘,巴渠江水环绕着堡垒向东流去。
史天泽命令李进前往关下劝说、招降他们,守关的士兵不接受劝降。
李进悄悄察看小路,回来后禀告史天泽说:“敌军的堡垒能够攻下。
”当天夜里二更时分,史天泽派遣李进率领七十名勇士,趁守关的士兵没有防备,进攻七十关,有二十名勇士卸掉门枢而潜入。
守门的人发现了,便拔出刀来抵抗,李进因此受伤,却不把它当回事。
天将亮的时候,李进等人终于攻下了那个堡垒,并坚守堡垒,入关的道路这才畅通,各路军队全部通过了关口。
李进因为这个功劳获得上等奖赏。
己未春天二月,史天泽率军
来到皇帝驻扎的地方,围困了合州的钓鱼山寨。
夏天五月,宋军从嘉陵江派水师来救援,双方开始在三槽山西部大战。
皇帝立马东山,拥兵二万,夹江摆开阵势,史天泽就对全军将士发布号令说:“听从我的鼓声,看我的旗子,不要有丝毫的懈怠。
”不久,听到鼓声,看到旗子指向东面,各路军队于是大喊冲入敌阵。
双方士兵刚一交战,宋军的前锋部队就溃散逃跑,战舰继而混乱,史天泽的部队便顺着水流纵深攻击敌军,宋军死亡的人数数不清。
皇帝指着(李进)回头对众将领说:“那个在白色军旗下面穿着红色短袖衫冲在前面的人,是谁?”史天泽回答是李进,皇上就赏赐李进锦衣与名马。
八月,又在浮图关作战,前后共五场战斗,李进都因为立功而受到上等奖赏。
元世祖即位,李进进入宫中担任皇帝的侍卫亲军。
十九年,朝廷赐予虎符,又晋升怀远大将军,命令他在西域别石八里屯田。
二十三年秋,海都及笃娃等率领军队到达洪水山,李进与敌军竭力作战,敌我力量悬殊无法取胜,军队溃败,李进被俘。
李进跟随敌军行至掺八里,逃了回来。
二十五年,李进被授予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佥事。
第二年,改任左翼屯田万户。
元贞元年春去世。